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短杆菌肽在十八烷基硫醇自组装单层膜上的通道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杆菌肽是短杆芽孢菌在芽孢形成过程中合成的一组憎水十五肽,它能在脂双层膜上形成一价阳离子通道,允许一些一价阳离子通过.短杆菌肽离子通道研究在天然双层膜以及人工双层膜,如类脂双层膜(BLM)、脂质体上开展的较多,而基于支撑膜的研究则极少[1-4].本文在金电极上制备硫醇自组装单层膜,研究了短杆菌肽的离子通道行为,并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技术,以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trichioro-silane,OTS)为模版,在玻璃基片上成功制备了钛酸锶晶态薄膜.改性基板的亲水性测定与金相显微镜测试表明,紫外光照射使基板由疏水转变为亲水,OTS单分子膜对薄膜的沉积具有诱导作用: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镜(SEM)表征显示,制备成功的钛酸锶薄膜结晶良好,样品表面均匀,在垂直基板表面方向上呈花状生长:EDS能谱测试为钛酸锶薄膜的化学组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探讨了白组装单层膜和钛酸锶薄膜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结构及其自组装机理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了自组装单分子膜技术近年来取得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自组装单分子膜体系的结构及其自组装机理,并提出了这一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4.
以OTS自组装单分子膜为探针研究TiO2液相空穴氧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自组装单分子膜作为氧化反应的探针, 在排除反应物的吸附和扩散的条件下研究溶胶-凝胶制备的TiO2薄膜表面光催化空穴氧化初始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 在紫外光照下, 水溶液中OTS部分覆盖的TiO2表面能够很快从憎水变成亲水. 存在空穴捕获剂后, TiO2表面OTS自组装单分子膜碳链的脱除受到明显抑制, 水接触角随光照时间变化非常小; 而水中羟基自由基捕获剂或者F-的存在则对TiO2表面OTS自组装单分子膜碳链的脱除几乎无影响. 这表明, 空穴氧化在TiO2表面OTS自组装单分子膜碳链的脱除中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实验结果和软件模拟图像相结合,从结晶学角度探讨了通过L-半胱氨酸自组装单层诱导得到的不同形貌方解石晶体的成因. 阐明了晶体的SEM照片与XRD谱峰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Triton X-100作为模板剂制备半导体硫化银纳米颗粒,并研究了其吸收光谱的兰移特性。在金属铝或金基底上自组装有机双功能分子单层膜后,将其浸入所制备的纳米硫化银颗粒的微乳液中,自组装得到硫化银纳米颗粒单层膜并研究了其表面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7.
OTS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形成过程的AFM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十八烷工碱氯硅烷在玻璃表面自组装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通过对样品表面的显微图像,表面平均粗糙度及前进接触角的测量分析,揭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的生长规律,并探索反应初期玻璃表面的吸附特点。  相似文献   

8.
OTS自组装单分子膜形成过程的AF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OTS)分子能够在羟基固体基(hydroxylicsubstrate)表面上通过自组装方式形成单分子膜’‘’.这一现象一经发现,便因其在众多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迄今为止,对OTS在羟基因体基表面上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的反应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文献中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AtomicForceMicroscope,AFM)技术“‘在众多研究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运用AFM不仅可以获得样品表面纳米级三维结构信息,而且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AF…  相似文献   

9.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十八烷基三氯硅烷在玻璃表面自组装形成单分子膜的过程.通过对样品表面的显微图像、表面平均粗糙度及前进接触角的测量分析,揭示了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玻璃表面的生长规律,并探索反应初期玻璃表面的吸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自组装单层膜表面制备BiFeO3图案化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短波紫外光(UV)对十八烷基三氯硅烷(OTS)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进行刻蚀,利用化学液相法在OTS-SAMs模板表面制备出铁酸铋(BiFeO3)图案化薄膜。通过接触角、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等测试手段对OTS膜和BiFeO3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OTS为模板利用化学液相法成功制备出边缘轮廓清晰、条纹宽度为10~20 μm的BiFeO3图案化薄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在I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了形貌均匀具有纳米棒、纳米板状结构的Bi2S3薄膜。利用XRD、XPS、场发射扫描显微镜(FESEM)、TEM和UV-Vis-NearIR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制备的Bi2S3薄膜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随着微波水热温度的提高,所制备Bi2S3薄膜的结晶性能先增强后降低,合适的温度是130℃。与电沉积法制得薄膜相比,采用微波水热辅助电沉积法制得Bi2S3薄膜的禁带宽度由1.44eV增加到1.84eV。  相似文献   

12.
以Bi(NO3)3·5H2O和Ti(OC4H9)4为原料,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技术,在负载有功能化三氯十八烷基硅烷(octadecyl-trichloro-silane,OTS)的FTO基板上制备了Bi2Ti2O7薄膜。基板表面的亲水性测试表明,紫外照射使OTS自组装单层膜表面由疏水转变为亲水,实现功能化。借助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分别对Bi2Ti2O7薄膜的组成、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积溶液浓度为0.02 mol·L-1时,所得Bi2Ti2O7薄膜均匀致密。560℃热处理1 h、厚度为0.4μm的Bi2Ti2O7薄膜在100 kHz的介电常数为153,介电损耗为0.089。  相似文献   

13.
The crystallization of Sb2S3 in the (GeS2)0.2(Sb2S3)0.8 glass was studied under non-isothermal conditions. The influence of the sample form on crystallization was studied using bulk sample and two fractions of powder sample. The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the sample in the form of powder was described using autocatalytic model,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bulk sample was described using nucleation-growth model. The parameters of both the models we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4.
沈小平  赵慧  刘琦  徐正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9):1561-1566
以Sb(S2CNEt2)3为单源前驱体,通过改变时间、温度、表面活性剂等反应条件,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各种尺寸的Sb2S3纳米棒及其有序阵列。X-射线衍射(XRD)、能量分散光谱(EDS)以及选区电子衍射(SAED)研究表明纳米棒由正交晶系Sb2S3单晶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显示Sb2S  相似文献   

15.
Sb2S3/Bi2S3 doped TiO2 were prepared with the coordination compounds [M(S2CNEt)3] (M=Sb, Bi; S2CNEt=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as precursors via gel-hydrothermal techniques. The doped TiO2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XPS and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means. The photocatalyst based on doped TiO2 for photodecolorization of 4-nitrophenol (4-NP) was examined. The optimal Bi2S3/Sb2S3 content, pH and different doped techniqu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Photocatalytic tests reveal that M2S3 doped TiO2 via the gel-hydrothermal route performs better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photodegradation reaction of 4-nitrophenol (4-NP).  相似文献   

16.
纳米复合Sb2O3/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纳米Sb2O3/TiO2Sb2O3掺入浓度越大,催化剂中锐钛矿相含量越高,晶粒直径与颗粒直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在380-460nm,范围内,Sb2O3/TiO2的反射率则减弱,表明光吸收增强,Sb^5+,占48.42%、Sb^ 占17.58%,以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掺入2%,5%Sb2O3,亚在蓝溶液的光催化脱色降解一致动力学常数与总有机炭(TOC)去除率增大,发射光谱证明,Sb2O3的最佳比例为2%,当其比例大于2%时,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升高,光催化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论文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NH4HF2+NH4H2PO4的混合水溶液中于室温下以金属钛为基体原位合成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讨论了电解液成分、外加电压、溶液的pH值对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微观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并建立了阳极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生长模型。氧化钛纳米管的结构与外加电压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电压在5~35V范围内才能制备出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其管径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加,且管径范围为30~160nm。而薄膜的厚度与电解液有关,通过控制电解液的成分及pH值,可获得厚度为6.5μm的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  相似文献   

18.
以柠檬酸为配位剂,在酸性条件下采用化学浴沉积方法在FTO玻璃衬底上制得硫化铟薄膜,分别采用XRD、SEM、UV等手段对薄膜相结构、形貌和薄膜的透光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薄膜为立方结构的β-In2S3,薄膜均一连续,呈网状表面形貌,透光率随厚度增加而递减,带隙宽度介于2.5~2.6 eV之间。主要研究了配位剂的浓度对薄膜形成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浓度较低时,柠檬酸根与铟离子的配位平衡是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当柠檬酸浓度较高时,硫代乙酰胺与酸作用生成硫离子的反应是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