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潇  解瑞俊  杨德志  盛宏甲  韩利民  竺宁 《化学通报》2023,86(3):284-289,283
CO2是一种来源丰富、价廉易得的C1资源。将CO2高值化利用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途径之一。苯并噻唑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等领域。因此,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利用CO2作为碳源合成杂环化合物苯并噻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氢气、硅烷和硼烷三类还原剂还原CO2与邻氨基苯硫酚反应合成苯并噻唑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采用不同还原剂的反应机理,并指出了这一领域面临的问题。另外,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如绿色环保溶剂的使用、新型高效还原剂的研究、苯并噻唑新合成路线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王姣亮  龙立平  谢丹 《应用化学》2016,33(7):841-847
以香豆素343和2-苯并噻唑乙腈为原料,合成了香豆素343-亚硫酸根离子探针(Coumarin 343-SO2),并用1H NMR、13C NMR、MS和HRMS等技术手段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该探针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后,阻断了苯并噻唑与香豆素的共轭结构,从而引起荧光强度的变化,达到检测亚硫酸根离子的目的。 此探针对SO32-具有响应快、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及检测限低至0.08 μmol/L的特点,其它常见的阴离子及还原性物质对SO32-的检测均无干扰。 此外,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细胞膜通透性,可用于活细胞中对SO32-进行荧光成像。  相似文献   

3.
田静  常霄巍  巴俊杰 《合成化学》2016,24(5):393-397
以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经弱氧化和氨化制得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2); 2经高锰酸钾氧化制得2-苯并噻唑磺酰胺(3); 3与氯甲酸乙酯反应制得2-苯并噻唑磺酰胺甲酸乙酯(4); 4与L-氨基酸甲酯反应制得一系列2-苯并噻唑磺酰脲氨基酸甲酯(6a~6j); 6经水解合成了10个新型的2-苯并噻唑磺酰脲氨基酸(7a~7j),其结构经1H NMR, IR和ESI-MS表征。并研究了6和7对Cdc25B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用药浓度为20 μg·mL-1时,6c, 6j, 7d, 7h和7j对Cdc25B抑制活性较好,抑制率分别为78.1%, 71.2%, 65.6%, 57.2%和65.9%。  相似文献   

4.
6-取代苯并噻唑-2-氨基硫代磷酸二烷基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6-位取代的2-氨基苯并噻唑与三氯硫磷反应,合成了3个苯并噻唑-2-氨基硫代磷酰二氯,并由此合成了9个苯并噻唑-2-氨基硫代磷酸二烷基酯.讨论了苯并噻唑环上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和产物中硫代磷酸酯的烷基的空间效应对反应的影响.所合成的部分化合物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5.
2-取代苯并噻唑类衍生物在化工、医药、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2-位官能团化是合成2-取代苯并噻唑化合物的一种便捷、有效的合成方法.综述了苯并噻唑2-位的烷基化、酰基化、芳基化、胺基化以及磷酸化等产物的合成方法并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同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2-苯基-1,2,3-三唑基-4-甲醛为原料,与苯乙酮或取代苯乙酮发生羟醛缩合生成相应的查尔酮;再与2-肼基苯并噻唑反应,合成了5个含1,2,3-三唑基、苯并噻唑基的新型吡唑啉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荧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最大发射波长在427~444 nm,荧光强度大小与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利鲁唑为原料,与硫酸肼经回流反应制得2-肼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2); 2经氯化亚砜氯代制得2-氯-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3);3与环己胺经取代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2-(N-环己胺)-6-三氟甲氧基苯并噻唑(4),其结构经1H NMR, 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4 (CCDC:1 440 686)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17(3) , b=13.607(4) , c=16.619(5) , V=2 201.8 3, Dc=1.422 g·cm-3, Z=6, R1=0.082 0, wR2=0.235 1。  相似文献   

8.
一种结构新颖的苯并噻唑硫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各种取代苯并噻唑为侧链结构,对Strobilurins类杀菌剂苯噻菌酯的药效团部分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18个结构新颖的苯并噻唑硫醚类化合物,结构经1HNMR,MS,元素分析确证.并用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化合物5,5-二甲基-4-甲氧基-3-[2-(苯并噻唑-2-硫甲基)苯基]-2(5H)-呋喃酮(6a)的晶体结构.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mg/L的剂量下部分化合物表现出一定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取代苯甲酸和2-氨基-4-甲基苯并噻唑为原料合成5个新型N-取代苯甲酰基-N′-(4-甲基苯并噻唑-2-基)硫脲衍生物,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 H NMR和13 C NMR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N-(4-甲氧苯甲酰基)-N′-(4-甲基苯并噻唑-2-基)硫脲(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该晶体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选择广西主要经济作物中常见的病原菌,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试,实验结果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下列五种含苯并噻唑环的芳香族二腈也合成了三个与此有关的单腈化合物.在合成这些化合物中,不少中间物也是新化合物.所有这些化合物的氰基红外吸收峰皆在2232cm-1左右.  相似文献   

11.
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是一类极其重要的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这类化合物多样的生物活性,科研工作者们广泛关注并开发出很多新颖的合成方法.系统总结了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按照合成原料的不同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二茂铁是合成新颖有机功能材料的基本单元之一。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两个基于二茂铁的同分异构查尔酮衍生物:1-二茂铁基-3-(噻吩-2-基)丙烯酮(a)和1-二茂铁基-3-(噻吩-3-基)丙烯酮(b)。 采用超快激光Z-扫描技术(脉宽180 fs,波长532 nm)测定了化合物a和b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结果表明,化合物a吸收系数β=-2.1×10-12 m/W,折射率n2=1.9×10-19 m2/W,分子超极化率γ=5.37×10-32 esu;化合物b:β=-1.2×10-13 m/W,n2=2.0×10-19 m2/W,γ=4.48×10-32 esu。 说明在飞秒激光激发下,电荷转移能够在化合物a和b分子内部快速进行,二者均具有优异的超快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 在B3LYP/6-311+G(d,p)理论水平下,计算了化合物a和b分子轨道能量、极化率和各基团在前线分子轨道中的占有率。 理论计算结果显示,二茂铁基团在化合物a和b前线分子轨道中占有率分别为97%和98%,对两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转换荧光化合物DMSSB与CSSB的合成、结构与光物理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苯并噻唑为电子受体,以双苯乙烯基为共轭桥链,分别以二甲基胺和咔唑为电子给体合成了2个新的有机化合物DMSSB(反式,反式-2-{4-[(4-N,N-二甲基胺)苯乙烯基]苯乙烯基}-1,3-苯并噻唑)和CSSB(反式,反式-2-{4-[(4-N-咔唑)苯乙烯基]苯乙烯基}-1,3-苯并噻唑).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CSSB的晶体结构.用波长为800nm的激光激发时,DMSSB与CSSB在THF中分别发出强的上转换橙色(λmax=589nm)和蓝绿色荧光(λmax=488nm).2个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苯并噻唑基是一个很好的电子受体.  相似文献   

14.
2-取代苯并噻唑在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和研究使其合成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合成方法的研究基础之上,单质硫介导的氧化还原反应和饱和化合物的脱氢芳构化反应等新方法的发展,为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提供更多可能.此外,近年来新型金属-有机骨架催化剂、组合离子液体/凝胶、超声以及微波辅助等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苯并噻...  相似文献   

15.
贾兆祥  李燕萍  刘晨江 《有机化学》2005,25(11):1450-1453
为实现多种活性成分的有效叠加和为药物筛选提供先导化合物, 以1-苯基-3-甲基-5-氯/苯氧基-4-吡唑甲酸为初始原料, 依次合成1-苯基-3-甲基-5-氯/苯氧基-4-吡唑甲酰氯、1-苯基-3-甲基-5-氯/苯氧基-4-吡唑甲酰基异硫氰酸酯, 再与取代苯并噻唑肼反应生成了8个未见报道的N-取代苯并噻唑-2-氨基-N'-取代吡唑-4-甲酰基硫脲. 采用超声波催化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 并与加热回流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对比. 超声波催化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产率高、副反应少等优点, 为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标题化合物经元素分析, IR, 1H NMR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2种新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非线性光学(NLO)有机材料芳香查尔酮衍生物1-(呋喃-2-基)-3-(4-甲氧基苯基)丙烯酮(1)和1-(噻吩-2-基)-3-(4-甲氧基苯基)丙烯酮(2),并对其进行了NMR、IR和HR-MS结构表征。 采用4f相位相干成像技术测定了化合物1和2的三阶NLO性质并确定了相关参数:脉冲宽度4 nm,激光波长440 nm,化合物1:非线性吸收系数β=5.5×10-10 m/W,非线性折射系数n2=-2.1×10-17 m2/W,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1.58×10-11 esu;化合物2:β=-2.4×10-10 m/W,n2=0.3×10-17 m2/W,χ(3)=0.50×10-11 esu;并测定了紫外光谱和DSC曲线。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化合物1和2的轨道能量和极化率,结果表明电子转移能在分子内部进行,说明比较易于极化,展示了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多种活性成分的有效叠加和为药物筛选提供先导化合物,以1-苯基-3-甲基-5-氯/苯氧基-4-吡唑甲酸为初始原料,依次合成1-苯基-3-甲基-5-氯/苯氧基-4-吡唑甲酰氯、1-苯基-3-甲基-5-氯/苯氧基-4-吡唑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再与取代苯并噻唑肼反应生成了8个未见报道的N-取代苯并噻唑-2-氨基-N'-取代吡唑-4-甲酰基硫脲.采用超声波催化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与加热回流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对比.超声波催化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产率高、副反应少等优点,为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标题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18.
用具有光学活性和生物学活性的2类化合物(取代)香豆素-3-甲酰氯和2-氨基苯并噻唑作用合成了4种新的兼具香豆素骨架和苯并噻唑基的化合物(3a-3d),用HRMS,IR和1H NMR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并对其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在紫外光谱中,新化合物(3a-3d)和2种原料化合物相比,因共轭链的增长而使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红移;4种化合物表现出比原料化合物较强的荧光性能,其中3c的荧光强度最大.文中给出了稀溶液中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相关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9.
1-(2-苯并噻唑基)-3-苯基吡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荧光化合物有多种结构类型,其中含氮唑系杂环类化合物可作为一些合成纤维和塑料制品的增白剂[1~4]。据此,我们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苯并噻唑基吡唑啉化合物,并观察了其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0.
6-取代苯并噻唑苯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强  尹端沚  沈玉梅  李谷才 《有机化学》2007,27(11):1369-1373
以2-氨基苯并噻唑类化合物为原料, 通过碱性条件下水解, 与苯甲酸类化合物在PPA(聚磷酸)条件下脱水环化, 部分化合物通过BBr3去甲基化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潜在的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正电子放射性探针分子前体或作为参比的6-取代苯并噻唑苯胺类化合物, 并用1H NMR, IR, EI/ESI-MS, HRMS, 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同时测定比较了6种化合物与早老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AD)死者脑匀浆的亲和力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