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组织器官再生和功能替代、生物体免疫调控、生物安全控制等方面.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隶属于医疗器械产业.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随着大健康时代的来临,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及产品转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该领域的科技产出和人...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用高分子”是生物材料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 其应用不仅挽救了数以千万计人的生命, 提高了生命质量, 且对医疗技术和保健系统的革新、降低医疗费用也具有引导作用. 同时, 生物医用高分子又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的重要分支, 是21世纪高分子材料科学, 特别是功能高分子或精细高分子领域内非常活跃而又重要的前沿发展方向. 作为一类生物材料, 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与生理系统(血液、组织、细胞等)或其组成部分(蛋白、酶、DNA、多糖、无机盐和各类生物小分子)相接触, 因此其研究与发展与生命科学和医学也密切相关. 生物医用高分子的特征之一是生物功能性(biofunctionality), 即能够对生物体进行疾病诊断、组织替换或修复; 之二是生物相容性(biocompatibility), 即材料引起适当的机体反应的能力, 是区别于其他高技术材料的最重要的特征, 包括不引起生物体组织、血液等不良反应. 现代医学的进步与生物材料的发展密不可分, 如各种介入诊断和治疗导管、药物传递控释系统、创伤和烧伤敷料、血管内支架、人工关节与功能性假体等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涉及化学、材料、生物、医学以及物理等诸多学科领域, 其使用又与生理系统相接触, 因此该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正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广泛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组织器官再生和功能替代、生物体免疫调控、生物安全控制等方面。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材料隶属于医疗器械产业。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随着大健康时代的来临,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及产品转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该领域的科技产出和人才培养正在逐步提升。基于面向国家发展大健康产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重大战略需求,为了展示我国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的最新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预测,《功能高分子学报》组织出版了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专辑,邀请了国内专注于功能高分子相关生物或医学应用和产品转化的7个研究团队,撰写综述7篇,主要涉及生物医用功能高分子的制备、功能化和表征及其在抗凝血医疗器械、抗氧化体系、药物递送载体、医用膜材料、医用胶黏剂、组织再生支架等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内外应用生物多糖进行医用高分子材料表面修饰的研究状况,其中重点介绍了葡聚糖、肝素及类肝素类物质、壳聚糖等多糖在高分子材料表面修饰的研究近况.多糖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的生物大分子,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命体中,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某些生物多糖还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因此用生物多糖进行医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修饰受到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经过生物多糖表面修饰的高分子材料可获得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某些优良的医学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3D打印技术制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打印技术能够根据不同患者需要,快速精确制备适合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并能同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精确控制.因此,这种新兴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在未来生物医学应用(尤其是组织工程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对于3D打印技术制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的生物相容高分子原料被应用于3D打印技术,而这些3D成型高分子材料被用于体外细胞培养,或动物模型的软组织或硬组织修复中.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制备中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应用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抗植入式高分子医用材料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入式高分子医用材料表面会粘附细菌形成生物膜引发生物材料相关的感染(BRI),给高分子医用材料的广泛应用提出了重大挑战.本文从BRI发生的机制入手,综述了通过高分子医用材料表面改性减少细菌粘附与使用抗菌素-生物材料体系两个方面来抵抗BRI发生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局部抗菌药物缓释体系及纳米技术在抗菌药物缓释体系中的应用,并指出高分子前药控释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是抗高分子医用材料感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聚氨基酸类高分子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及化学结构匹配性,在生物医用高分子领域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聚天冬氨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可吸收性,合成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功能化修饰等诸多优点。且在体内能够被逐渐吸收代谢,其代谢产物对人体无毒,不会对周围组织、肝肾、血红细胞等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等生物医药领域相关材料的制备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聚天冬氨酸在生物医用高分子领域内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聚(α,β-L-天冬氨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医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用高分子是生物材料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其应用不仅挽救了数以千万计人的生命,提高了生命质量,且对医疗技术和保健系统的革新、降低医疗费用也具有引导作用.同时,生物医用高分子又是高分子材料科学  相似文献   

9.
高分子对酶、抗体、DNA的修饰、固定化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发展适于生物医用的生物功能高分子材料,本实验室近年来研究了可溶性高分子对L-天冬酰胺酶的修饰、纳米磁性高分子微粒对酶或抗体的固定化、亚微米高分子微球固定化碱性磷酸酶及其在DNA检测中的应用、高分子微球固定化酶的合成与性能、酶在导电高分子膜上的固定化及生物传感器制备等. 本文对此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0.
表面改性是赋予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所需功能和性能的最佳途径之一.高分子刷改性表面具有制备简单、表面化学可控、耐久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猛.其中,层状高分子刷表面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层状高分子刷将不同接枝链段构建在不同空间层上,不仅接枝链段间密度和功能相互干扰小,而且通过结构和组成设计,协同利用不同高分子刷层在温度、溶剂、pH等外界环境下的响应差异,能获得单层高分子刷很难实现的生物自适应性.本文系统地概述了层状高分子刷的构建方法、表面结构与性能关系,结合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工作,综述了层状高分子刷在生物医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层状高分子刷医用表面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定于2012年7月在兰州大学召开,欢迎您报名参加,并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4.反应性高分子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脂肪族聚脂是一类重要的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本文在介绍了几种研究较为成熟的聚酯类医用材料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它们的设计、合成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可生物降解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9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定于2018年8月24~26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欢迎国内外高分子学科的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报名参加。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只收论文摘要):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如高分子膜、纤维等分离材料)4.反应性高分子的合成、应用及表征  相似文献   

14.
正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9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究会研究会定于2018年8月24~26日在南开大学召开,欢迎国内外高分子学科的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报名参加。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只收论文摘要):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如高分子膜、纤维等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15.
正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7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定于2014年7月18~21日在常州大学召开,欢迎您报名参加,并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如高分子膜、纤维等分离材料)4.反应性高分子的合成、应用及表征论文摘要要求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凡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报  相似文献   

16.
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定于2012年7月21日在兰州大学召开,欢迎您报名参加,并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  相似文献   

17.
<正>经中国化学会批准,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定于2010年8月在山东烟台召开,欢迎您报名参加,并欢迎您就下列内容踊跃投稿:1.离子交换材料、吸附材料、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3.新型反应性高分子  相似文献   

18.
高分子的表面化学组成与生物相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芸  陈杰瑢 《高分子通报》2006,(3):42-45,80
生物相容性是高分子材料在临床上用作医用装置的基本要求,改变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化学组成是提高其生物相容性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构建表面化学组成改性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改善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问题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1].除合成相容性好的材料外,另一个途径是对现有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以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其中表面改性因其对材料本体的影响小,成为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Ruckenstein[2]最早利用溶液法改...  相似文献   

20.
聚磷腈高分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简要综述了聚磷腈高分子的合成、结构与物理性能及在新型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包括高分子电解质、光导电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