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书是一本专题论著。它系统深入地讨论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背景吸收的来源和特征,介绍和评价了各种背景校正方法,总结归纳了各种背景校正装置的分析灵敏度,检出限及光谱干扰等数据,发表了一些新的实验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铅的吸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中的铅主要来自食物、空气和水。根据对北京城区 4个幼儿园的调查 ,从粮谷类和肉菜类中摄入的铅约占膳食铅总摄入量的 45 3 %和 42 5 % ,这两类食物的铅摄入量占人体铅总摄入量的 87 8%。人体对铅的吸收则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包括外界环境因素和人体本身的因素。此外 ,还与许多营养因子有关。(1 )胃肠道吸收 :成人胃肠道对铅的吸收率约为 5 %~ 1 0 % ,婴幼儿和儿童的胃肠道吸收率可达 42 %~5 0 %。铅的吸收与进食状况有关 ,Rabinowity (1 980 )的研究发现 ,胃排空时的铅吸收率要比胃充盈时增加约45 %。其他膳食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3.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主要吸收途径是经消化道的吸收。整个消化道都可以吸收溶解性的金属化合物。但各部分的吸收速度不同,其吸收情况与各部分的介质条件有关。微量元素的主要吸收场所在小肠中段,肠道黏膜是吸收的主要部位。大多数金属化合物在消化道中的吸收,是以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而被吸收的。  相似文献   

4.
船舶在海洋上航行到海洋大桥附近时,船舶雷达会产生假象,影响船舶在夜间和浓雾时的安全航行.在大型船舶中,由于桅杆和甲板上的结构物反射雷达电波,也会产生假象.另外,电波的重像现象和电波干扰障碍也是很大的问题.现在有一种吸收电波涂料,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具有传统能源难以比拟的许多优点,太阳能能量巨大,每秒钟抵达地面的总辐射能量高达60万kw,相当于目前世界总发电量的5万倍以上,可以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久性能源,而且是一种清洁能源,不会污染环境.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对  相似文献   

6.
人体是一个开放系统,必须时刻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以维持自身的生命机能。微量元素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一样,为人体的一大营养要素,是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的载体之一。微量元素吸收的主要途径有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  相似文献   

7.
8.
紫外吸收染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线具有高能特性,能够伤害人类皮肤和破坏有机化合物,而紫外吸收染料既吸收紫外线,赋予染料抗紫外整理功能,又可提高有机染料的光稳定性,是一类新型的纤维防护功能染料,现已成为染料化学工作者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通过改善孔结构来提升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成为研究热点。多孔结构既有利于电磁波进入材料的内部,又能有效地调整材料的电磁参数,提高材料与电磁波间的阻抗匹配,进而增大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此外,在电磁波吸收材料中生成的不同尺度的孔隙可以对入射电磁波产生多重散射和反射,延长其传播路径从而增加了损耗过程;同时,多孔材料的相对密度小,为许多性能高但受限于密度太大而不能在电磁波吸收领域高效应用的材料提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基于此,本文综述了零维和三维多孔电磁波吸收材料(PEMAM)的研究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展望了多孔电磁波吸收材料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分子吸收分析测定磷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应用钙元素空心阴极灯中钙元素的422.7nm谱线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磷钒钼黄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对生铁样品中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石墨炉原子吸收中全血和血清的背景吸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莫胜钧  张德坤 《分析化学》1989,17(9):814-816
  相似文献   

12.
石墨炉原子吸收中铜、锌基体的背景吸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中铜、锌氯化物和硝酸盐的背景吸收影响。背景吸收的波长特性和时间特性的研究表明,铜、锌氯化物的背景吸收比硝酸盐具有更明显的波长特性,而硝酸盐的背景吸收具有更广泛的时间分布,二者在相同的条件下,铜、锌氯化物的背景吸收较大。  相似文献   

13.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乳酸环丙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乳酸环丙沙星与雷氏盐定量生成缔合物的反应条件,以及通过原子吸收法测定沉淀中Cr的含量而间接测定乳酸环丙沙星含量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在5-40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5%,回收率在98%-101%之间。  相似文献   

14.
在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中,对氧化锌中铁等杂质的含量控制很严格,一般需在0.0020%以下,用常规的分析方法难以测定,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可以完成此项测定工作。1 仪器与试剂 WFX-1C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 铁标准溶液:1mg·ml~(-1),准确称取经300℃烘烧的三氧化二铁(光谱纯)0.1429g置于250ml烧杯中,加盐酸(1 十 1) 20ml,加热至完全溶解,蒸至小体积,冷却后,加入盐酸5ml,加热使盐类溶解,移入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 仪器测试条件 波长248.3nm,灯电流2mA,光谱通带0.4nm,燃烧器高度6mm,空气流量6.5L·min~(-1),乙炔流量1.7L·min~(-1),氧化性火焰(蓝色焰)。3 酸度的影响 在0.25mol·L~(-1)的盐酸介质中测定铁时,吸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样品中氮的测定主要采用蒸馏法(包括常量、半微量、微量法),其次还有室温抽气吸收法(常量法)、扩散法(微量法)、仪器分析法(碳氮自动分析法、氨气敏电极法)等。作者设计制作了一套定氮装置,采用加热抽气吸收法测定氮的含量。本法具有蒸馏法和室温抽气吸收法的优点,整套装置装配简单,操作方便,测定快速,只需10min左右便可完成氮的整个蒸  相似文献   

16.
微波吸收现行理论将膜和材料混淆,把只能用于膜的反射损失(RL)性质用来表征材料,于是建立了错误的阻抗匹配理论和错误的膜吸收机理.阻抗匹配理论的不严谨表现为它有不同的定义,结果导致荒谬的结论如材料吸收的微波比进入材料的微波更多.这个事实说明阻抗匹配理论将孤立界面和在膜中的界面相混淆.阻抗匹配理论是建立在不可定义的物理量基础上的理论,存在严重缺陷.主流理论认为是材料本身具有多个吸收峰的性质导致(RL)有多个极小值.实际上均匀材料中的任何位置其微波吸收能力是一样的.微波在材料中传播的越远,被吸收的就越多,不会出现吸收峰.因而主流理论中膜的吸收峰又被错误地归结为材料的共振吸收.采用理论方法和自己实验室的实验数据,在波相消干涉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于当前主流理论的膜吸收机理并开拓性地应用了新理论.并指出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并不支持主流理论.同时通过已经发表的数据说明材料和膜的吸收机理不同,膜的吸收峰不是材料本身的属性,微波中的阻抗匹配理论应该用波的相消干涉理论取代.膜的多个吸收峰是膜特有的能量守恒所要求的、是角度效应的结果,需要用波的相消干涉分析,与材料的共振吸收没有任何关系.主流微波吸收理论混淆了实...  相似文献   

17.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分析试验室》期刊定期评述中关于原子吸收光谱(AAS)及原子荧光光谱(AFS)分析的第10篇综述文章。文中对2002年12月~2004年11月期间我国在AAS/AFS领域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进行评述。内容包括概述、仪器装置与数据处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化学蒸气发生技术以及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收集文献511篇。  相似文献   

18.
在氧化锌避雷器的生产中,对氧化锌中铁等杂质的含量控制很严格,要求小于0.0020%,用常规分析方法难以测定。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可完成此项工作。 1 仪器与试剂 WFX—1C型原子吸收光谱仪(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 铁标准溶液:1mg·ml~(-1),称取经300℃烘烧的三氧化二铁(光谱纯)0.1429g,置于250ml烧杯中,加盐酸(1+1)20ml,加热至完全溶解,蒸至小体积,冷却后,加入盐酸5ml,加热使盐类溶解,移入1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 仪器测试条件 波长248.3nm,灯电流2mA,光谱通带0.4nm,燃烧器高度6mm,空气流量6.5L·min~(-1),乙炔流量1.7L·min~(-1),火焰性质氧化性(蓝色焰)。 3 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是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权威性的国际性化学组织。它每年都要组织三十多个较大型的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20.
近十余年来,X射线化学分析法已被广泛采用。利用X射线进行化学分析,有三类不同方法:衍射分析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和吸收分析法。衍射分析法常称物相分析,它是根据晶态物质的X射线衍射花样的特征和衍射线的强度来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分析结果直接给出样品中所含晶体的种类、数目及其相对含量。非晶态物质沒有一定的衍射花样,故不能用此法分析。发射光谱分析法(包括初级发射光谱法及熒光X光谱分析法)的原理与通常的光学光谱分析法相同,是根据各种元素所固有的特征X射线的波长及强度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分析结果给出样品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及含量。上述二法本刊已先后作过介绍,本文之目的是要对吸收分析法的原理、设备及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