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考虑了摩擦和非绝热加热的作用 ,采用赤道 β平面上的动力方程组 ,对热带大气运动进行了超长波的尺度分析 ,得到了描写长波、纬向超长波 、径向超长波和 Burger超长波的近似方程 .结果表明,在热带大气运动中非绝热加热和摩擦作用是不能忽略的, 而且在径向超长波中,散度项相当重要,因而混合 Bossby 重力波可能是热带大气 中径 向超长波的重要特性.另外分析指出,在无摩擦作用时,凡有纬向超长波的纬向风才具有;住地转性质 .若不考虑摩擦和非绝热加热作用时 ,本文分析的结果与文献〔1〕 的结果是一 致的.  相似文献   

2.
2003年夏季江南异常高温天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ECP1948-2003年月平均资料,主要分析了2003年夏季长江流域以南高温天气形成过程的天气特征和物理过程,对比分析了膏藏高压和海温两个异常因子与夏季江南高温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高层青藏高压的稳定、持续、加强和向东、西的不断扩张,有利于长江流域以南和华南地区产生高温天气,可作为一个异常强信号来预测江南高温干旱短期气候变化;副热带中太平洋和赤道东太平洋关键区在高温发生前一冬季海温有异常加热,尤其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区,说明关键区海温与江南地区高温呈6个月的相关;东亚季风指数与江南夏季地面温度距平呈负相关,即当东亚夏季风偏弱时,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夏季地面温度呈正距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采用二相非交叠功率时钟的绝热触发器及时序电路的设计,介绍了采用二相无交叠功率时钟的互补传输门绝热逻辑(CPAL)电路,并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该电路利用nMOS管自举原理对负载进行全绝热驱动,从而减小了电路整体功耗,且CPAL能耗几乎与工作频率无关.提出了性能良好的低功耗绝热D、T和JK触发器,并与其他几种绝热触发器进行功耗比较.给出了绝热时序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并作为实例采用应用绝热D触发器设计了十进制计数器.SPICE程序模拟表明:设计的电路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及低功耗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钨合金和钛合金绝热剪切破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钨合金和钛合金的绝热剪切变形和破坏研究方面的工作.对截头圆锥形和预扭斜切圆柱形钨合金试件进行了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试验,通过微观观察和数值模拟分析了试件中剪切失稳和绝热剪切带形成的机理,发现钨合金的细观结构和试件的应力状态对绝热剪切带形成的敏感性和位置有重要影响.通过钛合金板的冲塞实验研究了绝热剪切和动态破坏的联系,发现由于沿剪切带的孔洞形核和合并过程而出现断裂,最后导致冲塞,所有这些情况下,绝热剪切带在裂纹形成和扩展中起支配作用,正是绝热剪切带造成了试件的动态断裂.  相似文献   

5.
给出一种求解一维非齐次热传导方程反边界值问题的无网格方法,即广义基本解方法.该方法将问题的解分成特解和相应齐次问题的解两个部分:齐次解用基本解方法求解,而特解则是利用相应的特征方程的基本解近似得到.鉴于所考虑问题的不适定性,应用截断奇异值分解和L曲线准则求解离散后得到的高度病态的线性方程组.最后给出数值例子说明该方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并分析了数值解精度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舟山群岛自动测风站资料分析了一次雷雨大风过程,这次雷雨大风以偏东风为主,自东向西传播.并用MICAPS系统下发的T213资料进行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这次对流系统的发生是从低层开始的,850 hPa的暖平流以及夜间海洋暖水面提供了热源,使低层气压降低,高层气压升高,低层产生局地气旋性环流,高层维持反气旋性环流,产生斜压不稳定,积聚能量.暖下垫面范围进一步扩大,太阳的辐射加热以及舟山群岛地形的抬升作用是触发机制.高空急流通过雷暴系统内部的垂直环流下传动量是雷雨大风产生的直接原因.最后总结出几个雷雨大风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先建立关于图的边分解和顶点分解的一些定理,然后论述求图的最大团的几种算法:顶点分解、边分解的混合分解.最后举例说明边分解的算法.用FORTRAN语言编写的该算法的程序已在IBM-PC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8.
用磷酸作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方式,以酚类化合物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进行缩合反应,合成香豆素衍生物.比较了原料用量、微波功率及微波加热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在原料摩尔比酚类:乙酰乙酸乙酯=1:1.2、微波功率为380W以及加热温度80~85℃的情况下,合成香豆素衍生物效果最佳,反应时间仅需2~3min,产率高达91.6%和87.7%,其结构并经^1H-NMR、IR、FAB-MS确证.  相似文献   

9.
青冈林能量生态的研究Ⅰ.青冈林的能量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冈林是浙江省中亚热带的主要常绿阔叶林。应用能量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青冈林进行野外测定和室内外算其能量环境。通过研究表明:一年中到达冠面的太阳总辐射为3344780kJ/m2.a。一日内太阳总辐射为28730.7-9562.2KJ/m·d。太阳辐射的垂直变化为林冠层最强,随着垂直高度的下降,太阳辐射减弱,在离地面垂直高度10m处可衰减70%-80%。辐射平衡日变化为对称型;季节变化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热量平衡中绝大部分热量用于潜热交换,占总热量的55%-5%。  相似文献   

10.
设计并开发了一种人工扰动电离层仿真系统.建立了数值模型,规划出系统总体构造,在实现过程中引入VC、VF混合编程的概念,以达到两种语言优势互补的目的.文中详细论述了VC、VF混合编程对于数据的处理,生成Fortran的动态链接库,以及在VC中调用生成库的技术.通过仿真模拟,得出了电离层加热过程中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等随时间演化的规律,及发射电波频率、功率对加热效果的影响.试用证明,该系统有效地模拟了电离层人工扰动的状态,为在我国实施加热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