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金属/窗口界面在冲击压缩下的热弛豫过程。从热阻模型出发,给出了弛豫时间常数与界面热阻以及材料热输运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讨论了本文模型与Grover和Urtiew模型之间的关系。对两种不同的实验记录图像进行了解释,对产生界面热阻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非透明材料冲击温度测量是通过对界面光辐射历史的观察实现的,因此对界面光辐射历史的研究是非透明材料冲击温度测量的基础。但由于冲击阻抗的失配导致界面上出现波的反射而引起温度的变化与界面热流动产生的温度变化交杂在一起,以及过程的瞬时性,使得对这一过程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困难,设计了一种界面波阻抗近似相同的特殊实验装置,用光辐射测量技术研究了在冲击压缩下CHBr3/NaCl界面的热弛豫过程,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CHBr3/NaCl界面的热弛豫时间在纳秒量级,与Grover等人的理论预估一致。  相似文献   

3.
非透明材料冲击温度测量是通过对界面光辐射历史的观察实现的 ,因此对界面光辐射历史的研究是非透明材料冲击温度测量的基础。但由于冲击阻抗的失配导致界面上出现波的反射而引起温度的变化与界面热流动产生的温度变化交杂在一起 ,以及过程的瞬时性 ,使得对这一过程的实验研究显得非常困难。设计了一种界面波阻抗近似相同的特殊实验装置 ,用光辐射测量技术研究了在冲击压缩下CHBr3/NaCl界面的热弛豫过程。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CHBr3/NaCl界面的热弛豫时间在纳秒量级 ,与Grover等人的理论预估一致。  相似文献   

4.
溴仿在冲击压缩下的光辐射及化学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通道光学高温计测量了溴仿在37 GPa到85 GPa压力范围内的温度,并观察了溴仿/单晶氯化钠界面的热驰豫过程。结果发现,当冲击波压力升高到46 GPa时,溴仿的光辐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双阶梯”或“双台阶”形状的剖面结构,且台阶之间的时间间隔随冲击压力的增高而减小。当压力达到85 GPa时,上述“双台阶”结构消失,呈现为普通的单台阶剖面结构。冲击波温度测量表明,当压力低于50 GPa时,实测温度与Gokulya报道的数据一致;当压力增至76 GPa以上时,冲击波温度出现突跃性增加。结合对溴仿/氯化钠界面上的热驰豫过程的分析,文中提出,溴仿在上述冲击压力区间内发生了一次带有时间驰豫(或化学诱导期)的化学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5.
 金属的冲击温度及熔化温度测量对构建其完全状态方程具有重要意义。简要综述了用于金属冲击温度及熔化温度辐射法测量的一维热传导理想界面模型和非理想界面模型,并着重对模型中明示或隐含的关键假定的合理性、影响金属冲击温度与熔化温度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对实验数据有一个合理的评估。还讨论了求解理想和非理想界面模型一维热传导方程界面温度时所隐含的冲击压缩下热导率不随温度而变、冲击压缩下金属样品/窗口界面辐射的灰体假定,以及窗口材料的透明性、非理想界面模型中表观界面温度的修正、动载条件下金属高压熔化温度的测量、界面的非Flourier热传导等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采用辐射法测量大致可以得到冲击温度,在发生熔化的情况下可获得熔化温度,但离精密测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6.
王军国  刘福生  李永宏  张明建  张宁超  薛学东 《物理学报》2012,61(19):196201-196201
利用轻气炮加载技术和光透射测量技术, 观测了冲击加载过程中水/石英界面处的水结构变化.实验发现,冲击条件(0.5—2 GPa, 335—375 K)下水在液相区内能够发生结构改变且起始于水/石英界面,结构改变的速率和程度与石英界面的特性有关.证实在固/液相边界一定区域内的液态水,在经历高温高压状态的变化中表现出特殊的相转变现象.同时,研究表明液态水结构转变的过程区分为明显的四个动力学阶段.  相似文献   

7.
冲击物理温度是武器弹药性能测试、极端环境材料状态的重要参量,温度的精准获取在国防建设和工业制造领域有重要意义。冲击过程由于持续时间短、较难接触式测量以及温度范围广等特性,常规测温方法较难满足要求。利用多光谱辐射测温法,获取材料辐射强度值,以普朗克辐射定律为基础建立温度反演模型,从而获取目标的冲击物理温度值。实际中,由于不同目标发射率存在一定随机性,在模型反演温度时误差较大。冲击压缩下材料的结构可能发生相变,发射率随之变化,因此直接将发射率模型假定用于冲击物理温度求解,很难准确的获取温度值。基于约束优化理论,将多光谱测温实验中温度求解问题转为约束优化问题。针对每个通道获取到的温度值应该相同,将物体发射率限制在特定范围,利用约束优化算法计算获取目标温度和发射率,克服了未知发射率对于冲击物理温度求解的障碍。同时,将平衡优化器算法(EO)与序列二次规划法(SQP)相结合应用于温度模型的求解中,避免了单一算法求解稳定性差和速度慢的缺点,提高了温度反演的效率和准确性。对四种常见的发射率模型在3 000 K时的发射率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温度反演误差均小于1%,反演时间小于3 s。最后利用本算...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岩石界面动态摩擦性能,对房山花岗岩进行了冲击速度42.2~130.6 m/s、倾斜角为20°和30°的横剖试样斜撞击实验。倾斜角为20°的为对比实验,研究不发生滑动时的界面性能;在倾斜角为30°的实验中,靶和飞片撞击界面发生相对滑动,用于研究发生界面滑动时的动态摩擦性能。基于此,研究了正应力在317~685 MPa、界面相对滑移速度在2.76~24.88 m/s时花岗岩界面滑动态摩擦状态。其结果可以初步揭示地震过程板块动态摩擦过程摩擦强度急剧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考虑窗口不透明性、界面发射率和热传导等因素对冲击温度测量中辐射度的影响,认为在冲击压缩下窗口不透明性的增大是导致辐射度随时间变化的重要因素。用流体动力学方程、辐射输运方程并计及热传导数值模拟了辐射度,得到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低温装置中温度测量的热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讨论了低温装置中的热沉问题。为减少因电引线导热对温度计的热负荷 ,提高温度测量的精度 ,在温度计的引线中加入热沉将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手段。文中解决了不同边界条件下所需的热沉长度的求解问题 ,并讨论了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77至573K温区研究了Ar~ 诱导的Au-Si<111>界面的原子混合现象。温度对混合结果有强烈的影响。Q_((S)_i)—T曲线的特征与Cr-Si等体系是不同的;得到了具有确定组份比的Au_(48)Si_(51)(≈AuSi)均匀混合层;T>32℃时,深入到Si中的Au原子呈指数衰减的尾巴,为解释此指数尾巴,提出了填隙原子增强扩散机制及方程。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推导了材料中空洞分布函数,阐明两种材料,Fe和Ta样品,受不同飞片速度冲击后,其空洞分布的相似性。从文献[5]中又发现,脆性材料的裂纹分布也具有同样的相似性,这说明理论分布函数可能具有普遍性。最后提出了这种性质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对冲击作用下界面热传导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透明材料前加一高发射率特殊填层材料,通过其与透明材料的热平衡温度来确定透明材料的冲击温度的测量方法,并对氯化钠单晶在41 GPa压力下的冲击温度进行了测量。初步实验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测量透明材料的冲击温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本介绍了用熔融石英引伸法测量硬质材料热胀系数的简便装置,并给出了试样在液氦温区到室温的测量结果,数据的一致性以及与已有献数据比较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冲击压缩后的界面温度和界面附近的温度历史用Cattaneo热传导理论作了计算,并与Fourier热传导理论的结果作了比较。分析了热弛豫时间常数对界面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戴心锐 《物理与工程》2008,18(1):33-34,42
针对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在实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的检测装置,结合传统的数据处理,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从而较准确地检测出典型热敏电阻温度特性参数,对热敏电阻温度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