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19(12):1969-1969
编辑部近日获悉,本刊主编及编委会主任杜祥琬当选为俄联邦工程院外籍院士。2007年9月10日,在莫斯科俄联邦工程科学院,古利亚耶夫院长代表该院为我中国工程院徐匡迪院长和杜祥琬副院长颁发了俄联邦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证书和徽章。古利亚耶夫院长指出,鉴于两位教授在各自学术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在中俄科技合作与交流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2009年院士增选结果发布,本刊编委刘国治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国治,研究员,高功率微波专家,司令员,1960年11月生于辽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四川绵阳联合主办了"激光诞生50周年纪念大会及学术会议",大会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协承办。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江绵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长赵宪庚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4.
正根据中国工程院最新消息,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正式结果出炉,《强激光与粒子束》编委范国滨、刘泽金、邓建军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强》刊现任编委中有19位两院院士,院士比例达30%。范国滨,男,1958年生,研究员,博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信息与电子工程管理专家。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四川省电子学会高能电子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先后任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应用光学》2018,(6):772-772
2018年9月21日,《应用光学》编委工作会在合肥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光电领域50家单位的70余名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应用光学》期刊创新发展。会议由中国兵器工业第205研究所总工程师闫杰主持。  相似文献   

7.
<正>据中国工程院网站(2013年12月19日)消息,中国工程院2013年院士增选工作已顺利结束。通过科学、严谨的评审程序,选举产生了51名新院士。《强激光与粒子束》编委夏佳文当选能源与矿业学部院士。夏佳文,男,49岁,博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副所长、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担任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的加速器物理及技术总负责人、总工程师;兼任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8.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3):I0001-I0002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倡导、推动我国高科技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1):I0001-I0002
2015年1月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倡导、推动我国高科技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本立院士,1925年9月21日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新会;光谱化学家,厦门大学教授。1945年—1949年就读于岭南大学。1950年—1986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调厦门大学任教至今。曾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光谱学会副理事长、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编,《分析化学》、《分析科学学报》、《分析试验室》、《冶金分析》、《化学进展》等十多种国内期刊编委或顾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会(下文简称发光学会)是中国物理学会下属的分科学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发光学科技工作者学术性群众团体。本文通过发光学会的创建、活动和影响来介绍徐叙瑢等老一代发光学家对发展我国发光事业的作用和地位。1发光学会的创建1976年,历时十年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徐叙瑢等人重新回到发光学研究队伍,并走上了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12.
“历百年风雨领数代风骚独辟发光新路,记行前教诲叹旧事如烟风起薪火北国。”谨此引用周济院士的挽联作为“徐叙瑢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专辑”的开篇,缅怀先生发光报国之贡献,追思先生求真务实之精神,感怀先生教书育人之风范,感恩先生勉励后学之情怀,并籍此展示我国发光学研究的部分前沿成果。生生不息,事业永续,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13日至17日,由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高功率微波学术研讨会在宁夏银川隆重召开。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子所、中电科技集团、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等32个研究单位及院校的18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强激光与粒子束》编辑部也派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规模超出历届。会议共收到投稿论文达到了184篇,其中175篇被收入会议文集,投稿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比历届有较大提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功率微波技术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4.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年31卷第2期020101论文: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倍频实现紫外光输出胡列懋,李志永,刘松阳,宁方晋,谭荣清(1.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部,北京100190;2.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049)  相似文献   

15.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1):F0003-F0003
凡投《强激光与粒子束》杂志的论文必须担保系著作人之原创性著作,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和保密科研项目。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著作人承担。因此投稿时请附论文作者所在单位保密委员会的《论文保密审查意见》(或介绍信等证明论文无涉密的材料),由审查者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相似文献   

16.
卞鲫 《现代物理知识》2020,(1):F0002-F0002,F0003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1日在京揭晓。  相似文献   

17.
徐叙瑢,发光学家。中国发光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长期从事发光物理和发光应用的研究工作。在建立发光学研究基地、组织发光学研究队伍、培养发光学研究人才、推动发光学事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创建发光学会,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把我国发光研究水平推向国际前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光学》2022,(2):149-156
<正>人物小传姚骏恩,1932年4月生于上海市。应用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52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后为大连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1952—1964年在中国科学院仪器馆(后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工作。1964—2003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仪器研制中心(后为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光学》2022,(1):5-14
<正>人物小传潘君骅,1930年10月生于上海市。应用光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前身)工作。1956—1960年,到苏联列宁格勒普尔科沃天文台学习,师从苏联著名天文光学专家马克苏托夫,获副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1996年8月16日,祝贺于敏院士七十寿辰学术报告会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