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位于西天山汗吉尕晚古生代岛弧带的喇嘛苏外围铜矿床是该区内新发现最大的铜矿床,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闪长岩为同源岩浆演化形成,且花岗闪长斑岩可能为晚期产物.本区成矿岩体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富集Sr、K、Rb、Th,亏损Ta、Nb、P、Ti,Rb/Sr、Nb/Tb、Rb/Ba、Ba/Th比值明显偏低,轻稀土分异明显,出现较弱Eu负异常,显示源区主要来自下地壳,上地壳泥质沉积物混染作用较弱,且俯冲作用下洋壳的贡献较少.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为典型的偏铝质钙碱性I型花岗岩,暗示形成于碰撞前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结合区域成矿背景,推测本区成矿岩体是在洋壳俯冲作用下交代上覆楔形地幔,诱发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形成可能与晚古生代赛里木微陆块北缘准噶尔洋持续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系统总结了华南沿海琼、粤、闽、浙4省中生代镁铁质岩的时空分布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讨论了华南中生代区域构造环境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区内主要发育6期镁铁质岩石,分别形成于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即245~230、180~175、165~142、130~115、110~101和95~85 Ma.早中生代印支期(245~230 Ma)镁铁质岩,出露在海南岛,伴有A型花岗岩和碱性正长岩产出,形成于印支运动后的伸展环境.在晚中生代(180~90 Ma)的镁铁质岩中,中侏罗世(180~175 Ma)的镁铁质岩石集中出露在粤北、闽西南一带,与湖南、赣南拉斑玄武岩/辉长岩 流纹岩/正长岩和A型花岗岩一起构成双峰式火成岩组合,具有裂谷型火成岩特征.晚侏罗世(165~142 Ma)镁铁质岩,主要有海南、广东一些小的辉长岩等,也与A型花岗岩、碱性正长岩等伴生.白垩纪的镁铁质岩广泛出露在福建、浙江和海南沿海地区.其中,早白垩世(130~115、110~101 Ma)的镁铁质岩常与高钾钙碱性花岗质岩混合,构成辉长岩/玄武岩 花岗岩/流纹岩等复合火成岩;晚白垩世(95~85 Ma)的镁铁质岩,在华南沿海地区形成壮观的镁铁质岩墙群,并伴有A型花岗岩产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形成于古太平洋构造域伸展环境.华南中生代镁铁质岩石的形成,对应于华南岩石圈多期伸展事件,是华南岩石圈伸展的重要岩石学标志.  相似文献   

3.
喇嘛苏外围铜矿床产于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内及外接触带矽卡岩中.文章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法,获得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385.9±1.2Ma和387.6±1.3Ma,表明它们是中泥盆世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Lu-Hf同位素具有较高的~(176)Hf/~(177)Hf(0.282 53~0.282 72)值,εHf(t)值为-0.38~6.38,变化大且绝大多数为正值(-0.38、-0.15和-0.05除外),二阶段Hf模式年龄(t DM2)变化于971~1 401Ma(平均1 203.8Ma).上述特征表明,喇嘛苏外围铜矿区花岗质岩石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并有新生壳源部分熔融物质的加入,形成于北天山洋向南部的伊犁地块俯冲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4.
东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与多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天山造山带在晚古生代时期经历了四阶段演化过程,即泥盆纪吐-哈古大洋形成,早石炭世俯冲造山,晚石炭世碰撞造山,以及二叠纪造山期后造山带的进一步变形.自北而南划分为大南湖-哈尔里克岛弧带、康-阿板块碰撞缝合带和中天山岛弧带等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带).东天山的矿产严格受构造控制,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期间发育的铜、金、铜镍硫化物等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具有十分明显的时-空演化规律.发育有斑岩型铜矿床、铜(镍)硫化物矿床、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和热液型金矿床等矿床类型.这些矿床在东天山地区构成四条大的成矿带:康古尔断裂以北铜矿带;金、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带(北带);阿齐山-雅满苏铁(铜)、银多金属成矿带(南带)和中天山地块铁、铅锌、银成矿带.  相似文献   

5.
侵位于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构造带内的卡姆斯特岩体是该花岗岩带内最西侧的小型岩体,岩石类型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不同产物.该岩体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富集SiO_2、K_2O+Na_2O,强烈亏损Ba、Sr、Ti、P,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具强烈的负Eu异常,Rb/Sr、K/Rb比值明显偏低,暗示岩浆强烈的分异演化作用,Fe_2O_3/FeO为0.11~1.23,FeO~*为0.86~1.39,显示岩体中度还原环境,与锡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为高硅富碱弱过铝质的A_2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指示其形成于卡拉麦里造山带晚石炭世后碰撞造山阶段的伸展拉张环境.  相似文献   

6.
基于He-HF相互作用势,用密耦方法求解散射方程,计算了E=86 meV时3He(1He,6He,8He,10He)-HF碰撞的弹性和非弹性分波截面,并详细地讨论了氦同位素原子对分波截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确定的碰撞体系和给定的碰撞能量,激发分波截面比弹性分波截面收敛快,激发态越高,截面收敛越快;尾部效应仅在弹性散射和低激发态中产生,高激发态中不产生尾部效应.随着体系约化质量的增大,弹性分波截面和态-态激发分波截面收敛速度递减,收敛需要的分波数增多.  相似文献   

7.
多龙矿集区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级超级铜矿矿集区,探获的铜金属量已超过2 000万吨;色那铜金矿床是继多不杂、波龙、铁格隆南、拿若等超大型矿床后,多龙矿集区内发现的又一具有大型前景的矿床.探讨色那铜金矿床侵入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成岩成矿构造背景,有助于其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的认识.选择矿区内相关侵入岩样品,测试其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色那铜金矿区分布着两套侵入岩,一套为中钾强钙碱性花岗闪长岩类,相对富集Cs、Ba、La、Ce、Sr、Zr等元素,相对亏损Rb、Ta、Nb、Hf等元素;另一套为高钾中钙碱性闪长岩类,相对富集Cs、Rb、Th、U、La、Sr、Sm等元素,相对亏损Ba、Ta、Nb、Hf等元素.由闪长岩类→花岗闪长岩类,样品的δCe表现为由弱负异常→弱正异常,这是因为地幔底辟作用引发地壳部分重熔形成长英质岩浆的过程中,逐步消弱了结晶分异导致的负铈异常,并随其比例和强度增大而形成正铈异常.色那铜金矿区侵入岩在成岩成矿过程中,具熔浆性质的幔源含矿流体与地壳深部重熔岩浆是两个性质不同且相互独立的物质体系;二者混合后共同运移并随岩浆结晶成岩过程和环境物化条件的变化而参与成矿.  相似文献   

8.
别斯托别一带基性杂岩体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发现多处铜矿化点.对基性杂岩进行岩石化学特征分析,区内杂岩体为亚碱性岩体中的钙碱性系列基性火山岩.岩石样品投点及稀土配分图显示,杂岩体"亲缘性"较好,为同期岩浆结晶分异而成.同时,里特曼戈蒂里图解及花岗岩微量元素蛛网图反映了岩体应形成于同期碰撞构造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驾驶员在中低速碰撞下受到的损伤, 利用2010年版丰田Yaris整车模型建立100%正面刚性壁碰撞有限元模型, 并根据驾驶员舱布置及相关法规要求建立Madymo约束系统仿真模型, 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利用建立的碰撞模型, 在中低速碰撞中对不同气囊点火状态下的驾驶员所受损伤进行仿真. 结果表明, 该车型在35 km●h-1及以上车速时, 点爆气囊能有效减少驾驶员损伤; 30 km●h-1及以下车速时, 气囊点火会对驾驶员造成额外伤害; 中低速碰撞下, 驾驶员的胸部损伤程度较头部更容易受气囊点火时间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地震剖面精细地质解释,对准南缘霍马吐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霍马吐构造带纵向上分三层,第一层为沿着古近系安集海河纽底部泥岩层滑脱的单斜带,第二、三层在霍尔果斯为一断层转折-复合楔状叠加褶皱,在玛纳斯为一断层转折-断层传播叠加褶皱,在吐谷鲁则为一断层传播-断层传播叠加褶皱,滑脱层分别为下白垩统和中、下侏罗统的煤系或泥岩.构造变形开始于塔西河组(N1t)沉积期,定型于西域组(Q1x)沉积期及之后,并大体具有“西早东晚”、“上早下晚”的构造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主要依据准噶尔盆地东北缘青格里底山前冲断带二维地震剖面的精细地质解释,并结合临近阿尔泰造山带燕山期花岗岩的同位素定年,认为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在中侏罗世存在逆冲构造变形.该构造变形发生于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沉积期,形成了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逆断层及断层传播褶皱,表明其时准噶尔盆地东北缘曾受到来自于北东方向的挤压应力作用,其力源可能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板块的碰撞、拼贴事件有关,是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的陆内反映.这对于促进北疆地区构造变形与盆山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天山地区横跨哈萨克斯坦与塔里木两大板块,是新疆最重要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地之一.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震旦——泥盆纪古亚洲洋形成、消亡→石炭纪→早二叠世后碰撞造山→晚二叠世至今的陆内造山等阶段.主要成矿期为晚古生代早期(泥盆纪——二叠纪),成矿作用复杂、类型繁多.其中,北部形成岛弧斑岩型和火山岩型铜、钼、金矿,中部形成拉张火山岩型和矽卡岩型金、铜、镍、银矿,中南部形成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叠加改造的层控一热液型铅、锌、银矿,南部库鲁克塔格和北山地区形成拉张铜、镍、金矿通过研究认为,东天山地区尤以铜、镍钼矿产资源潜力很大,优选出28个矿找矿靶区本文主要介绍东天山地区的成矿规律及铜、金矿床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三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分析发现能解释较低碰撞能区带电强子分布的Heinz集体流模型无法解释较高碰撞能量的相对论对撞机(RHIC)能区的带电强子分布.为此在Heinz集体流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了三源模型.本模型将强子分布看成为射弹发射源、靶发射源和中心集体流三者贡献之和,其计算结果与RHIC能区的带电强子分布实验数据能较好地符合,能解释RHIC能区的带电强子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采用改进型二进制树搜索算法,优化了二进制树搜索路径、仲裁中断信道传输及高效随机数产生器的设计,用Verilog HDL语言在RTL级对全算法模块进行了描述,并用ModelSim软件进行功能仿真及时序验证,在Stratix EP1S10F484C5器件上进行防碰撞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综合,使射频识别技术(RFID)系统兼容基于位碰撞及非基于位碰撞两种识别机制的硬件设计得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执行效率接近50%,比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时分多址(TDMA)信号利用率及平均识别效率,能满足多标签的快速准确识别,起到良好的防碰撞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浙江东部新昌儒岙花岗岩体中,新发现大量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包体.它们成群出现,大小不一,大部分呈圆或次圆形,具微细粒结构和冷凝边构造,并发育针状磷灰石.包体的分布,形态和结构构造特点表明,它们属淬冷包体.在化学上,岩石包体与寄主花岗岩及共生的辉绿岩都属亚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协变关系证实,它们由玄武质岩浆和花岗质岩浆不均匀混合形成.新昌儒岙岩石包体群的发现和研究,为研究浙东地区晚中生代的岩浆混合作用、壳幔作用及花岗岩的成因提供了一个新的例证。  相似文献   

16.
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理论,把会遇中目标船的DCPA、TCPA两船距离、相对方位、船速比5个因素作为基本评判参数,建立碰撞危险度的评价模型.而将其它因素,如航行区域状况、能见度情况和船舶的操纵性能等,作为对上述因素的危险隶属度函数的修正加以考虑.引入了船舶领域、动界等概念,以对来船构成的本船危险度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价,为安全避碰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C s(6P3/2) C s(6P3/2) H e→C s(n lJ=8S1/2,4F5/2、4F7/2) C s(6S1/2) H e的碰撞能量转移过程.在温度为330~340 K,单模半导体激光器共振激发C s原子至6P2/3态,利用另一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激光束作为吸收线探测6P3/2态原子密度及其空间分布.缓冲气体增大了两个6P3/2原子间的能量转移,这可从测量由两个C s(6P3/2)原子碰撞而被布居的n lJ态所发射的荧光得到证实.三体碰撞速率系数分别为(1.80±0.72)×1-0 27cm6-s 1、(1.28±0.51)×10-27cm6s-1、(2.23±0.89)×1-0 27cm6-s 1.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了记忆粒子模型中n态时m粒子的碰撞比分α_n的数值获取方法;讨论了两种不同的初值赋值方法对结果的影响。在记忆粒子模型中采用本方法提供的α_n,计算预平衡发射与实验资料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新疆××金矿系含金石英脉型矿床,开采历悠久,早就闻名中外.解放后,在该区做了大量的基础地质工作.但是,在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控制矿床的地质因素、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等一系列问题上,众说纷纭.笔者在此与大家共同商榷,谬误之处,恳请批评指正.区域地质概况新疆××金矿位准噶尔弧形构造带之西翼中段,艾里克湖、达尔布特、安齐、哈图和黑苏五条(深)大断裂所夹的四条褶断带(以断裂为主)中,包古图、庙儿沟和哈图三个花岗岩岩基(隐伏的或出露的)的北东方向上(图1).  相似文献   

20.
Rb-Rb光学碰撞精细结构分支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R b52P多重态与R b原子基态的光学碰撞中的精细结构分支比,激光频率调至R b共振跃迁的红翼,定义分支比为I(D1)/I(D2),I(D1)、I(D2)分别为R b的D1和D2线的荧光强度,测量了激光频率从R b5P3/2红翼15cm-1调至50cm-1的分支比,在5P3/2的近红翼,分支比与失谐量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测量了R b5PJ态的精细结构转移截面,截面值2σ1为3.2×1-0 15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