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造普通双曲管气压表之构造如图1,管内斜线部分为水银,A、B、C三段玻璃管较其它部分为粗,A、B两管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两管之内径相等,且有均匀之截面积(毛细管作用两边相同)。A、C两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连,管顶F部分为真空。  相似文献   

2.
取短颈烧瓶A(见图1)(颈长的可以锯掉,用电灯泡更好),配上双孔塞B,把一根二端开口的玻璃管C插入塞B的一个孔内,管的上端接近瓶底,下端套上软而长的橡皮管D,橡皮管口的另一端套上短管E(有打气球代替短管就更好)。塞B的另一个孔F便是进水排水的  相似文献   

3.
相对运动问题是普通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虽然有关相对运动问题的演示实验不少,但普及率很低,原因之一就是演示仪器成本高,而且多数为定性演示。本文介绍一种演示相对运动问题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以文献[1]中的装置为基础,做了必要的改进,不仅做到定性演示,而且与简单定量测试相结合,有较强的说服力。这套装置的主要特点是简易、成本低,教师可自行仿制。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B为直径1.5cm,长60cm的玻璃管,管上贴有60cm长的坐标纸。C为容器(其容积略大于玻璃管A、B的容积之和)。D为T型三通管。E为橡皮连接管。F、G为止水夹。a、b为两个彩色的泡沫小球。  相似文献   

4.
用音叉和玻璃管来演示空气柱的共鸣现象是高中物理声学部分的一个实验。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采用如下方法较理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玻璃管的长度约为30cm左右,口径约为2cm左右。如果实验室不备有此管,可采用废旧8W日光灯管改制。改制的方法是将废旧灯管两端灯丝小心卸下,用砂子冲刷管内荧光物质,冲刷干净以后用水冲洗透明,再用砂石磨平灯管两端。管底端通过软木塞、导管与大号注射器相连,管身一侧可贴上有标度的纸条,用来记录空气柱的长度。将管固定于铁架台上,往管内注水,由于注射器容量可达90ml,通过活塞足以使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在30cm  相似文献   

5.
一、运动合成示教板如图1,在一个大型木质的任意三角板ABC的BC两角顶固定两个定滑轮,将这三角板的AB边与木板EF滑动相接(二者都贴在黑板上),把一条长绳的一端固定在E端,把绳沿EABCA通过二定滑轮拉紧,在A处绳的另一端附上粉笔,使三角板沿EF向F方向滑动,带动粉笔沿AC边移动,这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的直线即是夹角为A的二相等分运动的合运动。如果将C处的定滑轮改变成轮轴,将一条长绳的一端固定在轮轴的轮上,并在轮上绕过数周再通过B处的定滑轮,将绳拉紧使其另一端固定在E处;将一短绳的一端固定在轮轴的轴上,并沿CA边将另一端在A处附一粉笔,这  相似文献   

6.
[问题]如图1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木块B相连,木块A放在木块B上,两木块质量均为m.现加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在A上,A、B均静止.  相似文献   

7.
这里介绍一种我们改装的对电流进行绝对测量的简单装置。一、装置与原理如图1,其中A是焦利秤(用来测力,也可用天平代替),B、C、E是三个电流线圈,B和C 固定在一个框架上, 且匝数、半径相等、绕向相反,两线圈相距为其半径R,E用焦利秤水平吊在B、 C之间且与B、C等距、共轴,其半径为 r,r相似文献   

8.
在讲述比热时,我们发觉教材上没有演示实验,缺乏直观性,使得讲述困难,学生也难于理解。于是我们参考空气温度计的制法,和课文中有关比热一节,试制了一个直观教具。制法:用两根同样细的玻璃管弯成U形(如图1),固定在已制好的木板座上,再以两个相同的试管配好橡皮塞,在木板上划上横格,在玻璃管内装上红色酒精,使达到适当的高度。两管所装的酒精量要相等(如图1)。第一次实验步骤(第2图):  相似文献   

9.
《物理》1965,(3)
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A为金属网,用石蜡附着在锌板上,B是金属绝缘支架;C是直流电源;D是电键;E是灵敏电流计;F是弧光灯。这个装置是否有明显的光电流产生,与锌板的光洁度、锌板与金属网之间的距离、弧光的强弱、电流计的灵敏度、直流电压的量值等有关。下面谈谈我们是怎样做的。  相似文献   

10.
《物理》1957,(5)
将两根同样内径的厚玻璃管以厚橡皮管连接起来,平行地固定在支架上,可作“使饱和汽变未饱和汽”的实验。开闭装置就是在玻管顶端装一小段硬橡皮管,皮管上加两个螺旋夹子。(图1) 实验之先,要做好这样的准备工作。提高右侧开管,使水  相似文献   

11.
王吉颖 《物理通报》2007,(12):57-58
有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B的左端,右端与一小木块A连结,且A与B之间及B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A、B均静止;现在对A、B同时分别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l和F2,设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  相似文献   

12.
统编教材高中物理上册第298页第3题中所介绍的用来验证波意耳-马略特定律的仪器,如图1所示。经我们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其中A是长约1m内直径不小于3cm的粗细均匀的玻璃筒(也可以用规格相近似的透明体做成圆筒代替);B为通常室温下的清水;C为两端开口、内径约1cm的略长于A的玻璃管;D为直径略小于管C的内直径、用红色蜡烛做成的以显示管C中液面位置的、厚约1.5 mm的圆片(可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比热容和焦耳定律的课堂教学上,都涉及温度变化高低的对比,而普通温度计的可见度不能满足全班同学的观察要求.作者根据上述实验中温度变化高低的定性对比特点,设计制作了可见度大,操作方便快速的定性演示温度差计.一、制作方法如图所示,用一块长40cm、宽12cm的三层板,画上均匀刻度,刻度大小以全班学生看得清楚为宜.在刻度板背面竖直中心线上固定一个套管,套管上有一止动螺栓.然后用一根长78cm,内径2mm的玻璃管或透明塑料管加工成图示形状.在玻璃管两端开口处套上软木塞,将少许红墨水用液管从开口处注人玻…  相似文献   

14.
设两质点A、 B的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F(r)= ,方向在其连线上.若它们组成的两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且令质心C相对于静止惯性系的速度为零.如图一. 其中k1= k,力的方向在A、C连线上. 以C为原点建立极坐标ox。这时可以认为A在力心为C(o)的有心力F= 作用下运动。A的运动规律及有关物理量可用有心力的知识解答.用这种方法解题有时是很方恒的. 若A的运动规律已经求出: 则B的运动规律为: 1) A、B的运动等价于它们分别在有心力场g1、g2(定义g;=,i=1,2)中的运动,且m1g1=m2g2.我们可以只考虑A在g1下的运动,而B通过(A)式与…  相似文献   

15.
一、实验装置及步骤1.如图1所示,在A管中套一小试管C,C管旁边有开口D与A管连通,在C管中装稀硫酸,A、B管装水溶液连通。  相似文献   

16.
用一支废旧40瓦日光灯管将两端灯丝小心除掉,取管身部分,用重酪酸钾洗涤管壁,并用清水冲净,使得管壁透明光亮。在管的一端装一电磁铁并密封管端(以不漏气为原则)。另一端用一橡皮塞塞住,橡皮塞中心打一小孔,其直径约4毫米左右,在孔内插入一根直角玻璃管,其外径约5、6毫米。注意,在橡皮塞与日光灯管壁之间、橡皮塞与直角玻璃管  相似文献   

17.
刘凤鳌 《物理实验》1990,10(2):55-56
刚体转动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该实验一般采用的实验装置“刚体转动仪”的构造原理如图所示。 A是具有不同绕线半径r的塔轮,过其质心两边对称地伸出两根有等分刻度的均匀细圆柱B与B′,B与B′上各套有一个质量均为m_0且可以移动的圆柱形重物。这些构件组成可以绕固定轴OO′转动的刚体系。塔轮上绕有质量可以略去不计的细线,通过质量为m′、半径为r′的滑轮与可以改变质量m的砝码相连。当砝码下落时,通过细线对  相似文献   

18.
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作用力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平行板真空电容器极板间作用力F时,有些学生直接利用A板带电表面上的合场强E0=乘以其上的电量(- q),求得作用力 F=。这里负号表示作用力向下,s为极板面积,ε0为真实介电常数。这一结果比正确答案大了一倍。 其实,在计算极板A所受的力时,由于A板上电荷元间的相互作用是内力,共合力为零。因此,我们不需考虑A板上电荷产生的场对其自身的作用,只要计算B板在它这里所产生的场EB=()对它的作用。于是,A板所受的作用力应为(1) 在上面的计算中,我们把极板上的电荷看作为面电荷分布。实际上,电荷是分布在表面附近一厚为几埃的薄层中。如果…  相似文献   

19.
自制溢水杯     
做验证阿基米德定律实验时,我们按图所示做了个溢水杯。A为去底的盐水瓶或酒瓶,B为带孔的胶塞,C为通过胶塞插入瓶中的弯曲玻璃管。当A中装入水时,高于曲管C面的水从曲管中溢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含Solest-120冷冻油的R134a,在饱和温度为5℃和10℃工况下,在水平高效强化管(管E21.为C3型管,管E22为A1型管)管外池沸腾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管径的光管的换热性能相比,强化管E21、E22的管内传热系数强化倍率分别为3.703和3.035。随着含油浓度的增加,管外池沸腾换热效果得到优化,含油率为1.0×10~(-4)时的管外传热系数比含油5.0×10~(-5)时更高,在实验研究的水流速范围内,在蒸发温度为5℃时增加了3.7%~7.2%,而在蒸发温度为10℃时增加了0.8%~10.9%。从含油R134a的黏度、表面张力等的角度,对含油率高时换热系数大的结论进行了必要的物理解释。研究对开发设计蒸发器有一定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