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数学》(初中)2011年第12期刊载曹生财老师《几何构图解题两则》一文,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思考方式,我本人也受益匪浅,在对文中的例2作了思考之后,发现用平方法也很简单,现呈现两种解答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数学》2004年第5期(下)以第一时间刊载了2004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试题及解答,其中第二试(C)卷第二题是:已知:如图2,梯形ABCD中,AD∥BC,以两腰AB、CD为一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GE和DCHF,连结EF,设线段EF的中点为M,求证:MA=MD.  相似文献   

3.
张宁 《中学数学》2015,(2):79-80
一、前言《中学数学》(下)2014年第8期刊载了王四宝老师的文章《一道联考试题的分析过程与讲评设计》(下称文1),王老师对201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试题中的一道填空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并以此题为数学活动素材,设计了两个有趣的探究活动,不仅对本题的解答过程分析的一清二楚,而且对本题也做了拓展性的研究.从文1可以看出,王老师通过添加四条辅助线,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证明  相似文献   

4.
阅读贵刊2010年第4期(下)刊载的欧阳明珍同学的习作《巧添平行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对欧阳明珍同学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示赞赏,对利用平行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作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经认真研  相似文献   

5.
李文林 《高等数学研究》2004,7(5):i017-i017
翻阅手头保存的《高等数学研究》杂志,从2001年第1期到2003年第1期,几乎每一期都刊载有与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有关的内容:2001年第1期发表了大会组织委员会《迎接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的文章和《中国成功申办国际数学家大会筹备工作顺利  相似文献   

6.
阅读贵刊2010年第10期(下)刊载的胡怀志老师的文章《巧妙解题两例》后,对文中的巧思妙想拍手叫好,获益匪浅.但例2的证明过程笔者认为有失数学推理的严谨性.现给予  相似文献   

7.
刘奎 《数学通讯》2011,(7):63-63
这是《数学通报》2005年第44卷第2期“数学问题与解答”中的第1541题,下面对原命题进一步加强,同时采用另一种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中学生数学》2013年第6期(下)刊载的《智慧窗》第三题《巧求值》及"解答"如下:题目已知:x2-4x-3=0,y2-6y+2=0,求x2+2y2+4x-4y-2的值.参考答案将x2-4x-3=0化为(x+2)2-8(x+2)+9=0.将y2-6y+2=0化为(y+1)2-8(y+1)+9=0.因此,x+2,y+1是一元二次方程t2-8t+9=0的两个根.  相似文献   

9.
<正>《中学生数学》2013年第1期(初中刊)刊登了文章《一题多解在几何综合题中的应用》,文中的习题共3个小问题,而文中只对第(2)题给出了5种解法,对(1)(3)两小题没有提及,笔者以为,这是一道解答方法非常典型的题目,掌握这类习题的解答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编者老师们:你们好!我是广西省武宣县三里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我非常欢《中学生数学》这本杂志,因为它既紧连课文,又连通着课外,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学习方法.贵刊2010年12月(下)期的课外练习初三年级第2题的参考答案,原题及解答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1.
问题已知n为自然数,28 212 2n是一个完全平方数,求n.这是2002年《中学生数学》第9期(下) P36初二年级“课外练习”题2.在第10期(下)P39的“上期课外练习题解答”中给出了n的三个值.笔者用“凑”完全平方数的方法,又“找”到了n的两个值.也就是说,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问题比较(√2+√3+1)~2与4(√2+√3)的大小,这是《中学生数学》2012年第3期下文《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妙解题两例》中的一道例题.文中使用的方法较为巧妙,技巧性较强.下面笔者用比较大小的常规方法来解答此题.其方法简单易懂易学.现撰写成文,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本刊2003年第5期刊载了《运用发现法解题》(以下简称《解题》)一文,文章在谈到“归纳发现法”时,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1.观察下列各式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1984年第10期《用三角代换求函数的极值》一文(简记为“原文”)介绍的几种代换方法无可非议。但在例题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限于篇幅,恕不将原文的一些例题的解答一一抄出。  相似文献   

15.
阅读了1992年第3期《会计文摘》杂志(浙江省金华市《会计文摘》杂志社出版发行)。刊载了罗正同志《古珠算中的难题》一文。该文共提出三个算题。一、工资;二、赔偿;三、买肉。笔者对此文的算题,很有兴趣,特别  相似文献   

16.
崔亚萍、于君写的《谈乘算差错的检验方法》一文,刊载《黑龙江珠算》2000年第二期,笔者粗略阅览,曾写《添一例》刊载《黑龙江珠算》2000年第五期“争鸣园地”栏。接着本人将前后两文复印寄去浙江省珠算协会蔡蓬老师,请求指教。承复,蔡老师认为:崔于的文章,主要是全文连贯性如何检验乘积的差错不够。单从一个一个问题来说,有可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数学》2011年7月(下)期课外练习中的初二年级第1题和第2题有另外的如下证明方法,供同学们参阅.题1(初二年级第1题)如图1,等腰△ABC中,顶角∠A=100°,∠B的平分线交BC  相似文献   

18.
<正>《中学生数学》(初中版)2015年第1期刊登了文章《直击两道反比例函数题》,文中主要运用代数的方法,通过构造方程,最终得到答案,下面笔者运用几何的方法给出两道题的解答,方法更显简便.运用几何法,就要知道反比例系数的几何意义,即如图1,点B在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数学》(10月下)登载的求值域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一文(下称文[1]),两位老师对笔者拙文(2009年第1期)中例3给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法,阅后较有启发,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05年3月第6期刊登的《三角函数求值的方法与技巧》一文在习题7的解答中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