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α/β类蛋白的2种典型折叠类型为研究对象,对205个低相似度蛋白样本中的π-π相互作用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结果表明,(α/β)8-barrel折叠中π-π相互作用的分布密度高于经典Rossmann折叠,且在关键的局部区域的差异更加显著;芳香族氨基酸在(α/β)8-barrel结构中更容易形成π-π相互作用;色氨酸对应的3种π-π相互作用组合在(α/β)8-barrel折叠中出现的几率显著高于经典Rossmann折叠;(α/β)8-barrel折叠中π-π相互作用形成复杂π网络的能力强于经典Rossmann折叠.上述结果表明,π-π相互作用在α/β类蛋白的不同折叠类型中存在特异性,其在稳定(α/β)8-barrel结构中的作用强于经典Rossmann折叠.  相似文献   

2.
基于9,9-二辛基芴与窄带隙单体5,7-二(2-噻吩基)噻[3,4-b]并[1,4]二嗪(DTP),通过Suzuki偶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无规窄带隙的芴基共聚物(PFO-DTP),并对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共聚物在380 nm和632 nm处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其中632 nm处的吸收随着共聚物中窄带隙单体(DTP)含量的增加而加强,最大电致发光峰随着共聚物中窄带隙单体(DTP)含量的增加,从752nm红移到了781 nm.同时与其同分异构体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DBT)与芴的共聚物PFO-DBT相比,该类聚合物的吸收红移,与近地太阳光谱更为匹配.  相似文献   

3.
对(4R-cis)-6-[2-[2-(4-氟苯基)-5-(1-异丙基)-3-苯基-4-[苯胺(羰基)]-^1H-吡咯-1-基]乙基]-2,2-二甲基-1,3-二氧己环-4-乙酸叔丁酯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以及^1H同核位移相关谱(^1H-^1HCOSY)、检出^1H的异核多量子相干谱(HMQC)和^1H检测的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报道并进行解析。确定了^1H谱、^13C谱中各谱峰的归属,研究了其六元环部分的立体构象,并就空间效应对其化学位移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成勇  朱苗力  杨频 《有机化学》2006,26(6):831-834
报道了一种对称平行的多酰胺分子——二[1-甲基-4-(1-甲基-4-硝基吡咯-2-酰胺基)吡咯-2-酰胺基乙基]胺的合成方法, 以期对DNA序列进行新的特异性识别和切割, 从而研制新型有效的工具酶或抗癌药物. 合成方法简便易行、耗时短、不需过柱分离, 每步合成都有较高产率.  相似文献   

5.
微流控芯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微反应器.在微流控芯片中以HCl为催化剂常温下合成了苯基二吡咯-2-基甲烷,考察了反应物流速、催化剂浓度、吡咯与苯甲醛的比例对苯基二吡咯-2-基甲烷产率的影响.通过在催化剂溶液中加入离子液体[bmim]BF4明显地提高了反应效率,苯基二吡咯-2-基甲烷的产率可以达到95%以上.采用本法大大减少了试剂用量和条件试验阶段的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6.
吡咯与HCl和CHCl3分子间Cl(C)-H…π型氢键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史福强  安静仪  李文  赵濉  俞稼镛 《化学学报》2004,62(12):1171-1175,MJ06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ab initio)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吡咯和HCl单体进行优化,结果表明MP2/6-31G(d,p)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然后采用MP2/6-31G(d,p)方法对吡咯-HCl体系以及吡咯-CHCl3体系的分子间Cl(C)-H…π型氢键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在MP2/aug-cc-pVDZ水平计算了氢键作用能.研究表明,吡咯与HCl分子和CHCl3之间形成了Cl(C)-H…π型氢键,吡咯与HCl分子的氢键相互作用使HCl中H-Cl键长增加,振动频率减小了149cm^-1(红移);而吡咯与CHCl3之间的相互作用使CHCl3中的C-H键长减小,振动频率增加了33cm^-1(蓝移).利用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电荷发生转移,吡咯-HCl体系中HCl得到0.0155e;吡咯-CHCl3体系中CHCl3得到0.0098e.  相似文献   

7.
薛思佳  陆成梁 《有机化学》2008,28(6):1083-1086
10种未见文献报道的N-[3-(3,4-二甲基-2-吡咯基)-5-巯基-4-均三唑基]-取代芳(氧)酰胺类连杂环化合物通过将5-取代苯基-2-呋喃甲酸及取代苯氧乙酸经酰化后, 分别与3-(3,4-二甲基-2-吡咯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在乙腈中反应而合成制得. 结构经元素分析、IR和1H NMR得到确证. 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1,3-(4,4’-二吡啶基)丙烷为母体, 合成了N,N’-二乙基、二丁基、二己基以及二辛基1,3-(4,4’-二吡啶基)丙烷衍生物. 利用1H NMR技术和紫外吸收光谱法, 考察了Q[7]与上述链状吡啶衍生物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Q[7]与客体PC0, PC2作用, 瓜环包结客体的二吡啶基丙烷部分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 对于取代烷基碳链数大于4的N,N’-二烷基-1,3-(4,4’-二吡啶基)丙烷衍生物, 随着主体与客体摩尔比值的增加, 体系中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主导模式是Q[7]逐渐包结了客体二吡啶基丙烷部分, 进而形成Q[7]包结客体两端取代烷基, 甚至形成一个客体分子上“挂满”3个主体瓜环的包结物.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β-三氰基乙烯取代杯[4]吡咯主体分子及其与阴离子(F-、Cl-、CH3COO-、H2PO4-)形成的复合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β-三氰基乙烯取代杯[4]吡咯可与阴离子以分子间氢键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并且其与阴离子结合能力大小的顺序为F-> CH3COO-> H2PO4-> Cl-,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通过与杯[4]吡咯对比可见,强吸电子取代基的引入增强了主体分子对阴离子的结合能力。本文还从几何构型、振动光谱、NBO分析及前线轨道等方面来阐述β-三氰基乙烯取代杯[4]吡咯与不同阴离子氢键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及吸电子取代基的引入对杯[4]吡咯与F-和Cl-之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肖志友  张奇龙  张云黔  朱必学 《有机化学》2008,28(12):2175-2180
合成并表征了含羟基功能基的二胺1,3-二(2-氨基苯氧基)-2-丙醇(客体). 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客体与八元瓜环Q[8]所形成包结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结果表明主客体间形成了1∶2的包结配合物, 两个客体分子分别从瓜环的两个端口进入瓜环内腔, 在腔内两个客体分子中的苯环间存在着π-π相互作用. 利用1H NMR技术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 所得结果与晶体结构吻合.  相似文献   

11.
蔺菲菲  刘闯  王贺  李蕾 《化学通报》2022,85(8):992-998
本文报道了在可见光照射下,以10-甲基-9-均三甲苯基吖啶高氯酸盐为光催化剂,室温条件下实现了氮杂环丙烯与马来酰亚胺[3+2]环加成反应,以55-99%的产率合成了二氢吡咯[3,4-c]吡咯-1,3(2H,3aH)二酮类化合物。此外,向反应体系中加入DDQ,可一锅法得到芳构化的吡咯[3,4-c]吡咯-1,3(2H,5H)二酮。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官能团耐受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杨鹏  翁建全  谭成侠  王秀莲 《有机化学》2009,29(12):2000-2004
为了寻找生物活性良好的噻唑基丙烯腈类化合物, 利用2-[4-(2,6-二氟苯基)噻唑-2-基]乙腈(3)分别与取代氯甲酸酯4和取代苯基异氰酸酯6在碱存在下反应, 合成了8个2-[4-(2,6-二氟苯基)噻唑-2-基]-3-羟基-3-烃氧基丙烯腈化合物5和7个2-[4-(2,6-二氟苯基)噻唑-2-基]-3-羟基-3-取代苯胺基丙烯腈化合物7, 均为首次报道的丙烯腈类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表征. 初步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在试验浓度下, 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虫和抑菌活性, 其中化合物5f和5h在100 mg/L浓度下对炭疽病菌的抑制率达95%; 化合物5g和7d在250 mg/L浓度下对棉红蜘蛛的致死率达85%.  相似文献   

13.
杯芳烃是继冠醚、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主体分子 ,在主客体化学、超分子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1~ 3] .据文献报道 ,在杯 [4]芳烃衍生物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作用力 [4 ] ,如分子内氢键 [3,4 ]、分子间氢键 [5]、阳离子 -π作用 [6 ]、CH3-π作用 [7]和 π-π相互作用 [8,9]等 .本文报道了杯 [4]芳烃衍生物 5 ,1 1 ,1 7,2 3 -四叔丁基 -2 6,2 8-二 [2 -(甲氧基羰基 )苄氧基 ]-2 5 ,2 7-二羟基杯 [4]芳烃 (简称 L,结构式见 Scheme1 )的晶体结构 .研究中发现 ,分子中存在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π-π相互作用 ,后者使化合物 L形成了一维锯齿形的超分子…  相似文献   

14.
聚{(3-乙酰基)吡咯-[2,5-二(对硝基苯甲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五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窄能隙 (Eg在 1 78~ 1 94eV之间 )、大π共轭高分子———聚 { (3 乙酰基 )吡咯 [2 ,5 二 (对硝基苯甲烯 ) ]} (PAPNBE) .采用氢核磁共振谱、傅利叶红外光谱、紫外 可见光谱、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对反应中间产物、聚合物PAPNBE及其前聚物聚 { (3 乙酰基 )吡咯 [2 ,5 二 (对硝基苯甲烷 ) ]}(PAPNBA)进行了分析 .经浓硫酸掺杂后 ,PAPNBE的电导率 (2 7× 10 - 6 S cm)提高了 3个数量级进入了半导体的范畴 .此外 ,对PAPNBE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该聚合物易溶于多种极性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Spin-Free理论,使用Gelfand基构造多电子波函数,采用四轨道模型,对Ph(SiMe_2)_nPh体系(n=1~6)的π→π*跃迁进行了EHMO-CI计算,所得第一及第二跃迁能与UV谱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当体系硅链原子数增加时,第一吸收带红移的现象起因于LUMO中d轨道成份增加,导致电子排斥作用变化。在LUMO中,硅链上的d轨道以πd的形式与苯环π~*轨道进行πd—π~*共轭互相作用,这种作用很可能与第一吸收带的强度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1,2-二[3-(6,8-二叔丁基-3,4-二氢-1,3-苯并噁嗪)基]乙烷的合成及晶体结构@徐小平$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姚英明$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赵艺萍$江阴市长泾中学!江苏江阴214411 @张勇$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 @沈琪$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0061,2-二[3-(6,8-二叔丁基.3,4-二氢-1,3-苯并噁嗪)基]乙烷;;合成;;晶体结构[1] Neuvonen K,Pihlaja K. J. Chan. Soc…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三氯化铟在乙醇中回流的条件下催化不同的靛红衍生物与4-羟基脯氨酸反应,以较高的产率(83-99%)和纯度合成得到了相应的产物3-(1-吡咯基)吲哚-2-酮化合物,并对这个反应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低带隙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中义  李彦军  黄鹏程 《化学学报》2008,66(8):999-1002
在钯催化剂作用下, 通过4,7-二(5-溴-2-噻吩基)[2,1,3]苯并噻二唑与2,5-二乙炔基-3-辛基噻吩的偶联反应, 合成了一种新的共轭高分子聚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PTE-DTBT). 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紫外-可见吸收谱结果表明, PTE-DTBT的固体膜光学带隙为1.71 eV; 电化学测试其带隙为1.88 eV. TiO2/PTE-DTBT共混固体膜的荧光发射谱结果表明电子供体PTE-DTBT分子与电子受体TiO2分子间存在有效的电子转移.  相似文献   

19.
以3,5-二(吡啶-4-甲氧基)苯甲酸(HL)为配体合成了2个配合物:[BaL2]n(1)和[PbL(Ox)0.5]n(2)(H2(Ox)为草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表明,1由L-连接形成二维结构,通过苯环之间的π…π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络结构;2由于主配的连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再通过辅配连接形成拓扑符号为(43)(44.5.617.72.82)(4.52)的三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20.
总结和归属了(1H)-3,4-二氢吡咯[2,1-c][1,4]噁嗪-1-酮及其6个苯甲酰基衍生物和两个苯乙酰基衍生物在电子轰击电离质谱(EIMS)中的主要裂解方式和特征,指明了主要碎片离子的来源和结构。这8个芳酰基衍生物质谱图中的主要碎片峰均来自α-裂解和脱中性小分子碎片的重排裂解,由其产生的m/z 164、m/z 120和m/z 92离子是该类化合物共同的特征离子;二氢吡咯噁嗪酮苯甲酰基衍生物和苯乙酰基衍生物的基峰都为m/z 1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