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聚乳酸的合成降解及在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对近年来关于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合成(包括聚合机理,聚合方法以及条件等)、降解(包括降解机理、影响因素等)以及其在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2.
左新钢  张昊岚  周同  高长有 《化学进展》2019,31(11):1576-1590
组织再生材料为细胞、组织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维持再生组织的形状和力学性能,并实现与周围组织的有机整合。其中,材料-细胞的相互作用是组织再生材料的核心问题。组织再生材料表界面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能可以直接影响细胞的黏附、铺展、增殖、迁移和分化等行为,进而影响组织修复和再生的效果。多数组织和器官具有立体结构,并具有更为精细的微结构。因此,三维组织再生材料体系的构建及其微结构调控是另外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年的工作,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生物材料表界面物理结构和理化性质对微粒吞噬、细胞黏附的影响、梯度材料对细胞黏附和定向迁移的作用、3D水凝胶中的细胞迁移行为及特点,以及用于皮肤和软骨组织修复与再生的植入材料,最后对生物材料在组织再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邢东明  马列  高长有 《化学进展》2011,23(12):2550-2559
组织器官缺损或功能损失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重大危害,具有特定结构和组成的再生医学材料是实现组织再生与修复的关键和物质基础。本文对具有取向结构和梯度分布的再生医学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生物学性能进行了综述。与传统的再生医学材料相比,取向结构使得细胞在支架中呈取向分布和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传递,可用于构建具有取向结构的三维组织。具有物理性能、化学组成、生物因子梯度分布的再生医学材料能够调控细胞在梯度方向的黏附、迁移和分化等行为。基于仿生学原理设计的具有取向结构和梯度分布的再生医学材料为缺损组织或器官的再生与修复提供了更适宜的微环境,可望获得更出色的再生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聚氨基酸类高分子材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及化学结构匹配性,在生物医用高分子领域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聚天冬氨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可吸收性,合成方法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功能化修饰等诸多优点。且在体内能够被逐渐吸收代谢,其代谢产物对人体无毒,不会对周围组织、肝肾、血红细胞等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聚天冬氨酸及其衍生物,被广泛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等生物医药领域相关材料的制备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聚天冬氨酸在生物医用高分子领域内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聚(α,β-L-天冬氨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医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胶原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材料,具有无毒,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可吸收性,广泛用于皮肤创伤的治疗、骨缺损的修复、药物缓释的载体、止血敷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但胶原在体内降解太快,不能与组织再生速度相匹配。有必要探讨胶原生物材料的改性方法,便于其更好  相似文献   

6.
在意外事故及手术中,不可控的大量出血是导致人员死亡的主要原因。性能优越的可吸收止血材料能够加快凝血过程,从而挽救患者生命,提高存活率。由于可吸收止血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在完成止血功能后,无需再次取出,安全高效。近年来基于不同的止血机理的、性能优越的止血材料和止血产品层出不穷,在体表止血和手术止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可吸收止血材料及产品应用情况,并对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张小婧  刘旸  张骞  周莹 《化学进展》2016,28(10):1560-1568
单质铋作为近年来报道的新型光催化材料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铋单质的光敏化、半导体光催化及等离子体共振光催化机理。阐述了以沉淀法、溶剂热法、电化学法为代表的铋单质光催化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并探讨了制备方法中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以及pH对合成铋单质的影响。归纳了铋单质尺寸和形貌对其吸光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以铋-二氧化钛、铋-铋系氧化物、铋-氧化锌、铋-氮化碳(C3N4)为主要代表的铋-半导体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归纳了其光催化增强机理,最后阐述了铋单质及其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组织工程技术再造人体组织器官被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中组织工程支架对于构建组织非常重要,其结构性质严重影响着再生组织的形态和性能.本文主要针对人工可降解材料,综述近年来基于纺织技术的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成型方法,并讨论不同成型工艺的支架性能及用途的差异.在用于不同部位的组织工程支架设计中,针织、机织、编织3种纺织手段可以控制纤维集合体的三维微孔结构和力学性能,在调控细胞活性和组织再生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显示出不同且不可相互替代的用途.纺织技术拓宽了人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上的应用,通过材料的选择及结构的设计能够制备出力学、生物性能满足临床使用的支架,对推动组织工程临床化进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二维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材料,具有原子尺寸、机械强度优异、比表面积大、表面化学丰富以及 物理、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引起了分离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以石墨烯为典型代表。随着 对石墨烯材料的广泛研究,相继发展了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金属有机框 架(MOFs)、共价有机骨架(COFs)、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六方氮化硼(h-BN)等多种新 兴二维材料。该文介绍并讨论了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的特点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在膜分 离、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色谱等分离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此外,还探讨了 二维材料在分离科学领域中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旋涂法制备的聚乳酸(PLA)、聚丙交酯己内酯(PLCL)、聚乳酸-羟基磷灰石(PLA-HA)、聚丙交酯己内酯-羟基磷灰石(PLCL-HA)膜为功能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引导组织再生膜,用小鼠颅骨前成骨细胞系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进行了平面细胞培养,通过四唑类化合物(MTS)比色法细胞活性定量检测、二乙酸荧光素(FDA)膜染色等研究了基材对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以及矿化的影响;通过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了细胞形态的观察。结果表明:HA对细胞的黏附和增殖有积极的作用,旋涂膜上的细胞进入增殖晚期和矿化期后性质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光、电和化学性质,使其在高性能磁体、发光器件、显示、生物标记、光学成像和光学治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稀土发光材料的这些性质与材料的尺寸和形状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者已经利用多种合成方法制备了不同形状的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包括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纤维和纳米片等。本文综述了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的几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水热/溶剂热法、有机/无机前驱体热分解法和超声辅助合成法等,评述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课题组在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面的工作,对无机纳米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抗凝血生物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淑漫  周健 《化学进展》2010,22(4):760-772
本文对抗凝血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血栓形成及凝血机理、提高生物材料表面抗凝血性能的改性材料和改性技术、抗凝血材料的表征等几方面的内容;分析了当前抗凝血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从分子水平上设计新型抗凝血材料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短链氯化石蜡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链氯化石蜡作为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我国是氯化石蜡第一大生产国,但对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氯化石蜡组成特别复杂,其定量分析面临巨大的挑战,已成为对氯化石蜡环境存在现状、降解途径以及毒性等进一步研究的瓶颈问题。本文从环境样品的制备、净化、仪器分析以及质量保证4个方面对国际上短链氯化石蜡分析方法的研究进行了评述,针对短链氯化石蜡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中链氯化石蜡。  相似文献   

14.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化学性质以及各种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不少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实现金属纳米粒子尺寸、形貌可控,改善粒子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产率及纯度已成为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不断发展和完善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目前制备金属纳米材料的几种化学方法:化学试剂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辐射还原法等,分类介绍了化学试剂还原法中常用的无机、有机还原剂,以及含氮、磷、羧基、巯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以及高分子聚合物等修饰剂并重点总结了其还原和修饰机理。  相似文献   

15.
络合氢化物具有较高的重量储氢密度,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孔性介质由于高比表面积、孔径均匀可调以及良好热稳定性而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实现孔性介质负载的络合氢化物可有效地改善其储氢性能。本文简述了孔性介质的结构特征和物化特性,着重阐述了孔性介质负载催化络合氢化物的制备方法、脱/加氢性能的影响及其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丁进月  钟良  张淑媛  马志 《化学进展》2009,21(6):1171-1178
本文主要阐述了纳米WO3气致变色材料的溶胶-凝胶制备方法、气致变色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新进展,重点评述了溶胶-凝胶法中各种制备条件诸如掺杂、模板剂、溶剂、热处理温度等对这种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纳米WO3气致变色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我们认为,在未来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WO3气致变色材料领域,如何进行最优化的掺杂设计和选择高效模板剂、如何降低气体检测温度、以及气致变色机理等将是该项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舒建华  仇伟  郑少琴 《化学进展》2009,21(5):1015-1022
由于聚苯胺/纳米金复合材料不仅同时具有纳米金和聚苯胺原有的特异性能,而且两组分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协同作用,极大地提升了聚苯胺基体的性能,从而表现出突出的固有电导性、优异的反应催化性和特殊的电荷传递性,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聚苯胺/纳米金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聚苯胺/纳米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各种方法的机理,简单介绍了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传感器和微电子装置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今后复合材料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互通多孔材料的乳液模板法制备及其功能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近年来利用乳液模板制备聚合物互通多孔材料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以高内相乳液模板制备互通多孔聚合物整体柱和利用双重乳液 (或称多重乳液) 制备多孔或多空聚合物微球的进展;分析目前多孔聚合物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动态;讨论合成多孔聚合物材料的性能缺陷及其表面功能化改性的相关研究;并对聚合物互通多孔材料潜在的应用和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光学生物传感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桂娜  蔡继业 《化学进展》2010,22(1):194-200
贵金属纳米粒子表现出许多常规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其中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LSPR) 特性是研究热点之一。LSPR 的形状和位置与纳米粒子的组成、大小、形状、介电性质以及局域介质环境密切相关。基于这一特性,贵金属纳米粒子已广泛应用于光学生物传感器、光过滤器和表面增强光谱等领域。本文对各种结构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 LSPR 纳米传感器的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宋海岩  李钢  王祥生 《化学进展》2010,22(4):573-579
本文综述了微孔材料和介孔材料负载型金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从多孔载体的选择(氧化物、微孔分子筛、介孔氧化物、介孔分子筛和介孔碳材料)、金的最新负载方法(沉积-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原位法/一步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与表征及其催化性能(一氧化碳低温氧化、氢气/氧气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直接合成环氧丙烷和有机物的选择性氧化)等方面详尽地评述了微孔材料和介孔材料负载型金催化剂研究概况。同时,提出了多孔材料负载金催化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其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