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集了贵溪冶炼厂附近3类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未受任何修复土壤(A)、正在进行植物修复的土壤(B)和已受植物修复的土壤(C),测定和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总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该土壤进行了评价,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估了该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修复前,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综=15.24,土壤属重度污染,具有极强的综合危害性;Zn、Cd、Cu、As、Pb、Mo 6种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其中Cd、Cu、As 3种重金属的积累程度最为严重;Cr、Ni、Mn含量低于土壤背景值,属清洁元素。修复后,各重金属含量均有所降低,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综<3,土壤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性大大降低,土壤为中度污染,但Cd仍具有很强的潜在生态风险,As存在中度潜在生态风险,Cu存在轻度潜在生态风险。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国南部市场经济最活跃区域之一,为了解该区域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的来源及污染情况,为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开发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收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得到污泥中8种主要重金属含量,并分析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污泥重金属含量高低依次为Zn、Cu、Pb、Cr、Ni、As、Cd和Hg,其中Cu、Zn、Pb、Cd和Cr变异程度较高,属于强变异。(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域污泥中重金属主要来源有2个,其中Cu、Zn、Pb、Cd、Cr和As来源主要为生活清洁和工业部门,Ni和Hg来源主要为电镀化工行业和医疗。(3)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1.615,污泥重金属为轻度污染。(4)Cd元素地累积指数平均值最高,污染达强-极强污染级别。(5)Cd、Hg生态风险为严重风险,且Cd元素对研究区域生态风险影响最大,研究区域综合生态风险指数为467.43,区域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属于重风险。研究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中等,但Cd元素潜在生态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五河入湖口重金属污染和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的水文状况、泥沙运移和沉积,都受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及长江的影响。本文对鄱阳湖五河口进行滩地土壤采样,测定Cu、Pb、Zn、Cd的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和Nemerow污染指数法对各河口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各河口均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尤其是Cu的污染,Cu单因子污染指数在饶河入湖口和乐安河口分别高达31.75,27.69。污染的地区性差异大,各采样点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排序为:饶河入湖口〉乐安河入湖口〉信江西支入湖口〉抚河入湖口〉昌江入湖口〉赣江主支入湖口〉修水入湖口。  相似文献   

4.
鄱阳湖水体和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定鄱阳湖湖区、入湖口及出湖口13个点的水体及底泥,测定其中的Zn、Cu、Pb和Cd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并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对鄱阳湖底泥重金属的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中重金属含量较低,远低于国家标准,而重金属在鄱阳湖底泥中积累较严重.除部分地区Cd低于背景值外,各地区底泥Zn、Cu、Pb、Cd的含量均超过背景值,其最大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9.0、33.8、7.0、5.9倍.结合水流从入湖口-湖区-出湖口流动方向来看,水体中重金属因种类不同其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而底泥中不同重金属分布规律一致:湖区>入湖口>出湖口,可见重金属在湖区有明显的沉降作用.地积累指数方法评价表明,全湖底泥平均污染水平属偏重度污染.重金属污染呈现种类和区域的差异性,种类特征:Cu>Pb≈Zn>Cd;区域特征:三江口污染等级最高,污染最轻是湖口.  相似文献   

5.
贵溪冶炼厂附近农田长期受到该厂重金属废水的污灌,导致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相关土壤修复措施已开展多年。为了解该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植物修复效果,采集了该厂附近3种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未受修复土壤(A)、正在进行修复土壤(B)及已受植物修复的土壤(C),TCLP法研究了土壤表层(0~20cm)中4种主要重金属(Cu、Pb、Cd、Zn)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植物修复前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显著高于修复后土壤的含量;植物修复对4种重金属有效态及总量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分别达Cu64.83%、61.35%;Cd 53.6%、46.67%;Zn 22.51%、8.88%和Pb 7.76%、4.84%;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指出,修复前土壤处于重度污染,修复后土壤污染状况明显减轻,但依然处于中度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u和Cd具有较强的生态风险,其主要原因为大气沉降所导致。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于2017年8月在鄱阳湖采集了9种常见食用经济鱼类,分析了鱼类肌肉中Cu、Zn、Cd和Pb 4种重金属的含量水平。结果表明:所有鱼类肌肉样品中Cu、Zn、Cd和Pb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7~15.7,7.1~32.0,0.005~0.140和0.056~0.313 mg·kg-1。Cd的含量水平超出《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要求》(GB 18406.4—2001)的限值,超标率为9.43%,而Zn、Cu和Pb的含量水平未出现超标现象;鲤鱼、鳙鱼、黄颡鱼和鳊鱼体内重金属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他鱼处于微污染水平;鄱阳湖9种鱼类对Cu和Zn的富集程度相对较大,而对Cd和Pb的富集程度相对较小;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重金属含量水平高于草食性鱼类。所有鱼类的复合重金属TTHQ均小于1,表明长期摄取这些鱼类暴露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PAHs的季节性、年际变化趋势和来源,采集了2015年冬季和夏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典型城市(南昌、九江)大气样品,采取超声波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测定样品中14种PAHs。研究结果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昌、九江市大气中PAHs浓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大气颗粒物中PAHs主要以高环组分存在,4环组分占比最多。从区域分布来看,南昌市PAHs浓度高于九江市。∑PAHs浓度呈现出冬季高于夏季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并有逐年增长趋势。比值法分析结果显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PAHs的主要来源为燃煤和交通燃料,其中燃煤在冬季占比较大,交通燃料在夏季占比较大。  相似文献   

8.
养殖池塘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及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省淅西北地区淡水养殖池塘沉积物重金属调查研究表明,养殖池塘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分布不均衡,差异也较大,除Hg和Cr元素外,其余重金属元素已大大超过土壤本底值.虽然其实测含量都未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值范围,但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对养殖水环境、养殖品种存在的潜在污染与危害值得关注.污染指数评价显示,养殖池塘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质为Cu和Cr,而Hg、Pb污染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常见沉水植物对水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的富集效果,选取浙江水域较为常见的3种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inn.f.) Royle)、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在模拟天然水体环境中,将3种沉水植物培养在含有重金属Cd、Zn的底泥中生长一个生活周期.依据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d、Zn的富集量和生物-沉积物生物富集因子(biota-sediment accumulation factor,BSAF)等指标,筛选出对2种重金属元素富集效果较好的沉水植物,为受重金属污染底泥生态修复的植物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对重金属Cd、Zn的耐受性均较强,同时对重金属Cd、Zn都有较高的富集能力,生物富集因子大于1,对底泥中的Cd、Zn均具有较好的祛除效果;由相关分析可知,3种沉水植物体中的Cd、Zn的质量分数与其根部底泥中Cd、Zn的质量分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因此这3种植物均可作为重金属Cd、Zn污染的修复物种.苦草对重金属Cd、Zn的富集量及BSAF均大于黑藻和金鱼藻,对重金属Cd的富集量分别达到了黑藻和金鱼藻的1.90和3.02倍.因此可考虑苦草作为水体底泥Cd、Zn复合污染生态修复的先锋物种.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半边莲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并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与污染评价。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53批不同产地半边莲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含量。运用SPSS 22.0软件分析半边莲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半边莲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半边莲中5种重金属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定量限为0.2368~21.24μg·kg-1,回收率为90.17%~102.3%,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痕量分析要求。除As与Cu在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外,Pb、Cd、As、Cu各元素之间在1%的置信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这4种元素在半边莲中的积累存在协同效应,而Hg元素与这4种元素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此外,半边莲中指标性成分香叶木苷、蒙花苷含量与各元素之间无显著性相关。半边莲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平均单项污染指数顺序为Pb>Cd>As>Hg,其中Cd、Pb、As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半边莲样品中41批处于安全级别,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64,整体处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11.
陇南(甘肃)地区锑矿发生尾矿泄露,导致矿区采矿废物蔓延到周边农田土壤,事故发生后,对部分地区进行了紧急土壤清理。在清理过后的土壤(20-40 cm)取样,进行土壤重金属浓度测定,并通过地质累积指数(Igeo),富集因子(EF),潜在风险评价(RI),主成分分析(PCA)和相关性等技术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来源识别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Sb、Hg、Al、Cu、Ga、Ge和Zn的平均浓度高于甘肃省的背景含量,尤其Sb和Hg是主要污染物。从潜在风险评价指数计算的所有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严重(RI>600)。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表明,Sb, Hg, Pb和Zn主要来源于人为的矿区活动,Ga和Ge是受自然源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Cu、Al和Ni主要是自然来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重金属(Pb,Cd)对蚌湖鲫鱼的毒性影响,对其进行了实验室的生态毒性相关研究。在实验室以不同浓度的Pb,Cd对鲫鱼进行染毒实验,观察Pb,Cd暴露下鲫鱼的氧化应激反应。结果显示:0.5 mg·L-1 Pb暴露范围内鲫鱼脑和肝脏MTs活性与Pb浓度高度正相关,脑组织和肝脏组织MTs可以作为评价该浓度范围Pb污染的理想生物标志物;在0.05 mg·L-1 Cd浓度范围内,肝脏组织MDA、鳃组织MTs与Cd暴露浓度的相关性高,可以有效预警水环境中该浓度内Cd的早期污染。结合蚌湖鲫鱼染毒实验结果,可为鄱阳湖等相关湖泊污染物综合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别于2014年4,9月和2015年2月对三峡库区香溪河消落带(海拔165~175 m)及其上缘(海拔175~185m)野外采集土样108个,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重金属(Cr,Pb,Cu和Cd)的含量,用模糊污染指数模型-正态模糊数的地累积指数对不同出露时期的消落带及其上缘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对出露前期(2014年4月),出露后期(2014年9月)和水淹出露期(2015年2月)的消落带上层土(0~20cm)和下层土(20~40cm)的分析表明,Cd含量在出露后期达到最大值(上、下层土壤含量分别为1.21,0.94mg·kg~(-1)),在水淹出露时达到最小值(上、下层土壤含量分别为1.04,0.90mg·kg-1).基于该方法评价结果,香溪河消落带及其上缘中Cd为中度污染,Cu和Pb均为轻度污染,Cr为清洁水平,综合评价为轻度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14.
Cu、Pb、Zu、Cd等重金属污染对生态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为此探索微量重金属元素快速、灵敏的分析方法,检测它们在环境中的含量,对控制污染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环境水样中微量的重金属元素使用直接吸入火焰的方法是不够灵敏的.当要求分析一个试样中的几个元素时,可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来提高灵敏度.但有机溶剂大多具有刺激性气味,需在通风设备良好的条件下进行萃取和测定.有机试剂售价高,对于常规监测试剂耗量大,分析成本高.为克服上述缺点,作者采用国D401螯合树脂富集环境水样中微量的Cu、Pb、Zn、Cd等重金属元素,经稀HNO_3洗提,再用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乌鲁木齐市采集的可吸入颗粒物(PM2.5-10和PM2.5),采用消解法和双道原子荧光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法(ICP-AES)分析了样品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并对MP10-2.5和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人类活动的贡献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M10-2.5质量浓度平均值187μ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150μg/m3)的1.25倍、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为279μg/m3,超过美国EPA1997年颁布的PM2.5日平均值65的4.3倍.PM10-2.5和PM2.5中Pb的污染指数1Igeo10为重污染、Cd、Hg的Igeo10为严重污染.富集因子分析得出乌鲁木齐市Cd和Hg元素的EF值大于10,说明这些元素主要是人为源贡献,受土壤扬尘的影响较少;而Co、Pb元素的EF值在1~10之间,说明其主要来自自然来源.  相似文献   

16.
以南昌市某废弃氯碱厂重金属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As、Cr、Hg、Pb)含量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对该污染场地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9个土壤样品中Cr、Pb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值,但As和Hg含量部分样点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值。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总指数HIT大于1,存在非致癌风险。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总指数CRT超过了风险指数阈值10-6,存在着致癌风险。HIAs对HIT的贡献率在59%左右,CRAs对CRT的贡献率在99%左右,As是最主要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因子。儿童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在实际的场地再利用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儿童的防护。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区主要河道水质评价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市7条主要河道21个监测断面1循环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运用污染指数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市区主要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探讨2种水质评价方法的评价效果.结果表明:①杭州市区主要河道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TN、NH+4-N和TP,即氮磷营养盐,而有机污染相对较小;②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与实际水体的标准差距较小,与真实情况吻合较好;③当水质为劣V类时,模糊评价结论偏保守,而当某项指标严重超标时则易使评价结果偏重;④污染指数法更适合杭州市区河道水环境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泥人工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综合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城市污泥为主要成分,添加不同比例的单一辅料(草炭、磷矿粉、粉煤灰)配成不同的城市污泥人工土壤,研究各配比人工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综合毒性,并揭示人工土壤中重金属向黑麦草的动态迁移.结果表明:各配比人工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和综合毒性均较污泥明显下降;当粉煤灰添加比例为20%时,人工土壤中Cu、Zn、Pb、Ni生物有效态含量下降最多,分别为28.75%、36.09%、34.85%和36.52%,此时,重金属综合毒性指数降幅最大,为2.7×10-3;与污泥相比,各配比人工土壤中重金属向黑麦草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非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黑麦草中重金属富集浓度与人工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态含量间存在正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周边几种养殖水体的富营化现状及对水环境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综合指数法对鄱阳湖水产养殖水体营养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得出:鄱阳湖区的水产养殖水体已经产生了富营养化,蚌类养殖水体属于极富营养;蟹类养殖水体属于中富营养;鱼类养殖水体属于中营养。鄱阳湖水产养殖产生的养殖废水占其总污染量的比例较大,其对这类清水型湖泊水质的影响较大,对其富营养化的贡献率较高。建议清水型湖泊养殖的周边政府应控制蚌类的养殖规模,将蚌类养殖废水纳入废水处理的范围;蟹类养殖厂应对养殖水域的底泥进行处理,以免养殖废水对这类较清洁湖泊产生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溶解性有机质(DOM)对湿地土壤重金属的吸附特征,采用批量平衡法,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探究了两种外源DOM(苔草DOM和腐殖酸HA)对湿地土壤吸附Pb2+、Cd2+的影响。结果表明:HA的紫外吸收强度明显大于苔草DOM,且HA分子量、腐殖化程度、芳香性、疏水性组分及芳环上含氧官能团含量均大于苔草DOM。在HA作用下湿地土壤对Pb2+、Cd2+均可在8h达到吸附动态平衡,但吸附过程存在差异。不同外源DOM对湿地土壤吸附重金属效果不同,苔草DOM浓度越高对湿地土壤吸附Pb2+的促进作用越明显;HA对湿地土壤吸附高浓度Pb2+(600 mg·L-1)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当HA浓度增大到500 mg·L-1时则与Pb2+产生竞争,对低浓度Pb2+(30 mg·L-1)表现为抑制作用。当苔草DOM添加浓度高于500 mg·L-1时,对湿地土壤吸附Cd2+表现出促进作用;HA对湿地土壤吸附Cd2+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在浓度为250 mg·L-1时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