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解明宁波某养殖场乌鳢死亡的原因,从患典型症状病鱼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WLY0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表型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sp.).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其对绵羊血、小鼠血、乌鳢血和鲫鱼血等都有较强溶血活性,呈β溶血.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主要通过鱼体表受伤部位感染,发病症状和死亡速度与创伤程度呈明显相关性,其8 d的LD_(50)为1.69×10~6cfu·g~(-1),对乌鳢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米诺环素、恩诺沙星、利福平、强力霉素、磺胺异唑、依诺沙星等6种药物较敏感,因此,可把米诺环素、利福平、强力霉素、磺胺异唑等作为治疗鱼类伊丽莎白菌病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养殖大黄鱼溃疡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治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浙江省沿海网箱养殖大黄鱼溃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化学药物和中草药的敏感性及其胞外产物活性等.从症状典型的网箱养殖患病大黄鱼体内分离到1株可疑细菌824-1,经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是引起该病的病原菌.经鉴定,菌株824-1为溶藻弧茵(Vibrio alginolyticus).利用杯碟法研究了其胞外产物的性质,结果表明:其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明胶酶、酪蛋白酶、卵磷脂酶、脂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以及溶血活性,其中以淀粉酶、明胶酶和酪蛋白酶的活性最强,但没有脲酶活性.检测了18种化学药物和15种中草药对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等2种化学药物和石榴皮、地榆、五味子、大黄等4种中草药的抑菌能力最强,可作为防治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气单胞菌几丁质酶的性质与发酵条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浙江省土样中分离出一株产几丁质酶的好氧菌,经鉴定该菌属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sp.),命名为CJ-5菌株.经研究发现,CJ-5菌产生的几丁质酶是一种诱导、分泌型酶,其产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7.0,温度为30℃,几丁质底物质量浓度为2%~2.5%,培养基装量为三角烧瓶总体积的20%.在3 L发酵罐中进行了扩大培养,发酵液的最高几丁质酶活力为0.41 U·mL-1.该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36℃,最适pH为7.0.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还发现CJ-5菌株是一株产双酶的菌株,既产几丁质酶,又产壳聚糖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