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进一步减少集装箱船舶靠泊时间, 在岸桥多线作业工况条件下, 重点考虑了场桥与集卡的同步作业, 对场桥与集卡进行联合调度. 在此基础上, 综合考虑场桥间安全距离、任务优先顺序等实际约束, 针对集卡作业面模式, 构建了以装船作业时间最短为目标的场桥与集卡联合调度优化模型, 并开发了带染色体更新操作的改进遗传算法确定场桥作业量, 利用路径优化确定场桥最短行驶路径, 基于先到先服务规则对集卡进行动态调度. 实证分析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并且在集卡数量较少时, 采用集卡作业面模式有助于缩短集装箱装船时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集装箱码头船舶全岸线动态岸桥分配的调度问题,提出滚动式泊位分配的优化方式,建立基于滚动式泊位的分配调度模型,设计基于矩阵编码的单亲遗传法,对集装箱码头全岸线动态岸桥装卸任务进行求解.实例分析表明:相比传统的静态岸桥调度方法,基于滚动式泊位分配的全岸线岸桥动态调度方法有利于提高集装箱码头运行效率,缩短船舶停靠时间.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单船装卸作业的岸桥调度问题,以船舶作业时间和岸桥闲置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建立了面向单船的集装箱码头岸桥调度和装卸船任务分配问题的多目标混合整数规划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矩阵编码的单亲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将实验算例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算法能得到更优解。  相似文献   

4.
针对各型集装箱船舶的长度、作业时间及所需求岸桥数量的不同,提出船舶靠泊优先级计算方法.并针对港口相邻岸桥作业相互干扰及吨位不同的特点,研究建立了最小作业成本惩罚函数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使用Matlab建立启发式算法求解模型,算例表明:依据优先级计算方法安排调度船舶靠泊作业情况,可降低整体港区作业成本惩罚值,并提高港区作业效率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各港口出口箱混堆的随机堆存状态,以多港码头堆场的总倒箱量和场桥贝位间往复移动次数最小化为优化目标函数,建立堆场取箱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堆场取箱顺序进行扫描优化.与传统取箱对比,本研究提出的方法能够在较少场桥贝位间移动的条件下使倒箱量最小化.  相似文献   

6.
在集装箱同步装卸方法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舱位协同作业,建立了基于岸桥与集卡加权作业时间最短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同一个贝位中不同舱位的最优装卸顺序,及优化后的集卡与岸桥作业时间.通过数值模拟与传统装卸策略的数据对比,验证了基于舱位协同策略的集装箱同步装卸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改进国内大多数港口传统装卸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集装箱船同贝同步装卸的堆垛协同作业,设计了舱位内堆垛协同策略和舱位间堆垛协同策略来完成指定贝位内集装箱的同步装卸工作;建立了基于岸桥与集卡作业成本最小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序列编码的双层单亲遗传算法进行优化,算法第一层用于求解船舶某个贝位中任一舱位内甲板下方堆垛的同步装卸最优顺序,第二层用于搜索该贝位全部舱位中甲板上堆垛的最优顺序.通过对不同规模的试验船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在同步装卸技术下,证明了面向集装箱船同贝同步装卸的堆垛协同作业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集装箱码头泊位与岸桥调度中的资源和成本问题,考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采用增添缓冲时间方式,以复合成本最低为目标建立泊位岸桥联合调度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案例数据分析中,比较了港口和船公司在不同成本比率下的调度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能在保证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不损害码头利益,对港口生产操作决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结合集装箱舱位协同作业的同步装卸方法, 提出了集装箱码头的双桥同贝同步装卸方法, 建立了装卸桥、集装箱卡车与龙门吊加权作业时间最短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并求解同个贝位中不同舱位间最优装卸顺序下的装卸桥、集装箱卡车及龙门吊加权作业时间. 运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 对比传统装卸策略的数据, 验证了集装箱码头同贝同步装卸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绕线车间为一类单阶段的并机生产系统, 员工要完成手工插件和多台设备的上下料作业, 导致其行走距离过长而有效作业时间不足, 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和车间的整体产出, 同时绕线设备的产出受随机故障的影响. 为了优化员工的作业结构和提升车间的生产效率, 本文从车间布局、设备、人员、人机匹配及作业等角度提出了5种改进方案, 并用Simio仿真软件对不同方案的改进效果进行了测试. 仿真结果表明, 增加员工的插件数量与半成品/成品的携带量可以显著优化员工的作业时间构成, 提升车间的人均产出5%, 设备平均利用率上升6%, 也就是说, 作业流程优化有助于协调生产系统中的人机匹配关系并提升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鱿鱼的食用品质, 以北太鱿鱼作为副干酪乳杆菌Lpsi的发酵基质, 研究料液比、菌株接种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鱿鱼发酵效果的影响. 采用响应面法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得到副干酪乳杆菌发酵鱿鱼的最佳优化条件为: 料液比1:1.92、发酵温度31.42℃、加糖量3.16%、接种量4%, 发酵时间48h. 在此条件下, 鱿鱼发酵液的实际氨基氮含量达到0.63g?L-1. 鱿鱼经过副干酪乳杆菌蛋白酶的分解作用, 呈味氨基酸含量上升, 提高了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及易消化吸收性, 使其营养性和保健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2.
基于5项影响集装箱码头运作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了Flexsim CT软件仿真模拟,分析和比较了2种码头集卡作业模式的优劣.仿真数据显示,船舶交互次数会对某些指标产生重要影响.当交互次数相同时,作业面模式的各项指标更优;随着交互次数的增加,集卡总行走距离这项指标的优势更明显.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均表明,集卡的作业面模式整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13.
研究赋范线性空间中强向量均衡问题的适定性。在一定条件下,给出了强向量均衡问题的唯一适定性和适定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当映射关于两个分量分别具有某些不同性质时,强向量均衡问题唯一适定性和适定性的充分条件。讨论了强向量均衡问题与数值优化问题适定性之间的关系,给出强向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个两阶段物流排序问题,即第一阶段工件在自由作业机器上加工,第二阶段这些被加工过的工件以某种运输方式分批运送到预先指定的目的地.目标是极小化工件带权送到时间与运输费用总和.将动态规划与组合优化方法结合,在假设工件加工时间与权满足"一致性"条件下,利用动态规划算法,构造了性能比不超过2 m的多项式时间近似算法;对于一般情形,用传统排序问题的算法构造了多项式时间近似算法,并分析算法性能比.  相似文献   

15.
研究实Banach空间中对称拟向量均衡问题的适定性。定义对称拟向量均衡问题的近似解序列,以此分别给出了对称拟向量均衡问题的适定性和唯一适定性概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对称拟向量均衡问题的适定性等价于ε→0时,ε-近似解集与解集间的Hausdorff距离的极限为零。唯一适定性则等价于解集非空且ε→0时,ε-近似解集的直径的极限为零。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脱脂乳为原料, 从20株源于新疆传统酸奶的乳酸菌中筛选出3株高产凝乳酶的乳酸菌. 以凝乳活性最高的菌株组合为发酵剂, 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实验, 优化鲜奶酪发酵的接种量、发酵时间、后熟时间. 结果表明, 以植物乳杆菌RC5为发酵剂, 其最适发酵工艺为: 接种量5%, 38℃发酵时间14.5h, 4℃后熟时间60min. 在该条件下发酵成的鲜奶酪凝乳效果好, 色泽均匀, 奶味浓郁, 口感细腻, 为以乳酸菌产凝乳酶代替凝乳酶粉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均衡问题是变分不等式问题与相补问题的有意义的推广,它在优化问题、数理经济、物理和力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拓扑线性空间中,讨论具控制结构的集值向量拟均衡系统,利用极大元定理,在较弱的锥连续的条件下,得到强解的存在性定理,并证明解集是紧子集。作为应用,得到向量拟变分不等式系统、Debreu型向量均衡问题与向量优化问题组的强解与解集的紧性。更多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种集紫薯的营养保健功能和乳酸菌发酵优势为一体的新型功能性紫薯乳酸菌发酵饮料, 以紫薯为原料, 通过打浆液化、糖化、接种发酵等系列处理并比较最适的操作条件, 最后优化了紫薯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加工工艺. 实验结果表明, 其紫薯液化的最佳用酶量为0.4%、最适pH7.5、最适时间70min、最适温度55℃; 糖化最佳条件为用酶量55U?100mL-1, pH 4.0, 糖化时间90min, 温度60℃. 采用优化筛选得到的植物乳杆菌发酵接种量为9%, 发酵时间为29h. 最后得到一种新型的风味好、营养价值高、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紫薯乳酸菌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株植物乳杆菌为发酵菌种,对草鱼进行发酵.以总酸含量为主要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Design-Expert7 Trial统计分析软件,设计4因素5水平试验,建立加盐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的二次回归模型,得到草鱼发酵的最优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为加盐量5.5%,发酵温度29.5℃,发酵时间25.9h,接种量7.4%,在此条件下发酵草鱼的总酸含量可达15.61‰,且感官评分值达到82.6分.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法获取高产量、高活性的琼脂糖酶, 以海洋细菌Brevundimonas sp.为实验菌株, 首先采用单因子分析法对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 然后用部分析因试验设计方法选出2个显著因子热休克时间和发酵时间, 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设计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最后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 从该模型可获得适宜发酵条件: 接种量1.5%, 热休克时间31s, 初始pH 7.5, 摇床转速120r·min-1, 发酵时间28.4h, 发酵温度23.5℃. 发酵条件优化后可产最大酶活502.2U·mL-1, 产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