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先甲 《大学物理》2001,20(1):40-43
简要介绍诺贝尔奖的设立,回顾100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项目和学科分布,阐明开展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对轻子物理学的先驱性实验贡献颁发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一半授予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马丁.佩尔,以奖励他发现了τ轻子,另一半授予美国加州Lrvine加州大学的弗雷德里克.莱因斯,以奖励他检测到了中微子。  相似文献   

3.
厚宇德  吕增建  黄晓东 《大学物理》2012,31(6):41-44,56
通过分析诺贝尔遗嘱中对于3个科学奖奖励对象措词上的微妙区别,可以看出:在诺贝尔看来,物理学承载着人类技术发明的重大使命的结论.对1900至2010年间104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做了初步的分类,指出了每一类与技术发明的关系,认为实现中国物理学界诺贝尔奖零的突破的研究应该在理论研究之外.  相似文献   

4.
白欣  王洪见 《大学物理》2012,31(7):43-46
对7位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分析,可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伟纲  丰建淑 《物理》2002,31(10):676-681
分析了1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项目和记录,由此阐述了物理学思想的内涵和可借鉴的研究方法,同时指出了评审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项目的失误以及由此带来的遗憾。  相似文献   

6.
 (续)1941年未发奖.1942年未发奖.1943年斯特恩(OttoStem,1888-1969)因发展分子束方法并测出质子磁矩,获得了194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斯特恩在实验中观察到:注入高真空室内的原子或分子沿直线运动,形成一束粒子流.这束粒子流,在某些方面类似于光束.斯特恩的实验工作就是由此发展起来的.1919年,斯特恩对银原子首次采用了这种方法,用以检验在1850年前后得到的气体分子中分子速率的理论计算结果.从1920年开始,斯特恩和他的助手革拉赫一起用实验验证空间量子化的正确性,并测量质子磁矩。  相似文献   

7.
刘川 《物理通报》2004,(11):1-6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揭晓.2004年10月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高能物理学家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戴维·波利策(H.David Politzer)和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以表彰他们对强相互作用中夸克渐近自由的开创性发现.诺贝尔奖评委会认为他们三人的研究成果对微观世界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将他们的发现描述成"夸克世界一项精彩的发现".瑞典皇家科学院说,由于三位科学家的发现,物理学朝着伟大的梦想又前进了一步,最终将形成一种涵盖包括引力在内的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10月9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官方网站向外界报道,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物理学家大卫·维因兰德因"提出了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体系成为可能"从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两位科学家分别发明的实验方法,可以在保持量子特性的同时,测量与操控单光子。他们开启了量子物理学的新领域,使得在不破坏量子结构的前提下直接观察单光子。他们的工作使以前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关于量子动力学的假设有了实证可能。塞尔日·阿罗什和大卫·维因兰德各自独立发明和发展了测量及操控单个粒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安宇森  蔡荣根  季力伟  刘同波  王少江 《物理》2017,46(12):794-801
文章简单解读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的主要贡献,目前观测到的几个引力波事件,美国LIGO项目的简单历史,以及引力波观测对基础物理、宇宙学和天体物理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续前)1961年霍夫斯塔特(RobertHofstadter,1915-1990)因开创电子与原子核散射方面的研究并运用这种方法获得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概貌,穆斯堡尔(RudolfLudwigMossbauer,1929一)因研究y辐射的共振吸收并发现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穆斯堡尔效应,共同分享了196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50年开始,霍夫斯塔特就利用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提供的高能电子轰击金、铅、铝和被等原子核靶,然后按照电子的能量以及它们偏离入射方向的角度把电子进行分类,从而描绘出核内核子电荷分布的图像,进而得到原子核结构的概貌。  相似文献   

11.
12.
王育竹  李明哲  龙全 《物理》2002,31(5):269-271
介绍了2001年度诺贝尔物理奖的科学成京,简述了碱金属气体中的破色-爱因斯坦凝聚研究历史,评述了它对物理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良惠 《物理》2001,30(4):200-202,229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0年10月10日宣布,将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是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的堡约飞技术物理研究所的Zh.Alferpv、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Herbert Kroemer和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Jack S.Kilby,以表彰他们为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他们发明的高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Kilby由于发明并发展了集成电路技术而获奖,通过这项发明,微电子学成为所有现代技术的基础,Kilby的获奖成果已有另文(见2001年第3期《物理》)述评,Alferov和Kroemer则是由于他们在半导体异质结及其在电子和光电子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奖,该不仅就两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在异质结及其在光电子中的应用方面的贡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4.
陈良惠 《物理》2001,30(4):200-202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0年10月10日宣布,将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是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约飞技术物理研究所的Zh.I.Alferov、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Herbert Kroemer和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JackS.Kilby,以表彰他们为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他们发明的高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Kilby由于发明并发展了集成电路技术而获奖,通过这项发明,微电子学成为所有现代技术的基础.Kilby的获奖成果已有另文(见2001年第3期《物理》)评述.Alferov和Kroemer则是由于他们在半导体异质结及其在电子和光电子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奖.该文仅就这两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在异质结及其在光电子中的应用方面的贡献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5.
阎康年 《物理》2000,29(2):114-118
将美国的工业实验研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贝尔实验室开创了后两个阶段,在简单介绍了该室的主要成就和获得的11次诺贝尔物理奖之后,理分析了它获得诺贝尔奖的经验,提出了五点启示,特别就通向诺贝尔奖的道路分为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两方面作了说明,以供我国实现诺贝尔奖零点突破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决策时作为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2 0 0 0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奖给了集成电路的发明人 ,从“纯理论”转向“技术科学”体现了科学交叉与融合 ,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世人瞩目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2014年授予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的三位发明者,他们的经历值得借鉴,也发人深省,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引发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和更恰当地评价物理研究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描述粒子相互作用基本理论是标准模型,按照标准模型,强子是由夸克和反夸克通过色相互作用组成,色相互作用有一种特殊的性质:渐近自由,格罗斯、波利策和维尔切克由于确定地发现色相互作用的渐近自由性质获2004年诺贝尔物理奖。  相似文献   

19.
戴元本  顾以藩 《物理》1999,28(9):548-557
文章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回顾了50年来我国粒子物理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成就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