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电阻率测井是石油勘探和开发中一种常用和重要的技术。介绍一种适用于各种电阻率测井的具有等值面边界条件的边值问题数学模型,这类数学模型不同于以往电阻率测井采用的局部边值问题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视电阻率这一电阻率测井中常用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理论上的考虑及有关数值算例,探讨视电阻率应该具有的性质及相应概念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多电极成像测井反演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数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电极成像测井是一种新的电阻率测井技术,这一测井技术的电极系中包含有多个测量电极,可提供较多的测量信息,从而有助于用较高的分辨率确定地层电阻率参数。本文对这个问题建立了数学模型,且运用非线性优化等数学方法对多电极成像测井反演问题提出了数值求解方法。并利用一些数值结果证实了这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自然电位测井的数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对于电決测井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问题,李大潜等曾对三侧向测井、七侧向测井、双侧向测井及微球形聚焦测井等视电阻率测井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电法测井方法——自然电位测井,比起上述几种测井方法,自然电位测井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简便的.一是井中装置结构是由一个测量接地电极组成的;二是在于将信号直接传递到记录装置中去;三是由测量仪器所收集到的图片资料较为清晰醒目。  相似文献   

5.
非均质地层中自然电位测井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非均质地层中电阻率非分块常数,提出一个新的自然电位测井模型.自然电位满足具有交界面跳跃的椭圆边值问题.证明了该椭圆边值问题弱解的存在唯一性;提出一种捕捉交界面电位跳跃的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此类问题,数值例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与求解 在多山地带用直流电法勘探金属矿床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地形影响。假若我 们的工作地带是一平面(图一),工作电极位于平面的AMN 上,A点供电,其电流强度为I,MN上测量电位差△V。若 地平面以下是一电阻率为ρ_(O1)的均匀各向同性的导电体,此时电阻率ρ_(O1)和电位差△V有下面关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C#平台下开发面向对象的不连续变形分析(DDA)程序的过程,以及块体的数据结构、DDA计算流程和动画显示方法。原DDA理论用最短距离法确定块体角角接触中的侵入边,该法在凸角侵入凹角时会出现误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用角平分线法确定角角接触的侵入边。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并比较了有无开闭迭代的区别,以及罚函数法与增广拉格朗日(Lagrange)法对求解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侵入式电力负荷检测与分解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推广.选取14个稳态指标作为负荷特征,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非侵入式负荷印记识别模型,利用多分类支持向量机(multi-class SVM)的成对分类算法,对负荷印记进行了识别,随机抽取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方法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负荷印记,说明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积极开发国内储量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水平井以其可增大泄油面积、提高单井产量成为开发页岩气的主要开发技术之一,由于页岩气储层具有隐蔽性、致密性、脆性和非均质各向异性等特点,加上我国页岩气藏埋藏深、有机碳含量较低,常规的钻井技术很难实现页岩气层较高的钻遇率,严重影响了压裂增产效果,地质导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鉴于国内页岩气井的地质导向主要使用一条随钻自然伽马而未测到密度、中子和电阻率等曲线,难以保持钻头在优质储层中钻进.为此,介绍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随钻测井曲线实时预测新方法,方法基于非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的基本原理,优选邻井的录井、校正后的测井等资料作为输入特征和输出特征,建立页岩气地质导向的随钻测井曲线预测模型,后使用本井的录井资料和实测测井资料进行预测和校正.实例分析表明,方法的预测结果准确度高、稳定性强,可有效指导钻头钻进,提高优质储层的钻遇率.  相似文献   

10.
张新夷  C.  Hirlimann  M.  Kanehisa  M.  Balkanski 《中国科学A辑》1982,25(4):326-333
我们从实验中发现,在N掺杂的GaP和Ga(As,P)中,零声子辐射带与相应的声子伴带的热猝灭过程是不同的。声子伴带的热猝灭强烈地依赖于激子声子的耦合,呈现出一种相干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岩性识别是利用测井资料把储集岩石分类成不同岩性的过程,是多井评价、矿层描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测井岩性识别过程中,聚类分析方法只有在样本趋于无穷大时,才能从理论上保证结果的精度;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小,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提出一种新型的超球体支持向量机,并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寻优,建立测井岩性识别模型.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以准确地反映测井资料与地层岩性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且识别精度高,具有良好的学习和泛化能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钻电磁波测井是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测井方式,论文通过构建均匀介质、层状各向同性介质和层状各向异性介质等3种地层模型,详细推导出了随钻电磁波测井正演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3.
方差分析(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双因素设计(重复情形)(续上期) 对于一般的a×b型实验,要想使误差从交互作用中分离出来,就必须对每个实验组合重复r(≥2)次实验,换句话说,要做a×b×r型实验。 一般地,二个因素带重复情形的实验数据列成表2.14。  这时,数据Xijk的构造模型是式中参数μ,α,β,(αβ)的意义如上所述,而误差ε仍假定满足1.3节的假定(1)~(4),即εijk~N(0,σ2)。 首先,如不带重复情形那样,数据Xijk可以分解为 然而,最后一项还可分解为两项,一项是不同组合(ij)之间的差异,另一项是同一组合不同重复之间的差异,即 (X03k一见…-X.4.+z…)。(旯f.一兄..-X.I…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电阻率反演成像(ERT)中的牛顿拉夫逊基础算法及改进问题.利用最小二乘法和Tikhonov正则化等方法将反演算法予以优化,获得了与实验样本结构吻合的碳纤维复合层的电阻率分布图像,推广了牛顿拉夫逊算法的数理反演模型.  相似文献   

15.
穿零问题是时间序列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被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信号探测等科学研究领域.统计学者已经给出了二阶自回归序列AR(2)的渐进穿零率与一阶渐进相关函数的关系,以及均方渐近穿零率与自回归序列AR(P)的特征根的关系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了自回归序列AR(P)的渐近穿带率(BCR)的概念,建立了序列的2邻点渐近穿带率与一阶渐近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当带宽足够窄时,用2邻点穿带率可以近似穿带率,从而建立了渐近穿带率和一阶渐近相关函数与方差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M-带对称尺紧支度滤波器的分解形式,得到了一种简单的构造方法.特别地,给出了4-带对称紧支尺度滤波器的构造方法.然后基于酉扩充原则构造了一类4-带紧支对称小波框架系统,利用这种系统可以得到彭立中等(2004)介绍的具有优美结构的小波.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处理推转壳模型的粒子数守恒方法研究了超变形核带194Hg(1)及其二准粒子激发带194Hg(2,3)的带首转动惯量之差。它灵敏地依赖于对力强度和堵塞效应。分析表明,超变形核中的对力强度远小于正常变形核。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共有( )。(1)-6是36的平方根(2)49的平方根是7(3)-(-2~3)~(1/3)=-1-21(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5)当a≠0时,a~(1/2)总是正数(6)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相似文献   

19.
多层油资源运移聚集的数值模拟和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三维问题的石油地质和渗流力学特征。提出了数学模型,构造了新的算子分裂隐式迭代格式,并成功地对胜利油田东营凹陷(厚层)和惠民凹陷(多层)带断层和通道的实际问题进行了大规的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在油藏位置等方面和实际情况相吻合,完整地解决了这一石油地质和渗流力学的国际着名问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一类带脉冲扰动的抛物系统的(全)振动性,利用脉冲微分不等式的某些结果,获得该类系统在Neumann边值条件下所有解(全)振动的若干充分条件,并通过一个例子加以阐明.所得结果充分地表明系统(全)振动是由脉冲扰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