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福安  马元凯 《色谱》1987,5(6):396-397
刘大壮等曾实验证明气液色谱中同系物的InVg-1/T-直线有一共同交点,交点位置与固定液无关.仅取决于同系物类别。据此提出一个保留体积与温度关系的方程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了比保留体积与固定液碳数的线性关系,以及在非极性、极性和混合固定液上,与样品碳数和样品沸点的线性关系,并进一步推导出样品在双柱上比保留体积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分子结构与气相色谱保留值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戴朝政  卢佩章  李浩春 《色谱》1988,6(2):81-86
分子结构与其保留值规律是色谱热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鉴于此,不少色谱工作者为探求分子结构与色谱保留值之间的关系作了不懈努力。James和Martin首先注意到在气-液色谱中脂肪酸类物质保留体积的对数与溶质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存在着近似的线性关系,因而可以据此推测同系物的保留体积。Ray、Littlewood等人随后指出对于烷烃醇、酯以及甲基酮类化合物在多种固定相上也有类似的关系存在,故Ray建议采用保留体积的对数对分子的键长作图,并以此来鉴别未知物。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9种常见的固定液上分别测定了13种芳烃的相对比保留体积,同时对经典的摇瓶法测定了相同化合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并以此建立了(Vg〈R〉-Kvw回归方程。利用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和13种芳烃化合物的Vg〈R〉值对其Kvw进行估算的结果表明,选用9种固定液中的任何一种,其Kvw估算值的相对误差均在允许的范围内,其中以选用固定液DC-200,SE-30和PEG-20M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一些溶质在一些二元固定液串联柱、多相柱与均相柱的比保留体积,应用三元体系的Flory-Huggins公式以及两种不同溶剂的Flory-Huggins型相互作用参数数据,揭示了溶质在这些柱中比保留体积异同的热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6.
江金龙  张永敏 《有机化学》1988,8(6):543-545
Meunier 等曾研究了 Cp_2TiCl_2催化下,格氏试剂对卤代烷和羰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并报道了与芳环或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共轭的羰基化合物不被格氏试剂还原。我们却发现,在较低温度下,这些芳醛或与碳-碳重键共轭的羰基化合物也会被还原,特别是在芳环上有吸电子取代基时,还原产物的产率很高。  相似文献   

7.
王福安  杨长生  王文昌 《色谱》1988,6(4):225-226
刘大壮等曾提出气相色谱中同系物的交点方程:式中V_g~0、T~0为同系物类别的特性常数,m与温度无关,取决于化合物和固定液性质的参数。对正烷烃,参数m与碳数n成直线关系:本文研究指出了参数m的物理含义及其计算。  相似文献   

8.
硝基苯和乙醇一锅法合成N-乙基苯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硝基苯和乙醇一锅法合成N-乙基苯胺为例,报道了芳香硝基物和醇类化合物在一个反应器内,在相同催化剂作用下和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一锅法合成N-烷基芳胺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醇类化合物水相重整过程中产生的氢原位地将芳香硝基物加氢还原生成芳胺,紧接着在较低的H2分压条件下,芳胺与醇发生N-烷基化反应生成相应的N-烷基芳胺.在硝基苯:无水乙醇:水的体积比为10:60:0时,在T=413K和P=1MPa条件下反应8h,硝基苯和苯胺被完全转化,N-乙基苯胺的选择性为85.9%,N,N-二乙基苯胺选择性在0-4%之间,明显优于传统的合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及时地将反应过程产生的氢和芳胺从催化剂表面移走,为提高目标产物N-烷基芳胺的选择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Pd/C催化剂实现了甲酸为氢源的芳硝基化合物的直接加氢及甲酸为氢源和羰基源的一锅法芳硝基化合物的酰胺化.在芳硝基化合物的直接加氢过程中,该体系体现了很好的催化活性,实现了对同时带有其它可还原官能团的芳硝基化合物的选择性加氢,得到较高收率的胺类化合物.同时,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和增加甲酸的量,实现了芳硝基化合物的加氢和甲酰化的串联反应,该体系体现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龚桦  陈武锋  常小燕  郑国康 《色谱》1985,2(1):19-22
〕本文用气液色谱法研究某些探测分子在聚乙二醇中的比保留体积、无限稀活度系数及相互作用参数随固定液分子量变化的关系,提出一改进Martire和Purnell测定分子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气相色谱中交点规律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吴宁生 《色谱》1990,8(5):342-343
文献[1]通过实验总结出,气相色谱中同系物各组分的比保留体积V_g对数与柱温T倒数的关系曲线之间有一共同交点,在GLC中的交点座标与固定液无关,仅取决于同系物的种类,对此称之为交点规律,并利用此规律预测同系物中各组分在不同柱温时的保留值。本文主要根据文献[2]就交点的座标和其意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些芳胺类化合物在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的色谱行为。分别考察了流动相中甲醇含量、缓冲液pH值和离子强度等对芳胺类化合物色谱保留的影响,并对这类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的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芳胺类化合物在该固定相上表现出反相和阳离子交换的混合保留模式。以pH 10.1的Tris-甲醇(60/40,V/V)溶液为流动相,在1-萘甲膦酸改性氧化锆固定相上成功分离了间苯二胺、邻甲苯胺、N-甲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和α-甲萘胺6种芳胺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气液色谱中同系物的保留指数变化规律已有许多研究结果,如温度规律、碳数规律、沸点规律、双固定液规律和交点规律以及最近由卢佩章等人在均一位势模型基础上开发的烷烃同系物、烷基吡啶化合物和氯代吡啶衍生物保留指数的计算方程式;此外Rohrschneider,Nabivach等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但是,这些研究结果都只适用于某些领域,距离完满地解决理论预测保留指数问题还有相当距离。  相似文献   

14.
3-甲基-5-苯砜基-3E-戊烯-1-醇(1)是合成某些萜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它具有反式烯丙基苯砜基双键.Julia等曾报道用含砜基的环丙基醇的开环重排反应来实现这类化合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但其开环前体不易得到.本文以4-羟基-2-丁酮(2)为起始原料,经4步反应立体专一性地合成了标题化合物1.合成路线短、操作简便、易于大量制备.合成路线用方程式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6-烷硫基吡啶化合物为原料,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双氧水为氧化剂,水合钨酸钠为催化剂,经过一步氧化变成6-烷砜基多取代吡啶化合物,再在醇钠或碳酸钾的催化作用下与醇或酚反应生成含烷(芳)氧基的多取代吡啶衍生物.通过~1H NMR,EI-MS,I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代表化合物2-甲基-4-氨基-5-氰基-6-(3-硝基苯氧基)烟酸甲酯经单晶X衍射确证了结构.对合成的含6-烷(芳)氧基多取代吡啶衍生物作了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含6-烷(芳)氧基多取代吡啶衍生物对油菜和稗草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且化合物对油菜和稗草根的抑制优于对茎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气液色谱中的双固定液规律是指同一柱温下,在两种不同的固定相Ⅰ和Ⅱ上同系物的比保留体积的对数之间存在直线关系: InV_g~Ⅰ=BInV_g~Ⅱ+A (1)此规律就是气相色谱常用的“双柱定性法”的依据,最早见于James等人的著作,卢佩章曾接液体均一位能模型进行过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用气液色谱法测定热力学参数具有比经典法快速、简单、样品用量少、易推广等优点。从五十年代以来此法发展颇为迅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均以气相服从理想气体定律为基础,并未考虑固定液流失量的影响。本文测定了烷烃与芳烃在正十七烷中不同温度下的比保留体积、分配系数以及无限稀释下的活度系数和亨利系数,研究了固定液流失量的准确计算和气相非理想性的校正,整理了一套较为准确的基础数据,提高了测试精度。仪器与试剂上海分析仪器厂生产的102G型气相色谱仪,经适当改装;热导池检测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测定汽油中C_5—C_7馏分的28个单体烃的气液色谱方法.在最佳的操作条件下,用季戊四醇酯的色谱柱得到了23个色谱峯;用氯萘的色谱柱得到了21个色谱峯.综合两色谱柱所得结果,就可以得到28个单体烃的含量.文中列出了各单体烃在两柱上的相对保留时间及保留体积值,保留体积的对数值与碳原子数呈线性关系.用配制的已知组成试样验证本方法的绝对误差在1%左右,对直馏汽油及石油二次加工汽油平行测定差值为1%.文中还讨论了柱温对分离的影响及不同极性固定液的选择性.试验是在自制的气液色谱仪上进行的,采用热敏电阻热导池作鉴定器.本方法分析一个试样约需4小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333.15K时,C_(1-4)醇在碳酸丙烯酯-盐(NaI、NaSCN、NaClO_4)固定液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γ_(1)~.观察到:1.各溶质的Inγ_1~和固定液中盐的摩尔分数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且发生盐溶效应。2.在各个盐浓度的溶液中,醇同系物的Inγ_1~∞和醇分子碳数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并对实验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杂环芳胺的结构与致突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杂环芳胺在生物体内的代谢特征 ,对 19种杂环芳胺类致突变化合物进行了半经验分子轨道法理论计算 ,求得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与致突变活性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杂环上氨基经羟基化后形成亲电活性中心的难易程度以及活性中心的稳定性等因素决定其致突性 ,计算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19种杂环芳胺的致突性实验值与PM 3计算结果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其相关系数r =0 .919,F =19.0 >F 0 .0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