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程帅  徐旭辉  王鹏久  邱建备 《物理学报》2015,64(1):17802-017802
通过高温固相法在还原气体保护下制备出β-Sr2SiO4: Eu2+, La3+系列样品. 通过样品光谱显示, 光致发光、余辉及光激励发光中心均来自于Eu2+离子; 并且La3+ 的掺入有效增强光致发光、余辉及光激励发光强度. 热释光与余辉衰减测试证明, 与单掺Eu2+样品所具备的缺陷数量相比, 共掺La3+样品在浅陷阱区(T1区)较多的俘获中心数量是导致其余辉性能优化的主要因素; 其光激励发光强度的增强则归因于在深陷阱(T3区)的俘获中心数量增加. 共掺样品放置15h并在980nm红外激光激励后, 表现出光激励长余辉发光现象. 此现象的出现, 为电子俘获型材料的浅陷阱对深陷阱中的载流子再俘获过程的存在提供了直接证据. 因此, β-Sr2 SiO4: Eu2+, La3+ 材料可视为一种潜在的长余辉和光激励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2.
Tm3+掺杂SrAl2O4:Eu2+的光激励和热释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步豪  李法社  余雪 《发光学报》2015,36(3):299-304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出Sr0.98-xAl2O4:0.02Eu2+,xTm3+(x=0,0.01,0.02,0.03,0.04,0.05)系列样品,并对其光激励和热释光性能进行了研究。在SrAl2O4:Eu2+原有陷阱能级结构的基础上,通过Tm3+的掺杂引入了更深的陷阱TB,并增加原有陷阱TA浓度,进而优化了材料的光存储容量及光激励特性。对比研究了系列样品的初始光激励发光强度和热释光强度随着Tm3+掺杂量的变化规律,证实陷阱TB为光激励发光提供了有效俘获中心。当Tm3+的掺杂摩尔分数x=0.03时,材料中的陷阱TB的浓度达到最高值,同时光激励发光强度最大。对比Tm3+共掺前后热释光图谱,通过Chen's半宽法计算出了引入陷阱TB的陷阱深度。实验结果证实材料中TB的浓度对其光激励发光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980 nm激发下,由深陷阱TB释放出来的电子可以再次被浅陷阱TA俘获,这种浅陷阱TA的再俘获效应在光激励发光过程中表现为光激励余辉现象。  相似文献   

3.
LiMAlF6(M=Ca,Sr)基质中Ce3+、Eu3+、Tb3+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广言  李金贵 《发光学报》1998,19(2):117-122
合成了Ce3+、Eu3+、Tb3+激活的LiMAlF6(M=Ca,Sr)磷光体,研究了它们的光谱特性.观察到稀土离子在LiCaAlF6和LiSrAlF6中的光谱十分相似.这与它们所处的晶场环境相同有关.发现Ce3+在此基质中有较弱的330nm发射,这一Ce3+的发光中心可用于作为材料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在还原气氛下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3.982-x(Si3O8)2∶0.008Eu2+,xCe3+,0.01Dy3+系列样品。光谱分析表明,Ce3+进入到晶格中将取代不同Ba2+格位从而形成不同的发光中心。通过Ce3+→Eu2+的能量传递,得到了一系列发光颜色可调、余辉颜色为绿色的长余辉发光材料。Ce3+的掺入可以增大样品的余辉强度但是同时缩短了样品的余辉时间。热释光谱的分析表明,Ce3+的掺入可以同时增加浅陷阱T1和深陷阱T3的数量,深陷阱对载流子的再捕获效应导致了样品余辉强度的增大和余辉时间的缩短。  相似文献   

5.
掺稀土元素Dy和Mn,P,Cu的MgSO4的热释发光光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纯祥  唐强  罗达玲 《物理学报》2000,49(10):2072-2077
实验测定了MgSO4:Dy,Mn和MgSO4:Dy,P以及MgSO4:Dy,P ,Cu等的热释光磷光体的三维发光谱.结果表明,掺入Dy的MgSO4磷光体的热释发 光谱线的波长与Dy3+离子的能级跃迁相关,Dy3+为热释光主要发光 中心.MgSO4中只掺入Mn时,温度在140℃和190℃附近呈现波长为660nm宽范围的 连续发光带,这是Mn形成的发光中心的 关键词: 热释发光光谱 稀土元素镝 硫酸镁  相似文献   

6.
龚宇  陈柏桦  熊亮萍  古梅  熊洁  高小铃  罗阳明  胡胜  王育华 《物理学报》2013,62(15):153201-153201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稀土离子Eu2+, Dy3+掺杂的Ca5MgSi3O12长余辉发光材料. 利用光谱学证明了在材料内部存在与氧空位有关的缺陷发光. 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合成样品的发光及余辉性能, 发现氧空位对材料的发光及余辉均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发现氧空位发光可以向发光中心传递能量. 利用热释光曲线系统的分析了氧空位对余辉性能的影响. Ca5MgSi3O12:Eu2+,Dy3+是一种潜在的长余辉发光材料. 关键词: 长余辉 氧空位 能量传递 热释光  相似文献   

7.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德国HASYLAB实验室的SUPERLUMI实验站)和真空紫外激光(157.6nm)对新型蓝光发射长余辉材料Sr2MgSi2O7:Eu2+(0.2%),Dy3+(8%)进行了光谱研究。在170nm同步辐射光源激发下,观察到对应Eu2+:5d-4f跃迁的477nm发射带和对应Dy3+:4f-4f跃迁的两组线谱发射,其中只有来自Eu2+的5d-4f发射对长余辉光谱有贡献。在157.6nm激光激发下,除了上述发射外,还明显观察到对应Eu3+的红色线谱(590,614,626nm)。结合这些光谱特性,对Sr2MgSi2O7:Eu2+,Dy3+中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以及长余辉发光机理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Eu2+充当空穴陷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发光样品Y2O3:Eu3+0.01和Y2O3:Eu3+0.01,Dy3+0.01.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明样品保持Y2O3晶格结构,掺入的Eu3+和Dy3+对Y2关键词: 长余辉 2O3')" href="#">Y2O3 稀土掺杂 陷阱  相似文献   

9.
黄平  杨帆  崔彩娥  王磊  雷星 《发光学报》2013,34(3):262-267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白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Tb3+, Eu3+,M2+(M=Mg, Ca, Sr, Ba), Zr4+, 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等对制备的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离子没有改变样品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其发光强度、余辉时间及陷阱深度有较大的影响。在263 nm紫外光的激发下,469 nm和626 nm的发射分别对应于Eu3+5D27F05D07F2跃迁,544 nm的发射对应于Tb3+5D47F5跃迁,主要通过它们的混合产生白光。掺杂不同二价离子样品的余辉性能按Mg2+、Sr2+、Ca2+、Ba2+的顺序递减,其中掺杂Mg2+的样品,色度坐标为(0.29,0.32),陷阱深度为1.17 eV,余辉时间长达320 s(≥1 mcd/m2),表现出最佳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发光材料Ca2GeO4 ∶Eu3+ ,并详细研究了其紫外-真空紫外发光特性. 发现并解释了Eu3+ 离子在空气中的自还原以及在不同波长激发下的颜色转换现象. Ca2GeO4 ∶Eu3+ 在163—230和301,466 nm处具有强激发带,表明Ca2GeO4 ∶Eu3+ 关键词: 2GeO4 ∶Eu3+')" href="#">Ca2GeO4 ∶Eu3+ 光致发光机理 空气中自还原 颜色转换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Dy3+,Sm3掺杂的Ca(Sr,Ba) WO4发光材料,目的是研究金属阳离子改变对稀土离子发光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光谱数据表明,CaWO4、SrWO4、BaWO4都是四方晶系I41/a(88)结构,随着阳离子半径增大,衍射峰向小角移动.不同温度制备的BaWO4样品X射线衍射光谱...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Gd_2(MoO_4)_4∶Tb~(3+)与BaGd_2(MoO_4)_4∶Tb~(3+),Eu~(3+)荧光粉,并借助于X射线衍射(XRD)、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荧光衰减曲线对样品的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在290 nm激发下,BaGd_2(MoO_4)_4∶Tb~(3+)样品在550 nm处具有较强的绿光发射,表明该样品可用作绿色荧光粉。Tb~(3+)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为50%,电偶极间相互作用是引起浓度猝灭效应的主要原因。当在BaGd_2(MoO_4)_4∶Tb~(3+)荧光粉中共掺入Eu~(3+)离子后,可同时观测到Tb~(3+)与Eu~(3+)离子的特征发射峰。随Eu~(3+)掺杂浓度的升高,Tb~(3+)离子的发光强度逐渐下降,而Eu~(3+)离子的发光强度逐渐增加。根据BaGd_2(MoO_4)_4∶Tb~(3+),Eu~(3+)中Tb~(3+)离子的荧光寿命计算了Tb~(3+)与Eu~(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根据荧光寿命与激活离子掺杂浓度的关系证实了能量传递机制为电偶极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红色荧光粉MMoO4:Eu3+ (M=Ca,Sr,Ba),用XRD、SEM、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对其物相、形貌以及发光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在800℃时可得到MMoO4(M=Ca,Sr,Ba)物相结构,荧光粉粒径小且粒度分布均匀.分别以395 nm的近紫外光和465 nm的蓝光激发样品,MMo...  相似文献   

14.
H-PAF (Micro-porous aluminum fluoride)是一种比表面积为20~200 m2/g的多孔性氟化物,具有熔点低、活性高等特性。在Eu2+:(Sr,Ca) AlSiN3烧成工艺中作为助熔剂使用,与传统的氟化物、硼酸等助熔剂相比,可以有效增加Eu2+:(Sr,Ca) AlSiN3荧光粉在合成过程中总的反应活性,降低反应温度50℃以上,并改善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本文以H-PAF多孔性氟化物为助熔剂,合成了Eu2+:(Sr,Ca) AlSiN3荧光粉,合成温度从1 800℃降低到1 750℃,而且XRD衍射峰更尖锐,说明H-PAF的添加使晶体结晶性更好。测试了Eu2+:(Sr,Ca) AlSiN3荧光粉搭配Ga-YAG绿色荧光粉制成器件后的光效。发现添加PAF后,Eu2+:(Sr,Ca) AlSiN3荧光粉用粉量降低约5%,器件光通量提高2%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_2Eu_xLn_(1-x)AlO_5(M=Ca,Sr,Ba,Ln=La,Lu,Gd)荧光粉,研究了荧光粉的发光性质。在紫外光和近紫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发射光谱由Eu~(3+)的5D0→7FJ(J=0,1,2,3,4)特征发射组成。其中Eu3+离子位于590 nm附近的5D0→7F1和位于620 nm附近的5D0→7F2跃迁发射的强度最强。荧光粉的激发光谱都是由O~(2-)-Eu~(3+)电荷迁移带和Eu~(3+)的f-f跃迁构成的。M_2Eu_xLa_(1-x)AlO_5(M=Ca,Sr,Ba)的O2--Eu~(3+)的电荷迁移带的峰位按Ca、Sr、Ba顺序向长波方向移动。研究了用La、Gd和Lu替代M_2Eu_xLn_(1-x)AlO_5中Ln的位置对样品发光的影响。给出了Eu~(3+)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分析了M_2Eu_xLn_(1-x)AlO_5和M_2Eu_xLn_(1-x)AlO_5的荧光寿命。  相似文献   

16.
崔祥水  陈文哲 《发光学报》2015,36(4):400-407
采用凝胶法分别制备出4.5ZnO-5.5Al2O3-90SiO2(ZAS)以及ZAS[DK]:RE3+ (RE=Eu,Tb,Ce) 透明微晶玻璃。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PL)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浓度对ZAS微晶玻璃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ZAS[DK]:RE3+ (RE=Eu,Tb,Ce)微晶玻璃包含ZnAl2O4晶相和SiO2非晶相,ZnAl2O4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0 nm,稀土离子的掺杂没有显著改变原来的ZnAl2O4晶体结构。TEM结果表明,900 ℃时ZnAl2O4从ZAS体系中析出。PL光谱显示,Eu3+ 存在 5D07F2跃迁,ZAS[DK]:Eu3+在611 nm 处发出强烈的红色光;由于Tb3+5D47F5 跃迁,ZAS[DK]:Tb3+在541 nm 处发出明亮的绿色光;ZAS[DK]:Ce3+ 在381 nm处显示了蓝光发射,对应于Ce3+ 的5d→4f 轨道跃迁。ZAS[DK]:RE3+ (RE=Eu, Tb, Ce)的PL发射光谱存在着浓度猝灭现象,Eu3+、Tb3+ 和Ce3+的最佳单掺杂摩尔分数分别为20%、20%和3%。CIE色度图表明,ZAS[DK]: RE3+ (RE=Eu,Tb,Ce)的色坐标分别位于红光、绿光和蓝光区域。实验结果表明,ZAS:RE3+ (RE=Eu,Tb,Ce) 微晶玻璃是一种良好的可用于全色显示的白光LED材料。  相似文献   

17.
王磊  董杰  黄平  田跃  崔彩娥 《发光学报》2014,35(5):553-557
采用溶胶凝胶模板法制备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Y2O2S:Eu3+,M2+(M=Mg,Ca,Sr,Ba),Ti4+纳米阵列,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照度计分别研究了不同二价离子掺杂下所合成样品的物相、形貌及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样品排列整齐有序,管径大小统一;不同的二价离子种类没有改变晶体结构和发射峰的位置,但对余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用324 nm波长光激发样品,由于Eu3+5D07F2跃迁,最强的红色发射峰位于626 nm处;不同离子掺杂样品的余辉性能按Ba2+、Ca2+、Sr2+、Mg2+的顺序递加,其中二价离子为Mg2+ 时,余辉时间长达287 s(≥1 mcd/m2),表现出最佳的余辉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出La2Mo2O9:Eu3+,W6+系列红色荧光粉,其结构为立方晶系的β- La2Mo2O9。在395 nm光激发下,样品La1.40Mo2O9:0.60Eu3+发射出很强的红光,最强发射峰位于616 nm处。适量地掺杂W6+离子可以提高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强度,在395 nm光激发下,La1.40Mo1.84O9:0.60Eu3+,0.16W6+荧光粉的Eu3+5D07F2跃迁发射强度最大,是样品La1.40Mo2O9:0.60Eu3+的1.23倍。最后,将La1.40Eu0.60Mo1.84O9:0.16W6+荧光粉与~395 nm发射的InGaN芯片一起制作成红光发光二极管(LED),该LED发射出很强的红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