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极紫外多层膜在激光等离子体诊断、极紫外光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Mo/Si多层膜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讨论了多层膜残余应力的成因。实验结果表明:Mo单层膜表现为张应力, Si单层膜表现为压应力;通过传统方法制备的13.0 nm处高反射率的40对Mo/Si多层膜会产生-500 MPa左右的压应力,其压应力主要是由膜层之间的贯穿扩散引起的;通过改变膜层比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因贯穿扩散产生的压应力,但是以牺牲多层膜反射率为代价。  相似文献   

2.
极紫外多层膜残余应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极紫外多层膜在激光等离子体诊断、极紫外光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Mo/Si多层膜残余应力的实验研究,讨论了多层膜残余应力的成因。实验结果表明:Mo单层膜表现为张应力, Si单层膜表现为压应力;通过传统方法制备的13.0 nm处高反射率的40对Mo/Si多层膜会产生-500 MPa左右的压应力,其压应力主要是由膜层之间的贯穿扩散引起的;通过改变膜层比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偿因贯穿扩散产生的压应力,但是以牺牲多层膜反射率为代价。  相似文献   

3.
徐晗  张璐 《物理学报》2021,(12):403-413
纳米复合电极是提高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性能的新型前沿技术,其内部三相界面(three phase boundary,TPB)处空间电荷层(space charge layer,SCL)效应凸显,显著影响氧空位传输能力,是其性能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研究广泛采...  相似文献   

4.
通过X射线应力测试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金刚石层厚度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残余应力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测试结果推导出了PDC表面中心与边缘的应力随金刚石层厚度变化的关系式。随着金刚石层厚度由0.5 mm增加到2.0 mm,PDC表面中心的压应力从1 800 MPa下降至700 MPa左右,而边缘部分的应力逐渐由压应力转为拉应力。金刚石层加厚虽然对边缘部分的最大拉应力影响不大,但使PDC边缘拉应力区宽度由0.76 mm增加到了2.85 mm。金刚石层厚度的增加还使得PDC边缘界面附近y方向的最大拉应力和位于界面边缘处的最大剪应力显著加大,这是金刚石层较厚的PDC界面容易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邸玉贤  计欣华  胡明  秦玉文  陈金龙 《物理学报》2006,55(10):5451-5454
通过基底曲率法设计和制作了一种测量薄膜应力的装置,它具有全场性、非接触性、高分辨率、无破坏、数据获取速度快等特点.使用该装置测量了电化学腐蚀法制作的多孔硅薄膜的残余应力,并研究了孔隙率和基底掺杂浓度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隙率的增加和硼离子掺杂浓度的提高,多孔硅表面的拉伸应力逐渐加大,由此表明多孔硅薄膜的微观结构与残余应力的大小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词:薄膜残余应力孔隙率多孔硅  相似文献   

6.
江洋  罗毅  席光义  汪莱  李洪涛  赵维  韩彦军 《物理学报》2009,58(10):7282-7287
研究了具有不同台阶数目的AlGaN插入层对在6H-SiC衬底上利用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MOVPE)生长的GaN体材料残余应力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样品的c轴晶格常数随台阶数目的增多而增大;低温光荧光谱中GaN发光峰也随着台阶数目增多而发生蓝移,这些变化都反映出GaN中残余张应力的减小.此外,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明样品表面起伏和粗糙度也都随着插入层的引入和台阶数目的增多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关键词:残余应力表面形貌SiC衬底AlGaN插入层  相似文献   

7.
ZrO2/SiO2多层膜由相同沉积条件下的电子束蒸发方法制备而成,通过改变多层膜中高(ZrO2)、低(SiO2)折射率材料膜厚组合周期数的方法,研究了沉积在熔石英和BK7玻璃基底上多层膜中残余应力的变化.用ZYGO光学干涉仪测量了基底镀膜前后曲率半径的变化,并确定了薄膜中的残余应力.结果发现,该多层膜中的残余应力为压应力,随着薄膜中膜厚组合周期数的增加,压应力值逐渐减小.而且在相同条件下,石英基底上所沉积多层膜中的压应力值要小于BK7玻璃基底上所沉积多层膜中的压应力值.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量分析了膜厚组合周期数不同的ZrO2/SiO2多层膜微结构,发现随着周期数增加,多层膜的结晶程度增强.同时多层膜的微结构应变表现出了与所测应力不一致的变化趋势,这主要是由多层膜中,膜层界面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测量了中温薄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放电曲线及功率曲线,并分析了电池内阻随电流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10.
先通过光弹实验测量残余应力的分布形态,然后通过应力—光学定律计算出相应的残余应力值,最后把该数值做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对于同一工艺参数,残余应力的数值从浇口附近至流动末端逐渐减小;对于不同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熔体温度、模具温度、注射压力、冷却时间。  相似文献   

11.
Materials containing barium (Ba), such as SmBa0.5Sr0.5Co2O5-d/Ce0.9Gd0.1O1.9 (SBSC50) and Ba0.5Sr0.5Co0.8Fe0.2O3-d (BSCF), are considered for use as an in-situ cathode in metal-supported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s).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intering behavior of these materials are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area specific resistances (ASRs), I-V-P characteristics and microstructure. The properties of in-situ cathodes comprised of SBSC50 and BSCF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cathodes, such as La0.8Sr0.2MnO3-d (LSM), La0.8Sr0.2FeO3-d (LSF), La0.6Sr0.4Co0.2Fe0.8O3-d (LSCF) and Sm0.5Sr0.5CoO3-d/Ce0.8Sm0.2O1.9 (SSC40).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alysis using Nyquist and Bode plots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 behi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in-situ cathodes and sintered cathodes. From this analysis, we are also able to verify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well-defined in-situ cathodes. SBSC50 and BSCF are the incorporated in our metal-supported cells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sintering process. The metal-supported cells are successfully fabricated using a high temperature sinter-joining process and we fail to detect any defects or deformation after fabrication. At an operating temperature of 800 °C, metal-supported cells with SBSC50 and BSCF cathodes exhibit maximum power densities of 0.50 Wcm-2 and 0.65 Wcm-2,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效、洁净、全固态结构、高温运行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把反应物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装置,这种新型发电技术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能源技术之一,有望在近年内走向商业化应用。SOFC单体电池由致密的电解质和多孔的阳极、阴极组成,现在主要发展了管状结构和平板式结构两种形式,单体电池通过致密的连接体材料以各种方式组装成电池组,广泛应用于大型发电厂、热电耦合设备、小型供能系统和交通工具等,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集成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分析阳极侧多孔支撑层内富氢气体的内重整反应传递过程特性.讨论了操作温度、入口处H2O:CH4比值以及多孔材料的孔隙率对甲烷蒸汽重整转换率和氢气的生成量的影响,得到了在电池的一定运行工况范围内比较有利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用稀土或碱土氧化物掺杂的Ce02在较低的温度下(600-800℃)具有较高的氧离子电导率,是用作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最合适的电解质材料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以掺杂的CeO2作电解质的SOFC的性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单掺杂和双掺杂两类情况,并对掺杂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NiO和8%(摩尔分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为原料,采用注凝成型工艺制备了管状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支撑体.用离子浸渍法对阳极支撑体进行表面修饰.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单电池交流阻抗和输出性能并且用化学气相色谱仪对电池尾气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修饰后的阳极在通甲烷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积炭,但是积炭现象在一定的测试时间内达到平衡,没有对电池造成破坏,并且显著地提高了电池阳极的电化学性能.单电池在通入氢气和甲烷的情况下最大输出功率密度分别达到了225和400 mW/cm2.  相似文献   

16.
采用化学链式燃烧的燃料电池联合循环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课题背景高温燃料电池可与燃气轮机、蒸汽轮机等动力装置组成多重循环,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总能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行途径。氢能是一种高效、清洁、可再生的二次能源,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研究以氢为燃料、由高温燃料电池、燃气...  相似文献   

17.
徐晗  张璐  党政 《物理学报》2020,(9):280-288
模式电极因其结构可控、电化学/化学反应活性位和物质传输路径明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电极研究.现有研究多采用模式电极研究新材料电化学特性、表界面催化反应机理等,尚未涉及几何结构对其内部传输与电化学反应耦合机理的影响,限制了模式电极的应用.本文建立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内电荷传输与电化学反应过程的格...  相似文献   

18.
    
  相似文献   

19.
平板式阳极支撑SOFC多场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多场耦合数学模型,利用商业CFD软件FLUENT对包括阳极和阴极多孔介质、致密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燃料流道、氧化剂流道、电流收集双极板、外壳的单电池三维整体计算区域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流场、温度场、组分浓度场、电流密度场、Nernst电动势、活化过电势和欧姆过电势等重要物理量的详细分布,并分析了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模拟结果与SOFC研制单位提供的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