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秀娟  李菁辉  李华刚  周申蕾  李扬  林尊琪 《物理学报》2012,61(12):124202-124202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高功率激光驱动器的光束均匀辐照情况, 分析了三倍频激光辐照下小焦斑的光强分布及空间功率谱. 采用透镜列阵可降低光束近场畸变的影响并控制靶面焦斑的包络形状; 采用二维光谱色散匀滑技术可明显地消除焦斑内部大反衬度的强度调制, 且该方法在焦斑非常小的情况下也仍然有效. 大量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光谱色散匀滑技术应用于尺寸不同的焦斑时, 其效果是有差异的. 对大焦斑而言, 光谱色散匀滑主要抹平其内部细密的条纹, 即消除中高空间频率范围的强度调制; 对小焦斑而言, 光谱色散匀滑主要消除中低空间频率范围的强度调制, 故将影响焦斑的整体包络形状. 本文所得的数值结果对间接驱动实验中激光束匀滑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神光”-Ⅱ器件尚不具备其它更为先进的束匀滑手段的前提下,2004年对透镜列阵束匀滑系统作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以改善和提高靶面光强均匀性。在进行大量计算和比对的基础上,设计了如表1所列的3套新的列阵透镜参数。3套均匀化系统的焦斑尺寸大小基本一样,这是因为实验对此有一定的要求,但对冲击波平面性有很大影响的衍射调制周期有较大的差别,这可能成为决定冲击波平面性好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谱色散平滑与透镜列阵联用实现均匀照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申蕾  林尊琪 《光学学报》2007,27(2):75-279
为满足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中靶面激光辐照不均匀性低于5%的要求,在目前使用透镜列阵基础上,提出了谱色散平滑与透镜列阵联用方案,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并分析其平滑效果和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焦斑的不均匀性从单独使用透镜列阵时的14%降低到与谱色散平滑结合后的3%;对焦斑点功率谱的分析表明谱色散平滑通过抑制焦斑中高频的频谱强度达到平滑效果。该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焦斑平滑效果,计算结果对实际应用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向春  陈泽尊 《光学学报》1992,12(3):13-217
由正六边形的球面透镜列阵和一个非球面的主聚焦透镜组成的聚焦系统,用于改善高功率激光(10~(12)W)聚焦照明靶面的均匀性,得到实验上的证明.文中报道了采用这个聚焦系统进行的激光驱动高压冲击波实验,显示出了均匀照明对改善激光冲击波平面性的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激光直接光刻制作微透镜列阵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春雷  徐平 《光学学报》1996,16(8):194-1196
介绍了利用激光直接光刻制作8相位台阶菲涅尔衍射微透镜列阵的工艺方法,并对元件的衍射效率及光刻过程中的制作误差进行了分析,透镜列阵在小形Shack-Hartmann波前传感器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6.
可变焦列阵柱面透镜均匀线聚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个列阵柱面透镜与非球面透镜组成变焦线聚焦系统,能将入射激光束会聚成辐照均匀、长度连续可调的焦线,它可用于X光激光实验研究.文中详细分析了焦线上光场分布的情况,给出了物理光学分析的结果,并与巳有技术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列阵均匀照明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理论分析和神光系列装置均匀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实验经验, 从光的衍射、干涉与光束质量等角度分析了由透镜或衍射光学元件组成的列阵大焦斑均匀照明系统参数与靶 面焦斑强度分布的关系, 提出了列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结合理论分析和神光系列装置均匀照明系统的设计和实验经验, 从光的衍射、干涉与光束质量等角度分析了由透镜或衍射光学元件组成的列阵大焦斑均匀照明系统参数与靶 面焦斑强度分布的关系, 提出了列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充液型可调焦液态透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调焦液态透镜因具备体积小、成像好、调焦方便等优点而备受瞩目.使用透明的弹性薄膜和光学平板玻璃将一定体积的液体封装在圆柱形的空腔内,当空腔内的液体体积变化时,透镜的曲率半径随之而改变,实现了透镜的可调焦.实验表明,该可调焦液态透镜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在一定液体体积变化范围内符合薄透镜成像的规律,在通讯、国防、医疗等方面具...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差动调焦的激光共轭引导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差动调焦的激光共轭引导传感器(简称LCTS),采用共轭引导原理,避免了在调试过程中激光直接打到靶上的散射影响,提高了对不同靶型的适应性,并克服了物镜景深对监测范围的限制,能够对不同高度的靶进行定位。LCTS实现了对靶和光点的同时定位和引导,能有效地提高靶和激光的引导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激光加载的材料状态方程的实验研究对靶面光强分布的均匀性及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靶面光强的上述两大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可重复性.本文针对传统窄带高相干激光装置在激光加载材料状态方程实验中表现出的靶面光强均匀性和光强分布稳定性两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宽带低相干激光,利用消衍射阵列透镜联合诱导非相干技术的束匀滑方案,并重点分析了波前相位畸变对靶面不均匀性及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降低了靶面不均匀性,提高了对波前相位畸变的包容度,获得了均匀、稳定的光强分布.统计分析显示,焦斑强度分布极差和不均匀性与波前相位畸变均方根梯度相关性较强.因此,可以根据统计结果以及实验对焦斑强度分布的要求,给出波前相位畸变的容差范围,对状态方程实验中激光驱动器参数的设计与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吴福田  冯书文 《大学物理》2002,21(10):13-14
介绍远焦型变焦距物镜的光学原理及光组组合计算方法,导出了高斯解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大面阵激光二极管阵列端面泵浦耦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常温Yb:YAG激光放大器对泵浦功率密度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高缩束比的耦合系统。根据激光二极管(LD)的发光特性,将输出功率为80 kW的LD阵列进行拟球面排列,采用正交柱面透镜配合空心导光管进行泵浦耦合,耦合系统的面积缩束比高达86∶1。模拟计算表明,该耦合系统的耦合效率对导光管反射板的反射率依赖性较低,且脱离耦合系统后的泵浦光传输8.5 mm后,依然可以保持泵浦光场的轮廓,满足端面泵浦的常温Yb:YAG片状放大器对泵浦耦合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常温Yb:YAG激光放大器对泵浦功率密度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高缩束比的耦合系统。根据激光二极管(LD)的发光特性,将输出功率为80 kW的LD阵列进行拟球面排列,采用正交柱面透镜配合空心导光管进行泵浦耦合,耦合系统的面积缩束比高达86∶1。模拟计算表明,该耦合系统的耦合效率对导光管反射板的反射率依赖性较低,且脱离耦合系统后的泵浦光传输8.5 mm后,依然可以保持泵浦光场的轮廓,满足端面泵浦的常温Yb:YAG片状放大器对泵浦耦合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现用激光测头光学系统中所存在的制约测量范围与测量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用二元长焦深、高分辨率器件取代传统准直透镜以提高测头技术性能,并详细推导了此二元器件的设计方法,给出了相位函数表达式。通过对一个设计实例的轴上光斑变化和光能分布情况的模拟计算,并与传统透镜相比较,说明这种二元器件用作准直透镜能够提高激光测头的技术性能。表明二元光学器件用于不接触测量系统具有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6.
郑建洲  于清旭  关寿华  董斌  曹晓君  芦永军  吴云峰 《物理学报》2012,61(15):154205-154205
提出利用部分相干光通过透镜列阵系统实现靶而的均匀辐照, 透镜列阵能获得边缘陡峭且顶部较平坦的准近场焦斑, 透镜列阵的适当同心度偏差又使各子束的斑纹相互稍微错开, 使干涉斑纹变密, 而入射的激光是空间相干性减少了的部分相干光, 可进一步抑制了透镜列阵系统焦斑的小尺度不均匀性. 使用广义衍射积分理论, 对高斯-谢尔光束通过透镜列阵光学系统的焦斑光强分布进行了详细的二维模拟研究, 比较了完全相干光与部分相干光经过透镜列阵的匀滑效果. 数值模拟表明, 应用同心度偏差和适当离焦时, 可实现焦斑均匀性和能量利用率同时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设计更具实用性的轻武器射击训练激光模拟系统,解决现有系统弹着点坐标信号采集结构存在的不足。基于激光调制技术,提出阵列式多路调制激光信号采集的方法,设计了一种二极管线与方式的信号采集结构,使用横纵两条总线来确定一个弹着点的坐标,旨在实现实时精确报靶的同时降低系统复杂程度。并结合接收芯片的响应阈值使用滤光薄膜控制激光光斑的有效半径,解决普通激光器远距离处光斑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三维姿态角的精确测量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应用广泛,为方便准确地实现三维姿态角的测量,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透镜阵列的测量系统,并建立了微小三维姿态角测量分析模型。系统中,准直平行光束通过4个排列成金字塔形的阵列透镜,在CCD上形成规则分布的阵列光斑。通过分析CCD成像光斑间的距离、透镜阵列上相邻孔径之间的距离以及透镜阵列与CCD之间的倾斜角,可以得到光束相对于接收系统俯仰角和偏摆角,利用阵列光斑连线相对水平或垂直面的夹角,可同时得到绕Z轴的滚转角。通过与高精度自准直仪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提方法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RMS≤0.1″,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三维姿态角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