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光学》2013,(1):118-119
把光压缩到尽可能小的空间—这是在把微型装置集成到一张光子晶片时需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科学家已制成了一个微型电浆子波导,能将近红外光"通过纳米技术聚焦"到一个不足100 nm宽的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光学》2014,(4):682-683
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了环保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锡钙钛矿代替铅(有毒)钙钛矿作为捕获太阳光的设备。新型太阳能电池不仅绿色、高效,且成本低廉,可以使用简单的"实验台"化学方法制造,无需昂贵的设备或危险材料。该研究发表在5月出版的《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光学》2014,(4):679-679
科学家布雷特和惠勒1934年曾提出,如果让两个光子通过撞击结合在一起,有可能变成物质,形成电子和正电子——这是最简单的"光变物质"方法。但他们也认为这只是理论,从未想过有人能实际证明这一预测。  相似文献   

4.
《中国光学》2014,(4):679-680
日前,南开大学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学科合作研究,利用全内反射下石墨烯对介质折射率异常敏感的光学现象,实现了超灵敏单细胞实时流动传感。这一科技成果可以使癌细胞在形成之初即被精确"光测"出来,精度可达细胞数的千分之一。石墨烯是一种呈蜂巢状排列的单层碳原子结构,也是目前已知的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中国光学》2014,(4):680-680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大脑扫描系统,该系统能够像磁大脑扫描仪一样记录人脑内容,期间要求使用者戴上一个"智能帽",该系统通过探测连接大脑LED灯传输的光线,以及捕捉脑组织色彩的变化,从而记录人脑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6.
理科教材中的科学家素材会影响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对科学职业的认同感以及对科学本质的思考.因此,分析物理教材中科学家素材的选取特点以及刻画的科学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对科学家素材呈现的位置、形式和科学家形象进行了分析,并为教师在课堂中融入物理学史和建构科学家形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理知识》2014,(6):F0002-F0002
<正>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日裔美籍科学家中村修二,用以表彰这三位科学家在20世纪90年代分别独立在开发蓝光LED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诺贝尔奖委员会高度称赞了这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指出他们的发明具有巨大的意义,并强调诺贝尔奖的建立就是要奖励那些旨在造福人类福祉的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8.
潘国驹 《物理》2014,(5):350-351
<正>最近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了两次大型的年轻科学家和学生的国际大会,即第二届"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GYSS 2014)和第六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大会(ISYF)。前者邀请的是19至30岁的年轻人,他们是研究生或博士后年轻科学家;后者邀请的是14至18岁的学生。前者来自亚洲、欧洲、美国的青年科学家多达  相似文献   

9.
张新民 《物理》2011,40(12):774-778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Saul Perlmutter、美国-澳大利亚科学家Brian P.Schmidt和美国科学家Adam G.Riess(见图1),以表彰他们通过对遥远的超新星的观测发现了宇宙的加速膨胀。  相似文献   

10.
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索尔·珀尔马特,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布赖恩·施密特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三位从事天文学研究的工作者。索尔·珀尔马特与布赖恩·施密特分别率领自己的研究团队.从事有关超新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2年10月8日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里所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并为人类观测宇宙打开了两个新窗口。  相似文献   

12.
要做好一个科学家,一定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因此,在现实社会里很容易妥协的人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好的科学家。生活上容易妥协的人绝对不会成为很好的科学家,即便他读了  相似文献   

13.
大连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三段式"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展了"公共选修课"、"物理实验能手"和"学生工作室"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通过完成具体的赛事,学生的潜能真正的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4.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分别是美籍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和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以表彰他们“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这标志着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已从还原论为主导,逐步过渡到与复杂性研究并重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关于地外生命的探索,科学家一直都没有停止脚步。探索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后,科学家一面找寻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行星,另一面把关注点放到了太阳系的卫星中。对于土卫六这颗普通但又并不普通的星球,科学家发现了其孕育生命的可能,于是对其展开了近距离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光学》2015,(1):147-148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里,美国科学家Eric Betzig、WilliamMoerner和德国科学家StefanHell,因为对超高分辨率显微镜所做出的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一技术的意义在于突破了几个世纪以来光学显微镜的"衍射极限"。科学家们从不同途径"突破"了这一极限,使人们能够分辨相距少于200 nm的两个物体。这类技术被统称为超高分辨率显微技术或纳米显微技术。  相似文献   

17.
2011年秋,"慕课"风暴席卷而来,给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任课教师如何应对"慕课"的来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介绍了"慕课"的涵义和由来,并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慕课"的优势,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融合"慕课"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这种探讨对于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充分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学习并弘扬科学家精神.通过呈现我国物理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以期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实际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9.
胡德志  刘迈  李晶  张晓春 《物理与工程》2011,21(2):18-19,32
本文对狭义相对论中"同时性"的基础和"尺缩钟慢"效应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绝对同时"和"绝对静止"一样是不存在的,"同时"和"静止"都具有相对性.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对一个不能直接应用"尺缩钟慢"效应解决的物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只要找到与正在发生的事件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的惯性参考系,我们就可以引入"固有时间"的概念,再结合"尺缩钟慢"效应得到相应事件相对于地面参考系的时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陈晓松  樊京芳 《物理》2022,51(1):1-9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对我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的开创性贡献”。美籍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因为“地球气候的物理建模,量化可变性并可靠地预测全球变暖”的研究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因为“发现了从原子尺度到行星尺度物理系统中的无序和涨落的相互作用”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另一半奖金。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复杂性科学领域,既说明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获得学术界的重视,同时也为复杂系统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