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基于重位点阵模型,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弛豫界面原子,给出倾转∑5晶界原子坐标.在此基础上,用递推方法计算了过渡金属Ni的晶态及含晶界态的电子结构,给出了晶界能、键序及原子间相互作用,以及电荷转移信息.同时,定义了界面电子活性.结果表明:预弛豫的∑5晶界是一类可能出现的结构,且有俘获电子的作用.此外,计算还表明,与晶态相比,界面原子间力有减弱的倾向,这意味着界面原子属弱连接结构.  相似文献   

2.
田畴 《中国科学A辑》1987,30(10):1009-1018
本文给出Bursers方程 ut=uxx+2uux的一个新的强对称φ,两个新的对称σ0和∑0,并进一步给出了新的两组对称σnnσ0,∑n=φ~n ∑0(n=0,1,2,…)和原有的两组对称Kn和τn(n=0,1,2,…)一起所满足的李代数。  相似文献   

3.
杨乐  王跃飞 《中国科学A辑》1992,35(5):455-462
设f(z)为开平面上的超越亚纯函数,则 (i)∑δ(a,f)+∑δ(b,fk)≤3,(k=1,2,…). a∈C b∈C (ii)∑δ(b,fk)≤1,k≥K, b∈C这里K是仅依赖于f(z)的正数.本文并得到了使(i)中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蒋滋梅 《中国科学A辑》1996,39(4):317-321
令R是含非零基座的本原环,M是R的忠实既约右模,△是M的中心化子,L=∑ L1是R的可列无限多个极小右理想的直和.那末R中存在一族子集 Iα={ea1}i=1,(α∈W,|W|无限).对任意α∈W,Iα是R的可列无限多个秩为1的正交幂等元集且使举例说明存在本原环R及其可列无限多个极小右理想Li(i=1,…)的直和L=∑ L1,而R中不存在可列无限多个秩为1的正交幂等元集{εi}i=1…使得既满足L=∑ε1R,且{εi}i=1…又可以扩展为M的一个基的对应基.  相似文献   

5.
郑兴礼 《中国科学A辑》1984,27(10):871-880
本文讨论方程LpU≡uxx—x2u?+Pu?=0 Cauchy问题解的存在性。对于P≠1,3,5,…和P=1,3,5…的两种情形,我们分别给出了Cauchy问题存在C解的充要条件。此外,对于P=1,3,5,…的情形,在方程LpU=0的重特征点x=0上附加某种数据所得的新定解问题,我们也给出了它存在唯一C解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钟家庆 《中国科学A辑》1989,32(10):1018-1029
本文给出对称多项式的幂的Schur函数展式(x1k+…+xnk)m=sumC(λ1,…,λn)S(λ1,…,λn)(x1,…,xn)中系数C(λ1,…,λn)的计算方法,并把它和文献[1]应用于计数几何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Henry  A.Hill  顾益民 《中国科学A辑》1989,32(12):1296-1304
本文重新考察了1979年太阳微分半径观测资料,以期获得引力模(g-模)存在的进一步证据。在模式探测与证认过程中采用的基本判据是由Hill在1984年建立的。这里采用了文献[2]中证认的31组多重线作为本工作的起点。我们发现了更多引力模存在的有统计意义的证据,并将多重线的数目由31组扩展到53组。这53组多重线的角向次数与径向阶数分别为l=1,n=4,…,7;l=2,n=6,…,13,15,16;l=3,n=7,…,20;l=4,n=7,…,20;l=5,n=16,…,26,多重线中m=0的本征频率的测量精度为0.02μHz,相对于角向级数m线性的多重线结构的测量精度为0.01μHz。  相似文献   

8.
方丹群  刘亮 《中国科学A辑》1988,31(8):861-867
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城市交通噪声的中、长期预测及利用计算机“宏观”评价城市交通噪声的污染状况,提出了评价、预测的方法。建立了一套数学物理模型(包括机动车辆流模型、噪声在建筑群中衰减模型……;),最后研制出整套计算机软件。  相似文献   

9.
设q是一个正整数,f(x)=αkx~k+…+α1x+α0(k≥3)是一个适合条件(α1,…αk,q)=1的整系数多项式,本文证明了,对素数p和l≥1,有以及。  相似文献   

10.
设有线性模型Y=(y1…yn)’=Xβ+ε=X(β1…βp)’+(ε1…εn)’,这里n≥p,X已知,ε1,…,εn相互独立,E(εi)=0,E(εi2)=σ2,E(εi3)=0,E(εi4)=3σ4,i=1,…,n,β∈Rp,0<σ~2<∞。令?={Y’AY:A≥0}。当损失函数为σ-4(d-σ2)2且X=In或者X=1n时,给出了 Y’AY(A≥0)在?中是σ2的可容许估计的充分必要条件。又当ε~N(0,σ2In)时,给出了Y’AY(A≥0)在σ2的一切估计类中是可容许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一个从铁路列车编组的实际背景中提出来的数学模型:把由前n个自然数组成的序列剖分为定个子序列π123,…,πk。然后依次联结起来,成为π′=π1π2…πk。本文研究了拟顺序列集合的结构,并引入半二分树的概念。在π′属于拟顺序列集合的条件下,给出一种寻求最小剖分数的算法,计算量是O(n2)。  相似文献   

12.
张福基  永学荣 《中国科学A辑》1998,41(12):1066-1073
研究有向循环图C( p ,s1,s2 ,… ,sk)支撑树数与Euler环游数的渐近性质 ,得到其支撑树数T(C( p ,s1,s2 ,… ,sk) )与Euler环游数E(C( p ,s1,s2 ,… ,sk) )的渐近公式lim 1kp T(C( p ,s1,s2 ,… ,sk) ) =1 ,lim 1k !p E(C( p ,s1,s2 ,… ,sk) ) =1 ,    p→∞ .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其叠线图Euler环游与支撑树数的渐近公式 .对无向图也得到了平行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3.
李绍宽  季跃 《中国科学A辑》1988,31(9):919-928
设A=(A1,……,An)与B=(B1,……,Bn)为Hilbert空间H上的交换算子,LA=(LA1),……,LAn))当RB=(R(B1,……,RBn)分别为对应的B(H)中的左乘和右乘算子组。本文的主要结果是它们的Taylor谱有 Sp(LA,RB)=Sp(A)×Sp(B),
Spe(LA,RB)=Spe(A)×Sp(B)USp(A)×SPe(B), 而且当A,B为Fredholm时,成立ind(LA,RB)=ind(A)·ind(B*)。我们用解算子方程的方法来证明上述命题,而且对Banach空间时,也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并解决了下列问题:设e1,e2,…,eN是预给了两两之间的度量的几何元素,包括点、超平面和超球.图形{e1,e2,…,eN}能否在n维欧氏空间实现?如能实现,如何给出它们在某一坐标系中的坐标及方程?  相似文献   

15.
毛卫民 《中国科学A辑》1991,34(3):311-316
本文提出了一个原子跳动模型以解释金属再结晶过程中选择生长的原子机制。以面心立方金属为例,本文计算并比较了不同取向关系时原子的跳动距离及其相对跳动时间,进一步分析晶界上原子分布的亚结构可使该模型给出选择生长理论所描述的主要特征,诸如倾转晶界及40°〈111〉晶界较高的可动性。这些现象至今尚未被人们圆满解释。  相似文献   

16.
设Y_i=x'iβ+ei,1≤i≤n为线性模型,βn=(βn1,…,βnp)'为β=(β1,…,βp)'的最小二乘估计,以u_n记(sum from i=1 to n(xix'i))的(1,1)元,vn=un-1.证明了在Eei=O且{ei}满足Gauss-Markov条件时,vi→∞及sum from i=2 to ∞(vi-2(vi-vi-1)log~2i<∞)为βn1强相合的充分条件,且对任何εn→0,vi→∞及sum from i=2 to ∞(εivi-2(vi-vi-1)log2i<∞)已不再充分.提出了βn1强相合的一个充要条件,它把βn1强相合归结为正交随机变量级数的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磁性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一个有趣的理论结果 ,是所谓的宇称效应 .几位作者用自旋相干态路径积分方法证明 :若单个自旋的Hamiltonian^H绕z轴有M重旋转对称性 ,则当自旋量子数S不是M/ 2的整数倍时,〈-Se-i^Ht S〉为零 ,此处|m〉(m =-S ,-S + 1 ,… ,S)是自旋算符z分量^Sz 的本征态.这里不仅对上述结论给出了一个纯量子力学的证明(不限于大自旋极限 ) ,而且把它推广到更一般情形:对于由N个自旋构成的量子系统(其Hamiltonian记为^H) ,包括单个自旋、铁磁微粒和反铁磁微粒作为特例,若 ^H仍具有前述对称性 ,则当∑Ni=1(mi-m′i)不等于M的整数倍时,〈m′N…m′2m′1|e-i^Ht m1m2 …mN〉为零,此处|m1m2 …mN〉 =∏ Nα=1mα〉 ,而|mα〉是^Szα 的本征态.另外,对于大自旋,上述宇称效应并不表示自旋从±z向到_+z向的隧穿被淬灭.  相似文献   

18.
刘坤会 《中国科学A辑》1984,27(3):193-209
在研究有关绝对矩的一些典型不等式时,澳大利亚著名数学家Moran指出:若x1,x2,x3,…为相互独立随机变数序列,且有相同的分布那末对任何实数a1≥a2≥…≥an≥0,n≥1,可能成立不等式 本文完全证明了上述猜想,并说明了只有当a1=a2,a3=…=an=0时,上式中等号成立。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多通道双折射滤光器的原理,在由偏振光束分离器分开的两束光中,采用完全相同的单通道滤光器,再经最后检偏器将两束已经滤光的光汇合,而获得了全透射滤光器。这一设计上的改进,去掉了传统双折射滤光器一开始就去掉一半光能的缺点,这对恒星和星系单色观测至关重要。本文专门建议了一个在一个CCD接收器情况下,既可起全透射滤光器作用,又可由两通道获得不同波长两个单色星像的方法。同样利用四通道、八通道……等,可以设计双通道和四通道……等全透射双折射滤光器。  相似文献   

20.
对于给定的正整数n,N(N>n>1)与实数δ(0≤δ≤1/2),要求在k1+k2+…+kn=N,ki≥1(i=1,2,…,n)都是整数 (1)的条件下,求出一组使文中定义的目标函数Lk1k2…kn(δ)取最大值的整数组(k1k2…kn),这整数组称为方程(1)的最优解。在本文中,将要证明:对于任何N>n>1与0≤δ≤1/2,一定能从适合(ⅰ)k1为偶数;(ⅱ)|ki-kj|≤2(1≤i,j≤n);(ⅲ)在k2,…,kn中出现的偶数k都有相同的数值等条件的那些(k1k2…kn)中找到方程(1)的一组最优解。特别对于δ=0与δ=1/2这两个重要的情形,给出了当N=n(e-1),而e≥4为一偶数时方程(1)的一组最优解。文中还证明了:对于δ=0与δ=1/2,以及N=nk(k≥2),从极限的观点看,(k,k,…,k)都是方程(1)的一个“相当不好”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