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几代珠算人的夙愿,建立一座国家级珠算博物馆,南通市人民政府在位于市区中心的濠河边上,兴建一座以荟萃古今中外算盘珍品、展示中国珠算文化发展史、传承人类文明、开展少儿珠心算教育为主要功能的珠算科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珠算与珠心算》2015,(3):48-50
长期以来,江苏省珠算协会紧紧依靠教育、科研和财政部门等各方面支持.牢记周总理“要告诉下面,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的教导,深刻认识和理解珠算文化的内涵.始终保持坚守信念弘扬珠算国粹,致力创新担当传承使命的精神状态与追求,在实践中确立了协会工作的两个重点(或者说“两条主线”“两个轮子”).即“珠算”与“珠心算”,坚持一手抓珠算教育弘扬国粹古为今用,一手抓珠心算教育致力创新传承育人,积极发挥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珠算是中国古代五大发明之一,是我们的传家之宝;由珠算升华衍生的珠心算,则是“宝中之宝”。珠算、珠心算在启智、教育、计算、理财、保健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突出、有效的作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目前亚、欧媒体相继评选中国算盘为改变世界的发明之首。说明人们已认识到中国的珠算,足具有世界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8月7日至10日,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简称中珠协)主办,江苏省珠算协会和镇江市珠算协会协办,镇江市丹徒区教育局和财政局承办的全国珠心算教育实验区教学推广暨珠算传承人初级培训班在江苏省镇江市举办,有来自全国实验区和各地珠心算教师近130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侧重珠心算与数学融合。南通中国珠算博物馆副馆长王海明,作了"珠算历史文化与珠心算教育概要"专题讲座;江苏省镇江市丹  相似文献   

5.
《珠算与珠心算》2015,(2):30-31
<正>2015年3月18日至19日,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八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秘书长工作会议在浙江省慈溪市举行。中珠协常务理事,全国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珠协秘书长及全国珠心算教育教学实验区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会长张弘力作中珠协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报告;全国9个珠心算教育教学买验区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买验区工作和珠心算教学与小学数学融合的经验与体会;特别顾问迟海滨就现阶段开展珠心算教育教学实验区工作和珠心算与小学数学融合教学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6.
<正>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珠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珠心算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显著作用。因此,现阶段如何传承好珠算文化,科学开展珠心算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小学珠心算教学的现状分析珠算曾经是我国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计算工具,为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直到上个世纪末,珠算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内容之一,人人都要学珠算,人人都会打算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不断普及,  相似文献   

7.
一、日本珠算教育的历史 (一)1945年以前珠算教育的变迁 算盘大约在500年前由中国传来日本,进入17世纪后.在从武士到平民的教育中迅速普及。其后,到了19世纪,被称为“寺子屋”的私塾教育激增,“读、写、算(算盘)”作为日本教育的原点被固定了下来。  相似文献   

8.
《珠算与珠心算》2014,(2):F0003-F0003
正2014年1月9日,上海市"中老年珠心算课程研讨暨2014珠心算沙龙年会"在徐汇区华泾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本次年会旨在借珠算申遗成功的契机,进一步弘扬珠算文化,发挥珠算对老年人的健脑功能,在中老年人中推广珠算课程。本次年会以教学活动展示、老年珠心算成果汇报、珠心算趣味游戏表演和表彰颁奖等形式开展。学员们填词演唱的"珠算之歌"、自编的算盘操和"老少同乐学珠算"等精彩  相似文献   

9.
<正>珠心算教学,是以珠算为基础和珠算教学安排为主线,充分运用算盘,通过儿童熟练的算盘操作,模拟拨珠,逐步使他们在大脑中留下清晰、正确的珠算形象,形成"改进珠算算法,熟练珠算技巧;借助模拟拨珠,适应心算要求;模拟珠算动作,进行脑中运算;逐步  相似文献   

10.
一、2013年1月23日珠心算教育实验区会议在北京召开,自此实验区(点)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中珠协领导采取分工负责制,将各实验区的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全力配合当地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珠协和实验单位开展珠心算教育教学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庆祝2006年8月8日世界珠算心算第三个节日,黑龙江省珠算协会组织全省珠协组织,开展以“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为主题的“黑龙江省珠算心算数学知识等级鉴定暨通讯联赛”,全省设有13个分会场,参鉴比赛人数达1369人。这是继今年七月我省召开的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教育整合教学观摩国际研讨会后,首次把珠心算与数学知识结合,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一次大型的鉴定比赛活动。这次参鉴比赛活动小到4岁儿童、大到成年人。从今年起,我们将每年组织进行一次,以此弘扬珠算优秀文化,加强珠算心算的宣传工作,检验全省珠算心算的教育成果,力争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告诉人们“算盘仍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只要坚持使用并持之以恒,对人类自身的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题四拨”是指通过反复地实拨(看拨)、盲拨、空拨、想拨,建立清晰脑珠像,形成一把灵活的“脑算盘”,利用珠像的运动轨迹在大脑中自动珠算。2013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珠算心算协会联合编写的《全国珠心算实验教材》中反复强调:“要学好珠心算,必须掌握两大法宝,其一是熟练的珠算技能,其二是形成清晰的脑珠像。”我非常赞成这一观点。在教学中,如何将眼前的物质算盘变成脑算盘呢?按照珠像形成的过程,每节课必须坚持做好一题四拨。  相似文献   

13.
<正>【设计意图】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传承中国珠算优秀传统文化,我园自2021年申报成为“中国珠算乡村振兴公益行动”试点园以来,高度重视珠心算教育教学工作,组织成立珠算工作室,为师幼共同发展成长,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算盘像一件玩具。我园试图将珠算与幼儿园课程相融合,让幼儿在玩乐中突破自我,了解珠算的奥秘,成为优秀的珠算传承人。本期“我运动我快乐”主题活动中,故事《胖胖兔减肥》中的胖胖兔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陈甸文  任慧真 《珠算》2002,(3):24-25
由于珠心算的普及和发展,电脑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珠心算的主要功能逐步从应用功能(即计算功能)向教育功能和启发智力功能过渡,学习珠算的对象逐步由成人转向少年儿童,中国珠算协会于1999年7月19日制定的新的《珠算式心算鉴定标准》是十分必要和适时的。为珠心算技术单独制定鉴定标准,对进一步推动珠心算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广大少年儿童学习和掌握珠心算技术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临沂市珠算文化底蕴深厚。古老的算盘发源于蒙阴县,系东汉人刘洪首创,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到15世纪开始陆续传入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世界各地。在计算机出现前,是世界上最佳的计算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古老的珠算文化焕发了青春,利用算盘直观和形象的特点,在算盘计算功能的基础上,珠心算教育创造性地发展为启迪智慧、激发潜能、提高儿童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珠心算古来有之。史料记载,在珠算盛行的明、清时代即出现珠心算,手按算盘不用拨珠即能进行复杂的计算。当时称为“善算者”,是天才的个人行为。而现代珠心算教育,是在小学珠算教育与小学数学“口算、笔算、珠算三算结合教学”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新事物。它能有效地开发儿童智力潜能。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2月23日,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珠心算教育教学实验区工作会议。会长张弘力、副会长王朝才、汪以力,特别顾问迟海滨、顾问苏金秀、秘书长王妍玲等及来自全国九个实验区的3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各实验区总结汇报本实验区的实验基础、实验规模、师资建设、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教研活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就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师资水平有待提高、进一步争取教育行政部门支持和珠心算教育经费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在交流过程中,特别顾问迟海滨询问了一些热点问题,表述了0己的观点,并在总结交流结束后,就实验区的背景由来、珠心算教学同数学教学有机融合、幼儿园珠心算教育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珠心算?全称珠算式心算,以珠算作为基本模式,在大脑中按珠算的基本原理进行的运算。通俗地说就是大脑里打算盘。因而,珠心算属于形象心算.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儿童通过实际的珠算操作,就可以逐步导入与掌握。  相似文献   

19.
《珠算与珠心算》2014,(2):13-15
正银行有三铁,"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如今以算盘为载体的珠算申遗成功,借此机会,《银行博物》杂志邀请到四位在珠心算领域有所造诣的专家来聊一聊珠心算的历史、意义和传承。1、张德和:中国珠算代表性传承人《银行博物》:中国珠算申遗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申遗材料也是改了又改。所幸,这次申遗终于成功了。  相似文献   

20.
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正逐步被电子计算机所替代。但是,在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算式心算(以下简称珠心算),以其神奇的计算速度以及独特的启智功能,为珠算事业的发展拓展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近几年来,随着珠心算的不断普及,人们对学习珠算和珠心算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对珠算和珠心算文化的研究在不断深入,这种认识的深化和研究的深入,直接成果是全国各地学习珠心算的少年儿童已超过百万大军,珠心算教育的低龄程度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