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猛 《长春大学学报》2014,(8):1166-1168
游泳课程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通过游泳不但能够强身健体,同时游泳课能够拓展参与者之间的社会人际关系,因此,在高校中游泳课程开展的较为普遍,尤其在南方高校中,游泳课程甚至成为了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受积极性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在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上不能够像其它课程一样全时间段开展,所以,单凭借课上的时间,远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亦不能更好的强身健体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开发学生的课外时间,打造一体化的课内外课堂,以保证更理想的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体育教育观出发,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切入点,探索了高校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它包含了“班级体育课教学”、“选项分组体育教学”、“社会体育活动”三大体育,“教学”为主线贯穿于三大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3.
宋忠良 《科技资讯》2013,(27):178-178
在“阳光体育运动”和高校扩招背景下,高校公共体育选择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是很多高校的普遍选择,在新一轮课程教学中这一举措显得更有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意义以及困境,可以为我们研究体育教学理论提供依据,为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素芳 《科技信息》2010,(26):I0296-I0296
对小学生游泳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在坚持常规体育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游泳课体育教学、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等有机地、完美地结合,使游泳课程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达成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多样化;教学形式、教学管理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等,通过游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游泳技术技能,使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体育课程目标为导向,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实际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理论构建并分析其优势,进一步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建议,以期为寻求体育教学改革的高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杰 《科技信息》2010,(25):199-199,227
从我国近年来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来看,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望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标准。本文通过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强调加强课内教学点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以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和多样的评价体系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我国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分析了我国高校“课内外一体化”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阐述了其研究成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我国高校体育在“课内外一体化”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实验比较法等,对健美操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改善学生体能方面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课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耐力、柔韧、协调、弹跳及心肺功能等指标的提高,是高校健美操课教学改革的有效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立敏 《科技信息》2008,(32):184-185
把课内和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使之不仅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更成为体育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的经验在于:在坚持常规体育课的基础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并将课外体育、校外体育培训、运动训练实行学分制,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综合体育成绩测评。同时在场地、器材、校园一卡能系统、体育成绩管理软件等方面给予保障。  相似文献   

10.
依托青海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及青海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青海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应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现代高校课程改革新理论,借鉴国内著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结合青海大学体育工作具体特点,构建"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教学体系,是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汪江 《科技信息》2014,(1):118+151
本文以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指出进行改革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的需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提出体育教学中按运动项目设立体育教学俱乐部,营造一个轻松、活跃、个性化的教学氛围;积极发展课后学生体育社团,使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更成为体育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符合现代人才观的体育课堂评价机制;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单一,影响高校体育的教育成果的保持,降低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价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教学实验、问卷调查、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提高专项技能水平及培养体育参与兴趣等方面的实效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实效性,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专项技能水平以及体育参与兴趣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是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有效达成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3.
赵文红  吴岩 《科技资讯》2014,(30):185-186
健美操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全新教育功效是其他项目无法比拟的。它的动感、雅畅、时尚与活力备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实践项目之一。该文以健美操课程为切入点,以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为指导,以健美操选项班的学生作为改革和实验对象重新构建了健美操"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为推动新形势下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华 《科技信息》2011,(20):257-257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是采用一种更灵活、更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与学活动。此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效益的连续性和延伸性,有利于实施终身体育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深化课程改革,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大课程观,提高体育育人效果,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游泳运动与体育课、体育大课间、课余训练、竞赛等有机地结合,实施一体化育人模式,建构游泳一体化的育人模式框架和课程体系;采用游泳俱乐部和体教结合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达到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化和教学评价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对拓展素质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拓展素质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现实的可能性:拓展素质训练与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思想具有相似的目标指向,相近的实施原理,相通的实施内容,同时拓展素质训练能够极大程度的延伸"一体化"的课外内容。并提出了拓展素质训练融入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1)互补性的课程目标定向;2)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内容;3)优秀的课程实施队伍;4)周密的风险预防与处理;5)科学化的教学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逻辑分析法对普通高校游泳课“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过程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游泳课学时有限,学生较多的状况,提出了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注重理论课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从“维持性学习”到“创新性学习”的转变;教学过程中采用层次分班,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早操、课外活动中开设辅导班,纳入到体育教学的统一管理之中,确立结构制评定考试成绩。本文将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高校健美课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制定健美运动处方及分类教学法,创造课内外运动条件和氛围,改革健美课考评方法等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运动积极性,提高健美锻炼效果。经实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关注学生的智力背景,加强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联系 对于读书多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的任何一个新概念,能够纳入他的知识体系里。在提高后进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对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测量中应用到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地籍测量中常用的几种关键技术,分析了几种技术之间的对比,进而详细探讨了内外业测编制一体化的综合方法,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