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Ni2(OCH3)2/SiO2催化剂上C02和CH30H的吸附和反应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表面改性和离子交换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Ni2(OCH3)2/Si02负载型双核金属甲氧基配合物催化剂,利用红外光谱(IR)、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和微反技术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以及C02和CH30H的化学吸附和反应性能.结果表明:Ni2(OCH3)2/SiO2中Ni^2+与载体SiO2表面O^2-以双齿配位形式键合,甲氧基以桥基形式联结双金属离子形成双核物种Ni2(OCH3)2;CO2在催化剂表面存在甲氧碳酸酚基物种和桥式两种吸附态,CH30H则只有一种分子吸附态;在100—200℃条件下,C02和CH30H在催化剂上的反应产物主要是DMC和H20;根据反应结果,讨论了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Ni/Al2O3催化剂上CH4/CO2重整反应积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光电子能谱(XPS)和脉冲反应技术考察了973K下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的Ni/Al2O3催化剂表面的积碳,单独用CH4或CO处理后的催化剂在283.6eV左右出现了一个新的Cls峰,可归属为金属碳化物,对CH4,CO处理过的催化剂用CO2处理后发现,结合能约为283.6eV的Cls峰强度明显降低,但由CO处理的催化剂的积碳的活性不如由甲烷生成的积碳活性好,CO歧化反应可能是导致镍催化剂失活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Ni/CeO2 ZrO2 Al2 O3 催化剂 .进行了添加和不添加水蒸汽的CH4 +CO2 催化重整反应 ,测试了活性和稳定性 ,测量了积碳量 ,并用XAFS手段测试了催化剂Ni的K吸收边 .结果表明 ,在反应过程中有CeAlO3 的生成 ,但积碳是无水蒸汽添加的反应活性降低的原因 .反应气中添加水蒸汽能够减少积碳 ,从而提高催化反应的稳定性 .由于碳原子插入Ni晶格 ,无水蒸汽反应后的最近邻Ni Ni配位数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添加了水蒸汽的反应 ,最近邻Ni Ni配位数比反应前减少幅度小 ,这主要是由于在反应气中添加水蒸汽减少了积碳 ,从而稳定催化剂中活性Ni金属结构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CH4、CO2、O2制合成气用Ni-Ce/Al2O3催化剂的XPS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XPS表征浸渍法制备的Ni-Ce/Al2O3催化剂,并与活性评价结果相关联,研究了添加Ce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结果表明,稀土Ce在反应过程中存在着部分还原变价过程(Ce^4 e→Ce^2 ),Ce^3 能够迁移至A12O3晶格,增强载体Al2O3的抗烧结能力,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Ni-Ce/Al2O3催化剂表面的Ni和Ce在反应过程中向体相迁移,以及Ni晶粒的烧结是造成催化剂活性逐步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Eu(TTFA)3掺杂SiO2胶体球的制备与荧光光谱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制得了稀土配合物Eu(TTFA)3掺杂的SiO2胶体球,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其形貌和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详细地研究.TEM形貌分析表明,掺杂SiO2胶体颗粒具有球状的外形和光滑的表面,平均直径约为300 nm.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稀土配合物掺杂胶体颗粒具有Eu3+离子典型的荧光光谱特性,荧光寿命约为290 μs.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Eu(TTFA)3掺杂浓度为质量分数0.5~1.5的范围内,荧光强度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荧光寿命几乎不随掺杂浓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由对氨基苯磺酸、吡啶-2-甲醛、KOH和Co(Ac)2.4H2O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了标题配合物[Co(PBSP)2(H2O)2]·CH3OH(KPBSP=对氨基苯磺酸缩吡啶-2-甲醛席夫碱的钾盐),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1.0188(4)nm,b=1.1079(5)nm,c=1.3243(5)nm,α=98.371(5)°,β=102.324(5)°,γ=106.419(4)°,V=1.3664 (10)nm3,Z=2.配合物中的金属钴离子位于非对称中心,分别与两分子脱质子的PBSP-配体中的吡啶氮原子、亚氨基氮原子及两个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室温下合成了含有二茂铁基的双核铜配合物Cu2 (dmaf) 2 (CH3 COO) 4 (Ⅰ )和Cu2 (dmaf) 2 (C6H5COO) 4(Ⅱ ) [dmaf=(dimethylaminomethyl)ferrocene]。采用扫描电镜半定量测定标题化合物成分 ,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 ,并确定两者的晶胞参数 ,发现两者有相似的晶体结构。最后对标题物的红外、远红外、固体漫反射电子光谱、循环伏安法 (CV)等谱学性质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两个配合物紫外吸收波段分别为 2 34~2 6 9nm和 2 4 5~ 2 80nm ,在可见光区出现了一个d d跃迁宽域带 ,其循环伏安曲线表明 ,两个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 0 5 3,0 37和 0 6 2 ,0 36V。  相似文献   

8.
SiO2包覆铕(Ⅲ)配合物的荧光纳米粒子合成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驱物pAB-DTPAA-APTEOS、正硅酸乙酯(TEOS)和三氯化铕(EuCl3)等为原料,采用油包水(W/O)的反相微乳液法,在正硅酸乙酯(TEOS)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OS)的共同水解下,制备出新型的SiO2包覆铕配合物荧光纳米粒子Eu-pAB-DTPAA-AP-SiO2。运用TEM、IR、UV-Vis、荧光光谱等技术对荧光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TEM结果表明:包覆体呈球形,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40nm。纳米粒子与配体、前驱物的紫外吸收谱相比较,峰位发生了一定的红移,表明通过反相微乳液法得到的固体粉末与EuCl3反应后,已经生成配合物Eu-pAB-DTPAA-AP-SiO2。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在801cm-1出现νSi—C的伸缩振动峰,471cm-1处出现νEu—O的伸缩振动峰。由此证实Eu-pAB-DTPAA-AP-SiO2配合物的存在。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纳米粒子Eu-pAB-DTPAA-AP-SiO2表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能,位于592,615,689nm的发射峰分别归属于Eu3 离子的5D0→7F1、5D0→7F2和5D0→7F4跃迁,其中最强峰615nm属于Eu3 的特征跃迁发射。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试剂,该纳米粒子具有粒径小,亲水性强,荧光强度大,且表面的氨基能方便地与生物分子偶联,故可作为优良的时间分辨荧光标记物用于各种高灵敏生物检测技术中。  相似文献   

9.
用光电子成像技术和从头算法研究Ag-(CH3OH)x (x=1, 2)和AgOCH3-. 从AgOCH3-振动分辨的光电子谱得 到AgOCH3-的绝热和垂直电离能分别为1.29(2)和1.34(2) eV. Ag-(CH3OH)1,2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Al2O3含量的Ni/Zr0.4Ce0.6O2-Al2O3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对催化剂样品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Al2O3的加入对催化剂结构和CH4-CO2重整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构表征和活性测试表明,催化剂中存在的主要晶相是Zr0.4Ce0.6O2.Al2O3的加入,使催化剂颗粒度变小,镍的分散度提高。并使反应活性有明显改进,而过量Al2O3的加入,却容易导致积炭.  相似文献   

11.
PdCl_2/SiO_2和Pd-B/SiO_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Raman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焦显微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方法表征了负载型PdCl2/SiO2和Pd-B/S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结构。结果表明PdCl2分散在SiO2载体上后,与载体表面的相互作用使其在室温时即发生β→α构型转变。Pd-B/SiO2非晶态合金的Raman光谱在300-500cm-1区域内呈现一大的弥散峰。与无负载Pd-B非晶态合金比较初步认定该弥散峰与Pd-B键振动有关,温度升高Pd-B/SiO2催化活性下降,其主要原因为Pd-B/SiO2非晶态合金在高温下逐渐晶化为Pd金属所致。PdCl2与SiO2载体表面的相互作用使其具有较高的分散性,由此还原制备的Pd-B/SiO2非晶态合金较之无负载Pd-B非晶态合金更加微细化,因而具有更大的活性比表面  相似文献   

12.
C(膜)/Si(SiO2)(纳米微粒)/C(膜) 的光致发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直流辉光溅射法结合真空镀膜法制备出了一种“多层三明治结构”的光致发光材料—C(膜 ) /Si(SiO2 ) (纳米微粒 ) /C(膜 )夹层膜 ,然后分别在 40 0、6 5 0和 75 0℃退火 1h .在波长为 2 5 0nm的紫外光激发下 ,刚制备出来未经退火处理的样品具有一个在 398nm (3.12eV)处的紫光宽带PL1峰 .在 6 5 0℃退火后 ,又出现了一个在 36 0nm (3.44eV)附近的PL2 峰 .PL1和PL2 峰形状和峰位与退火温度和激发波长无关 ,但强度却与退火温度和激发波长密切相关 .结合形态结构分析可知 ,紫光PL1峰可用量子限制 -发光中心 (QC LCs)模型进行解释 :即光激发发生在SiO2 微粒内部 ,而光发射源于SiO2 与Si界面上的缺陷中心 .紫外荧光PL2 峰则源自SiC内部的电子 空穴复合发光  相似文献   

13.
Raman spectroscopy both at 298 and 77 K complemented with infrared spectroscopy was used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dawsonite. Previous crystallographic studies concluded that the structure of dawsonite was a simple one; however, both Raman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show that this conclusion is incorrect. Multiple bands are observed in both the Raman and infrared spectra in the antisymmetric stretching and bending regions, showing that the symmetry of the carbonate anion is reduced and in all probability the carbonate anions are not equivalent in the dawsonite structure. Multiple OH deformation vibrations centred around 950 cm−1 in both Raman and infrared spectra show that the OH units in the dawsonite structure are non‐equivalent. Calculations using the position of the Raman and infrared OH stretching vibrations enabled estimates of the hydrogen‐bond distances of 0.2735 and 0.27219 pm at 298 K, and 0.27315 and 0.2713 pm at 77 K to be made. This indicates strong hydrogen bonding of the OH units in the dawsonite structure.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Sm_(1-x)Tb_x(TTA)_3phen转光剂的合成及SiO_2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稀土有机配合物的转光能力和紫外稳定性,以Sm(Ⅲ)为中心稀土离子,Tb为敏化离子,β-二酮类有机配体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及第二配体1,10-菲咯啉(phen)等作为主要配体,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具有紫外转红光性能的转光剂Sm1-xTbx(TTA)3phen,并利用SiO2对配合物进行了表面改性.借助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对配合物Sm1-xTbx(TTA)3phen的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Sm1-xTbx(TTA)3phen与Sm(TTA)3phen的配位结构基本一致;配合物的紫外光吸收特性主要由有机配体决定;配合物吸收紫外光后,均可产生Sm3+的特征光,其中Sm0.5Tb0.5(TTA)3phen在647nm处的荧光强度最高,达到8.0×106cps,光转换能力最强;敏化离子Tb3+的掺入可以显著提高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配合物经二氧化硅包裹后,其紫外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系统研究Mn(SiO2)3(M=Fe,Co,Ni;n=1-3)团簇的几何结构、光电性质和磁学性质.结果表明:Fe,Co原子相对于Ni原子更易于在(SiO2)3团簇上聚集;通过分析团簇的分裂途径及其产物,发现稳定性较好的氧化硅是一种很好的用于负载过渡金属"岛膜"的载体材料;Mn(SiO2)3团簇的能隙恰好位于近红外光谱范围内.通过磁性分析发现,该复合团簇的磁矩主要局域在过渡金属原子周围,而且,Fe2(SiO2)3和Co3(SiO2)3具有相对较大的磁矩,这主要源于过渡金属原子的d轨道间相互耦合.能隙和磁性两方面性质进一步肯定了二氧化硅磁性复合材料在医学界被用作光动力靶向治疗的可观前景.  相似文献   

16.
C(膜)/Si(SiO2)(纳米微粒)/C(膜)热处理的形态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流辉光溅射+真空镀膜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硅基纳米发光材料-C(膜)/Si(SiO2)(纳米微粒)/C(膜)夹层膜,并对其进行了退火处理,用TEM,SEM,XRD和XPS对其进行了形态结构分析,TEM观察表明:Si(SiO2)纳米微粒基本呈球形,粒径在30nm左右,SEM观察表明:夹层膜样品总厚度约为50um ,膜表面比较平整,致密,400度退火后,样品表面变得凹凸不平,出现孔状结构;650度退火后,样品表面最平整,致密且颗粒均匀,XRD分析表明:制备出的夹层膜主要由SiO2和Si 组成,在C原子的还原作用和氧气的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下,SiO2和Si含量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交替变化;400度时,C的还原作用占主导地位,SiO2几乎全部被还原成了Si,此时Si含量最高;400-650度时,氧化作用占主导地位,Si又被氧化成SiO2,Si 含量降低,SiO含量逐渐上升,在650度达到最高,XS分析表明:在加热过程中,C原子逐渐扩散进入Si(SiO2)_微粒层,在650度与Si反应生成了新的SiC。  相似文献   

17.
Cu/SnO2-TiO2催化剂的结构、光吸收性能和催化反应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复合半导体SnO2-TiO2,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Cu/SnO2-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程序升温还原、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光反应器等技术研究了Cu/SnO2-TiO2的物相结构、微粒尺寸、吸光性能和光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SnO2单分子层分散在TiO2表面,固体材料平均粒径为22nm;SnO2的引入使TiO2吸收限发生明显蓝移,SnO2负载量超过单分子层分散(大于10%),有晶相SnO2生成,光吸收性能下降;Ti-O-Sn键的形成加强了半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光生载流子在半导体间的输送;负载金属Cu使复合半导体可见光部分的吸收明显增加,拓宽了催化剂的光响应范围;不同Sn担载量的光催化剂光吸收性能与量子产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担载10%SnO2光催化剂光吸收性能和催化活性优于其它含量的催化剂,其光量子效率达到13.9%.  相似文献   

18.
利用abinitio方法对CH3CH2+O(3P)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在MP2/6311+G(d,p)水平上优化得到了反应途径上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和谐振频率,并在QCISD(T)/6311+G(d,p)水平上进行单点能计算.计算结果表明:CH2O+CH3、CH3CHO+H和CH2CH2+OH是主要反应产物,其中CH2O+CH3主要来自反应通道A1:(R)→IM1→TS3→(A),CH3CHO+H主要来自反应通道B1:(R)→IM1→TS4→(B),CH2CH2+OH主要来自直接抽提反应通道C1和C2:(R)→TS1(TS2)→(C).计算结果同时表明该反应生成CO的通道能垒是非常高的,CO应该不是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19.
利用脉冲激光溅射-超声分子束载带方法制备了气相Ti+(CO2)2Ar和Ti+(CO2)n(n=3-7)络合物离子.采用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了这些选定的质量离子的振动光谱. 对于每一种络合物离子, 在CO伸缩振动频率范围都观察到了振动峰,表明这些离子具有插入的OTi+CO(CO2)n-1结构. 对于n≦5的OTi+CO(CO2)n-1离子,其CO振动和CO2的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都比自由的CO和CO2的频率要高,表明CO和CO2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之间主要是静电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还表明TiO+可以直接络合五个配体(1个CO和4个CO2分子).对于n=2络合物体系,除了插入的OTi+CO(CO2)结构以外,还观察到了具有弯曲结构的OCO-Ti+-OCO异构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