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04,自引:0,他引:104  
从城市生态安全的内涵出发,根据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从资源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状况、人文环境响应3个方面构建了一个4层次的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此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天津、南京7大城市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海岸带生态安全是指海岸带生态系统(主要是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完整和正常,同时提供给人类生存所需的资源和持续、稳定的服务.本文以构建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为研究目的,通过整体性与海陆结合、敏感性与脆弱生态系统、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指标选取原则,采用"压力 状态 响应"(DSR)概念模型,结合我国目前海岸带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符合我国的海岸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鉴于对受损或处于人为干扰下的流域进行恢复与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对一般性的“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模型进行适当改进, 并将改进模型应用到流域尺度的研究中。基于改进模型提出包含5类指标的流域生态安全指标体系, 涵盖了生态安全灾变的整体情况。揭示了流域潜在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对流域生态安全造成“压力”, 引起流域生态、资源环境的“状态”改变, 进而“影响”人类活动, 最终促使一系列“响应”措施产生的完整因果链, 从而为流域生态安全灾变的分析提供了完整的研究思路。以金沙江流域为例, 在生态安全诊断的基础上, 纳入流域社会经济活动因素, 建立起一套评价金沙江流域生态安全的指标体系, 涵盖了包括人均GDP及其年增长率、水土流失面积比例、森林覆盖率等在内的59个指标, 验证了改进后的DPSIR模型在流域尺度生态安全评价中的适用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构建了一个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并从时间尺度上(1996-2005年)对南宁生态安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做出了评价.根据计算结果,南宁近十年的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1996—2001年处于不安全状态,2002年、2004年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03年、2005年处于安全状态,这表明南宁2002年以来在城市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使其生态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通过分析压力、状态、响应3项指标指数与城市生态安全指数之间的关系,发现人文响应指标对南宁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西山矿区生态环境现状的简析,揭示了矿区生态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5个角度设计出包含34个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框架,来衡量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不同指标进展情况进行监测,可以找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制定有关决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资金是关键,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大量金融机构都不愿在农村落户,落户的一些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也不高,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为分析农村资金不足,改善农村融资环境,借用相关学者提出的金融生态的概念,构建农村金融生态质量的评价体系,以期能够在分析农村金融问题方面,在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不足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巴里坤湖流域面临的湖泊萎缩、荒漠化和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选择16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对巴里坤湖流域2006-2015年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由于经济生态安全系统和自然生态安全系统指标的快速下降,该流域生态安全长期处于下降状态;预测今后该流域生态安全将持续下降,2020年甚至接近很不安全状态。若这种趋势不能得到有效缓解,则将对巴里坤湖泊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许妍谢 《科技信息》2012,(16):23-24
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结合生态敏感地区——衢州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情况,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个4层次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指数法,以2005为基准年,对2006-2010年的生态安全状态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省为例,在界定土地生态安全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依据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一般性指标体系,建立了适合该区的由22项指标组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原理和土地生态安全模型对该区2000年和2004年的土地生态综合安全值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土地生态综合安全状况在2000年属于"敏感级",在2004年属于"风险级",均处于"不安全"状态,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人口增长过快、土地污染、滥垦、滥伐、过度放牧以及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是导致该省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预警指标体系、预测模型、预警模型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预警方法。构建了以矿区大气质量、矿区水环境质量、矿区噪声环境质量、矿区生态质量为一级指标的预警指标体系;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预警指标GM(1,1)灰色预测模型;在对预警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和赋权的基础上,建立了赋权综合预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借鉴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经验,针对内蒙古地区存在的问题,对绿色生态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执行标准进行调整,建立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特色的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模拟评价,验证了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以河津市为例,通过区域评价中生态满意度的研究,建立起一套适宜以县市行政区划为尺度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区域环评工作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湿地生态安全评价刍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信息,我们仍然无法知晓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温地生态系统安全状况的变化对人类自身生存发展带来的影响,所以,建立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提供湿地生态安全信息,是进行温地生态安全管理、保证温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的矿产资源型企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矿产资源型企业生态安全的内涵及评价方法.确定了AHP法为矿产资源型企业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构建了矿产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一般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20个指标组成,涵盖系统自身的生态环境压力、环境质量、资源环境保护整治能力三个方面,保证了指标体系选择的科学性与完备性.基于各评价指标的特性、水平及国内外相关标准,制定了评价标准和相应等级.最后给出了一个实例,说明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李冠峰  梁爱琴  周杰  查官飞 《河南科学》2009,27(9):1143-1147
通过对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因素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交通设施,安全管理水平,事故损失状况等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1个观测点在内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以模糊理论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方法对某地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高岭土矿区植被恢复与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福建省闽清县高岭土矿区为例,选择了马尾松、胡枝子、桃金娘、茶树、绿竹、香根草、五节芒等作为生物复垦的先锋植物,并采取不同试验处理,经过3 a时间,对其生长和土壤改良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尾松、胡枝子、茶树、绿竹、香根草、五节芒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群落配置,结合熟土回填的处理,有利于植物较快生长,能较快地改善土壤肥力,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及明显的经济效益.鉴于这几种植物在亚热带的广布性,认为它们是亚热带高岭土矿区进行植被恢复的首选植物.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介绍了煤矿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煤矿矿区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提出了煤矿矿区生态恢复的三个目标。  相似文献   

19.
煤矿区排水量大,水质好,是一种优质、稳定的中水水源。在分析济(宁)北矿区水资源和水环境数据的基础上,以实现矿区水资源循环利用为目的,提出了适合矿区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研究了矿井排水在矿区内循环利用及纳入社会化中水系统的可行性。对矿区内中水资源进行了水量平衡分析,提出了矿区中水的利用模式,确定了"水循环"型煤矿区建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