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改性氧化铝为载体的钯催化剂对甲烷催化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Mg、Mn、Ni、Zr、La、Ce等掺杂离子对氧化铝载体进行表面修饰,发现在改性载体表现形成的物相对添组分PdO的分散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该效应并未通过改变可供分散表面的途径,而是采取了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来实现的。变价金属杂质修饰的氧化铝载体表面形成的中间键型对甲烷燃烧反应没有助催作用,而在非变价金属Mg、Zr修饰的样品中的高温稳定的PdO物种,对反应产生了明显的助催效果,这种高温稳定的活性中间体是一种与PdO晶体具有相同的键合类型,具有特殊结构的PdO聚集体。  相似文献   

2.
Pd/ZrO2-Al2O3催化剂的甲烷催化燃烧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摩尔配比的ZrO2和Al2O3混合载体,负载贵金属Pd后,对该催化剂系列进行甲烷燃烧反应的活性表征.利用XRD.BET,BJH孔分布,CO脉冲吸附Pd分散度测定法等技术考察了ZrO2和Al2O3不同配比对混合载体的结构和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和Al2O3的摩尔比为1:5.8的负载Pd催化剂活性最好,载体中单斜晶相氧化锆和较大孔径分布的催化剂都有助于催化剂活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催化燃烧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制李庆水,黄育琪,金辉杰(化学系)作为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Pt系贵金属具有催化活性高,耐热性好,寿命长等优点,但因其资源稀少,价格昂贵,而且还需相应采用无铅汽油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在我国的推广使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在致力于研...  相似文献   

4.
用混合硝酸盐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二甲苯完全氧化为活性探针反应,配合XRD、TPR、BET表面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负载量对催化剂结构,还原性能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XRD及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增加,载体γ-Al2O3 特征衍射峰逐渐展宽,衍射基线也有所增高,催化剂活性增强.CoAl2 O4 尖晶石峰变得尖锐,负载量为20%和30% 两催化剂间呈现活性突跃区.TPR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为10% 和20% 的催化剂在700 ℃范围内未出现还原峰,而负载量为30% 和40% 的催化剂在250~500 ℃温度范围内出现还原峰.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动法考察蜂窝陶瓷负载Pd催化剂催化氧化C3H8、C3H6和CO的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探讨了非贵金属氧化物、La改性以及水蒸气预处理等因素对Pd催化剂的氧化性能及高温稳定性的影响,为该催化剂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6.
甲烷催化燃烧的目的是通过催化作用降低其起燃温度(T_(10))和完全转化温度(T_(90)),加深其氧化程度,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简述了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机理,从种类、制备方法以及催化性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最新进展。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越,但高成本以及热稳定性差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尤其是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例如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六铝酸盐系列催化剂等)拥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因其成本低,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提高非贵金属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和高温热稳定性是今后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用于从天然气制取乙烯的,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催化剂,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稀上-锡复合氧化物La2-xSmxSn2O7(x=0.0,0.5,1.0,1.5,2.0).用xRD对其结构研究表明:La2-xSinxSn2O7,系列稀土-锡复合氧化物均具有烧绿石型结构,属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3dm.同时发现其晶胞参数apyr随Sm掺入量增加而近乎线性减小.并在脉冲激反应器上,对其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Sm2Sn2O7复合氧化物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CH4/O2=4,温度在800℃~900℃,X=2.0时,C2选择性为38.1%,产率为9.2%,其中C2=的选择性为27.9%,产率为6.4%.同时发现晶格缺陷的形成有利于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等温积分反应器,在常压、600~700℃和甲烷体积分数0.1%~1%的条件下,对国产铜锰负载型堇青石整体催化剂上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本征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以单纯形法对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最优化参数估计,建立了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双曲型本征动力学模型,数理统计和残差分布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实验结果良好相容,是适宜和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用混合硝酸盐溶液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二甲苯完全氧化活性探针反应,配合XRD、TPR、BEF表面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负载量对催化剂 原性能以及催化活性的影响,XRD及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增加,载体γ-Al2O3特征衍射峰逐渐展宽,衍射基线也有所增高,催化剂活性增强,CoAl2O3尖 晶石峰变得尖锐,负载量为20%和30%两催化剂间呈现活性突跃区,TPR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Mn基催化剂的甲烷低温催化燃烧活性,以H-beta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采用浸渍法通过Ag改性制备了Mn-Ag/H-beta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Mn-Ag/H-beta催化剂在低温(523~823K)时的甲烷低温催化燃烧活性和抗水耐硫性;通过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研究了Mn-Ag/H-beta催化剂中Ag和Mn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在温度低于823K时,Ag改性显著提高了Mn/H-beta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当催化剂中Ag和Mn的质量分数均为6%时,Mn-Ag/H-beta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好;SO2和H2O会抑制Mn-Ag/H-beta催化剂的活性;H2O对于催化剂的硫酸化无明显的促进作用;Mn-Ag/H-beta催化剂中Mn主要以Mn3+和Mn4+的氧化态形式存在,Ag的添加可促进部分Mn3+向Mn4+的转变;催化剂中Mn具有稳定Ag+活性位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甲烷低温催化燃烧催化剂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催化燃烧VOCs的三种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利用浸渍法将过渡金属硝酸盐溶液沉积在γ—Al2O3上,通过焙烧制得三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uO/γ-Al2O3、CdO/γ-Al2O3和NiO/γ—Al2O3,通过催化燃烧销毁乙醇、丙酮和甲苯的实验,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作用下,三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催化燃烧的起燃温度和完全燃烧温度都明显低于它们的燃点,其中CuO/γ-Al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优于CdO/γ—Al2O3和NiO/γ—A12O3催化剂,它对丙酮、乙醇和甲苯的催化起燃温度分别是180,190和230℃,另外对于催化燃烧VOCs,挥发性气体分子的极性越大就越容易被氧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挥发性有机物(VOCs)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不良影响,已引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催化燃烧是处理VOCs的有效技术之一,具有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稀土元素Ce、La及其氧化物因特殊的理化性质常作为催化助剂或载体,在催化燃烧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稀土催化剂(主要为Ce、La),综述了其在丙烷催化燃烧中的应用及相应的催化反应机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 通过对Ce基和La基催化剂在丙烷催化燃烧中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了稀土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及发展方向。结果 首先,Ce、La及其氧化物可调节催化剂的整体结构、形貌和比表面积等物理性质;同时,上述物质也可与催化剂内的其他金属相互作用,从而有效调控材料中的氧空位密度,最终增强对丙烷催化燃烧的反应活性。其次,CeO2作为载体能与活性金属产生有赖于CeO2形貌和晶面的金属-CeO2相互作用,这会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产生极大影响。此外,也讨论了通过优化合成方法和表面改性所获得的La系钙钛矿催化剂在丙烷催化燃烧中的应用研究。结论 目前,稀土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机制探索尚处于...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采机金属络合物固载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Au/Fe2O3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在CO氧化中的催化活性及其制备条件如焙烧温度,金的负载量,沉淀剂,活性组分前体和制备方法等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石油化工中焦炭燃烧率的测定,考察了加入各种类别金属离子型助燃剂的对烧焦油线及焦炭燃烧图的影响,阐明了各种金属离子型助燃剂对焦炭的催化燃烧作用规律,并与煤的催化燃烧过程进行比较,初步探讨了焦炭的催化燃烧机理。实现表明:第四周期过渡金属离子型助燃剂的烧焦催化机理可以用氧传递过程来解释;IA族离子型烧焦助燃剂的催化效果显著,最适用于石油化工烧焦工艺。IA族与ⅡA族金属离子型助燃剂的催化烧炭机理可用生成易着火的正碳离子过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5.
常温常压下,纳米级的镍基催化剂对苯乙烯和二苯甲酮分别有催化加氢活性,反应级数为零级,符合表面接触反应特征,可用过渡态理论解释。超声波的介入有助于提高反应转化率和催化活性的稳定。在超声波的作用下镍微晶(111)晶面间距增大1.5%。  相似文献   

16.
不同密度级别无烟煤粉催化燃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法研究了K2CO3对不同密度无烟煤煤粉燃烧特性和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K2CO3能够改善煤粉的燃烧性能; 在K2CO3溶液最佳添加量浓度为 15%时, 低密度煤粉着火温度降低 56.7℃,中密度煤粉着火温度降低 30℃;随着K2CO3负载量的增加, 煤样的最大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但均低于原煤; 由于中密度煤粉矿物质含量高, K+离子含量低,在最佳催化剂含量下, K2CO3对低密度煤粉的催化作用优于对中密度煤粉的催化作用; K2CO3催化煤燃烧机理可用氧转移理论解释; K2CO3可减小体系表观活化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