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崔玉民 《合成化学》2006,14(6):612-614
以5,10,15,20-四苯基卟啉为原料,经硝化,还原和取代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5-(对-β-乙酸乙酯基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其结构经UV,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2.
将丙烯酰氯和5-邻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Ⅰ)相连合成了5-邻丙烯酰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Ⅱ)。在引发剂作用下,Ⅱ进一步聚合,生成聚5-邻丙烯酰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Ⅲ),同时还合成了单体和聚合物的钴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可见吸收光谱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新型卟啉衍生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顺  谷永红 《有机化学》2009,29(11):1762-1767
以合成的[5-(4-溴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锌为底物,通Stille偶联的方法合成5-(4’-氨基-4-联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5-(4’-氨基-4-联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锌配合物以及[5- (4’-甲硫基-4-联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锌配合物。并用Uv,‘H NMR, IR, Ms, Fs等表征确证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并用循环伏安法对以上部分产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崔玉民  范少华 《合成化学》2005,13(5):516-517
以氯乙醇和5-(对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为原料,合成了5-(对羟乙基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其结构经UV-Vis,1^H NMR和IR表征。  相似文献   

5.
新型桥连双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将4,4′-二羧基-2,2′-联吡啶、2,6-二溴甲基吡啶、2,6-二羟甲基吡啶和1,8-二氨基萘分别与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a)、5-(4-甲酰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b)和5-[4-(4′-溴代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c)反应,合成了3类新型的双卟啉化合物2a-2e,经IR,1HNMR,MS,UV-Vis光谱及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新型卟啉-席夫碱铜(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与光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吡咯、取代苯甲醛等为原料合成了5-(对-亚苄基亚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铜(Ⅱ)/锌(Ⅱ)配合物和5-[对-(4-硝基亚苄基亚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铜(Ⅱ)/锌(Ⅱ)配合物. 通过FTIR, UV-Vis, 1H NMR, FAB-MS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能及热稳定性. 实验结果表明, 合成配合物的最大发光波长为600 nm, 位于可见光中的红光区; 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初始分解温度为70 ℃.  相似文献   

7.
在卟啉的苯环上接上4~30个碳的长链,则其光电化学性能增强,并成为性能良好的充电导膜材料及照相感光材料。为此,本文合成了5-(p-十六烷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Ⅱ)和5-(p-十六羰酰氧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Ⅲ),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中性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非水溶性卟啉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NTPPH2)和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ATPPH2)与α-CD、β-CD和γ-CD三种环糊精相互作用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结果表明,NTPPH2与α-CD、β-CD和γ-CD均形成了1:1的包结物,ATPPH2与β-CD形成1:2的包结物,与α-CD和γ-CD则形成了1:1的包结物。其中α-CD与NTPPH2和ATPPH2的包结常数最大。本文探讨了卟啉环上给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对包结的影响,为卟啉和环糊精相互作用及超分子体系的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光度法对二种以双酰胺链连接的双卟啉(图1)和单卟啉(5-邻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化合物2)同醋酸钴在DMF溶液中反应的进程进行了观测。反应是在Co~(2+)  相似文献   

10.
王树军 《应用化学》2010,27(6):721-726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和荧光光谱法,考察了5-对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和5-邻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与3种咪唑类客体小分子进行轴向配位反应的光谱性质,并探讨取代基团在不同位置时的锌卟啉及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客体对该类轴配反应进行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2种锌卟啉与咪唑类客体之间的轴配反应是按摩尔比1∶1进行,轴配反应的平衡常数均按K(2-MeIm)>K(N-MeIm)>K(Im)顺序依次减弱,其中5-邻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与2-甲基咪唑间的轴配反应有最大的平衡常数5.85×105 L/mol。 轴配反应的平衡常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升高不利于平衡反应的进行。 热力学参数表明,这类反应的驱动力是焓驱动,是自发进行的配位反应。 随客体浓度的增加,5-对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荧光峰位:592.9、634.2 nm)与咪唑类客体的轴配体系具有荧光增强的效应,5-邻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荧光峰位:583.6、629.8 nm)与咪唑类客体的轴配体系具有荧光猝灭的效应。 轴配体系的荧光效应是由锌卟啉中硝基基团的位置所决定的,而与客体的结构特点无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三种锌卟啉-蒽醌-2-磺酸酯为主体化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主体化合物与客体咪唑、吡啶、N-甲基咪唑进行的轴向配位反应,结果表明:①对于同一主体,客体的配位能力为:N-甲基咪唑咪唑吡啶;②对于同一客体,主体的配位能力是5-(苯基-4-(蒽醌-2-磺酸酯))-10,15,20-三(4-氯苯基)卟啉锌5-(苯基-4-(蒽醌-2-磺酸酯))-10,15,20-三苯基卟啉锌5-(苯基-4-(蒽醌-2-磺酸酯))-10,15,20-三(4-甲氧基苯基)卟啉锌;③实验结果经计算表明主客体之间以摩尔比1∶1配位,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的平衡常数逐渐减小,焓变Δ_rH_m~Θ0,反应是放热反应。  相似文献   

12.
刘欢  臧娜  赵芳瑶  刘坤  李悦  阮文娟 《物理化学学报》2014,30(10):1801-1809
设计合成了两种新型卟啉-Salen型配体5-(3-氨基-4-(3,5-二叔丁基水杨醛基)-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和5-(N,N'-二(3,5-二叔丁基水杨醛基)-3,4-二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2)及其同、异双核金属配合物和单金属核配合物.采用氢核磁共振(1H NHR)谱、电喷雾质谱(ESI-M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手段对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配体1和配体2具有相似的光学特征,均具有反饱和吸收的特性和自散焦效应;当不同的金属离子嵌入配体形成单、双核金属配合物后,分子的极性发生改变,他们的光学特性均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L-酪氨酸修饰的新型手性自由卟啉(5-[2-(L-酪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对应的金属锌卟啉(5-[2-(L-酪氨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圆二色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等多种谱图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几种取代胡椒醛缩合不对称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波加热法, 以6-硝基胡椒醛、两种R取代苯甲醛(R=H, Cl)、吡咯为原料, 在丙酸中缩合, 合成了两种新的不对称卟啉化合物5-(2-硝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2)和5-(2-硝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10,15, 20-三对氯苯基卟啉(3). 将23还原得到了化合物5-(2-氨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4)和5-(2-氨 基-4,5-亚甲二氧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5). 新化合物结构分别经UV-Vis, IR, 1H NMR及元素分析所证实. 荧光测试表明, 几个化合物都有比较好的荧光强度, 且氨基取代化合物的荧光强度比相应的硝基化合物的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方法考察了5-p-(4-溴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和5-p-(4-烟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与咪唑类客体之间的配位反应性质。热力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锌卟啉与咪唑类客体之间的轴配反应是按摩尔比1∶1进行的,轴配反应的平衡常数均按K(2-MeIm)>K(N-MeIm)>K(Im)的顺序依次减弱,其中5-p-(4-烟酸乙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锌卟啉与2-甲基咪唑间的轴配反应有更大的平衡常数,为5.46×105L/mol。荧光光谱滴定实验显示,随客体浓度的增加,2种主体与咪唑类客体形成的轴配体系均具有荧光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16.
meso,β-和β,β-全氟醚基磺酸酯桥连双卟啉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氟砜基全氟醚基取代四芳基卟啉与5-(4-羟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BINOL反应分别生成meso,β-和β,β-全氟醚基磺酸酯桥连双卟啉,双卟啉与醋酸锌在CHCl3/CH3OH中回流可高产率获得双锌卟啉,测定并讨论了meso,β-和β,β-全氟醚基磺酸酯连接双卟啉的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7.
以5-(4-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和硒粉为原料,合成了新型单硒双卟啉,其结构经UV-Vis,1H NMR,IR及HR-MS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3,5-二羟基苯甲酸丙酯和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为起始原料,合成了新型的不对称卟啉配体——5-[4-(3,5-二-十六烷氧基苯甲酰亚胺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1)及其锌配合物(2),其结构经UV-Vis,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用荧光激发光谱研究了1和2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在激发波长为420 nm时,1和2的荧光发射峰分别在650 nm,709 nm和600 nm,644 nm。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新的尾式-5-{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氧基}对丁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H2[5-Br-PADAPBPP]}及其Pd2 和Ni(bpy)2 配合物,其结构经UV,1H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20.
新型间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书涛  刘彦钦  韩士田 《应用化学》2007,24(11):1295-1298
用5-[3-(3-溴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或5-[3-(4-溴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与5-氟尿嘧啶反应,合成了1,3-二[5-(3-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A1)、1-[5-(3-丙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B1)、1,3-二[5-(3-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A2)、1-[5-(3-丁氧基苯基)-10,15,20-三(3-氯苯基)卟啉]-5-氟尿嘧啶(B2),产率分别为20.4%、12.3%、21.4%、11.4%。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试技术表征了其结构。对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分离纯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DMF为溶剂,反应温度在120℃,反应时间10h,产率较高;采用硅胶G(粒径40μm)柱层析,按试验产品量,柱子直径为3cm,柱高10cm,用V(氯仿)∶V(丙酮)=15∶1为洗脱剂,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