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室温固相反应合成钼磷酸铵、钨磷酸铵纳米微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室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钼磷酸铵、钨磷酸铵两种多金属氧酸盐纳米微粒,用元素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组成。它们的结构、性质、颗粒大小、表面形状分别用IR,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和热分析等手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多金属氧酸盐都为Keggin结构,晶粒分别为34nm和32nm左右,形成纳米微粒后的两种杂多阴离子的热稳定性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硅酸聚合中盐效应的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广泛pH范围内研究了硅酸聚合中盐效应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盐的阳离子既可与水配位形成水合金属阳离子,又可与硅酸负离子形成配合物。因此外加盐的阳离子同时以静电效应和化学反应两种机理来影响硅酸的聚合速度,这种影响随溶液pH增大而加强。在强酸性溶液中,外加盐被酸化成的酸和硅酸或硅酸阳离子反应,以化学反应机理来改变硅酸的聚合速度。这一作用随溶液pH增大而减小。根据上述机理,提出了一个表示硅酸聚合速度与包括盐效应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关系式,由此求得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3.
由于硅酸的聚合性质,单硅酸易发生聚合,溶液中硅酸总量不能代表单硅酸的含量,因而其离解常数不易测准,各家所得数据不一.本文用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测得硅酸溶液中单硅酸含量以求得不同时间下单硅酸的最快聚合点的pH,并以时间外推法求得单硅酸的标准离解常数.本文还用离子强度外推法,求得了单硅酸热力学离解常数.这些常数和公认值一致.  相似文献   

4.
用高分子反应统计理论研究了硅酸聚合反应。利用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跟踪测定了聚合反应过程中各低聚态硅酸的含量变化,得到了分子数量分数分布。该分布符合含有内环化因子校正的A4型缩聚反应统计理论,内环化反应是硅酸聚合反应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硅酸胶凝过程的显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用不同浓度的盐酸酸化单硅酸钠溶液。硅酸胶凝过程中亚微观结构的变化通过显微录象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在碱性溶液中硅酸的胶凝过程分成三步。  相似文献   

6.
采用硅酸铜对微生物发酵液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分离研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硅酸锌和硅酸铜对微生物发酵液中氨基酸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铜比硅酸锌更适合分离发酵液中的氨基酸,并确定了以硅酸铜为填料的分离条件:上柱发酵液pH=2,流速0.2BV/h,洗脱液为1mol/L的NH4Cl.在该条件下能够一次性将3种不同的氨基酸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由硅酸酯合成单分散二氧化硅中碳的化学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分散二氧化硅是指尺寸分布十分狭窄的二氧化硅颗粒.单分散颗粒在科学研究及工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单分散二氧化硅由正硅酸有机酯在氨催化下于醇溶液中水解缩合得到.硅酸酯的水解和缩合反应可用如下反应描述.总的反应式为:nSi(OR)4+2nH20→nSiO2+4nROH1956年Kolbe[2]发现正硅酸乙酯(TEOS)在碱催化下于乙醇溶剂中水解反应有时会形成均一颗粒二氧化硅以来,许多学者对这一反应体系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提出了双分子缩合成核机理、单分子叠加生长机理、表面反应控制生长机理、扩散控制生长机理和微晶核团聚生…  相似文献   

8.
由于硅酸的聚合性质,单硅酸易发生聚合,溶液中硅酸总量不能代表单硅酸的含量,因而其离解常数不易测准,各家所得数据不一.本文用三甲基硅烷化-气相色谱法测得硅酸溶液中单硅酸含量以求得不同时间下单硅酸的最快聚合点的pH,并以时间外推法求得单硅酸的标准离解常数.本文还用离子强度外推法,求得了单硅酸热力学离解常数。这些常数和公认值一致.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无机酸系列的酸强度(pKa值)与羟基上氧原子的亲电子超离域度S(E)成线性关系的规律性,找出聚硅酸系列的相应线性方程为:并由此推测低聚硅酸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硅酸结构:在三聚硅酸溶液中主要存在着六元平面环的三聚体;在四聚硅酸中则主要存在着三种环状的四聚体。  相似文献   

10.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以真核生物细胞根霉菌为模板,以正硅酸乙酯(TEOS)作为硅源进行了生物矿化实验,并采用TEM、SEM、FTIR、EDX、TGA等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EOS/培养基浓度为80mg/L时,矿化合成了一种厚度为5nm的管状SiO2纳米结构材料。本实验为利用生物细胞模板合成介观尺寸有序的SiO2纳米结构材料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纳米(NH4)3PMo6W6O40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H3PMo6W6O40•23H2O和(NH4)2C2O4•H2O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出(NH4)3PMo6W6O40•6H2O产物,用元素分析、IR、UV-Vis、XRD、TEM、TG-DTA、BET等手段确定其组成、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0 nm.纳米粒子保持着杂多阴离子的Keggin特征结构,比表面积为167.6 m2•g-1,且在465 ℃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反应中反应热能、结晶水和生成物H2C2O4•2H2O对形成小粒径的(NH4)3PMo6W6O40纳米粒子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首次以H4SiW12O40 * 22H2O和(NH4)2C2O4 * H2O为原料,室温固相反应合成出(NH4)4SiW12O40纳米微粒;用元素分析、 FTIR确定产物的组成和结构; XRD、 TEM和BET对产物的形貌、晶粒尺寸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 TG-DTA确定了产物的稳定温区.结果表明,产物为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60 nm,比表面积为108.7 m2/g,在43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固相反应中,研磨和放热反应热效应能加快反应物扩散速率和生成物成核速率,使产物粒径减小;反应物含有结晶水和生成物H2C2O4 * 2H2O,对形成小粒径的(NH4)4SiW12O40纳米粒子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磷钼十二酸、偏钒酸铵、CuCl_2·2H_2O和3,3′,5,5′-四甲基-4,4′-联邻二氮杂茂(H_2X)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出了1个新的多酸基杂化化合物Cu_4(H_2X)_4[(PMo_(12)O_(40)(VO)_(0.5))].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单晶结构解析表明该化合物为2D层状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637 6(5)nm,b=1.542 2(5)nm,c=2.057 0(5)nm,α=90.000(5)°,β=112.677(5)°,γ=90.000(5)°,V=7.720(3)nm~3,Z=4,R_1=0.061 5,wR_2=0.164 6.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双配体修饰的Keggin结构铝钨酸盐超分子化合物,通过元素组成分析和TG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Cu(en)(bipy)(H_2O)]_2[AlW_(12)O_(40)]·H_3O·H_2O.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物是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945 58(11)nm,b=1.244 12(7)nm,c=2.568 27(15)nm,α=γ=90°,β=92.001 0(10)°,V=62.128(6)nm~3,M_r=3 504.80,Z=4,F(000)=6 204,R=0.055 9,wR=0.105.在标题化合物中,每个[AlW_(12)O_(40)]~(5-)阴离子与[Cu(en)(bipy)-(H_2O)]~(2+)单元通过超分子作用形成一维、二维和三维结构.该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和对H_2O_2的电催化性质.固体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表明,化合物的光学带隙达到2.70eV,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该化合物对罗明丹B(RhB)的降解率为96.29%.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Keggin型多酸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化学式为(Hpydz)Na[Co(pydz)_4(H_2O)_2][SiW_(12)O_(40)]·3H_2O(pydz=pyridazine).单晶X-射线研究表明,在该化合物中,Keggin型多阴离子与钠离子连接构筑成三维孔状结构,其中钴-哒嗪阳离子有机基团作为客体分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存在于三维孔道结构中,构筑成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_2/c,晶胞参数a=1.937 7(2)nm,b=1.678 8(2)nm,c=1.768 0(2)nm,α=90°,β=98.612(3)°,γ=90°,V=5.686 51nm~3.  相似文献   

16.
王敬平  魏梅林  牛景杨 《化学学报》2003,61(8):1276-1280
以a-H_3PMo_(12)O_(40)·nH_2O, La_2O_3和二甲基亚砜(DMSO)为原料,在 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制得了一维锯齿链状配位聚合物[{La(DMSO)_6(H_2O)}· (PMo_(12)O_(40))·H_2O]_n,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聚合物中金属配阳离子与 杂多阴离子骨架通过Mo-O_d-La-O_d-Mo相连并形成一维无限链,每一个不对称结构 单元中含一个结晶水,La~(3+)的配位数为九,三帽三棱柱构型,配位氧原子分别 来自6个DMSO分子,1个H_2O分子和2个相邻杂多阴离子的端氧,晶体氧于单斜晶系 ,P2_1/c空间群,a=1.3916(3)nm,b=1.7058(3)nm,c=2.4750(5)nm,β=99.16(3)~° ,Z=4,V=5.800(2)nm~3,D_c=2.825g/cm~3,R_1=0.0446,wR_2=0.0871,IR光谱和X射线 单晶衍射结果一致表明,在固态条件下配阳离子和杂多阴离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UV光谱表明,在稀的水溶液中,由于溶剂化作用,杂多阴离子与配阳离子处于解离 状态,热性质研究表明,形成标题化合物后,杂多阴离子的热稳定性与磷钼酸相比 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一个新的铈砷钨酸盐大阴离子[As4W40O140Ce(H2O)5]^25-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岗林 《化学学报》2001,59(9):1519-1521
合成了一新的铈砷钨酸盐[As4W40C140Ce(H2O)5]Na25·63H2O,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及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其晶胞参数为:a=3.1252(8)nm,b=2.2656(6)nm,c=1.3973(9)nm,α=β=γ90°,V=9.893(7)nm^3,空间群P21/m21/m2/n。在聚阴离子[As4W40O140Ce(H2O)5]^25-中,四个桥连WO6八面体通过相互共享两个顺式氧串联四个B-α-(AsW9O33)^9-形成环配体(As4W40O140)^28-的基本框架,四个B-α-(AsW9O33)^9-并不处在一个平面上,而是上下交错分布的。中心离子Ce(Ⅲ)未完全填充在(As4W40O140)^28-中具有八齿配位能力的S1洞穴中,而是四个桥连的WO6八面体各提供一个端基氧向Ce(Ⅲ)配位,另有五个水分子向Ce(Ⅲ)配位,Ce(Ⅲ)离子的配位数为9,该离具有C2v对称性。  相似文献   

18.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 Four ionic cobalt hexacyanidoferrate(II) complexes with formulae [Co(NH3)6]4[Fe(CN)6]3·12H2O (1) [Co(NH3)6]2Cl2[Fe(CN)6]·4H2O (2),...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固相反应,合成了新的配合物六亚甲基四胺锑(Ⅲ)、铋(Ⅲ):SbCl3(C6H12N4)2·H2O(1)、BiCl3(C6H12N4)2·H2O(2).经元素分析、X 射线粉末衍射、远红外光谱和差热 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对XRD谱指标化,确定其晶系和晶胞参数.SbCl3(C6H12N4)2·H2O(1):a=1.2490nm,b=1.4583nm,c=1.6870nm,β=91.78°,V=3.0706nm3;BiCl3(C6H12N4)2·H2O(2):a=1.3250nm,b=1.3889nm,c=1.7449nm,β=98.94°,V=3.1725nm3.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了组成为[Cu(en)(H2O)(2,2′-bipy)]2H3BW12O4.02.5H2O的多金属氧簇有机-无机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R和UV光谱、XPS、TG、荧光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951 1(2)nm,b=1.229 76(12)nm,c=2.505 9(3)nm,β=91.266(2)°,V=6.011 1(11)nm3,Z=4.化合物阴离子[BW12O40]5-与配位阳离子[Cu(en)(H2O)(2,2′-bipy)]+通过静电作用相结合.XPS表明化合物中Cu、W氧化态分别为+1和+6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