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苯乙烯磺酸树脂D72与三氯化铝在二硫化碳的回流温度下,通过不同的洗涤处理分别制备了复合树脂1—4。复合树脂2,4在二硫化碳中分别与无水HCl作用得到复合树脂2’、4’,这些复合树脂在60℃下催化乙酸和正丁醇(摩尔比为1/13)的酯化反应,其催化活性与复合树脂中Cl、Al含量和Cl/Al摩尔比值的增加而增大。这些复合树脂对水比较敏感,与水会发生水解脱氯作用,使催化活性降低。但在非水体系如:仲丁醇与乙酸酐的酯化反应中这些复合树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弱碱树脂D370与FeCl3·6H2O复合物A及其与HCl的络合物B,D370与HCl的季铵盐树脂C。这些树脂催化乙酸与正丁醇(摩尔比为1:13)酯化反应结果表明,D370树脂与复合树脂A没有明显的催化活性,而复合树脂B和树脂C有相当的催化活性。树脂B在第二次重复使用中具有原来83%催化活性,而树脂C则只有原来的25%活性。树脂B的催化中心可能是Bronsted酸和Lewis酸点同时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聚苯乙烯磺酰氯树脂1与三氯化铁或三氯化铁的六水合物在二氯乙烷的回流温度下分别制得了复合树脂2和复合树脂3。这两种树脂在二氯乙烷中分别用无水HCL处理分别得到复合树脂4和复合树脂5。用对硝基氯苯作指示剂测得复合树脂2的Hammett酸度常数为-12.70。这些树脂在60℃下催化乙酸和丁醇(摩尔比为1:13)的酯化反应中虽然树脂3没有明显的催化活性,但其余三种复合树脂的催化活性是其母体聚苯乙烯磺酰氯树脂的3~4倍,是强酸树脂催化剂D72的4~6倍。  相似文献   

4.
张光  张林林 《分析化学》1997,25(1):79-81
报道以5-(5-硝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NO2-PADAT_作为测定钌的分光光度法。在40%乙醇存在下PH4.0-6.5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5-NO2-PADAT与Ru(Ⅱ)形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无机酸作用下,可转变为另一型人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络合物,适宜酸度范围分别为0.12-2.0mol/LHCl,0.12-1.2mol/LHClO4,0.12-1.0mol/L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35±0.1℃、离子强度0.5mol/L(KCl)条件下,甲酸根、乙酸根、丙酸根和丁酸根分别催化Cu(Ⅱ)离子与四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H2Tβ-N-ACMspyPBr4)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该类反应对卟啉和Cu(Ⅱ)离子均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d[CuP^4+]/dt=k{1.0+b[A^-])/(1.0+K3,4.[H^+]^2}[Cu^2+][P]T  相似文献   

6.
聚苯乙烯磺酰氯树脂1与三氯化铁或三氯化铁的六水合物在二氯乙烷的回流温度下分别制得了复合树脂2和复合树脂3。这责任中树脂在二氯乙烷中分别用无水HCl处理分别得到复合树脂4和复合树脂5。  相似文献   

7.
在γ-Al2O3中加入Zn2+,Mg2+,Cu2+或Cr3+后用漫反射光谱法研究了它们对随后加人的Co分布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这些离子对水煤气变换反应催化剂CoMoK/Al2O3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Zn2+,Mg2+具有阻止Co进入载体内层的作用,Cu2+,Cr3+的作用则相反.四面体配位倾向强的金属离子能阻止Co进入载体内层,从而促进水煤气变换反应的催化活性,而八面体配位倾向强的金属离子的效果刚好相反.在650℃下,100gAl2O3含7gMgO时,Mg能最大限度地阻止Co向Al2O3内层扩散,从而提高了CoMok/Al2O3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Kaminsky型催化剂化乙烯齐聚:二酚基二茂锆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梅  沈玉梅 《分子催化》1999,13(4):282-286
通过改变Al/Zr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分别考察了Cp2Zr(OAr)2/EAO(Ar=C6H5、p-C6H4Me、M-c6h4no2、P-c6h4no2)4种体系对乙烯齐聚的催化作用,发现用Cp2Zr(OAr)2代替Cp2ZrCl2作为主催化剂,对于Kaminsky型体系Cp2ZrL2/EAO催化乙烯齐聚,具有调变作用,在提高催化活性的同时,可使低碳烯烃的造反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变 Al/ Zr 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 分别考察了 Cp2 Zr( O Ar)2/ E A O ( Ar= C6 H5、p  C6 H4 M e、m  C6 H4 N O2、p  C6 H4 N O2) 4 种体系对乙烯齐聚的催化作用. 发现用 Cp2 Zr( O Ar)2 代替 Cp2 Zr Cl2 作为主催化剂, 对于 Kam insky 型体系 Cp2 Zr L2/ E A O 催化乙烯齐聚, 具有调变作用,在提高催化活性的同时, 可使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明显改善. 在 Cp2 Zr( O Ar)2/ E A O 的4 种催化体系中, 当酚基对位带有强吸电子基团时( Ar= p  C6 H4 N O2), 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氯化高锡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曾庆乐 《化学通报》2000,63(1):45-47
采用SnCl4作乙酸和丁醇的酯化催化剂,2.35(wt)%SnCl4可在60min内催化丁醇和乙酸(1:13(mol/mol)达到97.5%的产率,其催化活性远远比固体超强酸高,与浓硫酸相当,而腐蚀性则比浓硫酸低得多,因而有希望取代浓硫酸作酯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孟明  林培琰  伏义路 《催化学报》1996,17(3):189-192
催化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相分浸于γ-Al2O3上,经500℃焙烧,450℃氢气还原剂(mco3o4/mAl2o3=0.08,m贵金属/m催化剂=1/1000),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t和Pd与Co之间具有的协同催化作用,而Rh与Co的协同作用较差,在Co-Pt/γ-Al2O3和Co-Pd/γ-Al2O3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o/γ-Al2O3上下降约60℃,  相似文献   

12.
对镍铜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化学研究表明,在Al2O3、SiO2、MgO、TiO2、Y型分子筛等载体中,具有较好氢溢流功能的Al2O3所担载的镍铜催化剂,有最佳的反应性能,载体的产物溢流功能对反应中合成气的生成是有利的.对于NiO-CuO-Al2O3催化剂,组分Cu的最佳含量是Cu/Al=0.2/4(原子比),Ni/Al(原子比)在1/4-1.5/4范围内催化剂均保持最佳的反应性能,此时,甲烷转化率为98.1%,对CO、H2的选择性分别达97%、100%.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影响的结果显示,以(NH4)2CO3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法,是制备NiO-CuO-Al2O3催化剂的最佳方法.NiO-CuO-Al2O3催化剂的甲烷部分氧化性能在400-500℃间有一突跃,并在700℃时达到最佳值;过高的反应气空速对CO、H2的选择性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3.
催化剂采用等量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分浸于γ-Al2O3上,经500℃焙烧,450℃氢气还原制得(mCo3O4/mAl2O3=0.08,m贵金属/m催化剂=1/1000).CO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贵金属Pt和Pd与Co之间具有明显的协同催化作用,而Rh与Co的协同作用较差.在Co-Pt/γ-Al2O3和Co-Pd/γ-Al2O3上,CO100%转化的温度较在Co/γ-Al2O3上下降了约60℃,而在Co-Rh/γ-Al2O3上仅下降了25℃左右.XRD和XPS的表征结果表明,Co/γ-Al2O3中Co以高分散的金属Co相和类似CoAl2O4的尖晶石相存在,而Co-M/γ-Al2O3(M=Pt,Pd,Rh)催化剂中,Co相已完全被还原为零价.高分散的金属钴相和贵金属相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氧从贵金属至Co相上的溢流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苯酚对I^-1催化Ce^4+-As(Ⅲ)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用催化动力这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001mol/LCe(SO4)2,0.00125mol/L,As2O3,0.01mg/L,KI,0.0125mol/L,H2SO4和0.13%(w/v)NaCl溶液中测定苯酚,其表面摩尔吸光系数为2.1×10^5L.mol^-1.cm^-1,线性范围  相似文献   

15.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褚衍来  李树本 《分子催化》1996,10(6):449-455
对镍铜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化学研究表明,在Al2O3、SiO2、mgO、TiO2、Y型分子筛等载体中,具有较好氢溢流功能的Al2O3所担载的镍铜催化剂,有最佳的反应性能、载体的产物溢物功能对反应中合成气的生成是有利的,对NiO-CuO-Al2O3催化剂,组分Cu的最佳含量是Cu/Al=0.2/4(原子比),Ni/Al(原子比)在1/4-1.5/4范围内催化剂均保持最佳的反应性能,此时,甲烷转化  相似文献   

16.
Co/γ-Al_2O_3 CATALYSTS FOR NITRIC OXIDE SELECTIVE REDUCTION BY ETHYLEN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等量浸渍法制备了Co/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乙烯选择还原NO的反应性能,用XRD和BET方法表征了催化剂.结果表明,在Co/γAl2O3中存在两种钴相,即Co3O4和CoAl2O4,前者是C2H4的完全氧化活性中心,后者是NO的选择性还原活性中心.随焙烧温度的提高,Co3O4向CoAl2O4相的转化是样品对C2H4完全氧化活性下降和对NO选择还原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更高焙烧温度下,样品活性的下降与载体及CoAl2O4相的烧结有关.  相似文献   

17.
聚醋酸乙烯酯与铜(Ⅱ)离子的配位反应及其催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ESR、UV和IR表征Cu(2+)离子与PVAC的配位反应。根据CUCl2·2H2O乙醇溶液与PVAc-CuCl2·2H2O乙醇溶液的电导率差值随Cu(2+)离子摩尔浓度变化的明显转析点得知,1个Cu(2+)离子大约能与PVAc4个链节单元配位。证实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的聚合体是无规PMMA,得率为70%。讨论了MMA在Cu(Ⅱ)-PVAc配合物/Na2SO3体系络合催化引发下的游离基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膦酸的正辛烷溶液从盐酸介质中萃取钍的机理。在未控制离子强度下,萃取平衡反应为:Th^4++Cl^-+3(HA)2(o)→ThClA3(HA)3(o)+3H^+。在控制离子强度为1.0mol/L时,萃取反应为Th^4++2Cl^-+3(HA)2(O)→ThCl2A2.(HA)4(P)+2H^+。用饮和法确定的萃合物组成为ThClA3.计算了萃取反应的平衡常数及热力学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研究了高温焙烧的负载型钴金属催化剂对甲烷与二氧化碳转化制合成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预处理温度及反应条件等对合成气生成量的影响,并用色谱法测定了催化剂上的积炭量.结果表明,钴负载量高于12%时,在1073~1473K焙烧的Co/Al2O3催化剂不仅具有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具有独特的抗积炭性能.TPR,XRD和催化反应结果表明,来源于CoAl2O4尖晶石的金属Co以及CoAl2O4尖晶石对催化剂的活性和抗积炭性能起着关键作用,其活性特征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低温焙烧的Co/Al2O3或Ni/Al2O3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α-氯代乙苯/TiCl4/Ti(OiPr)4引发β-蒎烯活性阳离子聚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0℃条件下,在CH2Cl2溶剂中以α-氯代乙苯为引发剂,TiCl4和Ti(OiPr)4混合物为Lewis酸活化剂,进行β-蒎烯阳离子聚合,单独使用强的Lewis酸TiCl4时,聚合反应在瞬间完成,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较宽,添加本身无催化活性的弱Lewis酸Ti(OiPr)4后,聚合反应减缓且聚合产物的分子量的分布变窄,当Ti(OiPr)4/TiCl4摩尔比为1/3时,产物的分子量随单体转化率线性增加,且分子量分布较窄,显示出活性聚合特性这种活性聚合特性由单体添加实验进一步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