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氧化碳还原芒硝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碳还原芒硝的动力学研究鲁晓凤,唐玉华(四川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一氧化碳,芒硝,动力学,还原我们已对氢气还原芒硝进行了动力学研究 ̄[1],本文是研究一氧化碳还原芒硝的动力学,为工业上实施气体还原芒硝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动力学模型C...  相似文献   

2.
羧酸的还原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媛  张萍  董玉环  周蕾  王亚英 《化学通报》2002,65(7):452-457
羧酸的还原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有着广泛的用途。氯化铝锂是还原羧酸的常用试剂,但是,该试剂能还原多种官能团,因此选择性较差,近年来,化学工作者研究亲报道了许多新的还原方法,如用NaBH4/I2、NaBH4/H2SO4、NaBH4/BOP体系等还原羧酸成醇以及还原羧酸成醛的特殊方法。本文拟对这些新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铁铈氧化物程序升温还原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原位穆斯堡尔谱、XRD测定等方法剖析了铁铈氧化物的程序升温还原过程。结果表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氧化铁的还原温度升高,还原反应活化能提高,抗还原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硝基苯还原羰化反应制备氨基甲酸酯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俊  夏春谷 《化学学报》2003,61(3):427-429
在硝基苯还原羰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竞争中,使用高分了载体,加人第二金属 组分,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还原羰化反应的进行.并且实现了利用双金属效应,在 不含有机配体的体系中高选择性地进行硝基苯还原羰化反应.  相似文献   

5.
MgAlFe复合氧化物吸收SO2后的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吸收SO2后的MgAlFe复合氧化物进行了氢气还原再生的研究,通过对MgAlFe复合氧化物BET、XRD表征和用氢气对其还原度的测定。发现复合氧化物在再生时有不同的起始还原温度,而且随着Fe元素的加入起始反应温度随之下降,还原度增加,还原用氢气浓度在15-100%范围内基本不影响材料的还原速率和还原度。氧化物经过10次吸收和再生实验,它的吸收容量除了第一次有下降外,以后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6.
用旋转环(Au)-盘(热解石墨,PG)电极研究了氧在聚钴原卟啉二甲酯膜(PolyCoPP)上的电催化还原,实验发现在0.1mol.L^-1NaOH,O2饱和的溶液中,当盘电位在低极化区时,氧的还原主要是二电子还原过程,HO2为主要产物,不会再进一步还原为OH^-而在高极化区时,氧既有四电子的直接还原,也有HO^-2的进一步还原。  相似文献   

7.
负离子对紫精光还原和电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冯敏辉,刘伟区,梁兆熙(中山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广州,510275)关键词紫精化合物,负离子,电氧化还原,光还原,化学还原合成了不同负离子(F-、Cl-、Br-、I-、SCN-、ClO4-)的芳基紫精聚合物,并研...  相似文献   

8.
张发  刘有成 《化学学报》1989,47(11):1120-1122
氮氧自由基在电极上可得到电子而被还原,但关于哌啶氮氧自由基在水溶液中的电极还原反应,仅Neiman等用经曲极谱法考察过其半波还原电位与介质pH的关系,认为自由基被还原为相应的羟胺,质子参与电极反 ,但未能确定质子化过程是先于还是后于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9.
烷基紫精化合物的电氧化还原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微分脉冲极谱法研究了烷基紫精及聚紫精的电氧化还原行为。紫精的烷基影响紫精化合物的还原电位及其还原产物在电位及其还极上的成膜性能。与低分子烷基紫精相比,烷基聚紫精的第一还原电位E1较正,两步还原反应的电位间隔△E较大,而且两步还原反应均有良好的可逆性。支持电解质的卤素离子对紫精化合物还原电位有影响,其影响能力的顺序为:I^->Br^->Cl^->F^-。  相似文献   

10.
有机物存在下Cr6+离子的光催化还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选择多种有机物,对Cr^6+离子与有机物共存污染体系的光催化氧化还原协同作用研究,得出了光催化应用于消除有毒金属离子与有机污染物共存实际体系的有关信息,在酸性条件下,TiO2对Cr^6+离子污染具有显著的光催化还原消除效果,还原气氛对反应影响不大,Cr^6+离子的光催化还原符合L-H动力学规律,不同有机物存在表明,醇,酸及某些芳香有机物对Cr^6+的光催化还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一些烷烃及氯代烷  相似文献   

11.
Ni-Zn/活性炭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峰  黄仲涛 《催化学报》1997,18(1):20-23
采用TPR技术对甲醇、乙醇羰基化反应的Ni/C和Ni-Zn/C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负载于活性炭上的NiO比非负载的NiO容易还原;Ni与Zn之间有相互作用,Ni-Zn/C的还原峰温介于Ni/C与Zn/C之间;还原后的Ni/C和Ni-Zn/C催化剂比非负载NiO还原后的Ni更易氧化;氧化后的Ni/C和Ni-Zn/C在相同的升温速率下再一次还原,其峰温θm比第一次还原时低30~50℃,而对Zn/C的θm无影响.经反复氧化-还原操作,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PR谱,提出一种用TPR谱直接计算[H2]m的方法,进而求得催化剂的还原活化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XRD及XPS技术研究了合成低碳醇反应中还原温度对还原态超细K-Co-Mo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分别考察未还原及不同的还原温度下K、Co和Mo活性物种的价态以及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表面上Mo主要以 4和 6两种价态存在.随还原温度的升高.表面上Mo^4 /Mo^6 比增大,较高的Mo^4 /Mo^6 比有利于形成合成醇反应中活性位.Co也是以 2和金属态两种价态存在.还原温度低于500℃时,表面上Co^2 的相对含量变化不大,但是在体相中可以检测到有金属Co形成.且随还原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当还原温度为550℃时,表面上的Co^2 迅速减少,这种表面上的Co^2 的迅速减少可能导致了合成醇活性的迅速降低.K^ 在还原温度低于500℃时相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经550℃还原后.K^ 在表面明显富集.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原煤、煤焦以及煤在不同气氛下受热得到的气体产物对NO的还原特性。结果表明,原煤的NO还原能力不仅与其挥发分含量有关,还与煤中的矿物质有关;制焦气氛中的O2能改变煤焦对NO的还原能力,其改变与煤种有关。高挥发分煤所释放的挥发性产物对NO的还原率也高, 但Tongchuan(TC)煤除外。TC煤的挥发分含量不高,但由TC煤得到的挥发物对NO的还原率与高挥发分的Sanxie(SX)和Shenmu(SM)煤释放的挥发物相当。煤在N2环境下所释放的气体产物对NO的还原能力比CO2气氛下释放的气体产物对NO的还原能力强,但TC煤除外。同样,制气气氛中的氧对燃煤挥发物的NO还原能力的影响也很大,这种影响与煤种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NiFe2O4,运用XRD、DTA-TG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探讨还原条件对NiFe2O4-δ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催化分解CO2成C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柠檬酸络合法制备的NiFe2O4样品量为0.5g时,利用H2还原制备氧缺位NiFe2O4-δ的最佳还原条件为还原温度320℃、氢气流量40mL/min、还原时间3h。还原温度过高、还原时间过长以及氢气流量过大,均会使NiFe2O4-δ还原过度,尖晶石结构瓦解而转变成Fe(Ni)合金和α-Fe等。  相似文献   

15.
稀土氯化物催化作用下纳米氢化钠对芳基卤化物的还原脱卤*张源魁廖世健**徐筠余道容(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沈琪(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215006)关键词催化还原脱卤,稀土氯化物,氢化钠,双金属协同效应有机卤化物的还原脱卤...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香豆素及其衍生物的电还原进行研究;香豆素的电还原发生在羰基上;如果香豆素衍生物分子上含有吸电子基团,则还原电位正移;如果含有给电子基因,则还原电位负移;如果同时含有吸电子和给电子基因,则表现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低钯含量活性非均布Pd/Al2O3催化剂上,实现了富氧条件下,氢部分选择性催化还原NO过程,低温、富氧条件下NO的转化率高达80%-100%。NO直接分解实验表明,600℃,NO分解转化率在无氧时为17.3%,有0.5%氧存在时接近于0。氢非选择性还原NO条件下,100℃以下,NO转化率为100%。根据实验结果及文献,推测了氢部分选择性还原NO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反应,不同的反应温度下,NO脱除反应有所不同。在115℃以下,NO还原产物为NH3;115℃-155℃,NO还原产物为NH3、N2O和N2;155℃以上,NO还原产物中无NH3存在。NO还原反应与氢氧反应是平行的竞争反应。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Cr(Ⅵ)在纳米TiO2-有机物体系中的光催化还原效果,考察了起始浓度,pH值,催化剂投加量、温度,共存有机物等因素对Cr(Ⅵ)光解速率的影响,揭示了Cr(Ⅵ)多相光催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酸性条件最有利于Cr(Ⅵ)的还原,在低光强下增加温度可以适当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催化剂的投加量存在一最佳值,溶液中有机物的存在可以作为光生空穴的捕获剂而提高Cr(Ⅵ)的光催化还原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王琳  魏峰  张小霞  崔欣  陈代谟 《合成化学》2003,11(4):284-285
第一次成功设计、合成了新型的双手性噁唑硼烷还原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前手性酮的不对称还原。实验结果表明,双手性噁唑硼烷体系在手性相匹配的情况下,对前手性酮还原的对映选择性明显地优于单手性的噁唑硼烷的还原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烷氧基聚紫精的电氧化还原性能,测定了它们的两步还原电位、峰电流和表现扩散系统(D),结果表明:D随着PAoV结构中所含醚键的增加而减小;并对第一步还原反应的可逆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第一步还原反应的可逆性优于第二步还原反应,同时证明电极反应是由扩散步骤控制的;PAoV具有良好的抗电疲劳性能;并研究了体系pH值和扫描范围对PAoV的电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