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和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存在下,以NaAc-HAc缓冲溶液为介质,5-溴水杨基荧光酮(5-BrSAF)为荧光试剂,建立了用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显色剂用量、表面活性剂对体系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75nm,最大发射波长λex=535nm,Mn2+含量在0.026-3.5μg/25mL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值△F呈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1.02μg/L.已用于面粉中锰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温固相法在1 200℃制备了一系列红色荧光粉(Y1-x)6TeO12:x Eu3+(x=0.1~0.5)材料。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形貌特征、激发和发射光谱、浓度猝灭、热稳定性、荧光衰减曲线以及发光二极管封装与光色电性能等方面的分析与探究。结果表明:该红色荧光粉样品能被近紫外光(393 nm处)和蓝光(464 nm处)有效激发,在632 nm处表现出较强的红光发射。根据荧光强度与掺杂浓度的变化趋势,确定出最佳Eu3+掺杂量为x=0.3,更多的掺杂量引起浓度猝灭。进一步分析激活剂Eu3+间能量传递类型,得出电偶极-电偶极作用导致了浓度猝灭。(Y0.7)6TeO12:0.3Eu3+在150℃时积分发光强度是室温的76.5%,热激活能为0.196 9 eV。该样品的荧光寿命为813μs,色坐标值为(0.637 6,0.343 1),并基于板上芯片工艺进行了发光二极管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牛血清白蛋白(BSA)与头孢匹胺钠(CPMS)的相互作用及常见金属离子(Mg2+、Zn2+、Cu2+、Fe3+、Co2+、Ni2+)对BSA-CPMS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CPMS能使BSA的荧光发生猝灭,其过程为静态猝灭并伴有非辐射能量转移;CPMS通过静电引力与BSA结合,结合常数为104数量级,结合位点数约为1;结合主要作用于BSA的亚结构ⅡA中,结合距离r≈2.60 nm。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CD)均表明CPMS使BSA构象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Ba3Y4-xO9:xDy3+荧光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表明,样品的激发光谱由一系列线状峰组成,峰值分别位于328,355,368,386,427,456,471 nm。在355 nm激发下,荧光粉在490 nm(4F9/26H15/2)和580 nm(4F9/26H13/2)处有很强的发射,发射光谱的色坐标位于黄光区域。研究了不同Dy3+掺杂浓度对样品发光性质的影响,发现样品的发光随着Dy3+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光谱形状基本保持不变,表明Dy3+占据了基质中低对称性的Y3+格位。当Dy3+摩尔分数x=0.08时出现发光强度猝灭现象,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样品的发光寿命随着Dy3+浓度的增大逐渐减小,进一步证明了Dy3+离子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现象。Ba3Y4O9:Dy3+荧光粉的发光位于黄光区域,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是潜在的白光LED用荧光粉材料。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pH 4.0的H2SO4介质中,Fe(Ⅱ)对H2O2氧化孔雀石绿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种在常温下测定H2O2浓度的催化光度分析方法。在孔雀石绿吸收峰618nm波长处测得的吸光度降低值(△A)与过氧化氢浓度在0—50μmol·L-1范围内呈线性相关,回归方程为△A=0.0171C+0.0191,检出限为1.0μmol·L-1(s/n=3)。本法可以方便、快捷的用于雨水中微量过氧化氢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温固相法快速降温合成Sr3-2xSiO5:xCe3+,xLi+荧光粉。用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荧光粉的样品结构和发光性能。在1 420 ℃下煅烧得到四方相结构的Sr3SiO5:Ce3+,Li+。样品的激发光谱分布于270~500 nm的波长范围,有两个激发带,峰位分别位于328 nm和410 nm,表明样品可以被近紫外光有效激发。样品的发射光谱分布于420~650 nm,发射峰位于528 nm处。在410 nm左右的近紫外光激发下,宽带发射的峰位于528 nm。Ce3+的最佳掺杂量x(Ce3+)为0.8%,并且发光强度随掺杂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出现浓度猝灭。根据Dexter能量共振理论,该浓度猝灭的原因是Ce3+的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高位振动态RbH(X1+,v″=15~21)与CO2碰撞转移过程.脉冲激光激发RbH至高位态,利用激光感应荧光光谱(LIF)得到RbH(X1+,v″)与CO2的猝灭速率系数kv″(CO2),kv″=21(CO2)=2.7kvn=15(CO2).利用激光泛频光谱技术,测量了CO2(000,J)高转动态分布,得到了转动温度,从而获得了平均转动能rot>和转动能的变化<△Erot>,发现<△Erot>v″=21≈2.9<△Erot>v″=15.对于v″=16,证实了振动—振动能量转移的4-1近共振过程.在一次碰撞条件下,通过速率方程分析,得到RH(v″)-CO2振转速率系数.对于v″=15,J=32-48,速率系数在1.25-0.33×10-13cm3s-1.之间;对于v″=21,速率系数在2.47-1.53×10-13cm3s-1之间,其能量相关性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Cefotiam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C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盐酸头孢替安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在291K时,求出了猝灭常数KKV=2.49×104L/mol、结合常数KA=3.8×103L/mol及结合位点数n=0.81。在同步荧光光谱中BSA色氨酸和酪氨酸发射峰红移,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微环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以柠檬汁和尿素为原料,通过一步简单的微波热解制得了含氮荧光碳点(NCDs)。所得碳点发蓝色荧光,量子产率高达53.1%。Hg2+可以与NCDs表面基团络合形成非荧光的稳定化合物,导致荧光猝灭。通过荧光猝灭与寿命的关系和紫外-可见光谱的变化情况得出猝灭应属静态猝灭。另外,卡托普利的加入可以使NCDs荧光得以恢复,这是因为Hg2+与卡托普利的成键作用强于NCDs,卡托普利的加入使Hg2+脱离NCDs表面,荧光得以恢复。在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卡托普利的检测范围是0.25~25μmol·L-1,检出限为0.17μmol·L-1。该探针成功地用于卡托普利片剂中有效成分的测试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掺铒碲酸盐玻璃中的浓度猝灭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试了掺铒碲酸盐玻璃在不同掺杂浓度下的荧光特性.根据Dexter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Er3+在碲酸盐玻璃中发生浓度猝灭的临界距离R0及Er3+间相 互作用参 数CEr-Er,并与其他基质玻璃中CEr-Er数值进行了比较.最后建立 了Er3+基于OH-作为猝灭中心下碲酸盐玻璃中的浓度猝灭模型. 关键词: 浓度猝灭模型 能量转移 碲酸盐玻璃 3+')" href="#">Er3+  相似文献   

11.
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得双峰可调节本征半导体发光BaZn2(BO32:Eu3+荧光粉,此类荧光粉在300~400 nm的紫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在37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该荧光粉产生了两个宽带的发射峰,分别位于550 nm和615 nm处。并且,在395 nm的紫光激发下,荧光粉会由于Eu3+离子的5D07F2电偶极跃迁产生一个位于615 nm的强宽发射峰,这表明Eu3+离子占据了反演对称中心的位置,取代了BaZn2(BO32中部分的Ba2+离子。当Eu3+的摩尔分数达到10%时,发生浓度猝灭。在不同浓度的Eu3+离子的掺杂下,BaZn2(BO32:Eu3+荧光粉的发光从黄色延伸到红色,实现了荧光粉的色度可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不同Tb3+掺杂浓度和不同二次煅烧温度下的ZnAl2O4:Tb3+荧光粉, 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荧光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由XRD结果可知,当Tb3+掺杂的摩尔分数不大于9%,二次煅烧温度在600℃以上时,所得粉体为结晶性良好的尖晶石相。在紫外光激发下,ZnAl2O4:Tb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由位于488 nm(5D47F6)、542 nm(5D47F5)、587 nm(5D47F4 )和621.5 nm(5D47F3)的4个发射峰组成。研究发现,Tb3+的掺杂浓度和二次煅烧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有着重要影响,当Tb3+的摩尔分数为5%,二次煅烧温度为900℃时,ZnAl2O4:Tb3+荧光粉的发光最强,继续增加Tb3+掺杂浓度或提高煅烧温度,分别会出现浓度猝灭和温度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pH 5.5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吖啶橙(A0)与PAR-钒(V)络合物之间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使吖啶橙526 nm处的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能量转移荧光测定痕量钒的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5.5的3.0×10-5mol·L-2AO-4.0 mg·L-1PAR体系中,钒的含量c在0.12~0.5μg穖l-1范围内与荧光猝灭强度△F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165.4c+2.5,方法检出限为0.004 5.μg穖L-1,相对标准偏差为0.6%.该荧光猝灭反应15 min内完全,其相对荧光强度在2.5 h内基本保持不变.用该方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钒的含量,相对误差小于5%,结果满足痕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LiBaBO3:Ce3+发光材料.测得LiBaBO3:Ce3+材料的发射光谱为一不对称的单峰宽谱,主峰位于440 nm;监测440 nm发射峰,可得其激发光谱为一主峰位于370 nm的宽谱.利用van Uitert公式计算了Ce3+取代LiBaBO3中Ba2+时所占晶体学格位,得出438 nm发射带归属于九配位的Ce3+发射,而469 nm发射带起源于八配位的Ce3+发射.研究了Ce3+浓度对LiBaBO3:Ce3+材料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Ce3+浓度的增大,发光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e3+浓度为3mol%时强度最大,造成其浓度猝灭的原因为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引入Li+,Na+或K+可增强LiBaBO3:Ce3+材料的发射强度.利用InGaN管芯(370 nm)激发LiBaBO3:Ce3+材料,获得了很好的蓝白光发射,色坐标为(x=0.291,y=0.297). 关键词: 白光发光二极管 3:Ce3+')" href="#">LiBaBO3:Ce3+ 晶体学格位 发光特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1 150℃下经二次煅烧合成了双钙钛矿型的红色荧光粉Sr2ZnTeO6∶xEu3+(x=0.05-0.40),并进行了相组成、发光性质和热稳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Sr2ZnTeO6与Sr2ZnWO6具有相同的结构,掺杂离子的加入没有改变相结构。样品的激发光谱由电荷迁移带和Eu3+离子的特征激发峰组成,主激发峰位于464 nm(7F05L6)。样品的发射光谱位于614 nm(5D07F2)。Sr2ZnTeO6∶x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随着Eu3+离子的掺杂,先增大后减小,在x≥0.25时,发生浓度猝灭现象。通过变温荧光发现它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由于荧光粉的最佳激发位于464 nm,因而可以用于蓝光激发下的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16.
牛血清白蛋白与锌试剂作用机理的荧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光度法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锌试剂(ZCN)作用的机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280 nm的光激发下能发射345 nm的荧光(即λex=280 nm,λem=345 nm)。当BSA中加入适量的锌试剂(ZCN),BSA的荧光被部分猝灭。由Stern-Volmer方程和双倒数曲线Lineweaver-Burk方程获得了反应的动态猝灭常数、静态猝灭常数,并对猝灭的类型做出了推断。通过计算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讨论了结合反应的主要作用力类型。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计算了给体(BSA)与受体(ZCN)间距离r=5.07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67。证实了该体系的荧光猝灭是通过能量转移机制产生的单一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esents high-order perturbation calculations for the zero-field splitting parameters D, F, and a of Fe3+-VCd pairs in RbCdF3 and CsCdF3 crystals doped with Fe3+ impurities. In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 present results are better than those obtained in previous work by using the phenomenological su-perposition model of spin-Hamiltonian. Moreover, the crystal fields arising from the Cd2+-vacancy and their induced crystal lattice distortion are analysed and calcul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tribution from the Cd2+-vacancies cannot be ignored. Mena-while, we obtain that a ligand F- along the [001]-axis moves towards the central Fe3+ ion by Δ= 0.0020nm in RbCdF3 and 0.0028nm in CsCdF3. These result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Δ = 0.0104nm and Δ = 0.0112nm, respectively, obtained in previous work by using the superposition model of spin-Hamiltonian and ignoring the effect of the vacancy.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Ca取代Sr3Al0.6Si0.4O4.4F0.6:Ce3+中Sr的 Sr3-xCaxAl0.6Si0.4O4.4F0.6:Ce3+荧光粉。由于Sr3Al0.6Si0.4O4.4F0.6:Ce3+中Sr具有十配位Sr(1)和八配位Sr(2),所以激活剂离子Ce3+也具有两个不同的占位。结合Ce3+的光谱结果和Van Uitert经验公式,分别研究了十配位Ce(1)3+和八配位Ce(2)3+的猝灭浓度和荧光寿命,指出是由于Ca的掺入减小了Ce(1)3+发光中心,增加了Ce(2)3+发光中心,从而出现随着Ca/Sr比增加,样品在400 nm激发下发光强度减小,而在460 nm激发下发光强度增大的现象。同时,Ca的掺入增强了粉体发光的热稳定性。调节Ca含量可以使粉体实现从绿黄色到黄色的发光,表明Sr3-xCaxAl0.6Si0.4-O4.4F0.6:Ce3+荧光粉是一款潜在的适合近紫外和蓝光激发的白光LED用荧光粉。  相似文献   

19.
纳米晶ZrO2:Dy3+的光致发光和能量传递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巍  吕树臣 《发光学报》2008,29(1):176-181
研究了Dy3+离子掺杂的ZrO2纳米粉体的光致发光性质。观测到Dy3+离子的室温强特征发射和浓度猝灭现象以及基质ZrO2与Dy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发现了煅烧温度对样品的晶相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煅烧温度的变化,晶相也随之改变。晶相的改变使样品的荧光发射产生较大的差异,并观测到两个发射中心。通过对荧光强度与激活离子Dy3+离子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Dy3+离子在纳米ZrO2基质中存在浓度猝灭现象,最佳掺杂浓度取决于ZrO2基质的晶相,不同晶相导致不同的猝灭浓度,当基质晶相表现为四方相时,猝灭浓度为0.5%,而基质晶相为混合相时,猝灭浓度为1%。能量传递也依赖于样品的晶相。当煅烧温度为950℃时能量传递效果最好,并且从微观结构上给出了解释基质与Dy3+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吴杭生  顾一鸣  茅德强 《物理学报》1981,30(8):1137-1140
本文把文献[1]的理论以及所得到的Tc公式推广到μ*≠0情形,得到Tc=(2γ)/πωlog·(ωlogc)*/(λ-μ*))·exp{-(1+λ)/(λ-μ*)}. Inγ=C=0.5772是Euler常数。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