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氧氟沙星与氯冉酸的荷移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氧氟沙星与氯冉酸(chloranilic acid)的荷移反应,确定了形成电荷转移络合物的最佳条件.在丙酮-甲醇介质中,电子给体氧氟沙星和电子受体氯冉酸于室温下即可形成1:1的荷移络合物,在其最大吸收波长52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36×104L·mol-1·cm-1,氧氟沙星浓度在8.68-200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对形成荷移络合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应用拟定的方法对样品氧氟沙星片进行了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7.9%-100.5%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3%.  相似文献   

2.
陈泓先  孙宁  张洁 《光学学报》2022,(5):205-211
采用一种简易的化学置换反应方法在泡沫镍基底上生长花针状的金纳米结构,并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基底,主要研究置换时间对SERS基底性能的影响。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对金纳米粒子高度分别为100,150,175,200 nm的基底进行电磁增强仿真,得到最大电场强度分别为20.112,29.060,24.766,21.382 V/m,计算得到增强因子分别为1.64×105、7.13×105、3.76×105和2.09×105。使用罗丹明6G(R6G)溶液作为探针分子,对不同置换时间下的泡沫镍镀金基底进行拉曼表征、检测极限测试以及拉曼mapping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置换时间为10 min的基底增强效果是最佳的,对R6G分子的检测浓度可以达到10-8 mol·L-1,在613,774,1364 cm-1这三个R6G分子的拉曼位移特征峰处的相对标准偏差值分别为11.3%、10.9%和11.9%,说明基底...  相似文献   

3.
阿奇霉素含量的荷移光谱法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分光光度法分别研究了阿奇霉素与7,7,8,8-四氰基对二次甲基苯醌(TCNQ)和氯冉酸(CL)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阿奇霉素与TCNQ间的反应在丙酮介质中进行,形成的络合物在743和842 nm有两个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是2.7×104 L·mol-1·cm-1和5.0×104 L·mol-1·cm-1;阿奇霉素与氯冉酸的反应在丙酮介质中进行,形成的络合物在530 nm处有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2.4×103 L·mol-1·cm-1。用摩尔比法和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得荷移络合物中阿奇霉素与配体的摩尔比均为1∶2。用以上两种方法测定了阿奇霉素片剂中阿奇霉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1.0%~1.4%(n=6),回收率为97%以上,与标准方法比较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4.
周向军  高义霞  张继 《光谱实验室》2012,29(4):2037-2041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淫羊藿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猝灭作用,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当温度为25℃和36℃时,淫羊藿苷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4.37×1012mol·L-1·s-1和3.90×1012mol·L-1·s-1,结合常数KA为3.55×104L·mol-1和3.97×104L·mol-1,结合位点数为1.12和1.04;根据Foe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淫羊藿苷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08nm,热力学分析表明,淫羊藿苷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5.
新型掺杂异质结的TiO2纳米管阵列(TNAs)被广泛用作污染物的光催化剂,其残留检测通常采用其他方法。该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TNAs/g-C3N4/Au NPs异质结,可同时用作光催化剂和SERS衬底。成功降解了结晶紫染料,并用拉曼光谱法检测了其残留浓度。在10.0μmol·L-1~100.0 pmol·L-1范围内,拉曼强度与结晶紫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7.9 pmol·L-1。制备的异质结用于废水处理和生物染色检测。在检测应用中,异质结在拉曼增强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可循环性。计算出原始增强因子为7.43×106,10次循环后EF略有下降,仍为6.17×106。  相似文献   

6.
敖登高娃  安娜  领小  苗澍 《发光学报》2012,33(5):558-561
建立了一种测定荜茇宁的方便快捷的荷移分光光度法。荜茇宁和邻硝基苯基荧光酮在中性三酸缓冲液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荷移络合物在515 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6.571×104 L·mol-1·cm-1。该络合物的组成是1:1,药物质量浓度在0.054 6~10.92 μ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检出限为0.015 3 μg/mL。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利用本方法对生物样品中的荜茇宁进行了加标回收,回收率为99.8%~10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0%。  相似文献   

7.
红霉素琥珀酸乙酯与茜素磺酸钠的荷移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红霉素琥珀酸乙酯与茜素磺酸钠的荷移反应 ,建立了一种测定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的方便、快捷的荷移分光光度法。红霉素琥珀酸乙酯与茜素磺酸钠在乙醇 -水介质中发生电荷转移反应 ,荷移络合物在波长 5 30 nm处有最大吸收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7.90× 10 3 L· mol-1·cm-1,该络合物的组成为 1∶ 1,稳定常数是 1.3× 10 5。药物浓度在 10— 10 0 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当红霉素琥珀乙酯浓度为 5 0 mg/L时 ,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1.33%。回收率 >98%。本法测定了红霉素琥珀酸乙酯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与药典法比较 ,二者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琥乙红霉素与茜素的荷移反应及其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曙光 《光谱实验室》2004,21(6):1115-1118
琥乙红霉素与茜素在水 -乙醇介质中反应 ,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5 4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9.91× 10 3 L· mol-1·cm-1。以等摩尔连续变换法和斜率比法测得荷移络合物的组成比为1∶ 1,稳定常数是 1.6× 10 4。浓度在 0— 80 mg/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 1%。测定了琥乙红霉素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与文献结果基本吻合 ,回收率在 97.0 %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pH7.9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替米沙坦与偶氮胂Ⅰ染料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吸收波长在558nm,从而建立测定替米沙坦的分光光度法.在最大波长558nm处,替米沙坦浓度在0-2.25×10-5mol/L时遵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3.14×104L/(mol·cm),检出限为5.93×10-7mol/L.本法操作简便,体系稳定,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用于临床用药和合成样中替米沙坦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在pH7.9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介质中,替米沙坦与偶氮胂Ⅰ染料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溶液颜色发生明显改变,最大吸收波长在558nm,从而建立测定替米沙坦的分光光度法。在最大波长558nm处,替米沙坦浓度在0—2.25×10~(-5)mol/L时遵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3.14×10~4L/(mol·cm),检出限为5.93×10~(-7)mol/L。本法操作简便,体系稳定,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用于临床用药和合成样中替米沙坦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以聚乙烯醇为表面活性剂,在pH3.6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吖啶黄与[cdI4]2-络阴离子形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AY]2[CdI4].该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9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105L·mol-1·cm-1,Cd(Ⅱ)质量浓度在0-25μg· 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法直接用于铜镉渣中镉的测定,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4.5%,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实时检测和监测水中的次氯酸根离子(ClO-)是极富挑战性的研究工作。报道了一种光学性能优异、“裸眼”可分辨的比色型探针分子(PAH)。首先利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等方法对目标探针分子(PAH)的结构进行表征。随后,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不同pH缓冲溶液条件下探针PAH与次氯酸根离子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水溶性的探针分子PAH在pH值为2.0~5.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为黄色溶液,其最大吸收峰在424 nm处;在pH值为6.0~12.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PAH为紫色溶液,最大吸收峰在532 nm处;在不同pH缓冲液体系中分别加入次氯酸根离子,肉眼可观察PAH溶液颜色褪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在424 nm处的特征吸收峰逐渐降低并在532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溶液颜色从黄色到紫色然后到无色,特征峰明显消失。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条件,发现在pH 5.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探针分子PAH对ClO-离子具有特定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并且具有较低检出限等优点;在优化的条件下,探究了常见的金属离子、阴离子等共存条件下,对探针分子PAH检测次氯酸根离子的干扰影响。实验发现,常见的金属离子(Li+,Co2+,Cr3+,K+,Cd2+,Pb2+,Ca2+,Hg2+,Ba2+,Cu2+,Mg2+,Ni2+,Zn2+,Al3+和Fe3+),阴离子(NO-2,I-,AcO-,ClO-4,SO2-4,CN-,Br-,CO2-3和F-),活性氧(ROO·,·OH,H2O2,·O-2,tBuOOH,tBuO·和1O2),和活性氮(ONOO-和NO·)等33种物质对探针分子检测ClO-离子的干扰较小。同时,探针PAH可以定量检测次氯酸根离子(y=1.586 78-0.524 51x,R2=0.998 52),检出限为5.39 μmol·L-1。此外,对水体系(84消毒剂和自来水)中的次氯酸根离子浓度进行分析,三次平行试验测得自来水中次氯酸根离子的平均浓度为7.96 μmol·L-1,平均加标回收率高,表明探针PAH还可用于定量检测实际水体系中的次氯酸根离子。  相似文献   

13.
水污染已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提高水体重金属污染检测灵敏度、降低检测限、减少样品预处理程序、实现原位分析等已成为科研工作关注的热点。基于明胶水凝胶固化方法开展了CuSO4溶液中Cu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检测研究。采用Nd∶YAG激光器(输出波长1 064 nm,脉宽8 ns)作为激光光源,将明胶与CuSO4溶液混合并通过加热、搅拌、老化等操作将CuSO4溶液制成凝胶状固体,选取Cu Ⅰ 324.7 nm和Cu Ⅰ 327.4 nm作为分析谱线,通过研究铜等离子体光谱强度随明胶与CuSO4溶液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获得了明胶CuSO4溶液质量比例为2.5%的最佳实验条件,与直采CuSO4溶液相比Cu Ⅰ 324.7 nm和Cu Ⅰ 327.4 nm的光谱强度分别增加了2.26和2.11倍,信背比分别增强了190.74和318.77倍。在明胶与CuSO4质量分数比为2.5%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制备了Cu2+浓度分别为8,12,16,24,48和64 mg·L-1的CuSO4标准溶液的明胶凝胶样品,分别采用100,80和60 mJ激光能量对制备的6种浓度的CuSO4标准溶液的明胶凝胶样品进行LIBS检测分析,建立了分析线Cu Ⅰ 324.7 nm和Cu Ⅰ 327.4 nm的定标曲线。在激光能量100,80和60 mJ下,Cu Ⅰ 324.7 nm的线性拟合系数R2分别为0.999,0.989,0.984,检测限分别为0.30,0.66和6.37 mg·L-1;Cu Ⅰ 327.4 nm的线性拟合系数R2分别为0.997,0.973和0.956,检测限分别为0.45,0.88和10.20 mg·L-1。研究结果表明:明胶水凝胶固化方法能够增强CuSO4溶液中铜元素LIBS光谱强度,有效提高了LIBS在水体重金属检测中的灵敏度,减低了检测限。分析线Cu Ⅰ 324.7 nm线性拟合系数和检测限均优于Cu Ⅰ 327.4 nm,检测限和线性拟合系数随激光能量的增加改善程度增强,在激光能量100 mJ时,Cu Ⅰ 324.7 nm的定标曲线的线性拟合系数R2为0.999,检测限为0.30 mg·L-1,达到了富集方法的检测水平。明胶水凝胶固化方法样品制备程序简单,未引入污染元素,为LIBS技术应用于水体重金属污染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抗坏血酸-硫脲为还原剂,在稀硫酸中Fe(Ⅲ)催化还原钼(Ⅵ)为钼(Ⅴ),并与硫氰酸盐形成配阴离子,在阿拉伯胶存在下与碱性阳离子染料吖啶红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5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2.7×105L·mol-1·cm-1,钼(Ⅴ)质量浓度在0.0017-80μg ·m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适量酒石酸-草酸-柠檬酸水溶液可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用此方法在水相中直接测定镍钼矿中微量钼.  相似文献   

15.
采用同一种前处理方法即硝酸和高氯酸消解处理烟草样品后,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烟叶中砷、铅;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烟叶中镉。样品溶液介质为10%的盐酸,对7个样品平行3次重复实验,其相对标准偏差为砷:0.81%—4.96%、铅:2.82%—5.83%、镉:0.96%—4.60%,砷、铅、镉的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0.0、0.0—60.Oμg·L-1和0.0—800.0μg·L-1,加标回收率:砷在94.5%—96.9%之间、铅在92.7%—101.6%之间、镉在102.2%—110.9%之间。  相似文献   

16.
六溴环十二烷(HBCD)是一种被人类广泛使用的溴系阻燃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BCD已经广泛存在于环境中且对人类的健康具有较大威胁。目前还没有关于HBCD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报道。该研究在模拟生理条件下,整合光谱学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等技术手段探究HBCD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揭示HBCD对人类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新的视角和一些基础数据。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证明HBCD能够使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HBCD与BSA有1个结合位点,结合常数为2.796 6×104 L·mol-1 (288 K),2.194 1×104 L·mol-1 (293 K),1.174 4×104 L·mol-1 (298 K)。荧光光谱、紫外光谱、分子对接结果表明HBCD与BSA在结合位点Ⅰ处结合,结合距离为3.45 nm左右。根据热力学常数与结合常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ΔH=-61.749 kJ·mol-1 ,ΔS=-128.742 J·(mol·K)-1,两者之间的结合作用力为范德华力或氢键。三维荧光光谱实验、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HBCD不会对BSA的二级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增大样品进样量的方式,样品进样量是标准进样量的10-100倍,降低了汞的检出限,从而达到了无富集直接进样测定地表水中痕量汞.其检出限为0.008μg/L;浓度为0.05μg/L和0.10μg/L左右的有证标准物质测定均值分别为0.0483μg/L和0.1016μg/L,加标回收率为92.3%和95.2%.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能达到准确定量Ⅰ类和Ⅱ类地表水汞(0.05μg/L以下)的要求.对汉江湖北段水样进行测定,在较洁净的地表水分析中,氧化还原处理后与酸化水样测定结果差异不大,处理后水样结果略微增大.建议对较洁净的地表水样品将氧化还原预处理步骤省略掉,直接进样.  相似文献   

18.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粉葛中铜、铅和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粉葛中铜的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粉葛中铅、镉的含量。在实验条件优化情况下,测定方法铜、铅、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3mg·L-1、0.243μg·L-1和0.012μg·L-1,回收率在97.26%—105.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所测不同产地粉葛样品中铜、铅和镉3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限量指标内。  相似文献   

19.
刘玉玲  卓馨  王聪 《光谱实验室》2012,29(1):236-239
研究了稀土金属La(Ⅲ)的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铵[(NH4)2SO4]-甲基红(MR)双水相体系中,用甲基红作萃取剂和显色剂的液-液萃取行为。实验表明将DP-La(Ⅲ)配合物从pH 3.5的溶液中萃取到PEG相,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5nm,ε=2.23×105L·mol-1·cm-1。La(Ⅲ)的线性范围为0—0.8μg·mL-1,La(Ⅲ)与MR的配合比为1:2。该方法对共存离子的抗干扰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