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玉玲  张怀斌 《光谱实验室》2011,28(5):2659-2661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柠檬酸钠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的作用机制.实验表明,柠檬酸钠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并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pH7.4)葛根素(PU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葛根素对BSA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求得其猝灭常数为7.29×1012 L·mol-1·s-1,结合常数为5.04×104 L·mol-1;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测得葛根素在BSA中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3.35 nm;探讨了葛根素对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考察了体内某些共存金属离子对葛根素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凤  荣先国 《光谱实验室》2011,28(1):256-258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锌离子(Zn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机制.实验表明,Zn2+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Zn2+对BSA分子荧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可可碱这种生物碱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定了可可碱与BSA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并用同步荧光光谱技术考察了可可碱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证实了可可碱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可可碱的加入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巴洛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荧光法研究了在不同酸度条件下,巴洛沙星(balofloxacin,BLF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现象,利用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了巴洛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计算出巴洛沙星在牛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距离,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巴洛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同时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巴洛沙星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叶酸(F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叶酸能导致BSA的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在298K和310K下用Stern-Volmer方程和热力学方程等处理实验数据,求出了结合常数Kn结合位点数n及热力学参数△G、△H和△S.叶酸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静电力.  相似文献   

7.
用荧光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二碘荧光素(DI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研究表明BSA与DIF的结合数为n=1.05.其平衡常数K4=6.76×105L/mol.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算了给体(BSA)受体(DIF)间的距离r=2.36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59.实验表明,二碘荧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造成的荧光猝灭为单一的荧光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8.
周向军  高义霞  张继 《光谱实验室》2012,29(4):2037-2041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淫羊藿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淫羊藿苷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猝灭作用,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当温度为25℃和36℃时,淫羊藿苷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速率常数分别为4.37×1012mol·L-1·s-1和3.90×1012mol·L-1·s-1,结合常数KA为3.55×104L·mol-1和3.97×104L·mol-1,结合位点数为1.12和1.04;根据Foe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淫羊藿苷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距离为2.08nm,热力学分析表明,淫羊藿苷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以疏水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9.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伊文思蓝(Evans blue,EB)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使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发生猝灭,利用Stern-Volmer方程和荧光寿命的测定,确定了伊文思蓝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实验测得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BSA-EB为1.122×106L·mol-1,结合点数n为0.994;根据Foe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到伊文思蓝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能量转移效率E为0.276,作用距离r为3.14nm。同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的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10.
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荧光光谱(FS)和紫外光谱(UV)法研究了槲皮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槲皮素对BSA荧光猝灭的两大原因,槲皮素与BSA的结合常数KA为2.8×108(26 ℃)和3.1×108(36 ℃),结合位点数为1.76±0.01,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得到槲皮素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为3.25 nm (26 ℃)和3.30 nm(36 ℃),表明槲皮素的部分片段可以插入BSA分子内部。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可知该药物与蛋白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熵增加和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并由此推断槲皮素与BSA之间的作用力是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严赞开  范少萍 《光谱实验室》2010,27(4):1455-1458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几种EGCG金属配合物(EGCG-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几种EGCG-M对BSA的荧光光谱有明显猝灭作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并得到了静态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等数据。  相似文献   

12.
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Cefotiam Hydrochloride for Injection,C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盐酸头孢替安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在291K时,求出了猝灭常数KKV=2.49×104L/mol、结合常数KA=3.8×103L/mol及结合位点数n=0.81。在同步荧光光谱中BSA色氨酸和酪氨酸发射峰红移,色氨酸和酪氨酸的微环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叶荣民  郭赟 《光谱实验室》2009,26(3):586-590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手性除草剂2,4-滴丙酸及其两种手性异构体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4-滴丙酸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属于静态猝灭。实验获得了不同温度下2,4-滴丙酸及其对映体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发现相同温度下S型2,4-滴丙酸比R型更易与BSA结合,其外消旋体的结合能力居于两者之间。通过计算反应热力学参数,推测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2,4-滴丙酸对BSA构象的影响,表明2,4-滴丙酸与BSA的结合位点位于色氨酸残基附近。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四(对甲氧基苯基)钴卟啉,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四(对甲氧基苯基)钴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由实验数据计算求得该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的双分子猝灭过程速率常数Kq=9.619×1012L·mol-1.s-1、结合常数KA=3.475×103L·mol-1、结合数n=0.6893,结果表明:四(对甲氧基苯基)钴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发生了较强的静态荧光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芳  周宏  陈华 《光谱实验室》2012,29(4):2563-2567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不同酸度下,2-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2-硝基苯胺对BSA的猝灭机制属于静态猝灭过程。经研究得到了不同酸度和不同温度下2-硝基苯胺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根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二者间的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疏水作用力。同步荧光结果表明,2-二硝基苯胺的存在改变了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构象。  相似文献   

16.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异烟肼(NH)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NH与Cu-ZnSOD的结合行为使Cu-ZnSOD的内源荧光猝灭。通过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的计算,证明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NH和Cu-ZnSOD形成了1∶1稳定复合物,且复合物的形成不影响酶的活力。NH本身具有一定的超氧负离子清除能力。考察不同温度下的猝灭作用,进一步证实结合作用主要受范德华力和氢键驱动。  相似文献   

17.
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注射用头孢美唑钠(Cefmetazole Sodium for Injection,C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头孢美唑钠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研究了Zn2+对头孢美唑钠与BSA作用的影响,Zn2+的加入使得头孢美唑钠与BSA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减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紫外光谱、一阶导数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咖啡因与氧氟沙星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咖啡因通过与氧氟沙星杂环共轭体系的堆积形成配合物引起氧氟沙星溶液荧光猝灭,二者形成1∶1的配合物,结合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KA(T=299K)=1.18×104L.mol-1;KA(T=309K)=0.84×104L.mol-1,二者之间存在着范德华力以及杂环共轭体系的堆积效应。  相似文献   

19.
马丽  姚程成  卢奎  牛乐朋 《光谱实验室》2011,28(4):1588-1592
亮氨酸脑啡五肽是动物体内一种具有很强生物活性的阿片肽,在生物体内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亮氨酸脑啡五肽(Leu-ENK)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Leu-ENK-ct-DNA体系随着Leu-ENK浓度增大,体系的紫外光谱呈增色效应;随着ct-DNA浓度的增加,体系Le...  相似文献   

20.
Luminescent quantum dots (QDs) have widely used in some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fields due to their unique and fascinating optical properties, meanwhile the interaction of QDs with biomolecules recently attract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we employed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FCS) to investigate the nonspecific interaction between CdTe QDs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as a model, and evaluate their stoichiometric ratio and association constant. Our results documented that BSA was able to bind to CdTe QDs and form the QD–BSA complex by a 1:1 stoichiometric ratio.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 evaluated is 1.06 ± 0.14 × 107 M−1 in 0.01 M phosphate buffer (pH = 7.4). Furthermore, we found that QD–BSA complex dissociated with increase of ion strength, and we speculate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CdTe QDs with BSA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electrostatic attraction. Our preliminary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luorescence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quantum dots (or nanoparticles) and biomolecu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