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分析了大秦铁路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大秦铁路开行2万t重载列车的措施,提出了大新站开行2万t列车的构思。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运能与运量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介绍了开行重载列车运输的两种形式。阐述了在开行重载列车的线路上如何改造站场,以适应大机牵引的需要。最后通过站场示意图的形式进行解释,来说明站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大秦线基本概况以及大秦线列车编组结构和编组方式,分析了大秦线重载运输方式的可能性,探讨了大秦线重载运输组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与干线交接的铁路专用线运输是干支线铁路运输畅通的重要保障,随着干线铁路重载列车运输组织模式的改进,对专用线运输提出更高要求,专用线重载列车的开行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实际兼顾干线铁路和运输终端客户的条件,而且要保障综合最佳运输效果,文章据此选择托电铁路运输公司万吨重载列车开行方式,以期解决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京广、京沪线部分开行5000t重载列车为背景,阐述在牵引定数不同的换重站上,普通列车与重载列车换重作业的条件;并对各种换重作业方案的作业流程及作业时间进行了分析,提出合理的采用条件。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中间站改建的必要性,介绍了开行组合列车中间站股道有效长的确定和单、双线中间站改建。  相似文献   

7.
基于列车纵向动力学理论,充分考虑列车的空气制动与动力制动特性,建立了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以2台SS4B型电力机车牵引万吨重载列车为例,仿真分析了空电联合制动工况下列车管减压量对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降速距离与降速时间均随列车管减压量的增大而减小,而列车增速距离与增速时间则随列车管减压量的增大而增大;列车管减压量对列车最大拉钩力的影响不明显,而列车最大压钩力则随列车管减压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当列车管减压量从50k Pa增加至70k Pa时,最大拉钩力仅减小了5.9%;而最大压钩力则增加了20.1%。  相似文献   

8.
大秦线开行20 kt级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西起北同蒲线,东至秦皇岛,全长653 km,设计运量为1×108 t/a,于1992年12月通车。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须尽快大幅度提高大秦线的运输能力。铁道部依靠自主创新,首次实现了GSM-R技术与Locotrol技术的结合,800 MHz数据电台与Locotrol技术的结合,单套Locotrol系统与SS4机车的结合,以及2台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加可控列尾的创新方式,开发了重载配套装备,通过集成创新,使大秦线开行20 kt级重载组合列车获得成功,年运量由2002年的1×108 t提高到2007年的3×108 t,是原设计能力的3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运行图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电气化重载专线维修“天窗”的预留方式,并分析了各种“天窗”的预留方案对输送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重载货运铁路沿线结构物振动状态评估及减振措施问题。研究中,采用移动荷载列模拟列车对线路的动力作用,以现场实测数据确定铁路线路至沿线建筑物的振动传递规律,以Duhamel时程积分及类比法计算列车通过时的振动状态并评估其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铁路编组站到达-解体系统与线路通过能力的最佳协调条件,利用计算机对编组站到达-解体系统与线路通过能力进行了整体模拟,经过分析,得出了研究点线能力协调关系的新结论和关系式,并给出了实际应用表.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铁路重载列车运输组织的装运作业环节,从产运总体角度出发,研究适应和配合干线的重载运输。为提高重载列车装运作业效率运用系统观点及技术经济分析等理论,并通过计算模拟分析,对有关重载列车装车地货物集运及其装车方式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一些初步分析和探讨,提出有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不均衡运输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列车到达不均衡对编组站作业的负面影响,结合编组站作业系统的特点,把编组站的工作时间分为忙、闲和普通三个阶段,以编组站的核心内容解体作业作为计算能力的基础,并且考虑了其它设备能力的影响,提出用编组站通过能力、编组站车流结构条件通过能力和驼峰小时解体能力三个概念来计算编组站的能力.与传统的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相比,突出了重点,计算结果相对能更好地反映不均衡运输条件下编组站的实际工作状况.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计算机铺画大秦线最大货物列车运行图,研究了适用于大秦线设备条件的“综合V型天窗”的设计、比选与优化问题,并根据大秦线近期、中期与远期运量的需要,分别提出了各个时期的维修天窗方案及相应的有关设备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编组站到达流生成的一种新方法,它建立在对编组站原始到达车流统计的基础之上,然后对产生的到达流进行检验,并对南仓站实例进行到达流生成,得到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铁路运输现状,对新建重载铁路运输专线开行单元列车的列车重量、行车密度及合理运量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结论意见。  相似文献   

17.
在参考国外高速铁路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性角度出发,提出了京沪高速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参数,并通过铺画实验运行图,得出了不同列车运行组织方案下通过能力及列车扣除系数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系统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学原理,利用自动构模和整体拼装方法,研制的一套用计算机进行编组站设计的通用软件。可由计算机自动进行驼峰、车站咽喉和车场的设计,以至最后绘制整个编组站比例尺平面图。设计计算速度快、精度高,显著地提高了工效,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系统观点出发,对到发线通过能力赋予新的定义,提出到发线通过能力新的改进算法,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综合反映各种因素对通过能力影响的两个参数——空费系数和等待时间的经验公式.它在理论上比目前算法更加完善,在实际应用上也无需进行繁琐的查标工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关门车对空重车混合编组货运列车安全性的影响规律,根据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和列车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机车+16重车+空车+31重车+空车+16重车编组的空重车混编列车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列车中存在关门车时在直线和曲线线路上分别以80 km/h、85 km/h、90 km/h制动初速制动时,列车中各车辆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列车中的关门车及其他车辆的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都符合《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鉴定规范》(GB/T 5599—2019)标准的规定;当关门车为空车时,其脱轨系数以及轮重减载率均明显大于列车中重车关门车和其余车辆的值;当列车中的关门车是重车时,其脱轨系数稍大于列车中其余车辆的脱轨系数,但轮重减载率与列车中其余车辆的值无明显差异。随着制动初速的增加,列车中所有车辆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都随之增大;曲线运行时的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都大于直线线路上运行时的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