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分辨力和信噪比是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的两个最主要的参量.为了分析CCD相机分辨力对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分辨力的影响,本文分别用一个高分辨力像增强型CCD相机和一个普通分辨力CCD相机分别与相同的中继透镜、像增强器和前置镜头耦合,得到一套高分辨力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和一套对比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在不同照度下测量了两套实验样机的分辨力和信噪比,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当照度高于1.84×10-3 lx时,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分辨力受器件分辨力和信噪比共同影响,高分辨力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分辨力要高于对比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分辨力.当照度低于1.84×10-3 lx时,像增强型CCD成像系统分辨力主要受器件信噪比的影响,高分辨力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与对比像增强型CCD实验样机分辨力相当.  相似文献   

2.
用于成像侦察的CCD探测器成像分辨力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家生 《光学技术》2003,29(1):94-95
通过对CCD探测器成像过程的模拟,分析了CCD成像在像元几何尺寸及成像灰度方面的数字离散化特征对CCD成像分辨力的影响,给出了CCD成像分辨力与CCD像元分辨力的关系,同时也给出了在相应情况下的调制度传递函数(MTF)的数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数字全息成像系统的成像分辨力,对以球面波作为参考光波的预放大数字全息成像系统的记录和再现过程进行了理论推导,得出了该系统的脉冲响应表达式,并由此分析了决定该系统成像分辨力的因素。在CCD成像分辨力高于显微物镜分辨力的情况下,通过对分辨力测试板进行实验,讨论了系统分辨力与记录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现像的分辨力对记录距离不敏感;但在记录距离为零,即像面数字全息系统下,再现像具有更高的分辨力。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4.
条纹管激光成像系统空间分辨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非扫描激光成像的技术优势,介绍了利用条纹管实现非扫描激光成像的工作原理,说明了图像空间分辨力与系统距离精度的对应关系。对影响图像空间分辨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系统总空间分辨力与各单元器件空间分辨力和放大倍率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条纹管成像系统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得到了空间分辨力的理论预期值;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辨力板成像的系统空间分辨力测试方法,设计了相应的验证实验,对实测图像进行了去噪处理和数据分析,得到了图像的衬比度传递函数(CTF)曲线,通过衬比度传递函数分析,计算出了成像系统的实际空间分辨力,并将实测的分辨力数据与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硬X光光电成像系统面密度分辨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基于将X光转换成可见光接收的硬X光光电成像系统,研究了系统面密度分辨能力的理论模型,获得了系统面密度分辨能力的上下限的表达式;建立了对硬X光成像系统对面密度分辨能力的测量方法。利用自制面密度分辨率板,实验测量了由射频X光机、转换屏、光纤锥耦合和CCD相机组成的硬X光光电成像系统在不同照射量下的面密度极限分辨能力的上下限值。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模型分析趋势一致,在未饱和条件下面密度分辨力上限随着照射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面密度分辨力下限随着照射量的增加将减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像增强器分辨力测量通常采用目视观察法,但目视法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测量准确度不高。为改善目视观察法带来的弊端,设计了三代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自动测量系统。系统中选用了科学级制冷型CCD与计算机构成观测系统,采集微光像增强器荧光屏上的分辨力靶图像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软件分析计算,得出三代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并与人眼观测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双近贴聚焦微光像增强器分辨力理论极限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向世明 《应用光学》2008,29(3):351-353
分辨力和MTF是微光像增强器的2个重要参数。根据线性系统傅里叶频谱理论,分析了微光像增强器的MTF和分辨力特性。 计算出理想条件下,基于光阴极/MCP/荧光屏3部件结构以及带内电子增益机制的光阴极/荧光屏2部件结构的近贴聚焦像管的理论极限分辨力。它们分别是96.6lp/mm和98.1lp/mm。该结果可供人们改进像管MTF及分辨力特性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成像质量的下降会减弱视力等视觉功能,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眼像差是影响其像质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视网膜像质,常用自适应光学矫正人眼像差,以获得接近衍射极限的分辨力或理想像质。矫正波前像差的过程需要以分辨力或像质的评价作为依据。其评价方法大致分为基于瞳孔面和成像面两种,这两种方法主要表征成像系统的分辨力,但不能直观和定量地评价像质。而基于成像面的光学传递函数(OTF)法需要借助曲线面积等才能定量地评价像质,且不同空间频率的像质不同。为此,计算携带人眼像差的OTF,以此模拟人眼成像过程,直观地表征了像质变化。并重新定义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析人眼像差对它们的影响,量化地反映各项像差矫正前后的像质变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石英倾斜仪CCD驱动器、高精度电动位移台和光路系统搭建测试平台,对线阵CCD亚像素细分定位中的一种灰度加权重心法进行实验测试。通过噪声漂移实验和分辨力测试实验,验证了灰度加权重心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干扰,提高CCD像点定位分辨力,实现线阵CCD亚像素细分定位。实验结果,倾斜仪CCD驱动器采用加权重心法将像点定位分辨力提高至了1/3像素。  相似文献   

10.
预放大数字全息系统的成像分辨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菲涅耳衍射理论,详细推导了预放大数字全息系统的点扩散函数表达式,并由此分析了该成像系统的分辨率.通过分别对整个系统、显微物镜以及CCD的点扩散函数幅值的计算机模拟,讨论了显微物镜与CCD分辨率之间的匹配问题.指明了现有文献中一些含糊说法.结果表明:恰当选择记录参量,使MO的成像分辨率接近于其极限分辨率,同时还要使CCD在满足抽样条件与再现像分离条件的情况下,再现像分辨率等于或略高于MO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
数字全息是用CCD记录全息图并用计算机数值重建全息像的一种全息新方法.在数字全息中,通过对不同记录参数下记录的全息图的数值处理,可以消除零级光和共轭光,从而将数字全息系统看作是一个线性系统.本文依据全息理论和付里叶频谱分析,对菲涅尔数字全息系统的脉冲响应和分辨本领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矩形等间隔抽样的情形下,菲涅尔数字全息的脉冲响应是由CCD有限大小的孔径衍射斑调制的矩形函数;菲涅尔数字全息的分辨率由CCD的孔径尺寸决定;由于CCD像素具有一定的大小,使得点光源的像发生弥散.  相似文献   

12.
光学多通道分析仪的分辨率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光学多通道分析仪 (Optic Multichannel Analyzer,OMA)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着重分析了OMA系统中光谱仪的狭缝宽度、光栅参数和 CCD的像素尺度对 OMA系统分辨率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 :OMA系统的分辨率是由系统中分辨率最低的环节决定的 ,无限制地减小狭缝宽度无助于系统分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A CR-39 track detector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measure the outline of thin low-energy ion beams. After the etching, the surface of the detector was examined with an observation system composed of a Normarski microscope, a CCD camera and a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omputer. Beam images obtained with the system were in good agreement on the outline of the beam formed with a beam aperture. Also, the resolving power in the beam outline measurement was roughly explained from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ion range and the etch-pit growth in the chemical etching for the CR-39 detector.  相似文献   

14.
X光探伤电视系统虽然具备节省X光软片和可在线探伤等优点以外,还存在着图像分辨率不很高的问题。其图像分辨率不很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X光所激发的二次射线造成的,这是一种随机的噪声干扰。利用在计算机图像处理中的叠加平均法可有效的去除这种噪声干扰,从而提高X光探伤电视的图像分辨率。电视图像的数字化需要高速的信号采集系统。用硬件构成的图像存贮体可实现高速的图像信号采集,并结合开窗口技术使得X光探伤电视的成本降低,为高分辨率X光探伤电视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对保证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像束光纤在望远瞄准镜中角分辨率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天智  薛晋生 《光学技术》2004,30(1):101-102
研究了传像束光纤加装在望远瞄准镜中的应用。迄今为止,有关这些方面的研究尚未完善。提出了在望远瞄准镜中传像束光纤角分辨率的定义,建立了角分辨率的数学模型,描述了采用角分辨率来确定在望远瞄准镜中传像束光纤所需截面大小的定量计算方法,结果说明了传像束光纤截面大小与传像束光纤角分辨率、光纤排列及视场等因素的关系。实例计算了一种望远瞄准镜匹配光纤进行传像所得的各项光纤传像系统结构数据,计算数据基本与生产实际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K. Kawasue  Y. Ohya 《显形杂志》2006,9(2):189-197
Circular dynamic stereoscopy (CDS) has special advantages for 3-D measurement as it uses a single CCD camera without cumbersome settings. In CDS, annular streaks are recorded, with their size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depth/distance of the measuring point from the CCD camera. Therefore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can be measured automatically by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 When the measuring points are relatively dense, streaks on the image plane overlap, making automatic processing difficult. To cope with this problem, one of the coupled mirrors is replaced by a beam splitter. The annular streak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center positions are then recorded on the same image as the displacement. The recording of the center positions helps in resolving the overlapping annular streaks.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面阵CCD积分延时(TDI)工作方式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艺技术和制造技术提高,以及航天摄影技术发展,面阵CCD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摄影技术领域。在航天摄影里,经常遇到光照度不足的问题。要想拍摄一幅比较清晰的图像,就必须解决能量不足的问题。增加积分时间是解决能量不足问题办法之一。通常,增加积分时间就需要进行像移补偿。在本文里,将介绍一种基于面阵CCD积分延时(TDI)工作方式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微光像增强器噪声功率谱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光像增强器成像中 ,迭加在图像上的时空域噪声 ,不仅限制系统可工作的最低照度 ,而且使显示图像有随机蠕动颗粒闪烁的外观。适用的噪声性能测试分析技术则可为改善已有系统的成像质量、研制新型高性能的微光成像器件与系统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客观依据。通过用CCD对像增强器噪声功率谱的测试发现像增强器噪声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 ,高频段的噪声近似为白噪声。  相似文献   

19.
CCD尺寸测量光学系统设计原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介绍CCD尺寸测量光学系统的设计原理.重点分析远心光路中的像点弥散、一维光纤列阵照明系统及利用像点弥散斑评价CCD光学系统像质的方法。给出一种CCD测量光学系统设计实例及其像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线阵CCD空间滤波效应的航空相机像移速度测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空间滤波测速原理,提出了利用线阵CCD空间滤波效应进行航空相机像移速度测量的新方法。对线阵CCD输出图像进行隔行采样,模拟了多狭缝的空间滤波特性,实现了对航空相机像移速度的光学非接触测量。通过研究空间滤波器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对影响线阵CCD空间滤波特性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特性分析,并在实验上验证了利用线阵CCD推扫图像模拟多狭缝空间滤波器测量像移速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5~53.2 mm/s范围内的像移速度,测量误差导致的像移量误差不大于1/3 pixel,能够满足航空相机像移补偿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