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分子单中心模型,并通过对构型的平均,两个定理的提出与证明,色散能修正的证明,从数学上论证了这个模型的合理性。由此模型可以直接求出两个氢分子间的平均相互作用势,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总是先算有限几种构型然后再作平均的传统作法。通过数字计算,得到了迄今为止最好的全程平均相互作用势曲线。势阱深度及平衡分子间距分别为-2.91meV和3.44(实验值:-2.85~-3.00meV,3.43~3.49)。  相似文献   

2.
利用脉冲染料激光制备NH2(A^2A1)单一转动能态Σ(0,9,0)303,在分子束条件下研究它的态-态转动传能至Σ(0,9,0)505,101和△(0,9,0)625,523,423,321,221各转动能态的相对截面。结果表明:转动跃迁│△N│>2几率较小,│△N│愈小,传能截面愈大,而且同一电子振动态内传能最有效,且向下跃迁快于向上跃迁。分析荧光谱可以看出碰撞前后转动能极的对称性不变,这是单  相似文献   

3.
Spontaneous rupture of some polymer films upon heating is commonplace. The very criterion for this instability is the system free energy possessing a negative curvature.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full frequency-dependent theory of dispersion forces, we have derived the excess free energy of a typical system---polystyrene film deposited on the silicon substrate. The excess free energy, wavelengths and growth rates are calculate and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accurate results and the approximate results. It is found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film can be tuned by the variation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coating and the retardation effects can be significant sometimes.  相似文献   

4.
通信系统中色散补偿光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五包层色散补偿光纤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个参量对色散补偿光纤性能的影响,发现色散补偿光纤只有在一定范围的拉丝芯径内,以牺牲负色散数值为代价才能获得较大的负色散斜率。在1550nm处获得了不大于150ps/(nm·km)的负的总色散和负色散斜率的色散补偿光纤。采用在光纤拉丝时旋转预制棒的工艺减小了光纤的偏振模色散,并采用化学汽相沉积(MCVD)光纤生产工艺,研制出了性能较好的色散补偿光纤。  相似文献   

5.
戴闻 《物理》2002,31(4):263-264
金属能带理论告诉我们 ,如果金属材料具有完善的周期结构 ,并排除了任何化学无序 ,那么电子在其中的传播将不受散射 .而实际上 ,金属不可能达到上述理想状态 ,即使在亚微米尺度上 ,人们也难于观察到无散射的电子弹道输运 .理论曾经预言 ,在长度微米量级的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 (SWNT)中 ,电子能态具有区别于大块金属的某些特征 .于是 ,连接两个电极的SWNT ,就像是一根柔性的电子波导 ,允许不同波长的电子波在其中相干叠加 ,并以弹道的方式传播 .随着传统电子器件尺寸的日益减小 ,传输电流与导线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再被忽略 ,这一…  相似文献   

6.
光子晶体光纤(PCF)的色散特性与传统光纤有显著的差别。从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PCF的色散特性,介绍了其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7.
负色散斜率的色散补偿光纤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龚岩栋  关雅莉 《光学学报》1998,18(3):30-333
对三包层的大负色散、负色散斜率的色散补偿光纤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了各个参量对色散曲线的调节作用,发现色散补偿光纤只有在一定范围的拉丝芯径内,以牺牲负色散数值才能大负色散斜率,采用在光纤拉丝时旋转预制棒的工艺减小了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一步改进国内已有的的改进的化学汽相沉积(MCVD)光纤生产工艺,研制出了较高水平的色散补偿光纤。  相似文献   

8.
单模光纤色散的解析形式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任建华  余重秀  王葵如 《光学学报》2001,21(11):301-1304
根据波导标量解本征值方程及其递推关系,提出一种利用Gloge关系求解单模光纤中波导色散的理论方法,给出了色散的解析形式,通过分析归一化传输常数的近似解与精确解间的差别论证了这种解析法具有精确求解的计算精度,给出普通单模光纤(G.652)光纤色散的实验数据,并与计算的色散解析解曲线加以比较,二者达到极好的吻合,利用所得到的结果,分析了数值微分法和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的无量纲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色散渐减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纤的色散特征对光脉冲的传输和超连续谱的产生均有重要影响。由于色散渐减光纤的色散斜率不为零,因此脉冲在光纤中传输时产生不对称的情形,并最终产生不对称的光纤超连续谱。色散渐碱光纤的色散斜率越小,越有利于脉冲和超连续谱的对称性,也越有利于超连续谱的展宽。  相似文献   

11.
对常规的带有棱镜对色散补偿的四镜腔固体克尔透镜锁模激光器,现有文献只考虑晶体的材料色散而忽略了晶体的斜入射所带来的角色散.首次给出了由于在晶体处的斜入射,不同波长的光线在该激光谐振腔中的振荡回路.给出了考虑晶体处的斜入射后二阶、三阶色散的解析表达式.并计算了斜入射带来的对激光晶体和棱镜对系统二阶、三阶色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议利用三能级级联型介质实现从正常色散到反常色散的变换.在级联型介质中,两个偶极跃迁分别与两个不同的相干场耦合.探测场或者与上跃迁耦合,或者与下跃迁耦合.利用谐振展开方法把介质密度矩阵元方程组转换成在定态条件下系数不依赖时间的方程组,然后用逆矩阵求解,并用此解求得介质的吸收与色散谱.结果表明,对于每一种情形,在同一频率区域系统既能呈现正常色散,也能呈现反常色散.通过改变耦合到探测跃迁的驱动场强度,可以实现从正常色散到反常色散的转换.级联系统与Λ和V系统之间呈现两个差别.第一,如果利用Λ和V系统的两个跃迁同时与探测场耦合获得色散转换,则需要利用近简并能级,而本方案利用缀饰态获得等价的近简并能级,其间距由相应驱动场强度进行控制.第二,如果利用Λ和V系统的单个跃迁耦合探测场建立色散转换,当退耦合态起主要作用时,系统不能产生色散转换,而级联系统不涉及退耦合态.  相似文献   

13.
光子晶体光纤色散补偿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曙光  刘晓东  侯蓝田 《物理学报》2004,53(6):1880-1886
利用矢量有效折射率方法对光子晶体光纤(PCF)的色散补偿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通过调节光子晶体光纤包层的空气穴节距或空气穴大小可以灵活地设计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系数D、色散斜率Dslope以及κ值,可以设计在波长1.55μm附近具有较大绝对值的正常色散和负色散斜率的色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使光通信中的普通单模光纤(G.652)或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在1.55μm低损耗窗口得到较好的色散补偿.数值模拟和分析表明色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的研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色散 色散斜率 色散补偿  相似文献   

14.
苏娟  冯国英  邹其徽  刘忠华  邱毅 《物理学报》2013,62(1):14201-014201
利用角色散和材料色散得到了反射型棱栅的二阶、三阶色散完整的解析表达式,与光线追迹法的结果能很好地符合,利于工程中棱栅的设计.系统分析了温度、棱栅结构参数对其色散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棱镜材料折射率、插入量、棱栅间距对棱栅色散影响很小.而入射角、光栅常数、棱镜项角等对色散的影响很大,可以调节上述参数来改变棱栅的色散,从而补偿放大介质等材料色散.  相似文献   

15.
电子脉冲在飞秒电子衍射系统中的传输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优化设计了一套超快电子衍射系统.用轨迹追踪法讨论了光电子在阴极上有150 fs的时间弥散量,及其静态、动态特性(电子束斑、时间弥散、方位角、倾角)在超快电子衍射系统中的传输情况.用Monte Carlo方法对光电子的初始状态进行抽样、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二维、三维空间电场分布,用有限元法计算磁场分布.  相似文献   

16.
A three-stage compensator used for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PMD) and Chromatic dispersion (CD) compensation is proposed. The compensator is capable of compensating the two components of second-order PMD when no CD exists. Two operating points of compensating second-order PMD have been proposed. Two-stage and three-stage compensators are compared by the outage probability. When CD is introduced, the compensator should retain a quantity of second-order PMD to compensate CD. The outage probability when PMD and CD coexist has been calc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tradeoff must be made in order to compensate CD and PMD at the same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