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泽东 《色谱》1989,7(1):23-25
裂解色谱多用于不挥发的合成、天然和生物高分子的分析和鉴别,裂解色谱-质谱联用也有用于气相分子裂解反应的研究,裂解色谱作为低分子有机物的定性方法则尚未见报道。 本文用气相色谱将混合物分离,再用裂解色谱将分离的组分逐个得出裂解反应产物的色谱图,与标准物裂解色谱指纹图比较,可以得到混合物各组分的定性结果。本法设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常见签字笔的分类,并综述了近十年中签字笔油墨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显微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导数光谱法),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裂解气相色谱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引用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方法(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电化学法、红外光谱法、化学发光法和分光光度法等)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82篇)。  相似文献   

4.
以乳化炸药中的复合油相为分析对象,综合评述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多维色谱法、荧光光谱法等方法对油相中油类物质、蜡类物质、复合蜡、表面活性剂等组分的检测应用。传统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油蜡物质需要预分离处理,分离能力较强。多维色谱法进一步提高了分离能力,但仍不能完全分离油蜡中各组分。红外光谱法能识别动植物油蜡。液相色谱法、荧光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多用于检测芳烃。探讨了复合蜡的物理化学分析方法。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炸药最重要的成分,使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更适合。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光谱(包括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化学发光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色谱(包括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包括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电化学、免疫等现代分析技术在罂粟碱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93篇)。  相似文献   

6.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PGC-MS)对制备的一系列已知配比的PC/ABS共混物进行分析。实验比较了650、750℃裂解温度下共混物的裂解质谱总离子流图,选择PC/ABS共混物的快速鉴定的裂解温度为750℃;通过对已知PC/ABS配比的共混物的特征裂解碎片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当共混物中ABS和PC的质量比不大于20∶100时,特征裂解碎片苯乙烯与苯酚的峰面积之比与共混物中ABS/PC的配比呈线性关系,该现象可作为PC/ABS共混物定量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剂提取、固相微萃取(SPME)两种方法,分别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汽油胶中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同时利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红外光谱法(IR)、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法(SEM-EDX)分别对汽油胶的胶体成分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汽油胶中的挥发性物质主要包括苯系物、C6~C9等烷烃化合物,胶体主要由氯丁胶和天然胶组成,通过各种提取、分析方法的比较,优先选用固相微萃取进行挥发性物质的提取,胶体成分的检验可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选择Py-GC/MS法或IR法分别结合SEM-EDX法的检验模式。  相似文献   

8.
将甲苯浸泡获得的艾蒿提取物置于硅土层析柱上,再用乙酸乙酯淋洗获得一个柱层析馏分。用气相色谱对该馏分进行分离,用质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分离组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共鉴定出20个纽分,其中倍半萜3个,单萜6个,在这9个萜类组分中,有3个是首次报道。同样,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DAD-MSD)对该馏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显示这些组分中可能存在大量的萜类物质。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气相色谱-红外联用技术对热裂解汽油C9馏分中的组分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实验使用了50m聚甲基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EI电离源,电离能70eV和10eV,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器为MCT。通过分析确定了热裂解汽油C9馏分中52个化合物的结构。降低质谱的电离能有利于确定组分的分子量。质谱可以提供被测组分的裂解碎片离子和分子量的信息,红外在确定官能团和同分异构体时要优于质谱。两种联用技术的使用较好地解决了单一方法测定复杂混合物中组分结构所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尼龙-聚乙烯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Molau试验、DSC、红外光谱和ESCA能谱研完了尼龙-聚乙烯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界面相容剂的化学偶联对促进两相之间的界面结合和改善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形态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佘益民  张尚 《分析化学》1996,24(10):1204-1207
本文通过切花泥的高温裂解,利用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成分进行了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2.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nylon 6,6 and its model compound hexamethylenebis(hexamide) (HMHA) by ethylene glycol (EG) was studied in detail. Glycolysis of both model compound and nylon 6,6 was carried out with stoichiometric excess of EG at high temperature (250 and 275 °C, respectively) in an autoclave reactor as a closed syste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and characterized by FT-IR, GC-MS, and GPC. FT-IR studies of model compound glycolysis showed no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ster band after 11 h indicating that the glycolysis reaction may have reached equilibrium. GC-MS data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ester as well as unreacted model compound. GC-MS data for nylon 6,6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s having β-hydroxyethylester group, bis(β-hydroxyethyl)adipate, and δ-valerolactone as the degradation products. From GPC data, as the glycolysis time of nylon 6,6 increased, both the number average and weight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decreased indicating that the main chain of nylon 6,6 was broken into low molecular weight compounds during glycolysis.  相似文献   

13.
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的制备及其与尼龙的共混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叙述了在聚乙烯-马来酸酐熔融接枝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聚乙烯分子之间的交联反应,少量的己内酰胺添加剂可以有效地阻止交联反应的发生,改善体系的流变性能,而不明显地降低它的接枝率。这种马来酸酐化聚乙烯作为界面相容剂可使尼龙6-聚乙烯共混物的简支梁抗冲击强度比没有界面相容剂的共混物增加近4倍。  相似文献   

14.
废轮胎回转窑中试热解油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研究了回转窑中试反应器中废轮胎热解所得液体产物油的品质。热解反应在中温段(450℃~650℃)进行,油产率在500℃有最大值45.1%,此后随温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对热解油的品质进行了考察,获取了热解油的完整实沸点蒸馏曲线。结果表明,热解油品质较轻,200℃以下轻馏分总量高达33%~40%,而且热解温度的升高也有助于增加轻馏分含量。对各馏分进一步的FT-IR分析显示,较高热解温度下热解油具有较强的芳香性,并可从谱图中识别出苯、萘及其烷基衍生物等芳香类物质。600 ℃和500 ℃热解油低馏分FT-IR分析结果体现了热解芳烃类物质生成的Diels-Alder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利用酸化的乙二醇作溶剂对松木屑进行醇解,探讨了温度和时间对醇解转化率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考察了醇解残渣的性质。分别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色质联用分析了正己烷不溶物和可溶物中组分的分布及特征。结果表明,松木屑转化率在90 min、160℃达到最大值95.3%。松木屑中纤维素无定形区的组分和木质素发生了解离,醇解残渣的表面结构被破坏;正己烷不溶物是含有羟基、甲氧基及醚键等含氧官能团的化合物;正己烷可溶物主要由苯二甲酸酯、硬脂酸甲酯、2-甲基己酸丙酯、2-甲基丙酸、聚乙二醇及未反应的乙二醇组成。乙二醇与松木屑解离的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对液相产物具有稳定作用,促进了松木屑的醇解反应;醇解过程中乙二醇自缩聚生成聚乙二醇,增大了乙二醇的消耗。  相似文献   

16.
新型尼龙214,414,614,814,1014和1214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胜  李勇进  颜德岳 《化学学报》2002,60(11):2078-2082
用熔融缩聚法基于十四碳二酸合成了一系列偶偶尼龙,包括尼龙2 14,4 14, 6 14,8 14,10 14,12 14。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差示扫描热分析 、热失重分析、热机械分析、粘度法对合成尼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还 初步研究了尼龙12 14的物理性能,发现其物理性能介于尼龙66和聚乙烯之间。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多组分系统中各组分的定量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光谱如拉曼光谱(R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UV-Vis)光谱、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可通过获取丰富峰信号的谱图对样品进行各角度的详尽描述。然而,由于谱图的复杂性及其解析工作的繁重,使得仅通过样品谱图来同时量化混合物中的每个组分成为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介绍了一个名为定量主成分分析(q PCA)的可靠策略,快速计算混合物中每个成分的比例,而不需要任何手动解谱。通过使用纯组分的谱图作为参考,多组分系统的谱图可以通过PCA自动分辨并解析,然后就可以使用我们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每个组分的比例。计算机建模实验和RS、FT-IR、UV-Vis、NMR、MS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策略胜任多组分系统的快速定量工作。  相似文献   

18.
废轮胎热解石脑油馏分的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研究了废轮胎在回转窑中试反应器中进行中温段(450 ℃~650 ℃)热解所得产物油中石脑油馏分(i.b.p.~200 ℃)的品质。对原始热解油进行实沸点蒸馏,石脑油馏分的收率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在600 ℃取得最大值40.48%,之后又有所下降。采用GC和GC-MS对石脑油馏分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解石脑油具有很强的芳香性,而且芳烃含量随热解温度的升高而持续增加,热解温度在550 ℃以上的石脑油中的芳香烃含量超过80%。轻质单环芳烃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等为其中的主要芳烃。热解石脑油中的脂肪烃多为不饱和烃。  相似文献   

19.
聚酰胺与稀土离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热分析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尼龙6与稀土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将稀土离子引入尼龙6体系后,可观察到以下几种效应:1)尼龙6的熔点显著降低。2)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尼龙6-稀土体系熔化过程中,代表N-H伸缩振动的酰胺A带发生红移。3)尼龙6的酰胺Ⅰ和Ⅱ带区段,可观察到代表与稀土配位的酰胺基团的知,随着温度升高,尼龙6的酰胺Ⅰ,Ⅱ带吸光度降低而在1600cm^-^1附近的新峰的吸光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An aroma chemical emitted from Gerris paludum insularis 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GC and GC-MS. The main constituent was identified as iso amyl alcohol (3-methyl-1-butanol). The chemical showed a characteristic aroma of Gerris paludum insular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