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紫色土分布区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东阳市紫色土坡面土壤侵蚀和降雨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建立了利用降雨量和平均降雨强度对土壤流失量进行预测预报的回归方程,为紫色土地区土壤过度侵蚀的治理提供了定量方法,并为紫色土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2.
产流量计算是进行城市防洪及水土保持效益评估的关键.结合余姚地区土壤资料及典型性降雨事件的观测数据,对降雨量、降雨初损值、最大潜在入渗量、产流量四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建立了适用于平原水网地区的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扩展模型,并在余姚地区开展了降雨地表产流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CS扩展模型的径流量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在0.14~1.36 mm,二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BOX-PCR指纹图谱、结合16S rRNA全序列分析对分离自四川和重庆紫色土的38株硅酸盐细菌和2株参比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和分类地位进行了研究.BOX-PCR指纹分析结果表明,尽管都是分离自紫色土的硅酸盐细菌,但是其遗传多样性明显,分别在54%相似性水平上分为4遗传群,约50%的供试菌株与胶胨样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 VKPM 7519T聚在一群.对代表菌株K28和K38的16S rRNA全序列分析表明,K28与B.muculaginosus 180D的16S rRNA全序列相似性为95.9%,而K38则与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ATCC14579同源性高达99.9%,这是初次发现硅酸盐细菌在蜡质芽孢杆菌(B.cereus)中有分布.  相似文献   

4.
暴雨情景下,山区径流水位突涨、流速与流量骤变等易发生公路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以巫山县为例,在不同强度降雨阈值下对降雨-径流水文参数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全面分析了降雨与水位、流速、流量之间的关系,并在多情景降雨下,基于公路洪灾孕灾指标,构建了公路洪灾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径流水位变化幅度大于流速,而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情景下(降雨临界值185 mm),流速变化大于水位,在不同降雨阈值下,等级较低的河流更易发生公路洪灾,其水位空间变化更剧烈、效应范围更广;而流量与水位变化则对等级较高的径流影响更大,且河流等级越高变化越明显;巫山县公路洪灾易发程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东北与西南部区域公路洪灾易发性强,且较为集中,西南部、东部与中部,公路洪灾易发程度介于重度与中度之间,西北部、中部与南部区,介于轻度与中度之间。该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公路洪灾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暴雨情景下,山区径流水位突涨、流速与流量骤变等易发生公路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以巫山县为例,在不同强度降雨阈值下对降雨-径流水文参数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全面分析了降雨与水位、流速、流量之间的关系,并在多情景降雨下,基于公路洪灾孕灾指标,构建了公路洪灾预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径流水位变化幅度大于流速,而在大暴雨及特大暴雨情景下(降雨临界值185 mm),流速变化大于水位,在不同降雨阈值下,等级较低的河流更易发生公路洪灾,其水位空间变化更剧烈、效应范围更广;而流量与水位变化则对等级较高的径流影响更大,且河流等级越高变化越明显;巫山县公路洪灾易发程度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东北与西南部区域公路洪灾易发性强,且较为集中,西南部、东部与中部,公路洪灾易发程度介于重度与中度之间,西北部、中部与南部区,介于轻度与中度之间。该研究结果可为山区公路洪灾防治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维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此,本研究以千岛湖地区大陆35个样方和29个不同大小和隔离度的陆桥岛屿次生马尾松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境片段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大陆马尾松林土壤厚度显著高于岛屿,而其土壤最大持水量显著低于岛屿;大陆土壤的全磷(P)显著低于岛屿,而土壤有效磷(AP)和硝态氮(NO3-N)显著高于岛屿.在片段化的岛屿生境中,土壤C、N、P、NO3-N、AP随与边缘距离的增大而降低;隔离度和地形对部分土壤理化因子有影响,而岛屿面积对土壤理化性质无影响.土壤理化因子和植物群落多样性存在显著相关性.生境片段化改变了千岛湖地区马尾松林的土壤条件,而边缘效应是影响片段化生境中土壤性质空间分布的主要过程之一.通过分析片段化景观中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深化了生境片段化对土壤条件影响的认识,对于片段化森林管理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省瓯江源头区为研究主体,从生态特征、功能和社会经济3方面构建瓯江源头区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水土流失强度、土壤抗蚀性等级2个指标,建立相应的生态健康评价标准体系;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及资料收集获取研究数据,利用GIS技术对部分数据进行处理;基于层次分析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对难以确定的定性指标进行独立评价,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评价研究区的生态健康.结果表明:研究区径流量充足,拥有Ⅱ类水质,植被条件好,为流域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但该区块土壤抗蚀性水平较低,加之人为干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带走表层土壤,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削弱了土壤的抗蚀性能力.在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瓯江源头区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其中,水土流失强度和土壤抗蚀性能力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杭州西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来就为地学界所重视,许多科学工作者先后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一但是,有关土壤地理方面的系统研究文献,尚属缺如.而近年来要求提供本区土壤资料的单位不少.我们本着为生产服务和促进地理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目的,在整理所积累的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最近又作了补充调查研究,专题探讨杭州西郊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土壤转换函数是利用一定数量的土壤样本及其实测数据,在土壤理化性质和水力参数之间连接起来建立函数关系,由此推求土壤水力性质的间接方法之一,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基于国内外土壤转换函数的构建应用发展情况,讨论土壤转换函数特征,分析转换函数类型、预测变量、构建方法、参数估算等,总结各种土壤转换函数的优点和不足,说明国内外常用的转换函数及其预测变量,提出构建、应用和验证转换函数的数据要求,为土壤转换函数构建、正确应用及其适用性分析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精度的降雨预报对于防汛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中国气象局GRAPES_MESO模式、中国气象局T639模式、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GFS模式和上海区域中尺度SMS-WARMS模式为基础, 采用SCE-UA算法估计各预报模式权重系数, 通过加权平均建立多模式降雨集成预报, 并以宁波市2016年8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和2017年9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的降雨过程为例, 从均方根误差、相关系数、TS评分等多个方面分析集成预报的预报效果. 结果表明: 基于SCE-UA算法的多模式降雨集成预报的预报效果不仅优于各单一预报模式, 而且优于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集成预报, 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