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β-二酮类化合物二苯甲酰甲烷、苯甲酰丙酮、对苯二甲酰乙酸乙酯的光稳定行为,在β-二酮类化合物的溶液中存在着烯醇式和酮式平衡。当以紫外光进行辐照时,烯醇式异构体不断减少,酮式的含量则不断增多。由于这些化合物有不同的互变异构化过程以及不同的氢键形成能力,因此,它们对高聚物有着不同的稳定化能力。我们提出的二苯甲酰甲烷的光稳定机理,不同于Otterstedt提出的机理。新的统一的光稳定机理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几种极性有机晶体的生长习性与形成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晶体特别是极性有机晶体, 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明显不同的生长习性。本文通过对4-氨基-4'-硝基二苯硫醚(ANDS)等几种典型极性有机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生长习性和结晶形貌的讨论, 提出了偶极生长基元叠合模型, 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些习性的形成机理, 即(1)有机晶体在不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结构和形式的生长基元(对于极性有机晶体而言, 这些生长基元都具有偶极子特征), 而不同的生长基元往晶体的各个面族上叠合的相对速率不同, 从而导致了晶体习性的改变; (2)晶体生长界面的性质不同, 特别是对于极性晶体, 晶体界面的极性不同;不同的溶剂与生长晶体的界面相互作用不同, 即使同种溶剂对晶体不同界面上的作用也不同, 因而改变了生长界面的性质,影响了生长基元在晶体界面, 特别是晶体正、负极面上的叠合速率, 从而导致了晶体形貌的变化。由此比较合理地解释了晶体所呈现的不同的生长习性, 特别是合理地解释了极性有机晶体所呈现的极性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3.
金林培  Bunzli  J-C  G.  Plancherel  D. 《化学学报》1990,48(1):58-63
在296和77K测定了四(二苯甲酰甲烷)合铕酸二乙铵[(C2H5)2NH2Eu(DBM)4]的高分辨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光谱数据说明在77K, 配合物含有五种Eu(III)格位。详细分析发光光谱说明, 由于配合物中配位体里的苯基错位产生不同的构型, 形成了不同的Eu(III)物种, 显示出不同的晶体场效应, Eu(III)离子的这种灵敏性可以作为晶体构型探针。  相似文献   

4.
郑立强  李干佐  李方  刘少杰  佟振合 《化学学报》1995,53(12):1145-1149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萘环和蒽环的不同链长的二元化合物, 简写为N-Mn-A(n=2,4,6,8,10)。在有机溶剂中做了上述系列化合物的荧光光谱。激发波长为λex=280nm时, 发现荧光光谱中有两个发射峰, λem1=370nm, λem2=450nm。前者为萘的荧光峰, 后者为蒽的荧光峰。实验证明, 只有萘吸收280nm的光, 而蒽无吸收。所以在激发萘的条件下, 能量由处于激发态的萘环传向了外于基态的蒽环。在不同的有机溶剂中, 分别做了该系列化合物的荧光光谱随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指出, 两个荧光峰强度的比值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表明其能量传递为分子内的能量传递。另外在1%的糖淀粉水溶液中, N-Mn-A的浓度为1.0×10^-^5mol.dm^-^3,通过荧光光谱发现没有发生能量传递。表明处于伸展状态的N-Mn-A化合物分子不能发生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5.
刘世雄  黄金陵 《化学学报》1986,44(3):288-291
含钾和二价金属离子的双金属硫氰酸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在K~2Pb(SCN)~4^[^1^]和K~2Cd(SCN)~4.2H~2O^[^2^]这两个化合物中,晶体结构都是由K^+和M(SCN)~4^2-组成。本文报道了Cd(en)~3K(NCS)~3的晶体结构,其基本构型与上述两个化合物有显著的不同(en为乙二胺)。  相似文献   

6.
α-酮酸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前文报道了以Grignard试剂与草酸二乙酯反应,合成一系列脂肪族α-酮酸酯的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我们研究了合成4-二甲胺基苯酰甲酸乙酯(1)的反应。1的收率随反应温度、溶剂及原料配比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别。在本文报道的条件下,收率高达90%。此外,从反应混合物中还分得了2-羟基-2,2-双(对-二甲胺基苯基)乙酸乙酯(2),4,4’-双(二甲胺基)-二苯基乙二酮(3),2-羟基-1,2,2-三(对-二甲胺基苯基)乙酮(4)及4,4’-双(二甲胺基)联苯(5)等副产  相似文献   

7.
含蒽醌基偶氮染料的合成及其吸收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1-氨基蒽醌与2-羟基-3-氨替酰氨萘酚(色酚)的偶氮染料, 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对偶氮染料吸收光谱的影响, 考察了光照条件下该类偶氮染料在DMF稀溶液中吸收光谱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过氧化环丙基甲酰(1)在不同类型溶剂中的化学行为。首先,我们建立了五个热解主要产物:环丙基甲酸环丙酯(4)、环丙基甲酸(5)、双环丙烷(6)、环丙烷(7)及二氧化碳的色谱定量分析方法,然后在不同类型的溶剂中测定1热分解产物的分布。结果表明,在非极性碳氢溶剂中,以自由基型的单分子均裂过程为主;在极性溶剂中则可能伴有诱导分解。我们的结果还表明,产物4,6,7主要生成于笼外,与文献报道的不同。更有趣的发现是,在HMPA中,1的分解可能主要是通过它与溶剂间的电子转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利群  张滂 《化学学报》1990,48(9):913-919
γ-卤-对羟基苯丁酮(1a, 1b)、γ-羟基-对苄氧基苯丁酮(2)、β-(对羟苯甲酰基)丙酸(5)、对羟基苯乙酮(8)及其同系物在形成乙二醇缩酮的标准条件下(与乙二醇和催化量对甲苯磺酸在苯中回流脱水)均不形成缩酮; 除8外, 分别形成相应的γ-乙二醇单醚(3,4)和乙二醇单酯(6)。当对位羟基转化成醚、酯或其他基团和2的羟基被苯甲酰化时, 则分别形成稳定性相差颇大的乙二醇缩酮。通过邻近基团参与过程说明了这些不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10.
范如霖  朱正华 《化学学报》1987,45(11):1129-1132
为寻找新的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最佳品种显影抑制剂释放化合物(DIR化合物).合成了母体结构为1-苯基-2-乙酰氧基-2-[(1-苯基-1H-四氮唑-5-)疏基]乙酮的DIR化合物.在这一化合物的二个苯环中分别引入不同取代基制备了十四个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以苯乙酮为骨架,1-(4'-取代苯)-5-疏基四唑部份为显影抑制剂.  相似文献   

11.
P204-P507-H2SO4体系萃取稀土元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P204与P507混合萃取剂在硫酸介质中萃取分离Nd和Sm的行为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在硫酸介质中,P204添加一定量P507对稀土萃取能力、反萃性能以及Nd-Sm分离效果的影响。测定了不同比例的混合有机相在不同平衡酸度下的Nd,Sm分配比以及协同系数,并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Sm/Nd分离系数。试验结果表明,P204与P507混合体系在硫酸介质中萃取分离Nd,Sm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正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王积涛  陈蓉  冯霄  李月明 《有机化学》1998,18(3):228-234
本文论述了由手性1, 2-二苯基乙二胺与适当取代的邻羟基苯甲醛生成的希佛碱作为过渡金属Co(II)、Ni(II)、Mn(II)的配体合成的6种过渡金属-Salen配合物在NaOCl下均相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氧化反应的效果。对环氧化反应进行控制性研究, 我们发现环氧化反应与中心金属离子的相关性可能主要源于配体结构、金属离子的选择及二者结合形成的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好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催化剂要求中心金属离子具有适当的氧化还原电位, 对底物烯烃因其取代基的大小, 催化剂结构的空间构型应有好坏之分, 我们得到的循环伏安数据及实验结果部分说明这一点。同时对手性镍(II)-Salen及手性锰(III)-Salen配合物的催化反应机理配合实验现象分别作出假设, 都经过自由基历程, 但却是截然不同的活性氧化物种, 同时, 由于起主要作用的不对称诱导因素不同, 不对称诱导方向有异。对同一催化剂在不同pH值下起作用的活性氧化物种类别也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3.
由异喹啉、喹啉或酞腈与α-卤代苯乙酮反应生成的鎓盐在二氢铬酸四吡啶合? 埽═PCD)存在下与乙酸铵反应,可一步法合成咪唑并[2,1-a]异喹啉(2a~2b)、? 溥虿1,2-a]喹啉(4a~4b)或咪唑并[1,2-a]酞腈(6a~6c)衍生物,该方法原料易? 茫从μ跫子诳刂疲佣峁┝艘恢趾铣烧饫嗷衔锏男路椒ā?  相似文献   

14.
刘方明  王宝雷  张正方 《有机化学》2001,21(12):1126-1131
以2-苯基-1,2,3-三唑-4-甲酰肼为原料合成了几种新的1-(2'-苯基-1',2',3'-三唑-4'-甲酰基)-4-芳基氨基硫脲,在不同条件下环化,制得一系列新的1,3,4-噻二唑、1,3,4-恶二唑和1,2,4-均三唑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并对其波谱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structures of three copper(I) complexes, [Cu43-Cl)22-Cl)22-(2,6-Me2C6H3N(PPh2)2)}2] (2), [Cu43-Cl)22-Cl)22-(Ph2POPPh2)}2] (4), and [Cu22-Cl)22-PPh2OPPh2)(η1-Ph2PP(=O)Ph2)(PPh3)] (5), and one cobalt complex, [(CoCl2){μ2-2,6-Me2C6H3N(PPh2)2}2][CoCl3NH2(2,6-Me2Ph)] (3). Tetra-nuclear copper complex 2 was prepared in good yield by the reaction of bis(diphenylphosphino)-2,6-dimethylaniline [2,6-Me2C6H3N(PPh2)2] (1) with copper(I) chloride along with triphenylphosphine in methanol. Adding a calculated amount of water and dichloromethane mixture (1?:?10) to 2 produced a second tetra-nuclear copper(I) complex, 4, with a P–O–P backbone, along with a small amount of the unsymmetrical copper(I) complex 5. The cobalt complex 3 was obtained by reaction of 1 with cobalt(II) chloride. The solid-state structures of 2–5 were establish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In the solid state, both 2 and 4 form a tetra-nuclear copper core. In the 31P{1H} NMR study, we observed the conversion of 2, with P–N–P backbone, to 4, with P–O–P backbone.  相似文献   

16.
赵由才  谢高阳  顾翼东 《化学学报》1992,50(12):1178-1181
通过可溶性铌酸钾与粉状白钨酸的反应,合成了钨铌杂多阴离子化合[C~4H~9)N]~nK~7-n[NbW~11O~40H~2](n=5,6).根据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认为[NbW~11O~40.H~2]^7-和[W~12O~40H~2]^6-具有相同结构骨架.  相似文献   

17.
18.
张炜  牟宗宏  杨立  刘中立 《有机化学》2001,21(2):155-159
三种带有不同取代基的重氮萘酮(la~1c)在THF和二氧六环中加热分解给出不同的产物。1-重氮-4-萘酮(1a)的热解产物主要是重氮萘酮热解后产生的烯酮卡宾(2a)与环醚开环后形成的聚合物;3-甲基-1-重氮-4-萘酮(1b)的热解产物比较复杂,除冠醚类产物之外,还有烯酮卡宾对四氢呋喃和二氧六环的C-H键的插入反应产物、螺环化合物、2-甲基萘酚以及难以分离的聚合物;3-硝基-1-重氮-4-萘酮(1c)的热解产物主要是聚合物,此外还有少量C-H键的插入反应产物和2-硝基萘酚。对重氮萘酮热解反应的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