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官能度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微观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2 ,5 二甲基 2 ,5 二己酰基过氧化己烷 (DMDEHPH)为引发剂 ,在 5 5~ 80℃下引发苯乙烯聚合 .通过研究影响聚合速率的各种因素 ,得出了聚合速率对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级数分别为 1 0和 0 5次、聚合活化能为 92 0kJ mol、引发效率为 0 5 5± 0 0 3.温度一定 ,引发效率随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求得 6 0和70℃下DMDEHPH向引发剂的链转移常数分别为 0 0 37和 0 0 4 8、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分别为 0 5 9× 10 - 4和0 75× 10 - 4.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Ce4+/酰胺引发体系;Ce4+/聚酰胺、带酰苯胺侧基的聚合物引发接枝共聚合;Ce4+/氨基甲酸酯引发体系;Ce4+/聚醚氨酯引发接枝共聚合;Ce4+/羰基化合物引发体系;Ce4+引发嵌段共聚合6个方面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光聚合引发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最近几年光敏聚合引发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就一些新型光敏引发体系及引发机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简要叙述了大分子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引发机理。对小分子光引发剂和大分子光引发剂进行了对比,着重讨论了分子结构因素对引发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等离子体引发的液态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大量链转移剂乙硫醇,得到了端基带有引发活性种的低聚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的多离子检测手段,测定了活性种的结构,结果表明:引发活性种是单体在等离子体区裂解生成的酯基碎片[-C—O—R].进而解释了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以由等离子体引发聚合,而苯乙烯不能引发聚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叔丁酯为引发剂,研究了苯乙烯自由基本体聚合的动力学过程,考察了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苯乙烯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7℃下,聚合速率(Rp)对引发剂浓度的反应级数为0.42,对苯乙烯浓度的反应级数为1,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4.8 kJ/mol.引发剂浓度、温度、乙苯质量分数的提高导致聚苯乙烯数均分子量分别下降了约30%、20%和15%,其中引发剂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新型水溶性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的光引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六种新型水溶性硫杂蒽酮类光引发剂在紫外光聚合反应中的引发性能进行了测试,用相对峰面积法计算了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并据此对引发剂结构与光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做了一定的探讨。结果表明该类光引发剂具有很高的光化学活性,而引发剂的结构直接影响引发性能。研究发现硫杂蒽酮母体上甲基的引入使引发剂的引发效率增大,而引发剂侧链上羟基的引入,则由于降低了质量转移的有效性并有可能使引发剂分子缔合,致命引  相似文献   

8.
以60W高压汞灯为光源,以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主要光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进行乳液聚合,考察了光照时间、单体浓度、光引发剂浓度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乳胶粒的形态,并测定了其尺寸.结果表明,转化率随光照时间和单体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光引发剂质量分数为3%时单体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4-甲基二苯甲酮、哌嗪等原料合成了一种双官能度的单组分光引发剂(MBPPA),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两个二苯甲酮基团。通过紫外光谱研究了光引发剂的紫外吸收和光降解性能,并利用实时红外测试了光引发剂的光引发活性以及不同单体对光聚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照10 min后,MBPPA在257.2 nm处的吸光度降低了18.76%,光降解速度明显高于MBP。当光强为50 mW·cm-2时,0.2%(摩尔分数)MBPPA单独引发乙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EOEOEA)聚合的转化率可达90%。在同等条件下,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的聚合速率要明显高于单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但其转化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UV光引发的丙烯酰胺反相乳液聚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不透明丙烯酰胺反相乳液体系的UV光引发聚合新方法 .使用普通中压汞灯并辅以适当搅拌 ,UV光引发丙烯酰胺 水 煤油 Span80 +OP 10反相乳液聚合可在 2 0min左右完成 ,所得聚合物分子量达千万 ;聚合过程中不存在恒速期 ,扫描电镜未观察到聚合前后乳胶粒径有数量级的变化 ,表明聚合反应以单体液滴成核为主 .此外 ,考察了光引发剂类型及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光引发剂的引发活性为Irgacure 2 95 9>(ITX +EDAB) >BDK ,引发剂浓度增加 ,反应速度先增加而后降低 ,存在一最大值 ;单体浓度增加 ,反应速度加快 ,聚合物分子量提高 ;乳化剂用量增加 ,反应速度加快而分子量变化不明显 ;聚合表观活化能为 13 34kJ 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