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道情宝卷是近年来在山西运城地区发现的一种说唱文学的新曲种,它是将宝卷和道情两种说唱文学融合在一起进行表演和演唱的新曲种,在中国宝卷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发现的六部道情宝卷文本中,其中一部为商人行商的题材,叙述了北宋时期江南湖广江夏人冯商在北方和南方经商的故事,通过这个宝卷故事一方面展示了昔El湖广江夏商人所崇奉“四德”之实际内容和核心实质,一方面倾诉了昔日经商跋涉之艰难与背井离乡之苦痛情感。这部宝卷作品,从清代嘉庆以来一直流行在山西运城地区,实际是作者借用江南商人行商的故事,来寄托晋地商人经商的信仰、道德、理想、观念,它的传播与流行,对于当地晋商的经商活动和当地的广大民众都起到了一种积极劝诫教化作用。这部宝卷作品,也为我们了解昔日之晋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史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宝卷文献集成·江苏无锡卷》所编入的宝卷,以传统的手抄本为主,题材多为叙事类的文学故事。民间宝卷文献中保留了许多为各大辞书失收或漏收疑难字词,以及存在方俗音字词、讹字等难于理解的词语。这些疑难字词的存在对宝卷文献在文学、社会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造成阻碍,破除这些障碍,将对民间宝卷文献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金院本包含着元杂剧的性质在内,并不是如元代院本一样纯为滑稽之短剧,诸宫调有着多种表演方式接近戏剧.金元之曲和诗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增加了新的质素,但直到今天与诗、词三者还是并行而不悖.其兴起并不是和传统文学相对立,更不可能是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4.
《汉语大字典》"通"字用法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大字典》中大量使用“通”词条,这其中的“通”反映了我国文字发展及其使用过程中的两种现象,即“同音借用”现象与“同源通用”现象,前者所指的意义叫“用字通假义”,后者所指的意义叫“同源通用义”。两种现象有同有异,有本质区别;两种意义亦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生态美学是在对"人"的现代性进行反思的背景下出现的,但是它的整体思维模式、生态中心主义的哲学美学原则潜在地放逐了"人",将人摆放在一个飘忽不定的位置,人始终处于通过实践来自我确认与对生态平衡的体认和保护的二重矛盾的张力之中.然而,生态美学学科的建立,其"人"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生态美学必须具有相应的人文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6.
关于高校"两课"案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两课”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组引入“两课”案例教学方法,作为改革传统“两课”教学方法的一种探索。其指导思想是,以大学生为中心,发挥“两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以“专题”作为“两课”案例教学的切入点,抓住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兴奋点,讲好理论的基本点,达到“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坚定信念”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乡下人”这一观念绝非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家伦理道德规范所建构的宗法制“乡村文化”,而是一种原始文化的遗存。其“乡下人”具体包涵二个内容,一是野性的生命,一是自由的性爱。“野性的生命”主要以水手这一形象为载体,“自由的性爱”主要以翠翠等湘西女性,包括湘西妓女形象为载体。  相似文献   

8.
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是属于音乐本体论研究范畴。然而,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中乐和西乐,其存在方式卓然异趣,这很让人深思。在此,我们借黑格尔在表述“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时常用的哲学概念“自在”与“自为”,对中乐和西乐之存在方式作一比较研究,试图从哲学上揭示中乐和西乐卓然异趣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领主属宾句”甸子的主语和宾语有比较稳定的领有,隶属关系,主语是领有的一方,宾语是隶属的一方,且句中的述语动词和主语没有直接的语义关系。这种句式分别在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末以及近年来三度较为广泛引起语法学家的关注,这三个时间段也恰好代表了领主属宾句研究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萌芽阶段、描写阶段和解释阶段。  相似文献   

10.
把《诗经》中的“言”、“于”、“薄”等虚字看做“音节助词”,不符合汉语语法体系的词类划分标准,故应采用“衬字”的概念;衬字不仅存在于可歌唱的诗、词、曲中,而且存在于不用于歌唱的文体和成语中。  相似文献   

11.
四声别义是古代汉语的形态之一,它兼具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根据先秦典籍,它产生于西周时期,弥补了上古单音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这一“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上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最终形成特具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学意识。“悲秋”文学意识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精神联系,同时也可窥见中国传统士人悲剧性命运之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