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以燃烧器四角切圆布置的超超临界塔式锅炉炉膛内的流动换热为背景,利用Fluent软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一个物理和几何结构完全对称的三维炉膛内冷态流场变化情况,选用6个燃烧器喷嘴出口速度作为不同的工况来计算炉内的流场,速度变化范围为5~30 m/s,湍流模型采用雷诺应力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出口气流速度的增大,流动呈现出的切圆半径越来越大;当喷嘴出口速度小于等于10 m/s时,在所用计算模型下,流体速度场呈中心对称结构,切圆中心位于中央;随着出口速度的持续增加,流场从中心对称结构逐步转变成非中心对称结构,切圆中心发生明显偏斜.数值结果表明,即使几何结构完全对称且边界物理条件也完全对称的燃烧器四角切圆布置的炉膛中的流动,仍然可能是非对称的,这是造成烟气侧热偏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网格划分对四周切向煤粉炉流场计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用不同的网格划分方法,对四周切向煤粉炉流场进行数值计算,若选用常规的网格划分方法计算,虚假扩散的影响非常严重,势必造成计算结果较大的偏差,同时,给出适当的网格划分,以及相应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四角切圆炉膛三维温度分布优化控制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炉膛燃烧三维温度分布可视化技术为实现炉内燃烧三维温度分布优化控制奠定了基础。本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建立了炉内不同高度特征截面平均温度及相应的温度中心坐标作为中间被控变量,以各层各角燃烧器燃料量及一次风、二次风量等参数为输入变量的线性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正确反映输入变量的变化对炉内温度分布的影响,为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实施燃烧优化控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首台3 MW_(th)富氧燃烧煤粉锅炉为研究对象,借助CFD软件对煤粉空气燃烧和富氧燃烧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发现,模拟得到的炉膛温度分布、换热量以及出口组分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这表明本文使用改进的辐射特性模型以及4步化学反应机理能够很好地预测炉内温度、传热以及烟气组分分布。通过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空气燃烧与富氧燃烧的炉内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富氧燃烧时,CO_2的显著增加使得燃烧器区域出现高浓度CO;富氧燃烧的整体温度分布与空气燃烧相似,但峰值温度有较大的降低;炉内辐射传热较空气燃烧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8.
1引言目前煤粉燃烧综合模型最为广泛的是以轨道模型为基础,美国杨伯翰大学的先进燃烧工程中心(CERC)自1980年起研制二维煤粉燃烧程序PCGC-2,从1990年起研制三维煤粉燃烧的PCGC-3程序[1]。与轨道模型发展的同时,美国Rabcock&Wilcox公司Fiveland[2]等人研制了FURMO程序,用无滑移模型对560MW侧墙喷燃煤粉炉进行了三维全模拟。其特点是首次用全欧拉的处理方法计算三维煤粉燃烧过程,其不足之处是不考虑气粒两相间的速度滑移和温度滑移.总的看来,用轨道模型模拟煤粉燃烧,易于考虑颗粒反应经历,也可给出两相之间的速度及温… 相似文献
9.
1引言大型电站锅炉炉膛内的燃烧过程是发生在相对较大空间内的、不断脉动的、具有强烈三维特征的复杂物理和化学过程。因为实际炉膛尺寸太大,以至于还没有建立适用的可视化技术手段[1],只能对其缩小了的模型在实验室进行研究[2.3]。作者在炉膛煤粉燃烧二维温度分布检测研究[4]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多幅辐射图像处理为基础的三维温度分布检测方法[5]。本文将建立较为严密的辐射图象信息同炉内燃烧过程的关系式,并借助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来估计炉内燃烧介质辐射特性参数非均匀分布,改进以辐射图象处理为基础的炉内三维燃烧温度分布检测方…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本文将贴体坐标用于具有复杂形状的船型体煤粉燃烧器的三维流场数值模拟中,建立了在贴体坐标下的总体质量校正方程。计算结果令人满意。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风机蜗壳内部旋涡流动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求解Reynolds时均N-S方程和k-ε湍流模式,使用任意曲线坐标下张量形式的非交错网格Simple算法和TM网格生成技术,数值分析风机矩形蜗壳内的二次流及其沿周向不同横截面上旋涡的生成演化细节,讨论了蜗壳宽度与粘性效果的作用机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程序可靠性校验,本文对绕凸包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其中主要对不同吹/吸气速度影响进行了参数化研究,并根据结果对吹/吸气控制分离机理予以了解释,表明:吹吸气对附面层的吹断/吸除作用以及其对主流的气动堵塞作用是正确分析其影响分离机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使用商业软件数值研究NASA67跨音速两级风扇第一级在近最高效率点和近堵塞工况点的三维粘性流场。对用细网格计算的级内流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揭示了转子中的激波、附面层、间隙涡、分离流动、流动径向掺混等流动现象,给出了转子与静子叶道中的二次流动和能量损失的分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