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2-羟基-1;4-萘醌合成2-乙氧基-1;4-萘醌;乙氧基萘醌; 羟基萘醌; 乙醇; 硝酸; 回流  相似文献   

2.
铁卟啉催化氧化萘酚合成2-羟基-1,4-萘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羟基萘醌;铁卟啉催化氧化萘酚合成2-羟基-1;4-萘醌  相似文献   

3.
铁卟啉催化剂;羟基萘醌;2-羟基-1;4-萘醌的合成及铁卟啉-氧催化中间体形成平衡常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2,3-二取代-1,4-萘醌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圣领  黄志纾  古练权 《有机化学》2008,28(8):1467-1470
常温下, 在丙酮与水的混合介质中(V∶V=1∶1), 4-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与1,4-萘醌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 生成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3-二取代-1,4-萘醌. 产物经MS, 1H NMR, 元素分析表征, 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低温碱性甲醇溶液中一氯化四苯基卟啉铁催化萘酚H2O2氧化高选择性地制取2-羟基-1,4-萘醌(HNQ),以2-萘酚和1-萘酚为底物时HNQ的最高产率分别为57%和40%(纯度>95%).根据金属卟啉催化氧化反应的特性,采用UV-Vis和EPR现场光谱监测催化剂和反应物的光谱变化,提出了羟基游离基加成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用1, 2-萘醌-4-磺酸钠测定葡萄糖的新方法. 研究表明, 在pH 13.00的缓冲溶液中, 葡萄糖能够催化1,2-萘醌-4-磺酸钠与OH-反应生成2-羟基-1, 4-萘醌,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4 nm. 葡萄糖质量浓度在0.8~80 mg/L范围内, 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65+0.01004c(10-5 mol/L), 线性相关系数r=0.9985. RSD和检出限分别为0.92%, 0.7 mg/L. 该法能够直接用于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1,2-萘醌-4-磺酸钠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对苯二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对苯二酚的新方法. 研究表明,在pH=13.00的KCl-NaOH缓冲溶液中,对苯二酚能够催化溶液中的OH-离子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橙红色的2-羟基-1,4-萘醌,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4 nm. 对苯二酚质量浓度在1.3×10-7~1.32×10-5 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5 61+0.073 28c(1×105 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5 5,检测限为9×10-8 g/mL. 方法能直接用于水样中对苯二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6.5%~103%.  相似文献   

8.
1, 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间苯二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 13.00缓冲溶液中, 间苯二酚能够催化氢氧根离子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生成2-羟基-1, 4-萘醌,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4 nm. 间苯二酚质量浓度在0.39~13.21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918+0.05703c (×105 mol/L), 相关系数r=0.9981. RSD和检测限分别为1.6%, 0.34 mg/L (3σ/k). 该法能够直接用于水样中间苯二酚含量测定, 回收率在94.3%~106%.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含羟基药物盐酸吡硫醇的方法.研究表明,在pH=13.00的KCl-NaOH缓冲溶液中,盐酸吡硫醇能够催化氢氧根离子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橙红色的2-羟基-1,4-萘醌,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4nm.盐酸吡硫醇浓度在3.2μg/mL~8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715+0.02837C(×105 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8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检测限分别为2.84×103L/mol/cm、1.6%和2.0μg/mL.通过对片剂中的盐酸吡硫醇含量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8%~101%.  相似文献   

10.
利用纳秒级激光光解动态吸收光谱装置,研究了1,2-和1,4-萘醌中性水溶液的瞬态吸收光谱.发现1,2-萘醌及1,4-萘醌被光电离后形成的阳离子自由基在380nm均有最大吸收,但1,4-萘醌阳离子自由基在衰变过程中又形成了两种新的活性粒子,它们的最大吸收分别位于410和580nm,分析表明:410nm属于1,4-萘醌脱氢自由基的吸收,而580nm很可能归属由于电子转移而形成的瞬态产物.进一步研究发现,1,2-萘醌在中性水溶液中能被248nm激光单光子电离.  相似文献   

11.
李聪  陈雯  张明晓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23(11):1500-1503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5-硝基-1,4-萘醌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丙酮的稀硫酸溶液中,5-硝基-1,4-萘醌在0.0V、-0.8V(vs.SCE)处各有一个还原峰,分别为硝基、醌的不可逆电极反应;5-硝基-1,4-萘醌在电极表面的传质为线性扩散,电还原过程由扩散控制,并求得传递系数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4-羟基偶氮苯与6-氯-5, 12-萘并萘醌反应产物的NM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水碳酸钾存在下6-氯-5, 12-萘并萘醌与4-羟基偶氮苯在干燥DMF中反应的主要产物在某些反应条件下不是6[4-(苯基偶氮基)苯氧基]-5, 12-萘并萘醌(1)。该未知反应产物2经核磁共振方法研究证实是6-(N, N-二甲氨基)5, 12-萘并萘醌。本文对化合物2的1H-和13C化学位移、偶合信息和结构作了详细归属, 并推测其反应进程, 实验结果表明, 化合物2是由化合物1与溶剂DMF反应生成。  相似文献   

13.
选择波长337 nm的激光作为激励光源,借助凝胶电泳研究了2-甲基-1,4-萘醌诱导的DNA光敏损伤.结果表明:在氧气饱和、脱氧条件下光敏损伤显著,DNA损伤主要与光子剂量、核酸与萘醌浓度比及DNA存在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4.
1,4-萘醌作为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其生物活性尤其是抗菌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对不同取代类型的合成源1,4-萘醌衍生物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抑菌活性及构效关系,发现在1,4-萘醌的2位引入含氨基取代、含硫取代的基团能够提高抗菌活性,且通常含硫取代比氨基取代基团的抗菌活性高。期望本文能为1,4-萘醌类抗菌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测定苯丙氨酸的方法。在pH 10.0的缓冲溶液中,苯丙氨酸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组成比为1:1的浅红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47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5×103L/(mol·cm)。苯丙氨酸浓度在0.15~2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1+0.0576c(mg·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在99.0%以上,本法用于测定药物样品中苯丙氨酸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测定阿魏酸哌嗪的新方法.在pH 13.0的KCl-NaoH缓冲溶液中,阿魏酸哌嗪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红褐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84 nm.阿魏酸哌嗪浓度在0.4~8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7742+0.01216ρ(μ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8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5.8×103 L/mol/cm,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检出限分别为0.84%和0.29μg/mL.对药物样品中阿魏酸哌嗪的含量进行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5.1%~103.3%.  相似文献   

17.
通过酚醛树脂羟基活性基团与6-氯-5,12-萘并萘醌(1)接枝反应,制备了3种有光致变色性的酚醛树脂:萘并萘醌酚醛树脂(2),甲基萘并萘醌酚醛树脂(3)和氯代萘并萘醌酚醛树脂(4).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3种光致变色聚合物有与6-苯氧基-5,12-萘并萘醌相似的光致变色行为.同时,发现聚合物骨架上的取代基对聚合物的变色速度影响较小,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影响聚合物的变色速度.  相似文献   

18.
1,2-萘醌-4-磺酸钠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磺胺甲噁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2-萘醌-4-磺酸钠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磺胺甲噁唑(SMZ)。磺胺甲噁唑与1,2-萘醌-4-磺酸钠在pH=10.0的缓冲溶液中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橙红色的产物,组成比为1:1,最大吸收波长λ=47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44×103L/(mol.cm);SMZ浓度在0.2~6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452 0.02301C(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0.08 mg/L;RSD为0.25%(20 mg/L,n=11);平均回收率为98.7%以上。优化了对磺胺甲噁唑的测定条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磺胺甲噁唑的含量,与药典法相比,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利用现场红外光谱电化学方法、 红外光谱循环伏吸法(CVA)和导数循环伏吸法(DCVA)研究了2-羟基-1,4-萘醌(2-HNQ)在乙腈溶剂中的电子转移机理. 在扫描范围为0.2~-1.8 V时, 2-HNQ的循环伏安(CV)图中有2对氧化还原峰. 在扫描范围为1.0~-2.0 V时, CV图在更正的电位下会出现1个氧化峰. 通过分析循环伏安扫描过程中1656, 1495, 1549和1325 cm-1等峰的变化, 观察到整个电化学过程中存在2种中间状态, 去质子化醌(Q-O-)还原生成的自由基二价阴离子会继续发生电化学反应, 即Q-O-的还原遵循电化学-电化学反应机理(EE机理). 红外分析结果表明, 2-HNQ的电化学过程中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NQS)作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他啶(ceftazidime)的新方法.在pH 13.0缓冲溶液中,NQS能直接与头孢他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红褐色化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84 nm.头孢他啶在2.98~127.3 mg/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A=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