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七九)镧系元素共十五种,原子序数从57(镧)到71(镥)。另加21号钪和39号钇,统称为希土元素。因此‘希土和钪’(见分析测试通报1992,11(2)44)这种提法是不恰当的。希土已包括钪,何必单列出来。如要突出钪,可称为镧系元素和钪。英文题目也要相应改  相似文献   

2.
(一) 希土元素(以下简称希土)包括门捷列夫周期表中第三族从鑭(原子序数Z=57)到鑥(Z=71)的十五个元素(有时也把钇列为希土)。从铈(Z=58)到鑥的十四个元素则称为鑭系元素(也有把鑭直接列入鑭系的)。按其物理性质以及它们在矿物原料中共存情况的同异,希土又分为铈组(所谓轻希土)和钇组(重希土)。属于铈组希土的是铈(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属于钇组的有钆(Gd)、铽(Tb)、镝(Dy)、鈥(Ho)、鉺(Er)、銩(Tu)、鐿(Yb)和鑥(Lu)。  相似文献   

3.
奇异的元素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佩丽 《化学教育》1993,14(3):11-12
钒之谜钒是1830年瑞典化学家塞夫斯特姆(Sefstrom)发现的。由于钒是多氧化态元素,各种氧化态的化合物都有美丽的颜色,故以瑞典美丽的女神凡纳迪斯(Vanadis)命名为钒(Vanadium),元素符号为V。位于周期系VB族,原子序数51,原子量50.9415。钒虽称稀有元素,其实并不稀有,在地壳中的丰度(质量%)0.015,占所有元素的第23位。钒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都有钒,沉积岩中的钒比铜、铅、汞、铋多。  相似文献   

4.
IUPAC 原子量与同位素丰度委员会于1985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法国里昂召开,主要结果是修订了34种元素的原子量,其新值列于附表,括号内数字指末位数的准确度。另外,对“原子量四位数表”(旧表见本刊1984年,3期,58页)作了32号元素锗 Ge 原子量的修订,新值为72.61(2),又作一项勘误,即41号元素铌 Nb 的原子量应为92.91。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有机希土(Sc、Y、La-Lu)含硫族元素(S、Se、Te)配位化合物的化学进展,从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门捷列夫所预言的尚未发现的元素(锗、镓、钪)性质得到了证实。使化学家对寻找新元素发生了广泛的兴趣,这些新元素应该填满周期表上的空位。但是惰性气体一族元素的发现是完全出人意料的。门捷列夫预见到氢与锂之间有一个元素存在,但他没有能够预见到一族元素。惰性气体中最先被发现的是氩。1882年J·瑞利想要证实谱劳特的假说,着手测定氢和氧的密度以便证实或否定它们的原子量(1:16)。经过十年后他宣布,氢和氧的原子量比实际上是1:15.882。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由于要全面知道希士元素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和了解它在各个重要工业部门的各种用途,对于希土元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了。在这篇文章中收集了大量分离混合希土的方法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作者和切林契也娃(Терентьева)的文章。目前由于广泛研究希土元素的天然原料,掌握各别希土元素的制取过程和寻找它们的实际用途,所以希土元素的分析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元素周期表》1984年版最近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表采用长表形式,镧系和锕系列于下方。元素各占一格,注有原子序数、元素符号、中文名称、全部稳定同位素和重要的或寿命最长的放射性同位素、电子构型、最新修订的原子量,列至109号元素。表的特点是简明扼要,便于参阅。从新中国出版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到现在已经25  相似文献   

9.
基于重镧系元素的原子量彼此相差不大,而与钇的原子量几乎相差一倍的事实。庄文德已经发表了用 EDTA 络合滴定测定钇的含量。但该法对组成变动较大,较复杂的希土试样的测定,常需要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以磷酸二(2-乙代己基)酯(HDEHP)的甲苯溶液处理滤纸作为固定相,不同浓度的草酸溶液作展开剂(流动相)的纸上反相分配色层法分离若干希土元素以及铀和钍.找出用0.5M草酸作展开剂时,铀和钍的分离因数为21;希土元素和钍的分离因数为5.因此本体系虽不适于个别希土元素的相互分离,但对于钍、铀分离以及钍、希土元素的分离却有效.  相似文献   

11.
希土(Ⅲ)-异羟肟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报导了在25℃、20%乙醇-水溶液,恒定离子强度为0.1mol·1~(-1)时,用pH滴定法测得的三价镧、铈、镨、钕、铽、铥和钇离子分别同草二酰异羟肟酸(OXHA)、葵二酰异羟肟酸(DDHA)、苯甲酰异羟肟酸(BHA)、水杨羟肟酸(SHA)、萘乙酰异羟肟酸(NEHA)和邻苯二甲酰异羟肟酸(o-PHA)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发现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既与异羟肟酸的碳链(环)结构有关,也与希土元素的原子序数、离子半径及离子势有关。当同一种异羟肟酸的不同希土配合物,其稳定性顺序是: La~(3 )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原子量是相对数值,它是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我们选订的)标准元素的原子的重量比(也可说是质量比)。同时我们考虑到大多数的元素有同位素,那么原子量也就是各同位素的平均重量。的确在下文将要讨论到,由质谱方法测定原子量就是测定每一同位素的多寡和质量数,然后算成我们常用的原子量。为什么我们不用绝对数值来表示原子量呢?主要是一个原子的重量太小,没有使用的  相似文献   

13.
論文选摘     
络合滴定連续测定钍和希土于有轻希土存在时,在pH 2.5—3.0用二甲酚橙或邻苯二酚紫等作指示剂,借EDTA尚可准确的滴定钍,但有重希土(包括Sm至Lu)存在时,因其ED7A络合物的稳定性较接近于钍-EDTA络合物,故不能测定,本文作者找出借二乙三胺五乙酸(简称DTPA)作滴定剂适于有重希土存在吋,在pH2.5—3.0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直接滴定钍,终点颜色从红至橙色变化甚敏锐。继于滴定钍后的溶液加入过量的DTPA以络合希土元素(轻、重希土元素),再以0.5M硝酸铅标准溶液反滴定之。亦可于pH5.—5.5的缓冲介质中,以N-羟乙基替乙二胺三乙酸(简称HEDTA)于直接滴定希土元素。其步驟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HA)及1,10-菲绕啉(B)从高氯酸及醋酸钠构成的缓冲溶液中(pH=4,μ=0.1),对全部希土离子(包括Y~(3 ),不包括Pm~(3 ))的协同萃取。此体系可表示为Ln~(3 )(10~(-4)M)/HClO_4,NaAc(μ=0.1)/PMBP-Phen-CHCl_3。用斜率法确定协萃合物组成为LnA_3B,并求出各希土离子的协萃平衡常数logK_(?)以logK_(?)对原子序数Z作图,表现出四分组效应。相邻希土之间以及轻重希土之间的分离系数比单独用PMBP萃取时来得大。此体系有希望用于轻重希土分离。此外,还用萃取法制得了固体协萃合物,并对其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四磷酸镧系希土钾盐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了十三个四磷酸镧系希土钾盐(KPm(PO_3)_4 和kLu(PO)_3)_4除外)和四磷酸钇钾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利用基团频率对振动谱带进行了归属.发现了α结构与β结构间的光谱差异,与X射线衍射的结果一致.可用于区分两种晶型.观察到了磷酸根伸缩振动、变角振动和Ln-O伸缩振动频率随希土离子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及Ln-O伸缩频率随希土离子总角动(?)变化呈类似“斜W”效应的规率.  相似文献   

16.
磷酸三丁酯(简称TBP)能很好的从硝酸溶液中萃取希土元素硝酸盐。Peppard等指出,在萃取时若加入他种硝酸盐【如Al(NO_3)_3等]作为盐析剂,可大为提高希土元素的萃取率。随后McKay等报导以硝酸纳作盐析剂时,希土元素的分配系数反随酸度降低而增加。他们并指出在低酸度及高盐析剂浓度下,也能使希土元素得到较好的分离。Rydberg等以Ca(NO_3)_2作盐析剂,在萃取镧时亦得到类似的结果。为研究在不同酸度特别是高酸度下,盐析剂对萃取分离希土的影响,我们选择硝酸铵作为盐析剂,对镨、钕和钐硝酸盐的萃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需要,钍、钛、铌和钽的生产显著地增长。因此在矿物原料中与这些元素共生的希土金属的利用就成为重要的国民經济任务。在門捷列夫周期系中,镧及其以后从铈(58)到(?)(71)的14个元素称为希土金属或者镧系元素。钪(21)和钇(39)与希土元素的性貭很接近。希土金属占目前所有已知元素的六分之一,約为地壳总重的0.01%。它在自然界中的儲量較锌、銅、鉛、錫和貴金属要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由于希土金属原子的外层电子結构相同,因此,它們的物理-化学性貭也很相近。它們都具有三个外层价电子。但它們在4f层上的电子数是各不相同的(4f层能容納14个电子)。铈  相似文献   

18.
王颖霞  周公度 《大学化学》2019,34(12):22-28
原子量是最为基础的科学概念之一,"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之"同位素丰度和原子量委员会(CIAAW)"每两年会修订并发布一次原子量。自2009年起,IUPAC宣布某些元素的原子量不再是常数,这些元素的标准原子量为区间值。为方便使用,对于这些元素,给出一个合理的单一数值,称为常规原子量。何为标准原子量?何为常规原子量?为何某些元素的原子量出现区间值?依据原子量数值的特性,元素可以分为几大类?本文在介绍最新元素周期表中原子量的特点之后,简述原子量测定、标准确定、概念演变的发展历史,讨论原子量的修订与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希土元素具有强烈的活性,其氧化物具有稳定性,故在制备轻希土金属时偏重于用卤盐(氯盐及氟盐)的熔盐电解法,而重希土金属则偏重于用卤盐(主要是氟盐)的热还原法。其中尤以氟化希土在空气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比重大,吸气少,高纯氟盐较易制备,且熔点和沸点都较高,所以制备重希土金属时,主要是利用钙热还原它们的氟化物。希土氟化物的制备在希土的冶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次是氟化希  相似文献   

20.
童卫粟 《大学化学》1993,8(5):64-64
1993年8月初,国际原子量委员会(IUPAC-CAWIA)在里斯本举行会议,决定对下列四种元素改用新的原子量标准: 此外,鉴于~6Li分离工厂的废料,使市场上锂试剂出现很大的同位素组成变动,委员会建议锂(Li)原子量有一变动范围:6.94—6.99。待阅1994年Pure Appl. Chem.期刊上的“1993元素原子量”新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