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多酸-有机复合材料的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犤1犦。杂多化合物是一类含有氧桥的多核配合物,作为高质子酸,可以提供质子与有机给体形成多酸-有机复合物,这类质子化状态的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敏性,这种特性在光化学、氧化还原催化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用途。聚碳酸酯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光学材料,研究以其为基材的杂多酸-有机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对聚碳酸酯的改性、增进对这类复合材料的理论研究以及拓宽聚碳酸酯的应用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迄今为止,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本文以Keggin结构钼磷酸(简写为PMo12)和聚… 相似文献
2.
Keggin结构钨磷酸/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膜的制备和光致变色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和特殊性能,尤其是光致变色性能,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兴趣^[1-3],以杂多化合物为多核配合物,通过化合键或氢键作用与高分子底物结合,形成电荷转移物质,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能。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成为热点^[4-7]。本文以Keggin结构钨磷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原料,报道了该类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变色性质。 相似文献
3.
利用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结构导向剂, 正硅酸乙酯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硅源, 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出二维六方结构的氨基功能化的有机/无机杂化介孔二氧化硅薄膜, 然后利用后植入方式将Keggin结构的磷钼酸组装进入介孔薄膜的孔道中, 制备出磷钼酸/二氧化硅介孔复合薄膜. 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 磷钼酸很好地分散在介孔薄膜的孔道中, 并依然保持Keggin结构. 复合薄膜经紫外光照后从无色变为蓝色, 具有良好的可逆光致变色性能. 紫外-可见(UV- vis)、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SR)、X射线光电子(XPS)光谱分析表明价层电荷转移(IVCT)和配体向金属电荷转移(LMCT)是产生光致变色的原因, 磷钼酸与介孔孔壁上的氨基通过氢键以及静电引力发生相互作用, 经紫外光照后发生电荷转移, 杂多阴离子被还原成杂多蓝, 出现多价钼(Ⅵ, Ⅴ)配合物, 而薄膜的消色过程则与氧气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4.
12-钨钼磷杂多酸-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LB膜的制备、结构与成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用 L B技术组装有机 -多酸超分子光、电和磁功能杂化材料进展迅速 ,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与关注 [1~ 4 ] . Clemente- Leon等 [5] 首次用 Keggin结构钨系杂多酸 ( XW12 On- 40 ,X=H2 ,P,Si,B,Co)与类脂作用制备了一系列有机 /无机超晶格 LB膜 ,并研究了它们的磁学性能 .为了设计出新型功能性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 ,本文报道了氧化能力更强的 1 2 -钨钼磷混配杂多阴离子与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杂化 L B膜的制备、结构与成膜性能 .1 实验部分1 . 1 试剂与仪器 N ,N -二甲基双十八烷基氯化铵 (日本株式会社 ,简称 DODA ) … 相似文献
5.
6.
7.
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聚合前后 DMTB/Si O2 和 DMCB/Si O2 复合薄膜 .在所制备的复合薄膜中 ,表面活性剂 DMTB和 DMCB既作结构导向剂 ,又作聚合单体 .用 FTIR,XRD和 TEM等表征了薄膜的结构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薄膜具有有机 -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结构 .DMCB/Si O2 和 DMTB/Si O2复合薄膜有机层与无机层间的距离分别为聚合前 3 .48和 3 .44nm,聚合后 2 .84和 2 .92 nm.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聚合前后DMTB/SiO2和DMCB/SiO2复合薄膜.在所制备的复合薄膜中,表面活性剂DMTB和DMCB既作结构导向剂,又作聚合单体.用FTIR,XRD和TEM等表征了薄膜的结构.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有机-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结构.DMCB/SiO2和DMTB/SiO2复合薄膜有机层与无机层间的距离分别为聚合前3.48和3.44nm,聚合后2.84和2.92nm. 相似文献
9.
10.
Keggin结构钨磷酸/聚丙烯酰胺复合物的制备及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的合成是目前令人关注的研究领域[1 ] ,以杂多化合物作为多核配合物 ,通过化学键或氢键作用与有机底物结合形成电荷转移物质的研究已得到广泛重视[2~7] .本文以Keggin结构钨磷酸和聚丙烯酰胺为原料合成了钨磷酸 /聚丙烯酰胺复合物 ,表征了其结构特征及光致变色性质 .1 实验方法Keggin结构H3[PW1 2 O40 ]·6H2 O按文献 [8]方法制备 ,含水量用热重分析测定 .将聚合度为1 1 0 0 0± 1 1 0的聚丙烯酰胺 (PAM ) 0 5g、钨磷酸 0 0 5g分别溶解在 50mL和 1 0mL水中 ,两者混合后于 65℃下搅拌反应 2… 相似文献
11.
杂多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接受电子能力,是一类优秀的受体分子,它可以与有机分子以氢键或配位键作用形成电荷转移配合物。由于这类配合物具有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在催化、功能材料及药物化学等领域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有大量文献报道了杂多酸作为电子受体与有机给体相结合形成电子给一受型配合物,并在性能方面进行了探讨[2-3]。为了考察有机配体的位阻效应对配合物形成的影响,我们选择体积大,含有偶氨基及共轭π键的2-吡啶- 偶氮-2-萘酚(简写为PAN)为电子给体,12-钼磷酸(简写为PMo12)为电子受体,制备了新型标题化合物,并对… 相似文献
12.
镶嵌钨硅酸的新型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超分子自组装技术与Sol-gel过程相结合,制备了镶嵌Keggin结构钨硅酸的MAAM/VTEOS/TEOS纳米复合薄膜,并采用IR,XRD和TG-DSC等方法对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在复合薄膜光照变蓝后,通过UV-Vis和ESR光谱对薄膜的光致变色性能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钨硅酸在复合网络中仍保持Keggin结构,与有机-无机复合基体中的-NH2通过氢键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经紫外光照后发生电荷转移,[SiW12O40]4-被还原为[SiW12O40]5-,同时产生氨基自由基.褪色过程则与氧气存在与否有关,实验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对光有较快的响应恢复速度和良好的可逆重复性. 相似文献
13.
石墨烯/银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通过交替沉积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或硝酸银)和氧化石墨烯,制备氧化石墨烯/PDDA薄膜和氧化石墨烯/硝酸银复合薄膜。然后在600℃下通入氩气和氢气进行气氛还原得到石墨烯薄膜和石墨烯/银复合薄膜。采用AFM、SEM、XPS、UV-Vis以及四探针电阻仪等对薄膜结构及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静电自组装法可以获得生长均匀的薄膜。对比于相同自组装次数的石墨烯薄膜,石墨烯/银复合薄膜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更低的薄膜方块电阻。在λ=500 nm时,四层石墨烯/银复合薄膜的透过率为85%左右,而石墨烯薄膜的透过率为72%左右;石墨烯薄膜的方阻为161.39 kΩ.□-1,而石墨烯/银复合薄膜的方阻为99.11 kΩ.□-1。 相似文献
14.
制备方法对氧化镁负载的钼钒磷酸铜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乙醇溶液中采用不同的浸渍方法制备了氧化镁负载的钼钒磷酸铜催化剂,利用XRD、IR和BET比表面测定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和IR表征结果表明,负载的钼钒磷酸铜在载体表面均匀分散,而且能够保持Keggin型结构.XRD和BET比表面测定结果说明,经12h浸渍制备的催化剂(H4PMo11VO40-CuO/MgO12H)化学和结构性能发生变化;其它两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H4PMo11VO40-CuO/MgO和Cu2PMo11VO40/MgO)没有化学和结构性能的变化,而且这两种催化剂具有相近的表征结果,说明两种催化剂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以正己醇氧化脱氢生成正己醛反应评价了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H4PMo11VO40-CuO/MgO和Cu2PMO11VO40/MgO催化剂显示出比H4PM011VO40-CuO/MgO12H更高的催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5.
16.
将氧化石墨烯(GO)掺入钛酸溶胶中,以导电玻璃(ITO)为基底,经浸渍-涂覆-煅烧得到GO/TiO2复合薄膜;采用电沉积技术在GO/TiO2薄膜表面沉积Se纳米微粒,得到Se/GO/TiO2复合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采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了其光谱学性质,利用光电转换实验测定了其光电转换性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e/GO/TiO2复合薄膜各组分分布均匀,具有锐钛矿相结构的TiO2颗粒粒径为20nm,与TiO2结合的GO具有分散片层结构,薄膜中的Se颗粒粒径为60~80nm.与此同时,在Se和GO的共同作用下,Se/GO/TiO2复合薄膜对可见光有很好的光电转换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序交替的层状纳米结构薄膜的制备吸引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 目前, 这类薄膜的制备方法研究得最多的是LB技术[1~3]、基于化学吸附的自组装成膜技术[4,5]和交替沉积组装技术[6~8]. 但这几种方法都有明显的缺陷[9,10], 其中,通过LB技术制备有序交替层状纳米复合薄膜需要昂贵的仪器, 而且由于层间是分子相互作用, 膜的稳定性较差; 基于化学吸附的自组装成膜技术由于需要高反应活性的分子和特殊的基底表面, 并且由于化学反应的产率很难达到100%, 因此通过这种方法制备结构有序的多层膜并不容易; 利用交替沉积的方法制备出具有实用厚度的纳米多层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最近, 出现了一种称为蒸发诱导的超分子自组装方法, 由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多层膜具有成膜速度快和膜有序度高等优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成膜物质浓度和拉膜速度来控制薄膜的厚度, 但与LB膜相比其厚度无法在分子水平上控制. 利用这种方法制备多层膜目前的文献报道仅限于线形SiO2与有机物的组装[10~13]. 本文利用这种方法制备了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纳米复合薄膜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TiO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有序交替的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环自组装和多卤阴离子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化合物,[(1,4-PMNH3)·(18-crown-6)]·[(H3O)·(18-crown-6)]2·[(H2O)·(18-crown-6)]·(18-crown-6)·(Bi2Cl9)(1)。化合物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a=2.4830(3)nm,b=1.1618(3)nm,c=3.3161(2)nm,V=9.566(2)nm3。并通过其红外光谱、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充分表征。在转子定子型的超分子化合物1中,大环超分子阳离子和(Bi2Cl9)3-阴离子交错堆积形成包合物结构。并在室温下对其固体荧光性质进行测试表征。通过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环自组装和多卤阴离子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化合物,[(1,4-PMNH3)·(18-crown-6)]·[(H3O)·(18-crown-6)]2·[(H2O)·(18-crown-6)]·(18-crown-6)·(Bi2Cl9)(1)。化合物属正交晶系,Pca21空间群,a=2.483 0(3)nm,b=1.161 8(3)nm,c=3.316 1(2)nm,V=9.566(2)nm3。并通过其红外光谱、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充分表征。在转子定子型的超分子化合物1中,大环超分子阳离子和(Bi2Cl9)3-阴离子交错堆积形成包合物结构。并在室温下对其固体荧光性质进行测试表征。通过DSC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用MnSO4·H2O,KSCN,六次甲基四胺(HMTA)制备出超分子化合物[Mn(NCS)2(H2O)2(HMTA)2][Mn(NCS)2(H2O)4](H2O)2,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由[Mn(NCS)2(H2O)2(HMTA)2],[Mn(NCS)2(H2O)4]和H2O三部分组成,每一个HMTA配体中仅有一个N原子与Mn原子配位,剩余的3个N分别与[Mn(NCS)2(H2O)4]中的H2O及结晶H2O之间形成氢键。[Mn(NCS)2(H2O)2(HMTA)2]和[Mn(NCS)2(H2O)4]之间通过N…H—O氢键边接成无限延伸的线性长链,链与链、以及链和结晶H2O之间通过七种形式的氢键构成三维结构的超分子。用Z-扫描法测定该化合物在DMF溶液中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发现它具有自聚焦效应,三阶非线性折射系数n2=9.52×10^-9m^2·W^-1,非线性极化率χ^(3)=3.41×10^-12esu.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