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於目前有机化学实驗方面的中文書籍不多,从事化学教学工作者和初学者都迫切希望有一本内容精湛的中文本来作为主要参考書。周文先生翻譯了“L. C. Anderson, W. E. Bachmann著的A manual for the 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 1953年版,是值得欢迎的。原書在內容上較为全面:一开始有全部实驗的进度,列举了有机化学实驗中常用的文献,並簡單介紹了这些文献的内容和查阅这些文献的方法,有机实驗室常用仪器和常备試剂表,常备药品的簡單物理常数表及实驗須知,报告写法等。在編  相似文献   

2.
关於二氧化錳对氯酸鉀催化作用的示教实驗,初中教科書沒有实驗的方法,用高中教科書圖44(1955年4月出版第125頁)学生也不易明顯而直接的看出由於催化剂的加入而使物质反应速度迅速的改变。如改用下列裝置(如圖),教师既便於操作,所需時間也短;而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高中化学课程纲要及泰宇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普通高中在有机化学课程内容设置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有机化学课程的具体设置及相关内容的具体安排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醇在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是很有趣的有机化学实验课之一。把灼热的铜币投入乙醇中的实验是大家所熟悉的,在实验时铜币表面亮红色的铜被还原,而乙醇转变为具有果香的乙醛。少许铂丝在醇和空气的混合物中也有同样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在小瓶内滴入几滴醇,  相似文献   

5.
一在不少有机化学教科书中,把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分子中除了重键以外还含有其他官能团的化合物)分散地附属于相应的烷烃衍生物之內。例如把不飽和烴的卤素衍生物放在卤代烷一章之末,把不飽和醛、酮和酸附属于醛、酮及羧酸各章,至于不飽和的醇,醚則多未提及。常見的教科书如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教用书編輯部組織选編的“有机化学”,南京大学主編的“有机化学”(1961年出版),吳懋仪編的“有机化学”,北京农业大学編的“有机化学教程”,以及Paul Karrar: "Lehrbuch Der Organischen Chemic"(1959年13版),L. Fisher and M. Fisher: "Organic Chemistry" (1957年第5版),等都是这样安排这一部分教材的。我們认为这样处理这一类化合物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有机化学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供各种各样結构式已知的含碳化合物,到目前为止,已知的有机化合物约有75万种之多,而新化合物的合成仍在快速的继续着。过去,增加新化合物的方法不外下列二种,第一个方法是从天然物中提取,这是个很古老的方法,早在化学成为一門科学之前就已經在进行着;例如琥珀酸和苯甲酸早在1550年就已經被記載了。实际上所有的有机化学的基础工作都是基于天然产物的,因为直到1828年伏勒尔(Wohler)才偶然发現了从氰酸銨合成尿素,从而对于在实驗中制备有机化合物开始有一点点信心。  相似文献   

7.
具有光学活性的1,3-氨基醇既是有机化学中重要的合成砌块,也是众多生物活性分子的核心结构,因此不对称合成1,3-氨基醇一直是合成领域的一个热点.从aldol缩合或azo-aldol缩合合成,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氨化合成,氮杂环的开环-加成合成,[3+2]偶极环加成反应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所发展的1,3-氨基醇的合成方法及进展.  相似文献   

8.
甲基丙烯酸甲硫醇酯是一种丙烯酸酯类新的单体,最初由布劳德(Braude)制备,α,α′-偶氮二异丁腈当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疏醇酯可聚合成硬的,透明的固体聚合物。該单体也能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聚甲基丙烯酸甲硫醇酯詳細的物理性能尚未有文献記載,作者測定了主要的物理常数,提出了一个本体聚合方法。 (一) 原料的制备 1.甲基丙烯酰氯:以稍加改进的勒貝尔(Rehberg)法制备,三氯化磷的量比文献多。在二升三口烧瓶中,安裝温度計、回流冷凝管、分液漏斗,所用仪器必需絕对干燥。先加入甲基丙烯酸900克(95%),由分液漏斗加入696克三氯化磷(工业),加热沸腾,在60—70℃水浴中,維持15分钟,放在室温过夜,分出上层  相似文献   

9.
阙浩泉 《大学化学》1986,1(3):35-36
醇醛(酮)缩合反应(Aldol Condensation)是有机化学中一类重要的反应。在碱催化下,醛很容易进行缩合,最终产物为α、β-不饱和醛;丙酮在同样条件下,反应平衡却强烈地偏于反应物方向,对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因此,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校课程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机化学教学内容丰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大量的思政育人元素。本文以醇、酚教学为例,从醇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硝化甘油与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渊源、醇与氯化亚砜的反应、苦味酸的应用及相关的历史事件等四个方面深入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技报国理念、唯物辩证观念、社会责任感、科学素养和绿色化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手性醇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它是合成手性药物、天然产物等的重要中间体。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是合成手性醇的最为经济且环境友好的方法之一,目前已经发展了很多用于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的手性催化剂,但是,真正高效的手性催化剂还很少。我们在研究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过程中,发现手  相似文献   

12.
利用酸化的乙二醇作溶剂对松木屑进行醇解,探讨了温度和时间对醇解转化率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考察了醇解残渣的性质。分别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色质联用分析了正己烷不溶物和可溶物中组分的分布及特征。结果表明,松木屑转化率在90 min、160℃达到最大值95.3%。松木屑中纤维素无定形区的组分和木质素发生了解离,醇解残渣的表面结构被破坏;正己烷不溶物是含有羟基、甲氧基及醚键等含氧官能团的化合物;正己烷可溶物主要由苯二甲酸酯、硬脂酸甲酯、2-甲基己酸丙酯、2-甲基丙酸、聚乙二醇及未反应的乙二醇组成。乙二醇与松木屑解离的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对液相产物具有稳定作用,促进了松木屑的醇解反应;醇解过程中乙二醇自缩聚生成聚乙二醇,增大了乙二醇的消耗。  相似文献   

13.
有机化学教程一书系由北京农业大学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教研组编写的一本高等农业学校教学用书。这本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于1958年8月以第一版和读者见面。因此,这本书是比较新的一本有机化学教科书,全书计分绪论,饱和烃,未饱和烃,芳香烃,卤代烃,硝基物,醇,酚,醚,醛与酮,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油脂,羟酸,酮酸,碳水化合物,萜烯及其衍生物,胺,蛋白质,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等十五章计298页。这本书的特点在于简单扼要,浅显易懂,能结合专业要求,联系生产实际。在讲布特列洛夫(А.М.Бутлеров)化学结构理论等内容时,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裴伟伟 《大学化学》2004,19(1):60-62
L .G .Wade ,Jr新编的《有机化学》(第 5版 )由PearsonEducationInc于 2 0 0 3年正式出版[1] 。该书是为一年的有机化学课程编写的。全书正文及附录共 1 2 2 0页。正文基本是按照传统的官能团分类法编排的。全书共 2 6章 ,依次为 :①导言和评论 ;②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③烷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 ;④化学反应的研究 ;⑤立体化学 ;⑥卤代烃 ;⑦烯烃的结构和合成 ;⑧烯烃的反应 ;⑨炔烃 ;⑩醇的结构和合成 ; 醇的反应 ; 红外光谱和质谱 ; 核磁共振光谱 ; 醚、环氧化合物和硫醚 ; 共轭体系、轨道对称性和紫外光谱 ; 芳香化合物 …  相似文献   

15.
木通為利尿藥。據我國醫藥書籍所載,木通即通草,但又云與通草不同,名脫通木。據任仁安,篠田淳三等鑑定,木通有多種,國產木通,每因產地而異。本實驗所用材料,購自上海藥材行,有大條及小條之别,學名未詳,但其外觀形態,和任仁安報告上圖相似。有馬純三和高橋武勇曾自日本產木通中分出配醣體Akebine,(C_(35)H_(56)O_(20))_3,並水解後得到木通甙元(Akebigenin),C_(31)H_(50)O_4;川口利一與金禹基也從木通中提  相似文献   

16.
大学有机化学课程是培养类比思维的重要阵地之一。基于类比思维的内涵以及在有机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类比思维的培养和实践体会,希望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学习效率,以及培养大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通报1955年1月号及1955年8月号上,先后讀了徐光憲先生及虞宏正先生的关於“相規的推導法的一点补充”等文章,給予自己很大的啟發。他們方法的共同优点,是不同於在一般物理化学教科書中的,首先假定“体系中任一組分在体系的各相中都存在”为推導相規的前提,正因为在方法中沒有这个不必要  相似文献   

18.
与羟基配位是金属离子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 我们得到了两种半乳糖醇氯化钆配合物, 其中一种为金属离子与配体为2:1的配合物,钆离子与半乳糖醇的三个羟基及六个水分子配位, 其它水分子以结晶水的形式存在, 氯离子不参加配位;另一种配合物根据红外, 元素分析, 差热热重, 远红外以及太赫兹光谱推测可能是钆离子与两个半乳糖醇分子的六个羟基以及三个水分子配位, 形成1:1配合物. 实验结果说明半乳糖醇与稀土离子之间可以形成多种配合物, 金属离子与糖的羟基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胺类化合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性质上的特点,在合成药物、染料和精细化学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很多,其中硝基芳烃与醇还原胺化反应由于可以“一锅”法将性质稳定、来源广泛的硝基芳烃、醇转化为各类胺类化合物,且无需提供额外的氢源,从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即以硝基芳烃与醇还原胺化反应路径为主线,从催化剂及其催化机制两方面对硝基芳烃与醇还原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别对已开发的贵金属催化剂、光催化剂及一些其他类型催化剂作了介绍,重点阐述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底物适用范围和催化机制。尽管目前各类催化体系都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着催化剂成本高,底物适应性窄,需要大量使用碱性助剂、溶剂、供氢试剂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指出硝基芳烃与醇还原胺化应重点发展绿色高效、廉价、普适性好、通用性强的催化体系;同时,还要系统地对各种催化剂的催化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催化体系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陈颖  王磊 《化学教育》2021,42(17):5-12
分析了2017年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内容要求及教学提示,明确了该主题承载的学科核心思想和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要求。阐述鲁科版高中化学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的编写思路,描述学生有机物主题的素养进阶发展路径,并据此提出新教材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