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鉴  薛雷平 《力学季刊》2019,40(3):429-436
上海市力学学会成立于1959年9月20日,到今年正好是一个甲子.60个春秋真实写照了上海市力学学会的建立、成长、发展与壮大的过程.60年来,在上海市科协的领导和中国力学学会的指导下,在各团体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力学学会一代代力学工作者薪火相传、开拓耕耘,历届理事会及下属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团结奋进、不断创新,广大会员踊跃参与,为上海力学大力发展、力学人才精心培养、力学知识科学普及、力学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会持续发展壮大.在庆祝力学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共同抒怀上海力学六十年薪火相传、回顾近10年重要发展,展望上海力学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力学与实践》2005,27(1):87-87
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The 2nd 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and Methodology of Mechanics,简称HaMM-Ⅱ会议)将于2005年10月5日至7日在上海召开. 这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和复旦大学联合承办.2003年8月9日-10日,中国力学学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了第一届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联合召开的我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已于1981年7月20日至7月23日在上海举行。参加会议的约有80单位的156名代表。交流了74篇学术论文。这次学术会议是这个非常年轻的力学分支学科的第一次全国性盛会。三年前,中国力学学会刚成立生物力学专业组时,全国只有几个零星的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应力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于1989年11月14日至17日在上海市隆重举行。开幕式由会议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云大真教授主持,会议主任委员宋锦良教授致开幕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梦蘧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十年回顾与前瞻”的发言,同济大学副校长沈祖炎教授、中国力学学会副秘书长石光漪同志、上海市力学会秘书长何福保教授到会祝贺并致词。会议副主任委员方如华教授主持了闭幕式,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力学会理事长何友声教授到会祝贺并讲了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伍小平教授致闭幕词。  相似文献   

5.
中国力学学会为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40周年决定召开“现代力学与科技进步学术大会”1957年2月,在全国第一次力学学术大会上,由于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四位中国现代力学的奠基人和许多著名力学家的共同倡导与组织,成立了中国力学学会.至1997年...  相似文献   

6.
《上海力学》,作为上海力学学会举办的一个学术刊物,在我国新长征开始的形势下创刊了。它的宗旨,原意主要交流上海地区生产、科研、教学部门有关力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以利于国家的社  相似文献   

7.
陈海昕  张宇飞  符松  王薇 《力学进展》2009,39(1):121-122
中国商用飞机公川2008年5月在上海成立,标志我国大型客机研制工作正式启动.为夯实我国大型客机研制的技术基础,提高大型客机的技术竞争力,经中国商用飞机公州陈迎春副总师提议,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于2008年10月27~28日在上海东方航空宾馆联合召开了大型客机前沿气动问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在新千年来临之际,《上海力学》正式更名为《力学季刊》。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力学学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预祝《力学季刊》在编委会领导下,在广大作者与读者的支持和帮助下,为繁荣我国的力学事业做出贡献。 《上海力学》创刊于1980年,是上海市力学学会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20年来,《上海力学》以其鲜明的特色,在力学与工程技术界的广大作者和读者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是我国一本重要的力学期刊,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和良  相似文献   

9.
杨卫 《力学学报》2017,(5):973-977
正中国力学学会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一甲子的成长与辉煌,是中国力学界创业、奋斗和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之际,面对会聚一堂的三千余名力学同仁,我将与大家回顾中国力学学会60年的发展、抒怀中国力学近10年的重大成就,展望中国力学未来的发展.1中国力学学会60年中国力学学会(以下简称力学会)是在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著名力学家的倡导和组织下,于1957年成立的全国性力学工作者的群众组织.  相似文献   

10.
2003年8月9日~10日,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40余名力学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苏先樾教授出席了会议.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筹备组副组长隋允康教授主持了开幕式,组长武际可教授致开幕词,他向大会介绍了会议筹备过程,指出进行力学史与方法论研讨和成立中国力学学会力学史与方法论专业委员会的意义;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苏先樾教授、  相似文献   

11.
李国豪1913年生于广东梅县。他是国内外负有盛名的桥梁、力学专家。现任上海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政协主席、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市力学学会理事长、上海宝山钢铁工程技术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全国第三届、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李国豪于1929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攻读土木工 ...  相似文献   

12.
《力学与实践》1983,5(2):52-53
为普及力学知识,让力学科学成为群众手中的武器,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成立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1982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太湖名城无锡召开了有60多人参加的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得到无锡市政府、无锡轻工业学院和中国船舶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钱学森在百忙中致电祝贺,上海市力学学会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范绪箕和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钱伟长在会上都讲了话。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振动技术咨询部华东分部暨华东振动噪声技术公司,于85年1月12日在上海成立。来自北京、华东地区和其它城市的力学、声学界专家、教授及国内外来宾250余人参加会议,上海市科技界领导同志等也出席大会致贺。付理事长徐敏同志致开幕词,上海科协副主席刘吉同志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公司顾问船研所高级工程师郁凤昌书记、复旦大学欧阳鬯教授对大会进行了致词。西北分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力学会成立于1959年9月,到现在已经历了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学会在市科协领导下,在中国力学学会和本市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所、设计院、工厂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普及力学知识、提高水平、发展力学科学、培养力学人才、发挥力学在生产建设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会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在庆祝学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缅怀过去、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5.
《力学季刊》(原名《上海力学》)属全国性杂志,于1980年创刊并公开发行。本刊自1993年起连续被选为国家科委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选为核心期刊。 《力学季刊》是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力学会主办的工程力学学科的学术刊物。其宗旨是反映我国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工程技术单位的前沿力学研究的成果和动态,报导力学在解决我国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一届生物力学学术会议于1981年7月20日至7月23日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并委托上海力学学会、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与复旦大学联合召开。  相似文献   

17.
石光漪 《力学进展》1998,28(1):140-141
现代力学与科技进步学术大会在京隆重举行石光漪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北京100080追忆1957年2月,在全国第一次力学学术大会上,由于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四位中国现代力学的奠基人和许多著名力学家的共同倡导与组织,成立了中国力学学会.40年来,...   相似文献   

18.
姜楫 《力学进展》1997,27(2):0-0
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科研近况报道姜楫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上海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设有工程力学专业本科,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三个博士点和硕士点,以及力学博士后流动站.1991年以来出版专著10部:《分析动力学》、《理论力学》...   相似文献   

19.
光测力学这门课对我来说,既是老课,又是新课。早在1968年我校力学专业成立后,光测力学课就随之开始了。从当时到现在,课程内客、教学对象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具体说来就是:从古典的光测弹性力学到现代光测力学,从力学本科生的光测力学  相似文献   

20.
1 会议概况 值此中国力学学会50华诞之际,为回顾中国力学的光荣历程、展现我国力学的优秀成果、弘扬中国力学的优秀传统、展望新世纪力学学科的发展趋向,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Chinese Conference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2007,CCTAM'2007)于2007年8月20~22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39个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