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我国沪市A股环境下考察金融约束对股票收益的影响.主要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测试金融约束与股票收益的关系.金融约束因子是反映丁公司资产投资的能力,综合内部运作状况和外部经济环境的特征量,通过数学建模和实证分析发现:股票收益中的确存在金融约束因子,且金融约一般导致股票收益水平下降;此因子与公司规模、流通股本比例等因素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2.
赵成刚 《珠算》2008,(2):34-37
笔者预期2008年将会是金融混业经营快速发展的一年,金融企业将重新定位:而“超级金融监管”的再度争论很可能预示着现实走向.三步曲式的一元监管或许更为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一种简易概率网络模型.某些多阶段金融计划问题可纳入该模型.金融计划的最优值是用其数学期望估算的,而计算其数学期望是相当困难的.本文给出一种临界流方法,并给出临界流存在的必要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绘出一类具有增益的概率网络金融计划模型.许多多阶段金融计划问题可纳入这类模型.在这类模型中,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与Alexander过滤交易规则密切联系在一起,金融市场交易信号由神经网络产生,目标函数的最优值按其期望值计算.文中提出临界流和临界路的概念,给出目标函数下界等于其期望值的充分必要条件和期望最优解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5-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正规金融融资额和非正规金融融资额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构建农民收入与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相关联的A1和A2系统,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同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效率上,农村非正规金融大于正规金融.但是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不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相反农民收入是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立华  张强 《经济数学》2010,27(4):67-72
运用混沌理论,研究了金融系统稳定性问题.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受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以及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三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其次,借助混沌动力学中的Lo-gistic模型,从模型分析与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这两个主要因素如何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最后,提出了当前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须加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协调发展,以保障金融系统稳定、有序运行,进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收集的股票日交易数据,通过对时间窗口进行划分和股票收益间的相关性,将股票市场构建为一个金融演化网络,通过分析金融演化网络的拓扑特征,进而可以研究金融市场演化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具有金融发展特征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了帕特里克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供给引导"和"需求跟随"双向因果关系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保持敏锐     
《珠算》2012,(5):4-4
改变每天都在发生,正如中国金融变革的脚步正在加速一样,似乎是意料之中,却又"出其不意"。意料之中的是,中国金融已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金融乱象,已罄竹难书。  相似文献   

10.
季强 《数学通报》2007,46(12):33-34
“现值”与“终值”是利息计算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掌握好这两个概念,对于顺利解决有关金融中的数学问题以及理解各种不同的算法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刘立平 《运筹与管理》2000,9(2):120-126
从银行信用风险来看,金融创新既是降低和分散转移风险的一种手段,但也是导致银行信用风险加大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政府及货币当局应在鼓励创新的前提下,加强对创新活动的引导,规范金融创新行为;强化金融监管,同时,中央银行也应主动对其货币政策进行调整、转移和创新,以增强其货币政策对金融创新的适应能力,进而促进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论证了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带风险指数的金融均衡的存在性,并揭示其均衡结构的特征.本文中建立的模型是一、二期货币投入产出金融经济且具有可微的资产结构,这一模型包括了许多具有特殊资产结构的均衡模型,如实资产结构、应资产结构、恒秩资产结构的均衡模型.因此本文的这一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接着给出了本文的金融均衡的存在性定理,再借助微分拓扑给出它的证明过程,这一证明过程较之以前证明均衡存在性的经典方法(如Duffie,D&W.Shfer(1985)的方法)要简便得多.同时也应注意到本文的这一结论既适用于资产市场下含随机风险因素的情形,也适用于商品空间为无限维的情形.除此之外,还给出了怎样判别资产结构是否属于T类的判别法,为检验均衡存在性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最后,本文论证了在金融市场里,尽管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从而导致均衡分配的多样化,然而均衡分配集却形成了一光滑子流,但该流形的维数与稀缺性有关.换句话说,尽管市场是不完全的,但均衡分配不确定性的度却是可比的.如此使得人们对均衡资产结构的认识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3.
在证券组合分析中,标准金融理论认为风险与收益具有正相关关系,而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具有负相关关系.将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都作为设计和管理投资组合的工具,建立了基于"自信度"的认知风险和认知期望收益模型;研究了影响认知风险和认知期望收益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在证券组合中的关系:只有在"自信度"大于某一值的情况下,收益与风险才具有正相关关系,否则具有负相关关系;讨论了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相互转换的边临界条件.为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对证券组合中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矛盾关系给予了一种有效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4.
漫谈阴谋论     
陈思进 《珠算》2010,(12):21-21
华尔街,这条还不到五百米的狭窄的街道,掌控着全球金融的命脉;它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恐怖的袭击,却依然站立在世界金融的最高峰不断缔造"神话"。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在爆发式发展的初级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正在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普惠金融的建立和发展,倒逼传统金融的改革和转型,推动金融产品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高了金融化率.通过构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竞合关系和策略演化,结果发现:从短期来看,两者选择竞争策略可以减少损失;从长期来看,两者应该选择合作策略,才能使收益最大化.最后据此提出了促进两者良性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证了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带风险指数的金融均衡的存在性,并揭示其均衡结构的特征.本文中建立的模型是一、二期货币投入产出金融经济且具有可微的资产结构,这一模型包括了许多具有特殊资产结构的均衡模型,如实资产结构、虚资产结构、恒秩资产结构的均衡模型.因此本文的这一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接着给出了本文的金融均衡的存在性定理,再借助微分拓扑给出它的证明过程,这一证明过程较之以前证明均衡存在性的经典方法(如Duffie,D&W.Shfer(1985)的方法)要简便得多.同时也应注意到本文的这一结论既适用于资产市场下会随机风险因素的情形,也适用于商品空间为无限维的情形,除此之外,还给出了怎样判别资产结构是否属于T类的判别法,为检验均衡存在性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途径.最后,本文论证了在金融市场里,尽管由于稀缺性的存在,从而导致均衡分配的多样化,然而均衡分配集却形成了一光滑子流,但该流形的维数与稀缺性有关.换句话说,尽管市场是不完全的,但均市分配不确定性的反却是可比的.如此使得人们对均衡资产结构的认识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天山北坡经济带45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双变量logistic模型,对该地区农户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借款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估算.研究得到以下基本结论:1)影响农户借款行为的关键性和主要因素是农户家庭的特征;2)金融环境对农户借款行为影响显著;3)受民族聚居的影响,民族这一因素对地区农户借款的可获得性有所差异,对非正规金融借款行为的影响度高于对正规金融借款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11-2020年金融科技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通过动态因子模型构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指标;利用沪深两市金融机构的相关数据,基于DCC-GJR-GARCH模型构建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指标。然后通过TVP-VAR模型,在控制宏观经济变量和微观金融市场变量的条件下,研究了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动态时变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在金融科技发展初期,金融科技发展会增大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随着金融科技进一步发展,金融科技发展会降低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通过对金融机构进一步分类实证,发现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类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冯一凡 《珠算》2014,(6):34-35
“金融改革”不再是一个热炒的词汇,金融,也不再被“理所当然”地归类为虚拟经济,甚至与实体经济割裂视之。这是2014中国金融论坛中透露出的一个重要信息。金融首先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且是日益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郑军  胡蓉 《运筹与管理》2019,28(8):116-125
房地产金融的互联网化是当前金融市场创新的重要方向。本文采用动态道德风险理论研究了互联网化房地产金融合约的最优性及其经济特征,并以动态合约的视角考虑了参与方的贝叶斯学习对互联网化房地产金融最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为了激励资信良好的融资方努力工作且排除资信欠佳的融资方,互联网化房地产金融合约不仅需权衡激励成本和收益以确定适当的努力激励强度,而且还需考虑因融资方的信息优势带来的信息租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